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

川端康成,1968年成為亞洲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僅僅四年後,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封遺書,親手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他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他的作品,的確至今仍活在無數讀者心中,生機勃勃。

"

川端康成,1968年成為亞洲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僅僅四年後,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封遺書,親手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他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他的作品,的確至今仍活在無數讀者心中,生機勃勃。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註定哀婉的分別

譜寫世上最美的初戀

“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原本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日本家庭,但少時不幸的人生,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他兩歲喪父,三歲喪母,由祖父母一手扶養長大。相依為命的親人帶來的撫卹,還未填平父母的缺失,就帶給他更大的生死衝擊。人生剛剛展開的青春期,姐姐和祖母相繼去世;16歲時,川端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他戲稱自己的是“參加葬禮的名人”,從此,這世上只剩下他孑然一身。

這種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憂鬱的“孤兒氣質”,而他生活在東京這樣喧囂浮華的城市。兩相對比,愈發明顯。

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1918年,19歲的川端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在伊豆,他邂逅了14歲的舞女,跟隨她一路輾轉,最後依依惜別。那個明眸皓齒的姑娘,如同“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照亮了他彼時的晦暗。這段經歷,正是川端8年後創作《伊豆的舞女》的靈感源泉。

"

川端康成,1968年成為亞洲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僅僅四年後,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封遺書,親手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他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他的作品,的確至今仍活在無數讀者心中,生機勃勃。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註定哀婉的分別

譜寫世上最美的初戀

“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原本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日本家庭,但少時不幸的人生,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他兩歲喪父,三歲喪母,由祖父母一手扶養長大。相依為命的親人帶來的撫卹,還未填平父母的缺失,就帶給他更大的生死衝擊。人生剛剛展開的青春期,姐姐和祖母相繼去世;16歲時,川端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他戲稱自己的是“參加葬禮的名人”,從此,這世上只剩下他孑然一身。

這種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憂鬱的“孤兒氣質”,而他生活在東京這樣喧囂浮華的城市。兩相對比,愈發明顯。

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1918年,19歲的川端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在伊豆,他邂逅了14歲的舞女,跟隨她一路輾轉,最後依依惜別。那個明眸皓齒的姑娘,如同“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照亮了他彼時的晦暗。這段經歷,正是川端8年後創作《伊豆的舞女》的靈感源泉。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

有人把《伊豆的舞女》稱為“世上最美的初戀”,其美在純潔朦朧的質地,而僅止於此,它不至於成為傳世名篇。

《伊豆》之美,在於川端賦予了這段初戀破土而出的愉悅歡欣,同時也賦予它連綿陰雨般的惆悵哀婉——如同一個人滿懷期待,要去見證煙花綻放的燦爛,隨即發現,煙花落盡後置身黑暗無盡回想,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美與悲

編織虛無又心動的雪國世界

“人的感情連最易損的縐綢都不如。因為那些綢緞至少可以保存五十年,而人的依戀之情遠比之短。”

如果說《伊豆的舞女》是少男少女的愛情,《雪國》絕美依然,卻不再是那般玫瑰色的底色,而多出幾分青年男女已嘗人世的混沌與憂思。執筆時,川端康成36歲,幾經推敲和修改,最終定稿已是12年後,從青年改到中年。

這12年間,日本滑入戰爭的深淵,親嘗戰爭的苦果,太多的人信仰支離破碎,人生只能就地重拾。川端筆下的雪國看似偏居一隅、遠離世俗,但它呈現出的生之虛無、物之哀美,無疑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映照。

東京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為的是去見同一個女人——藝伎駒子。就在他們第二次相聚之時,島村遇到了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少女葉子。

"

川端康成,1968年成為亞洲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僅僅四年後,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封遺書,親手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他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他的作品,的確至今仍活在無數讀者心中,生機勃勃。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註定哀婉的分別

譜寫世上最美的初戀

“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原本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日本家庭,但少時不幸的人生,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他兩歲喪父,三歲喪母,由祖父母一手扶養長大。相依為命的親人帶來的撫卹,還未填平父母的缺失,就帶給他更大的生死衝擊。人生剛剛展開的青春期,姐姐和祖母相繼去世;16歲時,川端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他戲稱自己的是“參加葬禮的名人”,從此,這世上只剩下他孑然一身。

