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川菜宗師張中尤烹製的蝴蝶竹蓀湯

像“開水白菜”,其原料是白菜心,聽起來不會值多少錢,但這道菜用的湯就很管錢了,它所用的清湯,是用雞、鴨、豬排、棒骨、火腿骨等小火熬到一定程度時,耐心細緻地將沫子撇乾淨,經紅茸(瘦豬肉)白茸(雞肉)反覆掃湯,小火煨熬。如此吊出來的清湯,湯清亮,味道醇,自然鮮香,看似綠茶水,謂之特製清湯、高級清湯,用以烹調高檔菜餚。

川菜烹調用湯通常分為:頭湯(原湯)、二湯(毛湯)、肉湯、骨湯、雞湯、鴨湯、魚湯、牛肉湯、羊肉湯、奶湯、清湯、口茉湯、老湯(特製紅湯)等;其中常用於中高檔菜式的則是清湯、奶湯和紅湯,一般統稱為高湯。烹調中,湯菜,以湯為主、湯是主料;燒菜,以湯為汁、湯是配料;炒菜,以湯兌汁、湯是調料;而使冷菜收汁,同樣用湯調兌、使其自鮮香可口。因此,川菜對湯分得很細,足見其用心,用功之精道。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川菜宗師張中尤烹製的蝴蝶竹蓀湯

像“開水白菜”,其原料是白菜心,聽起來不會值多少錢,但這道菜用的湯就很管錢了,它所用的清湯,是用雞、鴨、豬排、棒骨、火腿骨等小火熬到一定程度時,耐心細緻地將沫子撇乾淨,經紅茸(瘦豬肉)白茸(雞肉)反覆掃湯,小火煨熬。如此吊出來的清湯,湯清亮,味道醇,自然鮮香,看似綠茶水,謂之特製清湯、高級清湯,用以烹調高檔菜餚。

川菜烹調用湯通常分為:頭湯(原湯)、二湯(毛湯)、肉湯、骨湯、雞湯、鴨湯、魚湯、牛肉湯、羊肉湯、奶湯、清湯、口茉湯、老湯(特製紅湯)等;其中常用於中高檔菜式的則是清湯、奶湯和紅湯,一般統稱為高湯。烹調中,湯菜,以湯為主、湯是主料;燒菜,以湯為汁、湯是配料;炒菜,以湯兌汁、湯是調料;而使冷菜收汁,同樣用湯調兌、使其自鮮香可口。因此,川菜對湯分得很細,足見其用心,用功之精道。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龍鳳湯

清湯不清 香鮮味美

比如說用於烹製開水白菜、雞豆花之清湯。即是以老母雞、老母鴨、豬排骨、火腿、棒骨(豬蹄)入鍋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旺火熬煮約一小時後,把所有物料撈起沖洗乾淨,原湯過濾後燒開,用剁茸的豬瘦肉(紅茸子)掃湯,再放入撈出的原料,改小火慢熬一小時後又將原料撈出,再用剁茸的雞脯肉(白茸子)掃湯。並把兩次掃湯的紅白肉茸壓成肉餅,用紗布包起投入湯鍋半墜半浮,以炆火煨熬,小火吊起備用。吊制清湯的祕籍是:無雞不鮮,無鴨不香。清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其成本也較高,故叫特製清湯、高級清湯。成湯色澤茶黃、清澈見底、淡而不薄、香鮮味美,多用於筵席高檔菜式。

