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專家趙昌平:希臘神話氣象龐大,中華創世神話也待系統化

創世神話 連環畫 盤古 文學 澎湃新聞 2017-04-10

本月初,“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宣佈取得實質性進展,目前已出版18套連環畫,學術本和文學本也已經基本完成。

“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文藝創作與文化傳播工程是上海去年啟動的一項大工程,旨在通過創作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梳理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提供文化源頭上的支持。

“創世神話”工程包括連環畫、主題畫、史詩、電視劇、交響樂等多個類目,要在這麼多項目上同時推進,有一個準確的學術文本作為參考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學專家組副組長、前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趙昌平承擔的正是這樣一個艱鉅的任務。

4月5日,澎湃新聞記者在醫院見到了剛做完身體檢查的趙昌平,他正在病床上看《文心雕龍義證》。

“小時候我也看過希臘神話,氣象龐大。我們自己的神話也很精彩,但散落在各個典籍之中,都是很零碎的,不成系統,所以一直很想做把神話系統化這件事。” 趙昌平本行是唐詩研究,此次接手“創世神話”學術本創作,是他早有的一個想法。

古籍專家趙昌平:希臘神話氣象龐大,中華創世神話也待系統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前總編輯趙昌平

提供學術資料參考,畫最準確的“創世神話組畫”

2000年前後,上海美協主席施大畏畫了一些創世神話題材的作品,趙昌平與施大畏從小相識,對這一題材也有興趣。2002年左右,趙昌平和施大畏、著名導演吳貽弓、時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孫顒,就探討過從文學、美術等角度整理中國創世神話的可能性,當時這個項目最終沒能完成,趙昌平與駱玉明、汪湧豪兩位學者合作,只出版了一本青少年普及讀本《中華創世紀》。

當時趙昌平投入大量精力去做創世神話整理,已有不少學術積澱和想法。時隔十餘年,“開天闢地——中華創世神話”項目成立,施大畏和孫顒盛情邀請,已退休多年的他又接下了這個項目。

起初施大畏只是希望趙昌平以《中華創世紀》為底本,將創世神話內容切分為一百餘個故事場景,以方便工程主題畫創作。他建議趙昌平用十天半月簡單整理就好。但趙昌平覺得不夠,“要做就要做清楚”。就這樣,他從去年一二月寫序言開始,到今年3月才完成學術本,前後用了一年多時間。

為什麼做這麼複雜的學術整理? 所有創世神話都回答了三個問題: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向哪裡去?然而中國每個神話背後都有不同說法,趙昌平希望藉助學術整理,從各種說法中找出一種合理的依據,為主題畫提供創作依據。

古籍專家趙昌平:希臘神話氣象龐大,中華創世神話也待系統化古籍專家趙昌平:希臘神話氣象龐大,中華創世神話也待系統化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創世神話》系列連環畫

“中國古代神話過去都有人畫了,現在投入這麼大精力去創作組畫,想超越前輩大師作品很難。”趙昌平認為,學術整理提供歷史文化闡述,牽涉很多歷史、考古、民族、民俗、文學藝術方面的資料,把這些分散的資料結合起來,就可以打破過去單獨神話故事畫的形式,形成更大格局。

比如大禹的形象,在之前的創作中基本畫成人的樣子,但在神話傳說中,卻有大禹是馬、龍、熊、魚化身幾種說法。

“這幾種說法是怎樣的關係,畫的時候怎麼畫,要有個交代,也要做大量考證。” 趙昌平考證之後,發現相互矛盾的記載其實體現了部族演變發展變化的過程,“《山海經》中提到‘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鯀就是大禹的父親。這裡‘生’實際上指的是氏族分化,‘駱明’是指黑鬃白馬,所以可以確立鯀是黃帝龍族之下的支族白馬族,這裡龍、馬、魚在古代神話中都是可以互換的。”最特殊的是“熊”,這是因為夏族以黃帝為祖先,黃帝到中原以後佔據了現河南新鄭一帶有熊氏的地盤,建立新都,所以也把自己稱為“有熊氏”,這樣河南一帶就產生了大禹化熊的傳說。

這些散落在典籍中關於神話人物形象的隻言片語,被趙昌平系統蒐集起來,作為畫家創作的重要學術依據。他還會根據自己的研究心得,附上圖畫的哲學背景、歷史背景,幫助畫家理解神話中的深層含義。

大禹是“創世神話”時間線中的最後一位聖王,趙昌平在大禹治水這一部分也投入很大精力,創作《中華創世紀》的時候用了半年多時間鑽研禹貢學,整理出當時整個工程的組織過程、具體工程安排等內容,提出“大禹治水整個工程不僅僅是體現勤勞勇敢、捨己為人精神,而是體現了一種智慧和創造力”的觀點。

