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

白斑病是對蝦感染病毒引起的嚴重性傳染病,在1991年的時候,我國開始出現這種疾病,現在幾乎所有養殖對蝦的國家都有發生,每年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它的病原是對蝦白斑綜合症病毒,一種桿狀的雙鏈環狀DNA病毒。感染髮病以後,對蝦攝食量減少或停止,行動緩慢,無力活動,最後腹部朝上沉入池底或是被其它的對蝦吃掉,養蝦池塘面積較大、放養密度較高很容易發生病毒感染。

因為對蝦白斑病的危害,我國養殖對蝦的產量由1991年的21.96萬噸驟降到1994年的6.39萬噸。經過對白斑病的研究和防治,對蝦產量逐步恢復,2017年時我國的對蝦養殖產量已達186.4萬噸。

對蝦白斑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 白斑病病毒的宿主分為兩類,敏感宿主和潛在宿主,目前已發現有98種水生動物都是它的宿主,像海水甲殼類動物,現在人們養殖的對蝦、蟹類、野生蝦類都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浮游微藻是養殖池塘中一類很重要的生物,也是浮游動物和養殖蝦類的生物餌料,感染動物排出的病毒被微藻吸附,從而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將病毒傳播給浮游動物和對蝦。
  • 微藻可以吸附病毒,並使它的活性保持時間延長4倍以上,吸附在微藻表面的病毒可以被輪蟲或橈足類攝食,並感染浮游動物,感染病毒的輪蟲或橈足類可產生病毒的休眠卵,並且孵化出的幼體可以將病毒傳染給對蝦幼體。
通過調查和取樣,在暴發白斑病的池塘中,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以及池中的脊尾白均可檢測到陽性,陽性率大小與發病的程度有關;橈足類檢測為陽性,說明橈足類是對蝦白斑病毒中宿主之一,由攜帶病毒的橈足類水平傳播給對蝦等以此為餌的甲殼類動物。
"

白斑病是對蝦感染病毒引起的嚴重性傳染病,在1991年的時候,我國開始出現這種疾病,現在幾乎所有養殖對蝦的國家都有發生,每年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它的病原是對蝦白斑綜合症病毒,一種桿狀的雙鏈環狀DNA病毒。感染髮病以後,對蝦攝食量減少或停止,行動緩慢,無力活動,最後腹部朝上沉入池底或是被其它的對蝦吃掉,養蝦池塘面積較大、放養密度較高很容易發生病毒感染。

因為對蝦白斑病的危害,我國養殖對蝦的產量由1991年的21.96萬噸驟降到1994年的6.39萬噸。經過對白斑病的研究和防治,對蝦產量逐步恢復,2017年時我國的對蝦養殖產量已達186.4萬噸。

對蝦白斑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 白斑病病毒的宿主分為兩類,敏感宿主和潛在宿主,目前已發現有98種水生動物都是它的宿主,像海水甲殼類動物,現在人們養殖的對蝦、蟹類、野生蝦類都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浮游微藻是養殖池塘中一類很重要的生物,也是浮游動物和養殖蝦類的生物餌料,感染動物排出的病毒被微藻吸附,從而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將病毒傳播給浮游動物和對蝦。
  • 微藻可以吸附病毒,並使它的活性保持時間延長4倍以上,吸附在微藻表面的病毒可以被輪蟲或橈足類攝食,並感染浮游動物,感染病毒的輪蟲或橈足類可產生病毒的休眠卵,並且孵化出的幼體可以將病毒傳染給對蝦幼體。
通過調查和取樣,在暴發白斑病的池塘中,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以及池中的脊尾白均可檢測到陽性,陽性率大小與發病的程度有關;橈足類檢測為陽性,說明橈足類是對蝦白斑病毒中宿主之一,由攜帶病毒的橈足類水平傳播給對蝦等以此為餌的甲殼類動物。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對蝦白斑病暴發與環境的關係