再說“開水白菜”這道菜,是羅國榮40年代從黃晉臨的姑姑筵學來加以改良創制的,被認為是近現代川菜代表菜之一。開水白菜碗內是“白開水”,清花亮色、晶瑩見底,水中是一兩顆白菜心或幾條嫩青筍尖,像碧玉似的漂在碗裡,熱氣騰騰,卻一點油星星都沒有,然而只要喝上一湯匙,那鮮美的清香之味令人無法形容,只感覺是口舒胃娛、神清氣爽;與其“肝膏湯”和“雞皮冬筍湯”三款高級湯菜而名冠巴蜀。羅國榮還將“肝膏湯”這道湯菜作為宴席的頭菜推出,算得是打破了傳統,令食客耳目一新。當時中華書法大師謝無量把這三款名湯大菜喻為“三希堂法帖”中的《伯遠帖》、《快雨時晴帖》和《中秋帖》。1953年羅國榮奉命進京,其三款名湯佳餚也就成了北京飯店的國宴大菜。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川菜宗師張中尤烹製的蝴蝶竹蓀湯

像“開水白菜”,其原料是白菜心,聽起來不會值多少錢,但這道菜用的湯就很管錢了,它所用的清湯,是用雞、鴨、豬排、棒骨、火腿骨等小火熬到一定程度時,耐心細緻地將沫子撇乾淨,經紅茸(瘦豬肉)白茸(雞肉)反覆掃湯,小火煨熬。如此吊出來的清湯,湯清亮,味道醇,自然鮮香,看似綠茶水,謂之特製清湯、高級清湯,用以烹調高檔菜餚。

川菜烹調用湯通常分為:頭湯(原湯)、二湯(毛湯)、肉湯、骨湯、雞湯、鴨湯、魚湯、牛肉湯、羊肉湯、奶湯、清湯、口茉湯、老湯(特製紅湯)等;其中常用於中高檔菜式的則是清湯、奶湯和紅湯,一般統稱為高湯。烹調中,湯菜,以湯為主、湯是主料;燒菜,以湯為汁、湯是配料;炒菜,以湯兌汁、湯是調料;而使冷菜收汁,同樣用湯調兌、使其自鮮香可口。因此,川菜對湯分得很細,足見其用心,用功之精道。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龍鳳湯

清湯不清 香鮮味美

比如說用於烹製開水白菜、雞豆花之清湯。即是以老母雞、老母鴨、豬排骨、火腿、棒骨(豬蹄)入鍋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旺火熬煮約一小時後,把所有物料撈起沖洗乾淨,原湯過濾後燒開,用剁茸的豬瘦肉(紅茸子)掃湯,再放入撈出的原料,改小火慢熬一小時後又將原料撈出,再用剁茸的雞脯肉(白茸子)掃湯。並把兩次掃湯的紅白肉茸壓成肉餅,用紗布包起投入湯鍋半墜半浮,以炆火煨熬,小火吊起備用。吊制清湯的祕籍是:無雞不鮮,無鴨不香。清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其成本也較高,故叫特製清湯、高級清湯。成湯色澤茶黃、清澈見底、淡而不薄、香鮮味美,多用於筵席高檔菜式。

再說“開水白菜”這道菜,是羅國榮40年代從黃晉臨的姑姑筵學來加以改良創制的,被認為是近現代川菜代表菜之一。開水白菜碗內是“白開水”,清花亮色、晶瑩見底,水中是一兩顆白菜心或幾條嫩青筍尖,像碧玉似的漂在碗裡,熱氣騰騰,卻一點油星星都沒有,然而只要喝上一湯匙,那鮮美的清香之味令人無法形容,只感覺是口舒胃娛、神清氣爽;與其“肝膏湯”和“雞皮冬筍湯”三款高級湯菜而名冠巴蜀。羅國榮還將“肝膏湯”這道湯菜作為宴席的頭菜推出,算得是打破了傳統,令食客耳目一新。當時中華書法大師謝無量把這三款名湯大菜喻為“三希堂法帖”中的《伯遠帖》、《快雨時晴帖》和《中秋帖》。1953年羅國榮奉命進京,其三款名湯佳餚也就成了北京飯店的國宴大菜。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開水白菜

