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瘋狂”的歡喜傳媒

與尖端人才的綁定所輻射的範圍其實更廣。例如,甯浩的公司壞猴子通過“72變電影計劃”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即是一個成功案例,而歡喜傳媒也因與甯浩的深度綁定而參投該片。

2、內容層:專業人才更懂內容和市場

通過資本而形成的人才聚合,使歡喜傳媒與優質內容的距離更近。而且,這些尖端人才本身,也更懂電影創作和市場方向。

一般而言,電影有2-3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電影人的市場前瞻性顯得尤為重要。從歡喜傳媒近2年參投或主控的電影表現來看,無論是《後來的我們》(13.6億)、《超時空同居》(9億),還是《我不是藥神》(31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成功撬動市場,可見歡喜傳媒的內容把控力不俗。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瘋狂”的歡喜傳媒

與尖端人才的綁定所輻射的範圍其實更廣。例如,甯浩的公司壞猴子通過“72變電影計劃”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即是一個成功案例,而歡喜傳媒也因與甯浩的深度綁定而參投該片。

2、內容層:專業人才更懂內容和市場

通過資本而形成的人才聚合,使歡喜傳媒與優質內容的距離更近。而且,這些尖端人才本身,也更懂電影創作和市場方向。

一般而言,電影有2-3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電影人的市場前瞻性顯得尤為重要。從歡喜傳媒近2年參投或主控的電影表現來看,無論是《後來的我們》(13.6億)、《超時空同居》(9億),還是《我不是藥神》(31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成功撬動市場,可見歡喜傳媒的內容把控力不俗。


“瘋狂”的歡喜傳媒


3、宣發層: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

歡喜傳媒與貓眼達成的戰略合作,將幫助歡喜傳媒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內容+渠道的雙線運營將進一步釋放影片的影響力。

4、變現層:院線+流媒體

正如上文所述,院線票房、版權、用戶付費是歡喜傳媒目前的幾種變現方式,這種“流水線”式的盈利模式能夠使平臺的影視內容持續釋放價值,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瘋狂”的歡喜傳媒

與尖端人才的綁定所輻射的範圍其實更廣。例如,甯浩的公司壞猴子通過“72變電影計劃”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即是一個成功案例,而歡喜傳媒也因與甯浩的深度綁定而參投該片。

2、內容層:專業人才更懂內容和市場

通過資本而形成的人才聚合,使歡喜傳媒與優質內容的距離更近。而且,這些尖端人才本身,也更懂電影創作和市場方向。

一般而言,電影有2-3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電影人的市場前瞻性顯得尤為重要。從歡喜傳媒近2年參投或主控的電影表現來看,無論是《後來的我們》(13.6億)、《超時空同居》(9億),還是《我不是藥神》(31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成功撬動市場,可見歡喜傳媒的內容把控力不俗。


“瘋狂”的歡喜傳媒


3、宣發層: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

歡喜傳媒與貓眼達成的戰略合作,將幫助歡喜傳媒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內容+渠道的雙線運營將進一步釋放影片的影響力。

4、變現層:院線+流媒體

正如上文所述,院線票房、版權、用戶付費是歡喜傳媒目前的幾種變現方式,這種“流水線”式的盈利模式能夠使平臺的影視內容持續釋放價值,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瘋狂”的歡喜傳媒


3.8億投資《囧媽》

未來佈局重點在獻禮

歡喜傳媒在資本的基礎上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以此保障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目前來看,該模式有著樂觀的發展前景。

據財報披露,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歡喜傳媒將有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陸續上線。

除了由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甯浩監製、青年導演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唐大年執導、任素汐主演的《生不由己》(暫定名)等作品之外,在特殊的時間節點之下,獻禮片成為歡喜傳媒的佈局重點。

目前,由陳凱歌、徐崢、甯浩、張一白、文牧野等執導的《我和我的祖國》已經定檔於今年10月1日上映,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則參戰2020年春節檔,同為陳可辛導演的作品《李娜》也將面世。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瘋狂”的歡喜傳媒

與尖端人才的綁定所輻射的範圍其實更廣。例如,甯浩的公司壞猴子通過“72變電影計劃”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即是一個成功案例,而歡喜傳媒也因與甯浩的深度綁定而參投該片。

2、內容層:專業人才更懂內容和市場

通過資本而形成的人才聚合,使歡喜傳媒與優質內容的距離更近。而且,這些尖端人才本身,也更懂電影創作和市場方向。

一般而言,電影有2-3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電影人的市場前瞻性顯得尤為重要。從歡喜傳媒近2年參投或主控的電影表現來看,無論是《後來的我們》(13.6億)、《超時空同居》(9億),還是《我不是藥神》(31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成功撬動市場,可見歡喜傳媒的內容把控力不俗。