1、 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物理環境的關係

  • 有很多的研究者發現,下大雨後養殖的對蝦容易暴發白斑病,可能就是養殖水體的溫度急劇變化所致。另外還發現對蝦白斑病暴發與池塘水深、換水量等都有關。這也許就是池塘的溫度、鹽度的變化有關,水越淺、換水量過大對池塘溫鹽環境的影響就越大,對蝦越容易發生疾病。
  • 養殖水體鹽度和溫度劇烈的變化可能導致對蝦感染白斑病病毒的機率,因此適度加大對蝦養殖池塘水深,控制好換水頻率,減少池水溫度和鹽度的波動,是預防此病暴發的有效措施。

2、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化學環境的關係

養殖水體化學環境對養殖生物十分重要,不良的水化環境會降低生物對病原體的抵禦能力,甚至可致白斑病暴發。養殖中常遇到的影響養殖健康的水化因子主要有PH、溶氧、氨、亞硝酸鹽等。

  • 當水環境的PH值過低或過高時,白斑病病毒在對蝦體內平均存活的時間會延長28小時。當PH值在正常的範圍內時,病毒在1小時左右就會喪失感染活性。可見,養殖水體的PH值控制在適宜範圍內是預防對蝦白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陰雨天和下雨天養殖水體溶氧量會下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會減弱,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因分解要消耗溶氧,低溶氧條件下,對蝦的抗病能力降低,溶氧下降也是造成對蝦白斑病暴發的主要環境因素。
  • 氨是水體動物蛋白質代謝的重要產物,水體中氨的大量積累不利於含氮廢物的排洩,氨進入到血液裡會形成氨中毒,使對蝦對氨產生一定的耐受力,長時間處於高濃度氨環境中對蝦的抗病能力會明顯下降。
  • 亞銷酸鹽對水產養殖動物有較強的毒性,可導致多種生理代謝失調,如呼吸作用、離子調節、心血管壓力調節、內分泌排洩等。亞銷酸鹽濃度過高會降低對蝦的免疫能力,使對蝦對病原體的易感性增大。

3、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生物環境的關係

  • 浮游藻類對於維持蝦池的生態系統平衡,穩定池塘環境不可或缺。浮游植物的光合吸收作用,可以分解氨、硫化物,改變水體溶氧,這些水化環境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對蝦的抗病能力。
  • 微藻對抑制對蝦白斑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水體中加入異彎藻與感染病毒的對蝦一起培養,對蝦體內檢測到的病毒含量較之前要低,對蝦死亡高峰期也有推遲。
  • 池塘中的綠藻也可以預防對蝦白斑病,尤其是小球藻效果更佳,它的作用機理是小球藻本身就有抗菌性和改善水質的功能。
  • 細菌能有效分解、利用池塘中的有機物,降低池塘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在養殖過程中,科學使用細菌不僅能淨化養殖水體環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蝦白斑病的發生概率。
"

白斑病是對蝦感染病毒引起的嚴重性傳染病,在1991年的時候,我國開始出現這種疾病,現在幾乎所有養殖對蝦的國家都有發生,每年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它的病原是對蝦白斑綜合症病毒,一種桿狀的雙鏈環狀DNA病毒。感染髮病以後,對蝦攝食量減少或停止,行動緩慢,無力活動,最後腹部朝上沉入池底或是被其它的對蝦吃掉,養蝦池塘面積較大、放養密度較高很容易發生病毒感染。

因為對蝦白斑病的危害,我國養殖對蝦的產量由1991年的21.96萬噸驟降到1994年的6.39萬噸。經過對白斑病的研究和防治,對蝦產量逐步恢復,2017年時我國的對蝦養殖產量已達186.4萬噸。

