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創業 邵逸夫 慈善 邵氏兄弟 邵仁枚 一日一渡 2018-12-12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

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

投稿|知更夫

編輯|度公子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金庸先生的小說裡有句名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香港雖是立錐之地,卻總不乏傳承中華“仁、義、禮、智、信”之文化的俠義人物。

上世紀以來,文壇可推金庸,地產界可推李嘉誠,至於影視業,則不可不說邵逸夫。

邵逸夫的一生可謂傳奇,他白手起家做電影,下南洋、闖九龍,開闢了無出其右的邵氏王朝。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

後來轉戰電視業,發起成立“三色臺”TVB,後全盤接手,一直做到全球華語最大。

晚年的邵逸夫致力於慈善事業,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在內地許多高校隨處可見。

金庸曾不吝美言地評價邵逸夫:“如果把香港電影界比作江湖的話,邵逸夫的大佬地位大概與武林盟主少林寺相仿。”

邵逸夫,受得起這樣的讚譽。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1907年,邵逸夫生於浙江寧波,家中排行老六,後來香港人尊稱他為“六叔”,就是由此而來。

按照族譜,邵逸夫是“仁”字輩,兄弟的名字還都帶一個“木”字,比如二哥叫邵仁枚。邵逸夫原來叫“邵仁楞”,後來感覺有失文雅,自號“逸夫”。

邵氏家族天然有著商人血統,邵逸夫的父親邵玉軒在上海有一間"錦泰昌”顏料號,實力雄厚的他還暗中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

後來,邵氏兄弟“發揚中華文明,力避歐化"的創業原則就是受到了父親民族氣節影響。

邵逸夫出生後不久,辛亥革命勝利,上海灘進入了民國時代。

這個長期被西方列強作為東方貿易大本營的口岸城市,自此換髮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機活力。

女人穿旗袍、燙捲髮,男人學跳舞、抽濾嘴香菸,思想大解放的新生活終於到來了。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舊照片:穿旗袍的女人>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座不夜城。”那時候,上海人的夜生活中除了有舞會,看電影也是時尚的象徵。

邵氏至此已家道中落,邵氏兄弟都無意繼承父親遺業,家族產業也只剩一間名叫“笑舞臺”的上海劇院。

1925年,不甘寂寞的邵氏兄弟敏銳地捕捉到了商機,在虹橋成立了“天一”電影公司。

大哥邵仁杰出任總經理,二哥邵仁標負責編劇,至於邵仁枚與邵逸夫,起初並沒有太重要的職位。

“天一”電影公司接連拍了《立地成佛》《女俠李飛飛》兩部影片,成績可圈可點。

“天一”電影公司也由此在上海站穩了腳,直至“九一八”事變爆發,遷往香港發展。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1926年,在邵仁枚的邀請下,19歲的邵逸夫同他一起前往新加坡為“天一”電影公司開拓市場。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天一電影公司>

初到南洋,兄弟二人受到了同行的激烈排擠,他們帶來的電影基本沒人關注。舉步維艱之時,他們另闢蹊徑,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

既然城市沒機會,他們就避開競爭對手之鋒芒,深入到鄉村去自我推銷。兄弟二人用人力車拉著放映機走街串巷,起初是免費反映以吸引觀眾,這自然迎合了鄉下人的心理。

觀眾們發現“天一”電影製作精良、故事動人,慢慢地喜歡到他們那裡看電影的人越來越多。

隨著客源的增加,兄弟二人把放映規模逐步擴大。

到1937年,分據南北的邵氏兄弟在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各地已擁有電影院110多家和9家遊樂場,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巨頭。

這個時期,還曾發生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

邵逸夫遠渡重洋到美國好萊塢購買器材,途中輪船不幸觸礁沉默,命懸一線的邵逸夫靠著一塊木板在海面漂流了很長時間,最終僥倖獲救。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正因為如此,邵逸夫更加珍惜這次拿生命換來的訪美經歷,他不僅買回了先進的電影製作器材,也領略了好萊塢萬紫千紅的電影產業。

從此,邵逸夫的心裡埋下了打造“東方好萊塢”的夢。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因戰亂去到香港的二哥邵仁棣與兒子合辦“邵氏父子電影公司”。