如乳似奶 濃稠勝漿

奶湯,則如奶似乳。通常用老母雞、老母鴨、豬蹄、豬肚、豬肘熬製。熬製奶湯的祕籍是:無肚不白,無肘不濃。製作時,把洗淨的生料放入適量的清水鍋中,旺火燒沸打去浮沫,用蓋蓋上,熬煮至湯白而濃時撈出物料,湯經過濾後晾起備用,根據菜式需要舀入鍋中燒開吃味。奶湯成本亦較高,製作講究,故也常稱為“特製”或“高級”奶湯。成湯濃白如乳、味醇厚鮮香,多用於高檔奶湯菜或奶湯作調味料的菜品,像奶湯鮑魚,白汁魚脣,乾貝菜心,白汁蘆筍等。如今餐館酒樓中不少用雞汁、濃湯寶、牛奶或奶酪等來兌制奶湯,這就有違職業道德底線了。

50年代初,國寶級川菜大師伍鈺盛既善制湯,更巧用湯。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摸索,吊湯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吊制“奶湯”是用柴雞、豬腳、豬肘、豬肚,放入蔥姜後,大火煮4至5個小時,熬出的湯才色白濃稠,鮮香味美。伍鈺盛大師吊的奶湯滴到地上,冷卻後,會變成一個乳白色的奶球,用手一彈,奶球還會向前彈跑。伍鈺盛大師這樣高超的吊湯技藝,被業內人士稱為“像是在變魔術一樣”。

現今成都鬆雲澤包席館川菜名匠張元富,依據人們的飲食時尚,用魚肉、菌菇、煎雞蛋、炸肉元、酥肉等輔料熬製濃湯,再以海蔘、乾貝、草菇、冬筍、竹筍、木耳、菜心、紅蘿蔔為配料,使其湯色濃白而略顯米黃,多姿多彩;湯質少動物油脂、膽固醇,而富含植物蛋白和氨基酸;湯味天然鮮美香醇,吃口豐富多滋、爽心美顏益身。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川菜宗師張中尤烹製的蝴蝶竹蓀湯

像“開水白菜”,其原料是白菜心,聽起來不會值多少錢,但這道菜用的湯就很管錢了,它所用的清湯,是用雞、鴨、豬排、棒骨、火腿骨等小火熬到一定程度時,耐心細緻地將沫子撇乾淨,經紅茸(瘦豬肉)白茸(雞肉)反覆掃湯,小火煨熬。如此吊出來的清湯,湯清亮,味道醇,自然鮮香,看似綠茶水,謂之特製清湯、高級清湯,用以烹調高檔菜餚。

川菜烹調用湯通常分為:頭湯(原湯)、二湯(毛湯)、肉湯、骨湯、雞湯、鴨湯、魚湯、牛肉湯、羊肉湯、奶湯、清湯、口茉湯、老湯(特製紅湯)等;其中常用於中高檔菜式的則是清湯、奶湯和紅湯,一般統稱為高湯。烹調中,湯菜,以湯為主、湯是主料;燒菜,以湯為汁、湯是配料;炒菜,以湯兌汁、湯是調料;而使冷菜收汁,同樣用湯調兌、使其自鮮香可口。因此,川菜對湯分得很細,足見其用心,用功之精道。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龍鳳湯

清湯不清 香鮮味美

比如說用於烹製開水白菜、雞豆花之清湯。即是以老母雞、老母鴨、豬排骨、火腿、棒骨(豬蹄)入鍋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旺火熬煮約一小時後,把所有物料撈起沖洗乾淨,原湯過濾後燒開,用剁茸的豬瘦肉(紅茸子)掃湯,再放入撈出的原料,改小火慢熬一小時後又將原料撈出,再用剁茸的雞脯肉(白茸子)掃湯。並把兩次掃湯的紅白肉茸壓成肉餅,用紗布包起投入湯鍋半墜半浮,以炆火煨熬,小火吊起備用。吊制清湯的祕籍是:無雞不鮮,無鴨不香。清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其成本也較高,故叫特製清湯、高級清湯。成湯色澤茶黃、清澈見底、淡而不薄、香鮮味美,多用於筵席高檔菜式。