這種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憂鬱的“孤兒氣質”,而他生活在東京這樣喧囂浮華的城市。兩相對比,愈發明顯。

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1918年,19歲的川端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在伊豆,他邂逅了14歲的舞女,跟隨她一路輾轉,最後依依惜別。那個明眸皓齒的姑娘,如同“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照亮了他彼時的晦暗。這段經歷,正是川端8年後創作《伊豆的舞女》的靈感源泉。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

有人把《伊豆的舞女》稱為“世上最美的初戀”,其美在純潔朦朧的質地,而僅止於此,它不至於成為傳世名篇。

《伊豆》之美,在於川端賦予了這段初戀破土而出的愉悅歡欣,同時也賦予它連綿陰雨般的惆悵哀婉——如同一個人滿懷期待,要去見證煙花綻放的燦爛,隨即發現,煙花落盡後置身黑暗無盡回想,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美與悲

編織虛無又心動的雪國世界

“人的感情連最易損的縐綢都不如。因為那些綢緞至少可以保存五十年,而人的依戀之情遠比之短。”

如果說《伊豆的舞女》是少男少女的愛情,《雪國》絕美依然,卻不再是那般玫瑰色的底色,而多出幾分青年男女已嘗人世的混沌與憂思。執筆時,川端康成36歲,幾經推敲和修改,最終定稿已是12年後,從青年改到中年。

這12年間,日本滑入戰爭的深淵,親嘗戰爭的苦果,太多的人信仰支離破碎,人生只能就地重拾。川端筆下的雪國看似偏居一隅、遠離世俗,但它呈現出的生之虛無、物之哀美,無疑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映照。

東京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為的是去見同一個女人——藝伎駒子。就在他們第二次相聚之時,島村遇到了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少女葉子。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電影《雪國》劇照

一個是眼睛裡閃爍著燈火的姑娘,一個是憑著手指的觸感記住的女人。一個是鮮活的靈魂,一個是潔淨的肉體。對島村來說,徘徊在兩人之間,得到的瞬間,其實也是失去的瞬間。無論他怎麼努力地想要愛與被愛,始終都在過一種若有所失的生活。

三人的宿命糾葛,美與悲,細細密密地編織出一個白雪般虛無又讓人怦然心動的世界。“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個堪與《百年孤獨》比肩的文學史上的不朽開篇,在故事的開始,就不動聲色地道出了結局。

用雙生花殊途同歸的際遇

探尋心靈的歸宿

“如果沒有自己的根,那麼自己到底是誰,永遠都會是個不解之謎。”

漂泊無依的孤苦感受,毫無疑問影響著川端數十年來的創作,將他一度帶至虛無縹緲、至純至美的文學聖地。但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找到精神寄託的理想家園,安放自己困頓半生的心靈。

這種探索,在川端晚年,日本面臨戰敗後的西方文化衝擊、傳統文化日漸衰頹時,表現得尤為明顯。他甚至發願要“把戰後自己的生命作為餘生,來恢復和挽救日漸消失的日本傳統美”。

"

川端康成,1968年成為亞洲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僅僅四年後,沒有留下一句話、一封遺書,親手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他說:無言的死,就是無限的活。而他的作品,的確至今仍活在無數讀者心中,生機勃勃。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註定哀婉的分別

譜寫世上最美的初戀

“初識愛情在這樣年輕的年紀,在這樣如夢似幻的山裡,就註定這是一場足以銘記但是卻不可能結果的感情。”

川端康成原本出生在一個富庶的日本家庭,但少時不幸的人生,奠定了他一生的底色。

他兩歲喪父,三歲喪母,由祖父母一手扶養長大。相依為命的親人帶來的撫卹,還未填平父母的缺失,就帶給他更大的生死衝擊。人生剛剛展開的青春期,姐姐和祖母相繼去世;16歲時,川端最後一個親人、雙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他戲稱自己的是“參加葬禮的名人”,從此,這世上只剩下他孑然一身。

這種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種孤僻憂鬱的“孤兒氣質”,而他生活在東京這樣喧囂浮華的城市。兩相對比,愈發明顯。

為了從這種壓抑的情緒中逃脫,1918年,19歲的川端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在伊豆,他邂逅了14歲的舞女,跟隨她一路輾轉,最後依依惜別。那個明眸皓齒的姑娘,如同“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照亮了他彼時的晦暗。這段經歷,正是川端8年後創作《伊豆的舞女》的靈感源泉。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山口百惠版《伊豆的舞女》