他認為在當時大禹治水是一項龐大的水利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以水利和生產為基礎的社會政治格局的系統設計。

將創世神話系統化

學術本實際上是一個將創世神話系統化的過程。中國古代神話散落在不同典籍之中,系統化本就困難。不同於歐洲中亞神話“天神人格化”,中國古代神話是“凡人神格化”,真正的自然性的大神只有“帝”,也就是天。其他所謂的“帝”都是氏族始祖神。所以中國整個神話就是一部上古史,牽涉到史,就涉及可靠與否的問題,“《山海經》等典籍提到‘帝’,這個‘帝’到底是指黃帝、堯帝還是別的,經常會有爭論。所以後代要把它整理成帝系,就是五花八門的。”

趙昌平在開篇就遇到了一個大問題:到底是伏羲女媧開天地還是盤古開天地?在《中華創世紀》中選用的是伏羲女媧開天地的說法,但在大眾概念中,盤古開天地才是更廣為人知的故事。因此他吸收各方面意見,經過再三考慮,決定從“兩組創世神話,同一起源”這一角度處理二者關係。

趙昌平等人十餘年前在《中華創世紀》中選擇伏羲女媧開天地,是因為盤古神話在中原文化中產生較晚,三國時期吳國的徐整在《三五曆紀》裡面才正式提到。但漢代前期,如西漢武梁祠畫像石裡就可以看到伏羲女媧形象。

那麼,盤古開天地神話是怎樣產生的?趙昌平研究認為,盤古神話的真正起源不一定晚。如聞一多先生所考證的,伏羲女媧與盤古兩者本身就可以轉化。

一些少數民族神話研究者研究證實,南方畲族、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很早就有廣泛的盤古傳說。趙昌平認為徐整將盤古神話引入中原文明有兩個背景。

歷史方面,當時三國並立,曹操挾天子令諸侯,自認是中原正統,劉備自稱有皇室血統,只有東吳缺乏統治上的合法性,“所以徐整引進盤古傳說,以證明中華民族始祖神應該是東南民族的盤古。”

春秋時老子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而生。一為名作“無”的元氣,元氣化為陰陽二氣是為二,陰陽二氣生三,這個三其實是萬物的總名,所以說“三生萬物”。三國吳人徐整引入盤古,實際上是將三具象化、神話化。這與前此巜淮南子》將陰陽二氣稱作陰陽二神,是同一原理。是將神話納入當時的哲理架構,而徐整的改造顯有為東吳存在的合法性提供權威解釋之意。

“後來這兩個觀點相互攪合,南方傳說也有伏羲女媧,中原地區河南一個靠近南方的地區就尊盤古。但可以說這兩個傳說出於一個源頭,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哲學觀點。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形成中國人關於‘開天闢地’的傳說。”

理順了羲媧和盤古傳說的關係,趙昌平才將盤古開天地放在創世神話開篇。類似的學術問題不在少數,學術本整理的難度也可見一斑。

神話可以印證歷史

創世神話屬於傳說時代,能不能當做歷史來看待?神話和史實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在學術材料整理初見成效之後,這一問題開始變得重要。

創世神話成文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大量記錄是在戰國到秦漢時期。趙昌平認為,雖然創世神話屬於“史前”時代,摻雜了不少後人改造,但也並非完全出自想象。

趙昌平以典籍神話記載與近些年考古資料對應,認為不少歷史資料可以印證神話時代,“對8000年前的考古發掘可以與伏羲神話印證……居住之處,到5000年前炎黃文化發掘,到4000年前堯舜禹時期,都有考古發現可以證明當時確實存在類似的文明。”

趙昌平認為,中國的民族融合、民族觀念、多民族國家的誕生,很多觀念形成於這一時期並延續至今,伏羲草創了文明,炎黃時期城邦開始成規模出現,堯舜禹時期文化認同開始出現,“從黃帝到大禹,民族國家的雛形就已經完成了。”

趙昌平起初只想為一組畫提供學術支持,最終卻結合歷史、考古、民族、民俗、文學藝術各方面資料,參考1930年代以來近現代學者的大量研究,做得像一部民族融合史、歷史文化發展史和精神史,揭示了中華民族的一些基本價值觀念,“開始並沒有想到會這麼複雜,完全是在研究中一步一步推進過來的。”

未來,“學術本”將去掉給畫家的繪畫建議這一部分,作為一部準學術著作出版,將枯燥的考據用曲徑通幽的寫法表達出來,以增加文章可讀性。他透露,新書可能會定名為《中國創世紀神話考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