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在炕頭也脫貧

畜牧業 三農 合作社 農業 東北新聞網 2017-06-11

“我這體格真是啥也幹不了,一家六口人,老的老、小的小、殘的殘,要不是村幹部找人幫忙,家裡那幾畝地都種不動,一直靠低保、殘疾補助還有職業病補助啥的‘吃乾飯’。去年區裡和鄉里下來了扶貧政策,我們村的‘老書記’田久江成立了養牛合作社,建起了養牛場,把我們都算了進去,我們貧困戶都有股,見了效益按股份分紅,有了這些政策兜著,我們的日子鬆快多了。”張樹海說,自己家是坐在炕頭上就脫貧了。

張樹海是葫蘆島市連山區西部山神廟子鄉白石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當然現在得用“曾經”了,在2016年底,張樹海和村裡其他67戶貧困戶一起全部脫貧。從人口規模來看,白石頭村是一個比較小的行政村,全村444戶只有1100口人。整個村都沒有什麼可靠的經濟來源,耕地不到2000畝,其中大部分是坡地、荒山,人均一畝一分地,整村都沒有啥可靠的經濟來源,純收入一人一年也就幾百塊錢,村裡建檔立卡戶有68戶、145口人,是省級重點貧困村。

與大多數貧困村的致貧原因相比,別的地方貧困或者是自然資源不足,或者是產業底子薄弱,但多少都有一些勞動能力,一旦有了好的政策,就能夠通過養殖、種植等產業脫貧“自力更生”;但白石頭村這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往往是一戶“三代”都沒勞動能力,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重病,張樹海家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結構的貧困戶。雖然張樹海今年才47歲,但前些年患了職業病,評定為二級,妻子又在2005年腦幹出血定了二級殘疾,都失去了勞動能力。家裡的兩位老人都超過了80歲,大多數時間都是躺在床上意識模糊,家裡的兩個孩子還在上學,雖然孩子很懂事能幹一些家務,但貧困這個“重擔”顯然不是兩個未成年的孩子能夠挑起來的,村子裡的貧困戶基本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樣的家庭,靠“自力更生”脫貧難度極大,只能靠政策帶動和兜底。2015年,該村被定為省級貧困村。

2015年,白石頭村“兩委”換屆,新村支部書記走馬上任,但“老支書”田久江“下馬不下鞍”,以自己的養牛場為基礎,成立了田久江養牛專業合作社,擔起了帶動貧困戶脫貧的重任。田久江原來就是村裡的養牛大戶,具有豐富的養牛經驗。

“一開始我們也打算利用脫貧政策讓貧困戶自主養殖,但經過摸底和反覆論證我們發現這一條路根本行不通,沒有勞動能力是這些貧困戶的‘硬傷’,像張樹海看著好好兒的不像病人,但一動起來肺就受不了,根本幹不了活兒,所以我們只能另想辦法。”田久江告訴記者,2016年初,連山區扶貧辦和山神廟子鄉黨委政府為了扶持村裡發展產業脫貧,爭取到了30萬元扶貧資金,以貧困戶的名義入股合作社,建成養牛扶貧基地,購進了36頭牛,再加上合作社原有的14頭牛,共計養殖50頭牛,68戶貧困戶、145口人全部納入合作社成了“股東”,共佔股10%,貧困戶不用出錢不用出力,見了效益就能分紅。

在“養牛扶貧基地”記者看到,寬闊的養牛場裡是兩排標準化牛舍,一頭頭大牛膘肥體壯,一頭頭小牛犢毛皮光亮,料房裡是一捆捆打好的料草,準備充足。田久江告訴記者,在合作社成立之初,老養牛場裡只有兩棟牛舍,經過上級政府部門的協調爭取,錦州石化公司投資將老牛場擴建成了養牛扶貧基地,建設了600平方米單列式牛舍一棟,300平方米雙列式牛舍4棟,可同時容納200頭牛的養殖量。“去年年底,我們‘老支書’挨家挨戶送的分紅錢,當時我們還納悶呢,這牛剛養上,一頭還沒賣呢咋就有分紅了,後來才知道,是合作社墊付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能過上一個好年,所有的壓力都被合作社擔起來了。”張樹海說。而田久江告訴記者,新購的牛是2016年11月15日入欄,但在當年的12月28日就分了紅,全村68戶貧困戶全部發放了分紅和其他形式的補貼,如改造房屋等。也正是加上分紅,讓68戶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

靠著低保、殘疾補貼、職業病補貼等多個補助和兜底政策,再加上合作社的分紅,張樹海一家實現了脫貧,這讓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打算好好培養自己的一對子女,讓他們好好讀書,徹底擺脫貧困。“有扶貧政策跟著,我們對合作社的發展很有信心,帶動貧困戶脫貧的決心也更足,以後我們還要擴大規模,讓合作社的效益最大化,這樣就能讓貧困戶獲得更大的利益,同時,我們也鼓勵貧困戶把分紅錢再作為追加股金投入到合作社,用錢生錢,過上更好的日子。”田久江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