壽縣千古謎|壽縣曾為蔡都嗎?

春秋戰國 中國古代史 文物 考古 淮南發佈 2017-05-29

公元前493年,蔡國將國都由河南的新蔡,遷於當時屬於吳的州來,從而開始了第三國都的歷史。蔡都州來的位置,歷來學者多主鳳台說,認為鳳臺縣的下蔡古城既是。但奇怪的是,迄今在鳳台除下蔡古城可資為證外,沒有發現其他蔡國遺址,就是下蔡古城本身的年代,也有待於考古發掘證實。反之,蔡國遺物在淮水之南卻多次出土,它似乎向人們表明,蔡城應在南岸求之。楚國晚期都城壽春,經考察證實,方圓20多平方公里,如此宏偉的江淮都會,必定有一個較長的歷史發展時期。從蔡都州來到壽春,其間200餘年,能斷然否定壽春不是在蔡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嗎?

壽縣千古謎|壽縣曾為蔡都嗎?

蔡都鳳台說1

《嘉靖壽州志》雲:“下蔡城,(壽)州北三十里古州來也。左傳魯昭公四年,楚然丹城州來。十九年,楚人城州來即此。”《嘉靖壽州志》系明代所修,此條也直言下蔡縣城即州來城。1974年出版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也標明今鳳臺縣即蔡國的下蔡,春秋時的州來國。

鳳台說質疑2

1955年5月,在安徽壽縣城西門內北面發掘了一座蔡侯墓,經多方論證,確認為蔡昭侯申墓。1958年和1959年,在淮南市八公山區趙家孤堆又發掘了兩座蔡侯墓,其中有一座確定為蔡聲侯,而另一座也應為某蔡侯墓,蔡昭侯和蔡聲侯墓的位置,距鳳台下蔡古城約30公里,且有淮河與八公山脈阻隔,按當時蔡遷州來後國力衰微,不會耗費巨資去把國王送至30裡之外的山地去安葬。上述墓葬均出於淮河南岸,它雄辯地說明,下蔡都城不可能在鳳臺縣,而在壽縣。

壽縣千古謎|壽縣曾為蔡都嗎?

蔡都壽縣說3

《春秋左傳》載:“(昭公九年)二月庚申,楚公子棄疾遷許於夷,實城父,取州來淮北之田以益之。”唐孔穎達疏:“正義曰,釋例雲,州來,淮南下蔡縣,汝水之南也。淮北之田,淮水北田,則州來邑在淮南,邑民有田在淮北也。”孔疏雲:“州來,淮南下蔡縣。”有誤,這已如上節所指,但云“淮北之田,淮水北田,則州來邑在淮南,邑民有田在淮北也。”卻頗為要得,此乃蔡都壽縣說之先聲。更為重要的是,《春秋左傳》雲“州來淮北之田”則已指明州來城邑在淮水南也,並且在淮水北也,還有廣大的田地,而且這田地是和城父疆界接壤的。陳夢家先生認為:“此地區(壽縣)迭為州來、吳、蔡楚所據之地,先後為蔡、楚的國都,更前當為殷代南方諸侯的疆域。” 則肯定蔡都在壽縣。

蔡都壽縣的位置判定4

持蔡都壽縣說的學者多認為壽春是在下蔡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史記•貨殖列傳》:“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是南楚也,其俗大類西楚。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壽春作為南楚一大都會,其具體位置,史載紛說不一,現經考證和實地勘察,所在位置已經確定。其東面和北面以肥水為濠,西邊以壽春湖東岸為界,南至範家老河、東、西夾道一線,方圓二十多平方公里。《光緒壽州志、古蹟》所載與此大致相等。“壽春縣故城……其外擴包今東陡澗,並肥水而北,至東津渡,又並肥水而西,盡於大香河入肥處……其地綿延曲折三十餘里。”楚郢都壽春城位置的勘定,為推測蔡都州來的位置提供了先決條件,從另一角度來說,綿延曲折20多平方公里的淮南都會,如果沒有一個較長的歷史發展過程,那時難以形成的。

1956年,壽縣邱家花園發現大府銅牛一件;1957年4月,在邱家花園東發現鄂君啟節四塊;1960年又在當地發現舟節一塊。據專家考證,銅牛為戰國晚期之物,鄂君啟節為戰國中期之物。鄂君啟節的銘文表明,戰國中期的下蔡已是楚國的重要商業城市了。1982年3月16日在史家圩子西溝沿發現春秋晚期銅方壺兩件,與蔡侯墓所出銅方壺相似。上述器物都出土於壽春城故址內,因此有理由認為,它們可能是不同時期壽春城內的宮室遺物。同時這批器物也為推測壽春城的始建年代和蔡都州來的具體位置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根據壽春城調查小組的調查在東至東津渡,西至壽西湖,南至十里頭。東九里溝和北孫家老圩一線,北到八公山南麓計2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古代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板瓦、簡瓦、陶器殘片俯拾皆是。灰坑、水井數不勝數,金幣、銅器時有出土,這種現象表明,蔡都州來的位置,只能在此範圍內求之。