對蝦白斑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 白斑病病毒的宿主分為兩類,敏感宿主和潛在宿主,目前已發現有98種水生動物都是它的宿主,像海水甲殼類動物,現在人們養殖的對蝦、蟹類、野生蝦類都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浮游微藻是養殖池塘中一類很重要的生物,也是浮游動物和養殖蝦類的生物餌料,感染動物排出的病毒被微藻吸附,從而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將病毒傳播給浮游動物和對蝦。
  • 微藻可以吸附病毒,並使它的活性保持時間延長4倍以上,吸附在微藻表面的病毒可以被輪蟲或橈足類攝食,並感染浮游動物,感染病毒的輪蟲或橈足類可產生病毒的休眠卵,並且孵化出的幼體可以將病毒傳染給對蝦幼體。
通過調查和取樣,在暴發白斑病的池塘中,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以及池中的脊尾白均可檢測到陽性,陽性率大小與發病的程度有關;橈足類檢測為陽性,說明橈足類是對蝦白斑病毒中宿主之一,由攜帶病毒的橈足類水平傳播給對蝦等以此為餌的甲殼類動物。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對蝦白斑病暴發與環境的關係

1、 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物理環境的關係

  • 有很多的研究者發現,下大雨後養殖的對蝦容易暴發白斑病,可能就是養殖水體的溫度急劇變化所致。另外還發現對蝦白斑病暴發與池塘水深、換水量等都有關。這也許就是池塘的溫度、鹽度的變化有關,水越淺、換水量過大對池塘溫鹽環境的影響就越大,對蝦越容易發生疾病。
  • 養殖水體鹽度和溫度劇烈的變化可能導致對蝦感染白斑病病毒的機率,因此適度加大對蝦養殖池塘水深,控制好換水頻率,減少池水溫度和鹽度的波動,是預防此病暴發的有效措施。

2、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化學環境的關係

養殖水體化學環境對養殖生物十分重要,不良的水化環境會降低生物對病原體的抵禦能力,甚至可致白斑病暴發。養殖中常遇到的影響養殖健康的水化因子主要有PH、溶氧、氨、亞硝酸鹽等。

  • 當水環境的PH值過低或過高時,白斑病病毒在對蝦體內平均存活的時間會延長28小時。當PH值在正常的範圍內時,病毒在1小時左右就會喪失感染活性。可見,養殖水體的PH值控制在適宜範圍內是預防對蝦白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陰雨天和下雨天養殖水體溶氧量會下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會減弱,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因分解要消耗溶氧,低溶氧條件下,對蝦的抗病能力降低,溶氧下降也是造成對蝦白斑病暴發的主要環境因素。
  • 氨是水體動物蛋白質代謝的重要產物,水體中氨的大量積累不利於含氮廢物的排洩,氨進入到血液裡會形成氨中毒,使對蝦對氨產生一定的耐受力,長時間處於高濃度氨環境中對蝦的抗病能力會明顯下降。
  • 亞銷酸鹽對水產養殖動物有較強的毒性,可導致多種生理代謝失調,如呼吸作用、離子調節、心血管壓力調節、內分泌排洩等。亞銷酸鹽濃度過高會降低對蝦的免疫能力,使對蝦對病原體的易感性增大。

3、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生物環境的關係

  • 浮游藻類對於維持蝦池的生態系統平衡,穩定池塘環境不可或缺。浮游植物的光合吸收作用,可以分解氨、硫化物,改變水體溶氧,這些水化環境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對蝦的抗病能力。
  • 微藻對抑制對蝦白斑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水體中加入異彎藻與感染病毒的對蝦一起培養,對蝦體內檢測到的病毒含量較之前要低,對蝦死亡高峰期也有推遲。
  • 池塘中的綠藻也可以預防對蝦白斑病,尤其是小球藻效果更佳,它的作用機理是小球藻本身就有抗菌性和改善水質的功能。
  • 細菌能有效分解、利用池塘中的有機物,降低池塘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在養殖過程中,科學使用細菌不僅能淨化養殖水體環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蝦白斑病的發生概率。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對蝦白斑病的綜合防治