再說“開水白菜”這道菜,是羅國榮40年代從黃晉臨的姑姑筵學來加以改良創制的,被認為是近現代川菜代表菜之一。開水白菜碗內是“白開水”,清花亮色、晶瑩見底,水中是一兩顆白菜心或幾條嫩青筍尖,像碧玉似的漂在碗裡,熱氣騰騰,卻一點油星星都沒有,然而只要喝上一湯匙,那鮮美的清香之味令人無法形容,只感覺是口舒胃娛、神清氣爽;與其“肝膏湯”和“雞皮冬筍湯”三款高級湯菜而名冠巴蜀。羅國榮還將“肝膏湯”這道湯菜作為宴席的頭菜推出,算得是打破了傳統,令食客耳目一新。當時中華書法大師謝無量把這三款名湯大菜喻為“三希堂法帖”中的《伯遠帖》、《快雨時晴帖》和《中秋帖》。1953年羅國榮奉命進京,其三款名湯佳餚也就成了北京飯店的國宴大菜。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開水白菜

如乳似奶 濃稠勝漿

奶湯,則如奶似乳。通常用老母雞、老母鴨、豬蹄、豬肚、豬肘熬製。熬製奶湯的祕籍是:無肚不白,無肘不濃。製作時,把洗淨的生料放入適量的清水鍋中,旺火燒沸打去浮沫,用蓋蓋上,熬煮至湯白而濃時撈出物料,湯經過濾後晾起備用,根據菜式需要舀入鍋中燒開吃味。奶湯成本亦較高,製作講究,故也常稱為“特製”或“高級”奶湯。成湯濃白如乳、味醇厚鮮香,多用於高檔奶湯菜或奶湯作調味料的菜品,像奶湯鮑魚,白汁魚脣,乾貝菜心,白汁蘆筍等。如今餐館酒樓中不少用雞汁、濃湯寶、牛奶或奶酪等來兌制奶湯,這就有違職業道德底線了。

50年代初,國寶級川菜大師伍鈺盛既善制湯,更巧用湯。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摸索,吊湯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吊制“奶湯”是用柴雞、豬腳、豬肘、豬肚,放入蔥姜後,大火煮4至5個小時,熬出的湯才色白濃稠,鮮香味美。伍鈺盛大師吊的奶湯滴到地上,冷卻後,會變成一個乳白色的奶球,用手一彈,奶球還會向前彈跑。伍鈺盛大師這樣高超的吊湯技藝,被業內人士稱為“像是在變魔術一樣”。

現今成都鬆雲澤包席館川菜名匠張元富,依據人們的飲食時尚,用魚肉、菌菇、煎雞蛋、炸肉元、酥肉等輔料熬製濃湯,再以海蔘、乾貝、草菇、冬筍、竹筍、木耳、菜心、紅蘿蔔為配料,使其湯色濃白而略顯米黃,多姿多彩;湯質少動物油脂、膽固醇,而富含植物蛋白和氨基酸;湯味天然鮮美香醇,吃口豐富多滋、爽心美顏益身。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口袋豆腐絕妙之處就在於奶湯鮮美香濃

紅湯不紅 功用非常

原在北京的國寶級川菜大師伍鈺盛曾說過:炒什麼菜,用什麼湯,也是很講究的。烹製紅燒菜,如紅燒海蔘、紅燒鮑魚等,要用紅湯,這樣烹製出來的菜才顏色鮮亮,味道鮮美。

川菜中,紅湯亦是高級湯料,用老母雞、老鴨、豬肘、豬蹄、火腿蹄子和口蘑等(有的還要加牛肉)加清水精心熬製而成。成品紅湯湯色淺紅、口味醇厚。通常多用與紅燒、乾燒類的高檔菜餚作輔助湯料。如紅燒魚翅、乾燒鹿筋、罈子肉等。紅湯的熬製非常精細,過去都是老師傅親自動手。先要把雞、鴨、肘、蹄等治理乾乾淨淨,放請水中大火燒開,打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然後加口蘑、料酒、醬油、胡椒粉等調味料,蓋上蓋子,但要留點縫隙,繼續熬製到湯汁濃稠即可。