彼時香港長城、電懋兩大電影公司風頭正勁,一時間,“邵氏父子”遭遇了開門黑。

關鍵時刻,二哥明智地向身在新加坡的邵逸夫求助,邵逸夫出於兄弟之情的考慮,也看準了香港的大市場,果斷地追隨來到香港,收拾殘局。

於是,一位電影界傳奇人物正式登陸香江。

邵逸夫與兄長商議,接管“邵氏父子”,對公司進行資產重組,並更名為“邵氏兄弟”。

1957年,50歲的邵逸夫在九龍清水灣買下一塊寬闊的地皮,這裡後來建成了著名的“邵氏影城”。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成大事者,必有大魄力。

歷經南洋幾十年的風雨歷練,邵逸夫已經成為商海沉浮中巋然不動的巨擘。

他睿智地觀察著香港的電影市場,準備大幹一場。

清水灣低價便宜,風景秀麗,不適合作為商業中心,卻非常適合拍電影,邵逸夫買下這塊風水寶地,真是明智之舉。

然而,路漫漫其修遠兮,擺在邵逸夫前面的路,必將充滿坎坷。

香港電影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競爭故事也開始上演。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氏兄弟”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電懋。

電懋老闆陸運超,是新馬地區首富之子,不僅財大氣粗,對電影產業也是相當瞭解。當時,香港大部分當紅影星都在電懋旗下。

邵逸夫這個“外鄉人”卻非要與電懋一爭高下,因為他的夢想就是把香港變成“東方好萊塢”,怎能容許別人打壓自己新建的公司?

先下手為強,邵逸夫採取了“搶拍”的策略。

電懋當年拍攝《梁祝》時,廣告打得很火,邵逸夫不動聲色地利用短短15天拍攝了一部針鋒相對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趕在電懋之前上映。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氏出品《梁山伯與祝英臺》>

影片引起強烈反響,據說一位太太還創造了連看100多場的記錄。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香港多麼需要好電影。

電懋公司自然也不甘示弱,聽聞邵氏要拍《寶蓮燈》,就搶拍了一部更快的,扳回一城。

當然,競爭是商場的常態,我們沒有必要糾結誰君子誰小人,沒人願意賺賠錢的買賣。

電懋與邵氏沒有硝煙的戰爭,帶給了香港乃至東南亞觀眾一大批優質的電影,這就足夠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就當陸運超雄心勃勃準備徹底擊垮邵逸夫的時候,一場災難發生了。

1964年,陸運超攜夫人以及電懋公司數十位高管出席完在臺灣舉辦的電影慶典,搭乘飛機返港途中,飛機不幸遇難。機上成員無一生還。

此後,電懋公司一蹶不振,邵氏與電懋的競爭以這種方式收場,畫上了一個不完美的句號。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張徹評價邵氏時期的鄒文懷:“頭等人才,三等職務,特等權力。”

鄒文懷原是美國新聞處駐香港辦事處的一名體育記者。邵逸夫聽說他很有才華,就三顧茅廬般把他招致麾下。

起初,兩人情深義重。鄒文懷為了邵氏發展嘔心瀝血,他注重商業宣傳,把邵氏影刊做得有聲有色。

同時,他也為邵逸夫從競爭對手那裡挖來了林黛、李麗華等許多當紅影星。

鄒文懷在邵氏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

生意歸生意,情誼歸情誼。邵逸夫讓鄒文懷“摸到邵氏集團權利的天花板”已經仁至義盡,畢竟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然而,志存高遠的鄒文懷感覺自己的抱負已經無從施展。權衡再三,他選擇了離開。

1970年,鄒文懷創辦了嘉禾電影公司。

曾經的嘉禾,電影開場時會出現四塊紅色方塊,伴隨著“噹噹噹當”的聲音,那是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經典畫面。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也曾犯錯,比如他錯過了李小龍。

1971年,在美國發展不順的李小龍決定到香港拍攝電影,他在與多家公司洽談時,給自己定的片酬是一萬美元。

今天看來李小龍配這個價位綽綽有餘,但畢竟當時他的名聲還不夠響亮,很多公司不肯起用他,這其中也包括邵氏。

鄒文懷看重李小龍的功夫,為他報價八千美元,順利簽下這位功夫巨星。後來,嘉禾又簽約了成龍、洪金寶等多位藝人,成為邵氏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不知邵逸夫對此作何感想。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雖然邵氏電影依然能夠做到“邵氏出品,必是佳作”,拍攝電影已經超過1000部,但邵逸夫卻慢慢在發現了新的商機後,毅然急流勇退。