目前對蝦養殖發展非常迅速,對於從未發生過白斑病的非疫區,當務之急是把好白斑病病毒輸入關,如有發現個體感染應果斷隔離、殺滅。對於白斑病疫區,可採用生態防病的措施,儘量做到杜絕再次感染。發現病害時,也要採取措施儘可能做到“帶病不發病”或少發病。

1、養蝦水體的前期處理

  • 對蝦養殖最好是在非疫區進行,如果是在疫區,首先要把好水源處理關,其次再做好池塘處理。如果養殖水體的PH值 低於7.0,則應適量施用生石灰以提高PH值,如果在鹽鹼池塘養殖對蝦,則應降低PH值。
  • 對於一些老舊的池塘,要在上一年收穫對蝦以後進行清淤、翻耕、平整、暴晒。在放苗前20~30天進行清塘,以清除有害病毒和攜帶病原體的生物。

2、對蝦養殖的綜合防病措施

  • 圍欄封閉綜合防病技術:首先在貯水池和養殖池周圍設置防護圍欄,將池塘封閉起來,使其它生物不能從岸邊侵入池內。然後通過60目的濾網進水,並用敵百蟲或敵殺死的蝦苗,採取封閉式養殖,養殖過程中只向養殖池加水補充水分。加水時,先要用藥處理海水再放入貯水池,病原生物殺滅後,再注入養殖池解毒。
  • 混養的防病技術:是將對蝦與大型海藻、魚類、貝類等生物混養在同一水體,通過改善水質、提高對蝦抗病力、清除染病對蝦個體等途徑,實現高養殖的技術。對蝦與肉食性的魚類混養,可以有效控制對蝦暴發白斑病,其原理就是染病的對蝦被魚類攝食以後不會感染病毒,但被對蝦攝食則會傳染給對蝦。
  • 高位池精養對蝦防病技術:其防病技術的核心是對納入水進行處理,對養殖過程實施封閉管理,清塘徹底。由於高位池通常遠離海岸,比較容易做到封閉管理,可以有效阻止野生病原生物進入。把好納水關和放養健康蝦苗關,再採取封閉式集約化管理,就可以有效預防對蝦白斑病的發生。
  • 益生菌生物技術:水產養殖中常用的有益菌包括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能有改善水質、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的效果。芽孢桿菌能夠快速降解養殖環境中的有機物,已廣泛用於對蝦抗病中,芽孢桿菌與溶藻弧菌配合添加到飼料中,能夠明顯提高對蝦抗白斑病病毒感染的能力。
  • 生物絮團技術:是構建封閉式的養殖系統,避免引入外源性病原,提高養殖生物的安全性。生物絮團內的微生物與病原菌競爭營養,擾亂病菌感應系統,起到抑制病原菌生長和繁殖。生物絮團中含有多種有益細菌和分泌物,可以促進養殖生物生長髮育,增強免疫能力。
"

白斑病是對蝦感染病毒引起的嚴重性傳染病,在1991年的時候,我國開始出現這種疾病,現在幾乎所有養殖對蝦的國家都有發生,每年給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它的病原是對蝦白斑綜合症病毒,一種桿狀的雙鏈環狀DNA病毒。感染髮病以後,對蝦攝食量減少或停止,行動緩慢,無力活動,最後腹部朝上沉入池底或是被其它的對蝦吃掉,養蝦池塘面積較大、放養密度較高很容易發生病毒感染。

因為對蝦白斑病的危害,我國養殖對蝦的產量由1991年的21.96萬噸驟降到1994年的6.39萬噸。經過對白斑病的研究和防治,對蝦產量逐步恢復,2017年時我國的對蝦養殖產量已達186.4萬噸。