在傳統菜式中,湯菜大致分為三類:湯菜、半湯菜和帶芡汁的菜。湯菜以湯為主,湯菜並重,用深碗大缽盛裝豐滿大氣。如奶湯魚翅、奶湯海蔘、清湯燕窩等;半湯菜,以菜量為重,適當用湯,多用於席宴工藝菜,像菠餃魚肚、蝴蝶海蔘等;芡汁菜,是在湯汁中加入芡汁,增加湯汁濃稠度,使湯附於菜,菜湯一體,成菜後多舀食,如白油青元,蝦羹湯等。湯,味醇厚、滋味豐、營養高、易吸收。四季靚湯,老少皆宜、婦孺尤喜,是美食養生的天然佳品。烹調用湯,當取之自然,烹之自然,使其食之自然,方才是烹調事廚之道。

"

中華各大菜系都擅於制湯、用湯。尤其是魯菜、粵菜制湯更是技高一籌。川菜制湯亦是借鑑了其中之奧妙,結合川菜特點煉就了一套精妙製作清湯、奶湯和紅湯的烹技。菜之神韻在於味,味之玄妙在於湯。常言道:“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鮮為人知的是,烹調用湯,因為有“三高”,即高原料、高技術、高成本,故而稱為“高湯”。廚師在烹調中離不開用湯來調味,給菜餚提鮮增香。但現今大多餐館酒樓已很難見到廚師吊湯、制湯了,最多留一鍋煮生葷料的頭湯,但大多都用各種各樣的濃湯寶、增香劑、鮮香劑、雞粉、雞膏、雞精等合成湯料勾兌烹調用湯。若拋棄傳統湯料吊制,完全依賴現成合成調味料勾兌,則是棄本丟根全無烹藝可言,更難以體現烹調真味與精髓,且還有矇騙消費者之嫌。尤其近些年來,隨著川菜持續繁榮和迅猛擴張,海內外吃貨、粉絲對川菜的興趣與關注也熱浪襲人。一款“開水白菜”就在坊間引發熱烈議論。當然,此開水彼比開水,此菜體現了川菜善制湯,妙用湯的廚藝境界。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雞牛湯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

在川菜中,味是菜之魂,湯則味之靈。自來行業中便有“無菜不用湯,無湯難成菜”之說。蒸燒炒燉拌無一能離湯可成菜者。即便是乾燒類的菜式也需湯燒至收汁。如魚翅、海蔘、鮑魚類,就需高級湯料反覆喂制,長時煨燉, 使湯的鮮香浸入溶為一體,才能達到柔軟香糯,汁稠味濃的效果。像川菜中的“竹蓀肝膏湯”和“雞皮慈筍湯”,其味大都清鮮淡雅,重在品湯。現今鬆雲澤包席館的“雞牛湯”、“龍鳳湯”“苕菜雞豆花”“口袋豆腐”“翡翠蹄燕羹”“清口素湯”都是絕妙湯菜。

川菜各流派歷來注重湯的運用,名師大廚都能製得一手好湯。川菜頂級歷史名店榮樂園,其湯菜名冠巴蜀,不僅善制湯,且更巧用湯、妙用湯。榮樂園創建人,近現代川菜奠基人藍光鑑 講述自己制湯吊湯的祕訣:一是講究火候,“奶湯要猛(大火燒熬),清湯要吊(小火煨熬);”二是講究配料,“無雞(老母雞)不鮮,無鴨(老鴨)不香,無肚不白(豬肚),無肘(豬肘)不濃。”這一吊湯的技藝傳承至今。榮樂園的湯菜不僅品種繁多,自成體系,而且鮮美可口。其廣受讚譽的代表菜品就有:開水白菜、竹蓀鴿蛋湯、雞豆花、銀耳鴿蛋湯、肉餅湯、慈姑肉丸湯、番茄牛尾湯、淡菜冬瓜湯等。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川菜宗師張中尤烹製的蝴蝶竹蓀湯

