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在中國迎來首次大一統之前

周朝的分封制脫離軌道

諸侯林立,群雄並起

中國古代第一個大分裂時期到來

這個時期裡有三個名字:

東周、春秋、戰國

我們常稱之春秋戰國時期

也有稱東周時期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但是!

東周不是你以為的周朝

東周春秋戰國也不是涇渭分明的三朝

實際上這三個時期

互相駁雜交錯、息息相關

東周貫穿春秋與戰國而又未至盡頭

春秋、戰國雖可區別

亦是剪不斷、理還亂

以幾個重要關鍵詞為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東周和諸侯之間亂七八糟的關係……

1


大家想必都對周文明的輝煌有所耳聞

商還完全未脫離原始部落的形態

周始用分封制,第一次有了“國”的概念

周王室為“天下共主”

但是,這種“天下共主”僅限於西周

分封制之效,僅止於西周的二百七十五年

公元前770年,東周始啟

伴隨著的是分裂和戰火

平王東遷是東周歷史的起點

在說起東遷之前,必須先說一說周幽王

對,就是“烽火戲諸侯”那個

他同時也是西周的末代君王

且說周幽王將那褒姒寵上了天

除了烽火戲諸侯博美人一笑

甚至還要廢正後廢太子

改立褒姒和她兒子伯遠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褒姒

於是周王正後的爹申侯不幹了

怒而奮起,聯合繒國與犬戎打上王都

這哈點烽火諸侯不來了,幽王傻眼了

連著新太子一起被犬戎劈了

然而和犬戎合作畢竟是引狼入室

申侯乾脆和姍姍來遲的諸侯們裡應外合

倒過去把犬戎殺了個落花流水

之後申侯把舊太子、自家外孫宜臼

扶上了王位,即後來的周平王

但是犬戎威脅還是太大

而且打完仗的王都鎬京破破爛爛

平王也懶得修房子了

直接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衛護下

東遷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建立了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PS:秦在這之前只是個小有封地的貴族,因為這回護衛有功才得以加封,正式位列諸侯,第一代國主為秦襄公,就此開啟了爭霸天下之路。

自此之後

周王室在各諸侯心中的威信大大降低

實際控制的土地面積也縮小了不少

於是各國開始人心浮動,蠢蠢欲動

想要自己當老大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據《左傳》記載,春秋時共有140多諸侯國

從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周王室控制的區域就那麼巴掌大一塊地方

剩下五顏六色的諸侯國

紛紛野心膨脹不服管

開始小魚吃大魚,戰火四起

這,就是春秋時代

2

春秋時期得名於當時魯國史書《春秋》

時間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敲黑板劃重點

前述東周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也就是說

春秋時期,只是東周的一個階段!

而不是東周滅了春秋才開始

春秋時期為啥還算東周?

因為周王室還在,只是沒權了

此時諸侯之間互相攻伐和兼併

邊境的外族又乘機入侵

天子不能擔負共主的責任

經常要向一些強大的諸侯求助

在這種情況下

各諸侯國自顧自爭霸天下,誰強誰老大

表面上意思意思尊一下王室

動不動就召集各諸侯國會個盟

周王地位約等於吉祥物

春秋時期政治上

各種改革,變法連接不斷

而成功進行變法的國家則強大起來

奴隸制度最終消亡

新興的封建制度逐漸確立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

輪番成為最強霸主的五個國家

即後世所述“春秋五霸”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第一個榮獲“霸主”頭銜的是齊桓公

“尊王攘夷”也是由他而起

前685年,齊國齊桓公繼位

以管仲為相實施變法

迅速成為華夏各國中最富強的國家

然後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號

北擊山戎,南伐楚國

除此之外

齊桓公還開創了“諸侯會盟”的制度

多次會盟各國,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穀梁傳》稱衣裳之會11次,兵車之會4次

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

儼然已經越過周天子

成為了各諸侯國的領袖

就連當時的周天子

都要派人蔘加會盟,加以犒勞賞賜

把淚水嚥進肚子裡

讚賞齊桓公尊王有功、團結各國(霧)

