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洲甲魚:甲魚養殖該如何進行水質控制?

畜牧業 水汙染 甲魚 農業 河洲甲魚 河洲甲魚 2017-08-28

控溫養殖是正規大中型養殖場所不可缺少的,是當前養殖週期較短、效益較好的養殖方式。控溫養殖分為採光增溫和加溫兩個階段,秋初春末一般採用塑料大棚採光、保溫的形式提高養殖池水溫,從而使稚幼鱉生長。深秋、冬季和早春我國大部分地區多采用加溫形式來維持正常水溫。

河洲甲魚:甲魚養殖該如何進行水質控制?

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是決定每千克(或每隻)鱉加溫費用的重要參數。加溫池放養過稀,使每隻鱉加溫費用提高。放養過密又會使水質難以控制,影響成活率和生長量,降低了養殖效益。依照目前多數場的養殖水平,50克重的幼鱉以每平方米放養10只-15只為宜。

水溫的控制

鱉是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但此變化應是逐漸的,不能突升突降,否則鱉將不能適應而導致疾病發生或影響生長。溫室水溫應控制在28℃~32℃,每日內水溫變幅不應超過3℃,控溫養殖條件下,溫度變化,將大大影響到攝食率和飼料係數。因此,溫室的理想水溫是30℃±1℃,這樣的水溫控制只有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方能實現。

水質的控制

加溫養殖的鱉池面積小,蓄水淺放養密度大,換水量小,水質很容易惡化。生態環境不良,開始是抑制鱉的生長,進一步就會誘發疾病。因此,保持水質良好和穩定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水質控制應作好如下工作:

  • 溫室鱉池必須有良好的排汙系統,以保證排汙及時、有效,對比而言,以“U”型管排汙系統較方便實用。

  • 堅持每天排汙2次~3次,為節省養殖池溫水每次以排完殘餌和糞便,即無黑色汙水流出時為限度,控制氨氮不高於每升5毫克。

  • 堅持定期洗池。洗池時將鱉轉入備用池,對原池用冷水充分沖洗沙層汙物,以沙層基本無黑色汙水流出,沙層顏色黑色轉為微黃色為宜。洗池後注入5釐米~10釐米清水,用0.015%漂白粉徹底消毒,同時應將池底沙層與消毒藥液充分拌和,放掉消毒藥液注入溫水後,應檢查餘氯及pH值再放鱉。洗池後的池既可移入原池的鱉,也可作為新的備用池週轉。

  • 溫室中的水色應儘量保持綠色為好,綠色水證明池水中浮游植物生長良好,而灰色水、黑色水則是原生動物和細菌繁盛的標誌。保持較好水色,溫室內氣溫應高於水溫,大棚膜應為無滴膜,以增加透光率。此外,夜晚還應增加一些白熾燈,以增強照度。

  • 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25釐米,保持透明度的方法是每天要保證一定的新鮮溫水進人養殖池,及時排汙和沖淡過濃、過綠的池水。

  • 用空氣泵配合散氣石向池水中充氣增氧,使池水溶氧不低於每升3毫克,否則鱉食慾下降,並且易患疾病。

  • 適當換氣,排除氨氣等有害氣體。換氣時間選在中午,天氣溫暖時可增加換氣時間。

  • 封閉式溫室雖保溫效果較好,但水質較難控制,必須加大換水量。個別有病的池每5天需換水一次。

  • 封閉式溫室需裝電燈照明。(來源:農科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