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特殊“主角”

畜牧業 合作社 三農 種植業 信陽新聞網 2017-06-26

信陽日報報曉風客戶端記者 郭 靖

從金剛臺鎮到杜畈村委會的路上,沿途要經過一排新建的小樓,馬路對面豎著一個古香古色、寫有“本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宣傳欄。

“你瞧,那是村裡返鄉成功人士蔣本生創辦的,不少貧困戶入股分了紅。”

“脫貧,要讓村民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以合作社為帶動,村裡的貧困戶都實現了就地增收。”第一次來到商城縣金剛臺鎮杜畈村,陪同的村幹部就高興地向記者介紹。

這幾天,在蹲點採訪中,記者聽到頻率最高的一個詞是“合作社”。帶著好奇,6月20日上午,記者來到本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生態休閒觀光園。

“老闆在嗎?”還未進園,記者碰巧遇到正打聽合作社情況的年輕小夥兒。小夥兒叫劉寶金,一大早從固始縣趕來,“新疆、甘肅做生意的朋友看到合作社網銷的土特產不錯,打算訂購,今天我特意來看看。”

“老蔣這幾天去外地談項目了,我帶你們進園轉轉。”蔣本生的妻子鄭才平大老遠衝我們招手。

走進觀光園,記者看到,食用菌基地種植的靈芝,一個個已冒出頭來;20多畝“稻蝦共養”有機稻田的秧苗隨風搖曳;半山坡上,幾個村民正在栽紅薯苗。

“他們都是村裡的貧困戶,農閒時在這打工,一天最多能掙100塊錢。”鄭才平邊介紹邊衝地裡村民打招呼。聽到說話聲,有村民湊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家裡有病人出不了門,這裡離家近,沒事幹點活兒能貼補家用”“閒時一個月差不多能掙1000多塊”……

接過話茬,鄭才平打趣說,合作社優先錄用村裡的貧困戶,打工的多數都是貧困人口,他們是這裡的特殊“主角”。不僅有打工錢,通過“項目入社、土地入股、就近就業、分紅保底”的形式,本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和當地村民達成互助幫扶協議,增加貧困戶的收入,而村民把自己的田地、山林、種養項目等入股合作社,能夠可持續地獲得分紅。

2016年入股合作社的20戶貧困戶,去年年底每戶分紅800元,其中17戶還平均拿到千元以上的土地收益金。這些數據在園區的宣傳欄中清晰地顯示著。

在脫貧幫扶中,合作社發揮帶動效應,讓貧困戶增收,這在村裡已是普遍的事。杜畈村位於淺山區,耕地分散收成低,村民圍著人均一畝二分田“謀生計”,只能自給自足。經過思考和調研後,村裡探索出“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發展思路。

通過政府引導、能人帶動,創建以貧困戶為主體的各類專業合作社,該村實現了貧困戶自我脫貧、就地增收。如今,與本生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類似,村裡的大別山蜂農專業合作社帶動50戶貧困戶脫貧,老兵茶葉專業合作社帶動20戶貧困戶脫貧。

臨近中午,忙完活的村民陸續回家。看到完工的妻子,等在門口的貧困戶餘明付開心地說:“能打工能分紅,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黨的政策好,脫貧才不愁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