並且正式承認了他的霸主地位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雖然後來齊桓公的霸主頭銜

被晉文公給繼承了

但是“諸侯會盟”的傳統

卻貫穿了整個春秋時期

變成了每一次諸侯強國上位

都必須達成的成就

要不把全國大部分諸侯召集來開個會

再得周天子賞賜冊命什麼的

都不好意思叫霸主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著名的盟會有齊桓公葵丘會盟、晉文公踐土會盟、越王勾踐徐州會盟等。

諸侯會盟是春秋時代的重要特徵

從最初周王室以禮儀治理天下的會盟

到後來為了爭奪霸主以武力治理天下的會盟

無疑是周王朝從興盛的禮儀之邦

發展到權勢旁落的一個傀儡政權的寫照

3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出自

西漢劉向所編《戰國策》

這一時期的上限劃分眾說紛紜

目前最廣泛的說法

以“三家分晉”事件(韓趙魏分晉)

作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

經過長期的戰爭最終形成了

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

及周邊的十幾個小國

下限則公認為秦滅六國的前221年

兩時期不同的是

以“春秋五霸”為代表的霸主們

基本上是輪番上陣

一時只有一位被周王承認的霸主

而“戰國七雄”之七國

則同時站在了古代中國的舞臺上

互相混戰、彼此攻伐

戰爭之複雜慘烈,尤甚於春秋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夾縫裡求生存.jpg

由於周王還沒被擼下來

所以戰國大部分時間仍屬於東周時期

但是周王室的地位一再下降

實際控制區域也從巴掌大點兒

變成了瓜皮大點兒

這時候諸侯已經徹底不帶周王玩了

春秋時當老大還得給周王報個備討個封

做事多數時候還得

扯起“王道”的大旗才能得到人心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到了戰國時代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基本完全轉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甚至於“禮樂征伐自大夫出”

各國對周的衰微心照不宣、表面功夫

雖然被忽略也沒有納貢可收

吃不上飯搖搖欲墜的周還有心思玩花樣

到了戰國後期的時候

周的地盤已經只剩芝麻大了

居然還分了一塊出去

後來分成了“東周國”和“西周國”

時不時爭個權奪個利

還要被秦國和周圍列強徵兵收錢(……)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週考王於公元前425年封其弟於河南,建立周公國,是為周桓公。這是周王朝最後一次分封。自這次分封后,周王的土地全部分封完畢,連自己也是寄居於此周公國。

周赧王時,周惠公封其小兒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惠公,東西周分立。

東周末代君王周赧王

就是no zuo no die把自己給玩死的

因為這時候秦國坐大,各國不安

周赧王聽信楚孝烈王進(慫)言(恿)

以周天子的名義召集六國

出兵伐秦(哪來的自信?)

當然各國都放了周赧王鴿子

周王室被諸侯長期壓榨,自己也窮的很

攏共幾千兵想跑去打秦國

軍費都是跟富商地主借的錢

結果失望而歸

回去後債主紛紛上門討債

他只好隱藏在宮中的一座高臺上

史稱債臺高築(……)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在這之後不久的公元前256年

秦破洛邑,西周國降,周赧王崩

前249年,秦滅東周國

敲黑板劃重點

東周滅亡一般是從正統的周天子

即周赧王的死算起的(前256年)

直到前221年的這35年時間

不算東周時期,但仍算戰國時期

東周與諸侯的恩怨在這裡就結束了

在中國史上雄踞800多年的周朝

就此畫上了句點

(雖然有一半多時間靠諸侯續命)

東周其實不是你以為的那個周朝……

戰國 鹿形金怪獸

東周滅亡十年後的公元前246年

秦王政(即秦始皇嬴政)即位

從公元前230年秦國滅韓

至公元前221年秦國滅齊

東方六國先後為秦統一,僅用10年

這裡開始就是以封建帝制為特徵的

另一個故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