早在1967年,邵逸夫就與利孝和等人創辦了香港無線電視臺,也就是家喻戶曉的TVB。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利孝和因病逝世,邵逸夫以最大股東身份接管TVB,那時正值電視產業蓬勃興起的黃金時代。

他決定,把重心放到電視製作上。可以說,哪裡有商機,哪裡就是江湖。邵逸夫一生都在與別人競爭。

電視領域的競爭者就是亞洲電視,簡稱AVB。當時,AVB拍攝的電視劇《大地恩情》《大俠霍元甲》好評如潮。

邵逸夫就請出鎮臺之寶汪明荃與當紅小生謝賢合作了《千王之王》,這部劇成為劇迷心中的經典。

TVB又接連拍攝了《上海灘》《射鵰英雄傳》《大時代》等多部好劇,風頭慢慢蓋過了AVB。

邵逸夫還舉辦藝員培訓班,重視港姐培養,最著名的就是以黃日華、劉德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為代表的“無線五虎將”和以趙雅芝、袁詠儀為代表的女星。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趙雅芝>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袁詠儀>

TVB的成功,就是源於邵逸夫看準了電視劇這塊肥肉。那個年代還沒有互聯網,天天進影院看電影也不現實,只有電視節目才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

於是,劇情跌宕起伏的電視劇,就是收視率的保證。時至今日,在內地依然有相當多的TVB鐵桿劇迷。

不得不說,邵逸夫是一等一的聰明。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的成功,卻絕不僅僅因為他的聰明。他是“看片”最多的電影人,最高記錄一年看了900多部電影。

尤其一些常人看來百無聊賴的電影,他都能耐住性子看完,“片中自有黃金屋”,讀書不也是一樣的道理?

透過電影,他可以看到電影發展趨勢,他可以吸收先進電影元素,也可以激發全新創作靈感。

他會孜孜不倦地對每一部電影的選題、立意和演員嚴格把關,看到功虧一簣的樣片,即使燒掉,也絕不上映。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

他就是這樣較真,做影視藝術,搞影視商業,需要的就是艱苦細緻。

他也從不避諱談錢,對商業片情有獨鍾,因為他骨子裡是個商人。

邵逸夫一點都不掩飾自己對於商業片的偏好,在他的字典裡,“電影”從未與“藝術”劃等號。

“如果喜歡藝術,可以去藝術中心。我可以捐錢給藝術中心,做藝術節,但是拍電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

坦坦蕩蕩,自力更生。賺辛苦錢,享上等福。

這才是華商的典範。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邵逸夫逝世時107歲,可謂是壽終正寢,但依然令社會各界感到悲痛。

因為,他也是個做事很講究的“社會人”,在華人世界很有影響力。

早年的邵逸夫在商業上錙銖必較,甚至有些吝嗇,但這與他的善心並不矛盾。

本來嘛,誰也不能道德綁架。拿錢幹活,是導演、演員分內之事,無所謂講不講情面。

可是,慈善卻不一樣。透過它,才能看到一個人真實的價值觀。

1973年,邵逸夫捐獻50萬元港幣給香港的“蘇浙公學”,用於興建圖書館,這個圖書館藏書三萬冊。

這是邵逸夫的“第一捐”,並一發不可收拾。


邵逸夫: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


1977年,為表彰邵逸夫的善舉,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邵逸夫“爵士”勳位,這在香港娛樂圈,還是頭一次。

此外,邵逸夫致力於為內地的教育、醫療等事業出錢出力,實現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在內地大大小小的城市裡,漫步書香四溢的大學校園,總會不經意間看到熟悉的“逸夫樓”“逸夫學堂”“逸夫圖書館”,這都是邵逸夫本人出錢捐建的。

據說,邵逸夫生前的捐款總額超過了100億港元。

“創業、聚財是一種滿足,散財、捐助是一種樂趣。”此等人生,實在活得通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