像“開水白菜”,其原料是白菜心,聽起來不會值多少錢,但這道菜用的湯就很管錢了,它所用的清湯,是用雞、鴨、豬排、棒骨、火腿骨等小火熬到一定程度時,耐心細緻地將沫子撇乾淨,經紅茸(瘦豬肉)白茸(雞肉)反覆掃湯,小火煨熬。如此吊出來的清湯,湯清亮,味道醇,自然鮮香,看似綠茶水,謂之特製清湯、高級清湯,用以烹調高檔菜餚。

川菜烹調用湯通常分為:頭湯(原湯)、二湯(毛湯)、肉湯、骨湯、雞湯、鴨湯、魚湯、牛肉湯、羊肉湯、奶湯、清湯、口茉湯、老湯(特製紅湯)等;其中常用於中高檔菜式的則是清湯、奶湯和紅湯,一般統稱為高湯。烹調中,湯菜,以湯為主、湯是主料;燒菜,以湯為汁、湯是配料;炒菜,以湯兌汁、湯是調料;而使冷菜收汁,同樣用湯調兌、使其自鮮香可口。因此,川菜對湯分得很細,足見其用心,用功之精道。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龍鳳湯

清湯不清 香鮮味美

比如說用於烹製開水白菜、雞豆花之清湯。即是以老母雞、老母鴨、豬排骨、火腿、棒骨(豬蹄)入鍋加清水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旺火熬煮約一小時後,把所有物料撈起沖洗乾淨,原湯過濾後燒開,用剁茸的豬瘦肉(紅茸子)掃湯,再放入撈出的原料,改小火慢熬一小時後又將原料撈出,再用剁茸的雞脯肉(白茸子)掃湯。並把兩次掃湯的紅白肉茸壓成肉餅,用紗布包起投入湯鍋半墜半浮,以炆火煨熬,小火吊起備用。吊制清湯的祕籍是:無雞不鮮,無鴨不香。清湯製作技術要求較高,其成本也較高,故叫特製清湯、高級清湯。成湯色澤茶黃、清澈見底、淡而不薄、香鮮味美,多用於筵席高檔菜式。

再說“開水白菜”這道菜,是羅國榮40年代從黃晉臨的姑姑筵學來加以改良創制的,被認為是近現代川菜代表菜之一。開水白菜碗內是“白開水”,清花亮色、晶瑩見底,水中是一兩顆白菜心或幾條嫩青筍尖,像碧玉似的漂在碗裡,熱氣騰騰,卻一點油星星都沒有,然而只要喝上一湯匙,那鮮美的清香之味令人無法形容,只感覺是口舒胃娛、神清氣爽;與其“肝膏湯”和“雞皮冬筍湯”三款高級湯菜而名冠巴蜀。羅國榮還將“肝膏湯”這道湯菜作為宴席的頭菜推出,算得是打破了傳統,令食客耳目一新。當時中華書法大師謝無量把這三款名湯大菜喻為“三希堂法帖”中的《伯遠帖》、《快雨時晴帖》和《中秋帖》。1953年羅國榮奉命進京,其三款名湯佳餚也就成了北京飯店的國宴大菜。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開水白菜