有人把《伊豆的舞女》稱為“世上最美的初戀”,其美在純潔朦朧的質地,而僅止於此,它不至於成為傳世名篇。

《伊豆》之美,在於川端賦予了這段初戀破土而出的愉悅歡欣,同時也賦予它連綿陰雨般的惆悵哀婉——如同一個人滿懷期待,要去見證煙花綻放的燦爛,隨即發現,煙花落盡後置身黑暗無盡回想,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用美與悲

編織虛無又心動的雪國世界

“人的感情連最易損的縐綢都不如。因為那些綢緞至少可以保存五十年,而人的依戀之情遠比之短。”

如果說《伊豆的舞女》是少男少女的愛情,《雪國》絕美依然,卻不再是那般玫瑰色的底色,而多出幾分青年男女已嘗人世的混沌與憂思。執筆時,川端康成36歲,幾經推敲和修改,最終定稿已是12年後,從青年改到中年。

這12年間,日本滑入戰爭的深淵,親嘗戰爭的苦果,太多的人信仰支離破碎,人生只能就地重拾。川端筆下的雪國看似偏居一隅、遠離世俗,但它呈現出的生之虛無、物之哀美,無疑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映照。

東京一位叫島村的舞蹈藝術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為的是去見同一個女人——藝伎駒子。就在他們第二次相聚之時,島村遇到了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少女葉子。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電影《雪國》劇照

一個是眼睛裡閃爍著燈火的姑娘,一個是憑著手指的觸感記住的女人。一個是鮮活的靈魂,一個是潔淨的肉體。對島村來說,徘徊在兩人之間,得到的瞬間,其實也是失去的瞬間。無論他怎麼努力地想要愛與被愛,始終都在過一種若有所失的生活。

三人的宿命糾葛,美與悲,細細密密地編織出一個白雪般虛無又讓人怦然心動的世界。“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個堪與《百年孤獨》比肩的文學史上的不朽開篇,在故事的開始,就不動聲色地道出了結局。

用雙生花殊途同歸的際遇

探尋心靈的歸宿

“如果沒有自己的根,那麼自己到底是誰,永遠都會是個不解之謎。”

漂泊無依的孤苦感受,毫無疑問影響著川端數十年來的創作,將他一度帶至虛無縹緲、至純至美的文學聖地。但他一直夢想著能夠找到精神寄託的理想家園,安放自己困頓半生的心靈。

這種探索,在川端晚年,日本面臨戰敗後的西方文化衝擊、傳統文化日漸衰頹時,表現得尤為明顯。他甚至發願要“把戰後自己的生命作為餘生,來恢復和挽救日漸消失的日本傳統美”。

川端康成:煙花落盡的黑暗,其實才是人生的常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川端1962年出版的《古都》,為這種探尋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點。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京都,描繪了千重子和苗子這對孿生姐妹從襁褓中分離,到成人後重聚的過程。

兩人因為分離,人生軌跡迥然相異,一個貧寒孤苦,一個衣食無憂。最終彌合這種差異,讓兩人殊途同歸的,是親情的羈絆,是兩人都把對方無條件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如果說川端早年的文字透著揮之難去的寂冷,那麼到了晚年,這份依然纏綿的感傷中,卻多了一抹人與人相守相望的溫度。

如川端所發願的那般,京都的四時美景、名勝古蹟、傳統古韻,被細細密密、井然有序地織入了字裡行間,結成一幅讓人駐足觀望的古都畫卷。而川端對自身感情、生活抉擇、時代變遷近乎課題式的深刻思考,使《古都》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巔峰。

“凌晨四點,發現海棠花未眠,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就要活下去。”在《花未眠》中寫下這段話的川端,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自己的生命美學。

在他看來,死亡不是懦弱的逃避、孤勇的反抗,而是出於對美的極致追求,是與自己達成和解。也因此,在抵達了自己的創作巔峰之後,面對盛名,他選擇了不發一言地離開,與這個庸常的世界徹底訣別。

他書寫了太多世間求而不得的摯愛、忍而不表的深情,把對這個世界的眷念和歌頌,深深藏在看似清冷孤絕的文字裡。

或許讀透了這份真心,我們才能和他一樣,海棠花下語人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