“瘋狂”的歡喜傳媒


3、宣發層: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

歡喜傳媒與貓眼達成的戰略合作,將幫助歡喜傳媒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內容+渠道的雙線運營將進一步釋放影片的影響力。

4、變現層:院線+流媒體

正如上文所述,院線票房、版權、用戶付費是歡喜傳媒目前的幾種變現方式,這種“流水線”式的盈利模式能夠使平臺的影視內容持續釋放價值,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瘋狂”的歡喜傳媒


3.8億投資《囧媽》

未來佈局重點在獻禮

歡喜傳媒在資本的基礎上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以此保障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目前來看,該模式有著樂觀的發展前景。

據財報披露,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歡喜傳媒將有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陸續上線。

除了由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甯浩監製、青年導演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唐大年執導、任素汐主演的《生不由己》(暫定名)等作品之外,在特殊的時間節點之下,獻禮片成為歡喜傳媒的佈局重點。

目前,由陳凱歌、徐崢、甯浩、張一白、文牧野等執導的《我和我的祖國》已經定檔於今年10月1日上映,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則參戰2020年春節檔,同為陳可辛導演的作品《李娜》也將面世。


“瘋狂”的歡喜傳媒


值得注意的是,徐崢的“囧系列”新作《囧媽》同樣定檔在2020年春節檔,該片也由歡喜傳媒主控。財報數據顯示,歡喜傳媒對《囧媽》的投資預算為3.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瘋狂的外星人》4.28億的投資成本。

《囧媽》將由徐崢的公司北京真樂道文化承製,歡喜傳媒為此將向真樂道支付3000萬元人民幣的製作費,並向徐崢本人支付電影導演費、監製費、編劇費及演員費共計8700萬元人民幣。

以此來看,《囧媽》的票房表現,在很大程度決定著歡喜傳媒能否在2020年開個好頭。


"


“瘋狂”的歡喜傳媒


作者:龐李潔

時隔4年,歡喜傳媒終於扭虧為盈!

近日,歡喜傳媒披露了2019年中期業績。財報數據顯示,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10.69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58倍。公司淨利潤也受《瘋狂的外星人》的帶動扭虧為盈,達到3.22億港元,票房分賬和版權分發是歡喜傳媒的兩大收入來源。


“瘋狂”的歡喜傳媒


目前,歡喜傳媒已經通過資本綁定的形式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並以此保障優質內容輸出,同時與貓眼達成戰略合作,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最終在院線及流媒體平臺完成變現。

未來,歡喜傳媒將在1至2年內上線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其中,《我和我的祖國》《中國女排》等均為獻禮片,由徐崢執導的“囧系列”新作《囧媽》,也將接棒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再戰春節檔。


“瘋狂”的歡喜傳媒


3.22億淨利,100萬付費用戶

探索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從歡喜傳媒的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來源分別有:院線電影票房分賬收入、影視劇版權分銷收入、流媒體平臺付費用戶收入。

票房分賬目前仍是歡喜傳媒的核心收入來源。2019年中期財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歡喜傳媒的票房分賬收入達到8.1億港元,佔到總收入的75%以上。


“瘋狂”的歡喜傳媒


報告期內,由歡喜傳媒主控的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在春節檔上映,儘管該片票房止步在22億,但在影片上映之前,歡喜傳媒就已經與樂開花影視簽訂保底協議,保底價格高達28億元人民幣,歡喜傳媒因此提前鎖定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這筆保底收入在報告期內得到確認,雖然有一定的偶發性,但卻成為公司扭虧為盈的關鍵。

財報中也提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的淨利潤能夠達到3.22億港元,《瘋狂的外星人》是核心驅動力。除了來自影片的票房收入外,該片從院線下映後,在版權分銷模式下幾乎零窗口期登陸視頻平臺,以單片付費的形式繼續盈利。


“瘋狂”的歡喜傳媒


從財報數據也可以看到,歡喜傳媒在上半年通過內容版權分銷獲取的收入也達到2.55億港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從最初在院線上映,到視頻平臺分發,《瘋狂的外星人》最終的獨播權回到了歡喜傳媒旗下的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的手中。

歡喜首映的平臺定位是全會員制。財報數據顯示,截至報告期末,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群體已經超過了100萬戶。付費群體不斷擴大,歡喜傳媒認為主要得益於貓眼微影流量入口的宣傳推廣。

今年3月貓眼宣佈投入3.9億港元,以每股1.65港元的價格認購歡喜傳媒2.36億股股份,佔歡喜傳媒已發行總股本的8.11%。雙方達成戰略合作之後,貓眼將平臺的頭部專欄等資源投放給歡喜首映,為其導流。

