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東華最大養殖基地 自家致富不忘身邊鄉親

打造東華最大養殖基地 自家致富不忘身邊鄉親

賴大煩(右)指導農戶養殖鴨子。

賴大煩出生在英德市東華鎮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家中有九個兄弟姐妹,由於家境貧困,他早早就輟學到韶關打工,成為一名燒臘店鋪的學徒。

“那時候我跟著老闆做燒鴨,時常去廣州、新豐等地批發鴨子。”工作三年後,賴大煩發現,英德並沒有大規模的養鴨基地,他認為這是一個大好商機。於是,賴大煩辭去工作,回到家鄉東華鎮發展養殖業。

“當時家鄉很多土地被丟荒,是一種資源浪費。”1989年,賴大煩租了村裡幾畝小魚塘,並參考珠三角“水面養鴨、水中養魚”的魚鴨混養模式,開始了創業之路。由於早早佔領商機,賴大煩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他成立了英德市東華鎮一帆養殖場,帶動周邊農戶養殖水產、家禽類,並組織收購、加工、銷售農戶的農產品。

然而,賴大煩的創業道路並非一帆風順。2008年,一場霜凍災害讓他的魚鴨幾乎全軍覆沒,損失近百萬元。“這場災害對我的打擊十分沉重,幾度想過放棄。”賴大煩說,但一手打拼出來的產業讓他難以割捨,而且還有不少農戶跟著他養殖,一旦放棄,這些農戶就面臨失業。最終,賴大煩決定堅持下來,並向親戚朋友借了60萬元東山再起。

經過多年努力,一帆養殖場的養殖面積目前已發展到3500多畝,成為當地最大的養殖場。賴大煩帶領農戶養殖水產、家禽,幫助農戶銷售60萬斤魚類以及80萬斤家禽,實現年銷售額500餘萬,使農戶戶均增收2萬多元,為村裡待業人員創造了150多個就業崗位,其中更不乏貧困戶的身影。

飲水思源,自家致富不忘身邊人。賴大煩一家經常關心、關愛老年人,2008年至今,每年捐錢捐物給東華鎮雅堂村老人協會和大鎮敬老院,並不定時去慰問他們,瞭解他們日常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下樓組貧困戶賴幫權居住環境過於艱苦,又缺乏資金興建樓房,賴大煩得知後主動出錢買材料,幫助賴幫權建房安居,不圖回報。

2007年,賴大煩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積極倡導村中道路建設,帶頭給公路建設捐款,帶動了整個項目的推進,為該村交通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分別在2008年、2010年、2013年被評為英德市養殖大戶和勞動模範,多次被評為先進黨員。

文/圖 南方日報記者 陳詠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