如乳似奶 濃稠勝漿

奶湯,則如奶似乳。通常用老母雞、老母鴨、豬蹄、豬肚、豬肘熬製。熬製奶湯的祕籍是:無肚不白,無肘不濃。製作時,把洗淨的生料放入適量的清水鍋中,旺火燒沸打去浮沫,用蓋蓋上,熬煮至湯白而濃時撈出物料,湯經過濾後晾起備用,根據菜式需要舀入鍋中燒開吃味。奶湯成本亦較高,製作講究,故也常稱為“特製”或“高級”奶湯。成湯濃白如乳、味醇厚鮮香,多用於高檔奶湯菜或奶湯作調味料的菜品,像奶湯鮑魚,白汁魚脣,乾貝菜心,白汁蘆筍等。如今餐館酒樓中不少用雞汁、濃湯寶、牛奶或奶酪等來兌制奶湯,這就有違職業道德底線了。

50年代初,國寶級川菜大師伍鈺盛既善制湯,更巧用湯。他通過幾十年的實踐摸索,吊湯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例如吊制“奶湯”是用柴雞、豬腳、豬肘、豬肚,放入蔥姜後,大火煮4至5個小時,熬出的湯才色白濃稠,鮮香味美。伍鈺盛大師吊的奶湯滴到地上,冷卻後,會變成一個乳白色的奶球,用手一彈,奶球還會向前彈跑。伍鈺盛大師這樣高超的吊湯技藝,被業內人士稱為“像是在變魔術一樣”。

現今成都鬆雲澤包席館川菜名匠張元富,依據人們的飲食時尚,用魚肉、菌菇、煎雞蛋、炸肉元、酥肉等輔料熬製濃湯,再以海蔘、乾貝、草菇、冬筍、竹筍、木耳、菜心、紅蘿蔔為配料,使其湯色濃白而略顯米黃,多姿多彩;湯質少動物油脂、膽固醇,而富含植物蛋白和氨基酸;湯味天然鮮美香醇,吃口豐富多滋、爽心美顏益身。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口袋豆腐絕妙之處就在於奶湯鮮美香濃

紅湯不紅 功用非常

原在北京的國寶級川菜大師伍鈺盛曾說過:炒什麼菜,用什麼湯,也是很講究的。烹製紅燒菜,如紅燒海蔘、紅燒鮑魚等,要用紅湯,這樣烹製出來的菜才顏色鮮亮,味道鮮美。

川菜中,紅湯亦是高級湯料,用老母雞、老鴨、豬肘、豬蹄、火腿蹄子和口蘑等(有的還要加牛肉)加清水精心熬製而成。成品紅湯湯色淺紅、口味醇厚。通常多用與紅燒、乾燒類的高檔菜餚作輔助湯料。如紅燒魚翅、乾燒鹿筋、罈子肉等。紅湯的熬製非常精細,過去都是老師傅親自動手。先要把雞、鴨、肘、蹄等治理乾乾淨淨,放請水中大火燒開,打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然後加口蘑、料酒、醬油、胡椒粉等調味料,蓋上蓋子,但要留點縫隙,繼續熬製到湯汁濃稠即可。

在傳統菜式中,湯菜大致分為三類:湯菜、半湯菜和帶芡汁的菜。湯菜以湯為主,湯菜並重,用深碗大缽盛裝豐滿大氣。如奶湯魚翅、奶湯海蔘、清湯燕窩等;半湯菜,以菜量為重,適當用湯,多用於席宴工藝菜,像菠餃魚肚、蝴蝶海蔘等;芡汁菜,是在湯汁中加入芡汁,增加湯汁濃稠度,使湯附於菜,菜湯一體,成菜後多舀食,如白油青元,蝦羹湯等。湯,味醇厚、滋味豐、營養高、易吸收。四季靚湯,老少皆宜、婦孺尤喜,是美食養生的天然佳品。烹調用湯,當取之自然,烹之自然,使其食之自然,方才是烹調事廚之道。

川菜趣談:清湯 奶湯 紅湯

中國川菜舒國重教授堂烹製的肝糕湯

《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委會副主編 川菜文化人 川菜撰稿人

《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

圖文原創·江湖饕客 向東 2019.07.15 成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