不過,目前來看,歡喜首映對歡喜傳媒的業績貢獻並不明顯,但這也是多元內容付費模式的一個發展方向。尤其是在歡喜傳媒的發展模式之下,平臺通過聚合頭部創作人才,抬高內容壁壘,有望在未來對用戶形成持續的付費吸引力。


“瘋狂”的歡喜傳媒


“瘋狂”的歡喜傳媒


4年累計虧損19億

構建以人才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歡喜傳媒曾連續4年虧損,2015年至2018年期間累計虧損甚至將近19億港幣。

不過,造成歡喜傳媒虧損的主要原因並非內容佈局上的問題,而在於以股份綁定業內人才所產生的成本過大。此次歡喜傳媒扭虧為盈,財報也將其中一點原因歸結為“以股份為基礎付款的開支顯著減少”。

歡喜傳媒之所以寧願虧損也要綁定人才,關鍵在於構建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大致體現在資本、內容、宣發、變現四個層面:

1、資本層:股份綁定人才

人才是歡喜傳媒商業模式的基礎,公司一直在踐行“導演合夥人”制。

截至目前,歡喜傳媒已經以股份綁定了徐崢、甯浩、王家衛、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張藝謀七位名導,並與賈樟柯、文雋、王小帥、李楊、陳大明等導演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瘋狂”的歡喜傳媒

與尖端人才的綁定所輻射的範圍其實更廣。例如,甯浩的公司壞猴子通過“72變電影計劃”扶持新人導演,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即是一個成功案例,而歡喜傳媒也因與甯浩的深度綁定而參投該片。

2、內容層:專業人才更懂內容和市場

通過資本而形成的人才聚合,使歡喜傳媒與優質內容的距離更近。而且,這些尖端人才本身,也更懂電影創作和市場方向。

一般而言,電影有2-3年的生產週期,因此,電影人的市場前瞻性顯得尤為重要。從歡喜傳媒近2年參投或主控的電影表現來看,無論是《後來的我們》(13.6億)、《超時空同居》(9億),還是《我不是藥神》(31億)、《瘋狂的外星人》(22億),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成功撬動市場,可見歡喜傳媒的內容把控力不俗。


“瘋狂”的歡喜傳媒


3、宣發層: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

歡喜傳媒與貓眼達成的戰略合作,將幫助歡喜傳媒打通互聯網宣發渠道,內容+渠道的雙線運營將進一步釋放影片的影響力。

4、變現層:院線+流媒體

正如上文所述,院線票房、版權、用戶付費是歡喜傳媒目前的幾種變現方式,這種“流水線”式的盈利模式能夠使平臺的影視內容持續釋放價值,取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瘋狂”的歡喜傳媒


3.8億投資《囧媽》

未來佈局重點在獻禮

歡喜傳媒在資本的基礎上構建起自己的人才體系,以此保障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目前來看,該模式有著樂觀的發展前景。

據財報披露,在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歡喜傳媒將有10部左右的影視作品陸續上線。

除了由張藝謀執導的《一秒鐘》,甯浩監製、青年導演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唐大年執導、任素汐主演的《生不由己》(暫定名)等作品之外,在特殊的時間節點之下,獻禮片成為歡喜傳媒的佈局重點。

目前,由陳凱歌、徐崢、甯浩、張一白、文牧野等執導的《我和我的祖國》已經定檔於今年10月1日上映,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女排》則參戰2020年春節檔,同為陳可辛導演的作品《李娜》也將面世。


“瘋狂”的歡喜傳媒


值得注意的是,徐崢的“囧系列”新作《囧媽》同樣定檔在2020年春節檔,該片也由歡喜傳媒主控。財報數據顯示,歡喜傳媒對《囧媽》的投資預算為3.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瘋狂的外星人》4.28億的投資成本。

《囧媽》將由徐崢的公司北京真樂道文化承製,歡喜傳媒為此將向真樂道支付3000萬元人民幣的製作費,並向徐崢本人支付電影導演費、監製費、編劇費及演員費共計8700萬元人民幣。

以此來看,《囧媽》的票房表現,在很大程度決定著歡喜傳媒能否在2020年開個好頭。


“瘋狂”的歡喜傳媒


電影作品穩步輸出,網劇市場也迎來歡喜傳媒的身影。由張一白執導的青春劇《瘋犬少年的天空》,以及王家衛監製並擔任聯合導演的網絡劇《天堂旅館》將在未來1至2年內上線。這些作品也將為歡喜首映輸血,帶動付費用戶規模擴展。

隨著更多內容走向市場,歡喜傳媒的商業空間也將更加可觀,走過4年虧損期的歡喜傳媒,在這場“翻身仗”之後,或將邁上新的臺階。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