對蝦白斑病病毒的傳播途徑

  • 白斑病病毒的宿主分為兩類,敏感宿主和潛在宿主,目前已發現有98種水生動物都是它的宿主,像海水甲殼類動物,現在人們養殖的對蝦、蟹類、野生蝦類都是白斑病病毒的宿主。浮游微藻是養殖池塘中一類很重要的生物,也是浮游動物和養殖蝦類的生物餌料,感染動物排出的病毒被微藻吸附,從而成為病毒的攜帶者,將病毒傳播給浮游動物和對蝦。
  • 微藻可以吸附病毒,並使它的活性保持時間延長4倍以上,吸附在微藻表面的病毒可以被輪蟲或橈足類攝食,並感染浮游動物,感染病毒的輪蟲或橈足類可產生病毒的休眠卵,並且孵化出的幼體可以將病毒傳染給對蝦幼體。
通過調查和取樣,在暴發白斑病的池塘中,中國對蝦和日本對蝦以及池中的脊尾白均可檢測到陽性,陽性率大小與發病的程度有關;橈足類檢測為陽性,說明橈足類是對蝦白斑病毒中宿主之一,由攜帶病毒的橈足類水平傳播給對蝦等以此為餌的甲殼類動物。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對蝦白斑病暴發與環境的關係

1、 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物理環境的關係

  • 有很多的研究者發現,下大雨後養殖的對蝦容易暴發白斑病,可能就是養殖水體的溫度急劇變化所致。另外還發現對蝦白斑病暴發與池塘水深、換水量等都有關。這也許就是池塘的溫度、鹽度的變化有關,水越淺、換水量過大對池塘溫鹽環境的影響就越大,對蝦越容易發生疾病。
  • 養殖水體鹽度和溫度劇烈的變化可能導致對蝦感染白斑病病毒的機率,因此適度加大對蝦養殖池塘水深,控制好換水頻率,減少池水溫度和鹽度的波動,是預防此病暴發的有效措施。

2、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化學環境的關係

養殖水體化學環境對養殖生物十分重要,不良的水化環境會降低生物對病原體的抵禦能力,甚至可致白斑病暴發。養殖中常遇到的影響養殖健康的水化因子主要有PH、溶氧、氨、亞硝酸鹽等。

  • 當水環境的PH值過低或過高時,白斑病病毒在對蝦體內平均存活的時間會延長28小時。當PH值在正常的範圍內時,病毒在1小時左右就會喪失感染活性。可見,養殖水體的PH值控制在適宜範圍內是預防對蝦白斑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 陰雨天和下雨天養殖水體溶氧量會下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會減弱,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因分解要消耗溶氧,低溶氧條件下,對蝦的抗病能力降低,溶氧下降也是造成對蝦白斑病暴發的主要環境因素。
  • 氨是水體動物蛋白質代謝的重要產物,水體中氨的大量積累不利於含氮廢物的排洩,氨進入到血液裡會形成氨中毒,使對蝦對氨產生一定的耐受力,長時間處於高濃度氨環境中對蝦的抗病能力會明顯下降。
  • 亞銷酸鹽對水產養殖動物有較強的毒性,可導致多種生理代謝失調,如呼吸作用、離子調節、心血管壓力調節、內分泌排洩等。亞銷酸鹽濃度過高會降低對蝦的免疫能力,使對蝦對病原體的易感性增大。

3、對蝦白斑病致病性與養殖水體生物環境的關係

  • 浮游藻類對於維持蝦池的生態系統平衡,穩定池塘環境不可或缺。浮游植物的光合吸收作用,可以分解氨、硫化物,改變水體溶氧,這些水化環境的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對蝦的抗病能力。
  • 微藻對抑制對蝦白斑病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在水體中加入異彎藻與感染病毒的對蝦一起培養,對蝦體內檢測到的病毒含量較之前要低,對蝦死亡高峰期也有推遲。
  • 池塘中的綠藻也可以預防對蝦白斑病,尤其是小球藻效果更佳,它的作用機理是小球藻本身就有抗菌性和改善水質的功能。
  • 細菌能有效分解、利用池塘中的有機物,降低池塘中的有害物質濃度。在養殖過程中,科學使用細菌不僅能淨化養殖水體環境,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蝦白斑病的發生概率。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對蝦白斑病的綜合防治