從蔡墓、蔡方壺、大府銅牛、鄂君啟節以及西圈春秋晚期墓葬區的所在位置看,“下蔡”都城可能在出土春秋晚期銅方壺、戰國中晚期大府銅牛、鄂君啟節的史家圩子、邱家花園及其附近區域內。從壽春城遺址示意圖來看,史家圩子正位於起中心地帶,無庸質疑,春秋戰國之交的“下蔡”都城,肯定要比戰國晚期楚郢都壽春城小得多。壽春城既然是在“下蔡”都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那其肯定是以原都城為核心向四外擴展修建而成的。史家圩子所出銅方壺,與蔡昭侯墓所出的相似,其為宮室用器當無多大問題,據此,出土銅方壺的地點,可能為“下蔡”都城的宮殿所在地。

壽縣千古謎|壽縣曾為蔡都嗎?

鄂君啟節銘文中有下蔡之名而無壽春之名,這說明在公元前323年以前,只有下蔡而無壽春之名。公元前447年,楚滅蔡後,改稱州來為下蔡。如上所論,鄂君啟節與大府銅牛為戰國中晚期之物,並且同出在邱家花園附近,又都為宮室王族重器,這種狀況表明,邱家花園附近為楚滅蔡為縣後的戰國中期宮殿遺址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同時也表明壽春城是在“下蔡”都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觀點是正確的。

以史家圩子及其附近區域為蔡都州來的所在位置,其與墓葬區的距離也是合乎情理的。西北距蔡昭侯墓約4公里,距西圈春秋墓地約2.5公里,東北距小型蔡墓約3公里,距蔡聲侯墓約10公里,這樣的墓葬與都城的位置分佈,是符合下蔡的國情國力的。

反推之,從蔡墓、蔡器的分佈情況來看,“下蔡”都城有沒有可能在壽春城故址的北側或東面、南面、西面呢?回答也是否定的,或可能性極小。

從地理位置上看,故壽春城的北面是淝水,過了淝水就是八公山脈,東面也是淝水,南面有東陡澗河,西面是壽西湖。在此範圍的附近沒有發現建築遺蹟。春秋戰國時期,地池具有城牆和護城河的二重防禦體系是個普遍規律,這種四面皆水的自然環境,“下蔡”都城的建造者當不會不加以利用。

綜上所述,出土蔡方壺、大府銅牛和鄂君啟節的史家圩子、邱家花園及附近的範圍內,當為春秋晚期至戰國中期下蔡城的宮殿分佈區,同時也是戰國晚期壽春城的宮殿所在地。在這一區域內,多次發現楚國金幣,也可作為證據之一。

州來之名,最早出現在《春秋左傳》的記載中,成公七年(前584年):“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公元前584年,州來已作為楚之重邑受吳侵伐,可見州來城邑的建成必在此前。以建芍陂而聞名的楚莊王令尹孫叔敖於宣公八年(楚莊王十三年,公元前601年)隨楚莊王平定群舒,南盟吳越,疆理於江淮之間,大事推行開鑿芍陂興修水利的重要國策。據此而論從孫叔敖修芍陂到吳入州來,不過十幾年的時間,結合前述“下蔡”,州來城的位置推測,完全有理由認為孫叔敖修芍陂,是鞏固州來,建設州來的一項重要措施,為州來最終發展成為戰國晚期楚之郢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芍陂位置的所在(在今壽縣城南30公里處)。也為州來城位置的推測,提供了又一個很好的證據。

春秋中期的州來,為強楚經營東國的中心,當齊桓公開創霸業的時候,楚就以其為重要據點,同齊在淮北的廣闊平原上,展開了激烈地爭奪,同這種戰爭狀況相適應,州來城位於淮水南岸,有淮淝二水和八公山脈作天然屏障,可謂是得天獨厚。

州來城邑始建於何時,文獻無載。筆者認為,可能始建於春秋早期後段。州來國可能為山東淳于國(亦稱州國)滅宗族南奔所建。在當時周室衰微,諸侯爭霸的政治環境中,各國築城自衛是普遍現象,州來國當不會例外。據此可以推論壽春城的歷史發展過程,上自春秋早期,下迄戰國晚期楚都命曰郢,經歷了州來、下蔡、壽春的不同發展階段,其間將近五百年。

壽縣千古謎|壽縣曾為蔡都嗎?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幾點認識:第一,蔡都鳳台說實是一種沒有考古實據的盲目推測之論,不足為信;第二,“下蔡”之都、州來之城在今壽縣可以確認,考古發現的春秋戰國遺蹟可以為證;第三,州來、下蔡、壽春之城實為一處,楚郢都的繁榮,實是經歷了將近五百年的歷史發展才形成的;第四,鳳台的下蔡古城,可能起源於戰國晚期,到漢代又發展成為下蔡縣治。當然,以上結論僅為研究者的一家之言。正確與否,尚屬未解之謎。

編者注:本文原名《蔡都州來辯址》,1991年刊發於《東南文化》。收錄時有刪節。

(任經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