目前對蝦養殖發展非常迅速,對於從未發生過白斑病的非疫區,當務之急是把好白斑病病毒輸入關,如有發現個體感染應果斷隔離、殺滅。對於白斑病疫區,可採用生態防病的措施,儘量做到杜絕再次感染。發現病害時,也要採取措施儘可能做到“帶病不發病”或少發病。

1、養蝦水體的前期處理

  • 對蝦養殖最好是在非疫區進行,如果是在疫區,首先要把好水源處理關,其次再做好池塘處理。如果養殖水體的PH值 低於7.0,則應適量施用生石灰以提高PH值,如果在鹽鹼池塘養殖對蝦,則應降低PH值。
  • 對於一些老舊的池塘,要在上一年收穫對蝦以後進行清淤、翻耕、平整、暴晒。在放苗前20~30天進行清塘,以清除有害病毒和攜帶病原體的生物。

2、對蝦養殖的綜合防病措施

  • 圍欄封閉綜合防病技術:首先在貯水池和養殖池周圍設置防護圍欄,將池塘封閉起來,使其它生物不能從岸邊侵入池內。然後通過60目的濾網進水,並用敵百蟲或敵殺死的蝦苗,採取封閉式養殖,養殖過程中只向養殖池加水補充水分。加水時,先要用藥處理海水再放入貯水池,病原生物殺滅後,再注入養殖池解毒。
  • 混養的防病技術:是將對蝦與大型海藻、魚類、貝類等生物混養在同一水體,通過改善水質、提高對蝦抗病力、清除染病對蝦個體等途徑,實現高養殖的技術。對蝦與肉食性的魚類混養,可以有效控制對蝦暴發白斑病,其原理就是染病的對蝦被魚類攝食以後不會感染病毒,但被對蝦攝食則會傳染給對蝦。
  • 高位池精養對蝦防病技術:其防病技術的核心是對納入水進行處理,對養殖過程實施封閉管理,清塘徹底。由於高位池通常遠離海岸,比較容易做到封閉管理,可以有效阻止野生病原生物進入。把好納水關和放養健康蝦苗關,再採取封閉式集約化管理,就可以有效預防對蝦白斑病的發生。
  • 益生菌生物技術:水產養殖中常用的有益菌包括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能有改善水質、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的效果。芽孢桿菌能夠快速降解養殖環境中的有機物,已廣泛用於對蝦抗病中,芽孢桿菌與溶藻弧菌配合添加到飼料中,能夠明顯提高對蝦抗白斑病病毒感染的能力。
  • 生物絮團技術:是構建封閉式的養殖系統,避免引入外源性病原,提高養殖生物的安全性。生物絮團內的微生物與病原菌競爭營養,擾亂病菌感應系統,起到抑制病原菌生長和繁殖。生物絮團中含有多種有益細菌和分泌物,可以促進養殖生物生長髮育,增強免疫能力。
養殖對蝦出現攝食停止,行動緩慢,感染了白斑病該如何防治

小結:自90年代對蝦白斑病在我國爆發以來,給對蝦養殖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由於對蝦免疫系統進化還不夠完善,加上經濟成本的因素,還沒有完全可以治癒對蝦白斑病的方法,目前只能以有效預防、控制對蝦白斑病的發生強度。通過對蝦白斑病病毒的傳播途徑和暴發與環境的關係,可以歸納出一些對蝦白斑病生態預防技術,包括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技術。這些技術有些是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有些是殺滅病毒宿主或攜帶者,有些是改善對蝦生活環境,提高抗病能力。利用綜合的防治技術,是解決對蝦白斑病最有效的措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