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吃在四海八方 粉蒸肉 麻辣美食 擂茶 正九策劃傳媒 2019-03-07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客家美食 黃元米果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2012年被選入第三批贛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在贛南地區,黃粄又名黃元米果,所製作之法均由興國外傳至贛縣白鷺、田村一帶。時至今日,仍享有盛名!追溯起黃元米果的歷史,那又是一段稀有的故事。它起源於唐,興盛於明,屬客家特色點心。贛南、粵東、閩西、臺灣和零散分佈的客家地區都有製作食用黃元米果的傳統。黃元米果和北方的年糕有點相似,但從外觀色澤上看,前者如其名色澤金黃,後者多白色;在味道上前者味道濃郁,後者則清淡;在製作工藝上,黃元米果相比年糕也要複雜的多。

黃元米果

美食不求人 教你怎麼做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黃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黃氣香質軟。60年代後多用粳米精製,工序繁瑣。現各地均改為機器製作,每年臘月均有黃元米果上市。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黃元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攤開晾乾後又蒸熟置於大石臼內,用硬雜木棍搗爛成團,起碓後,用手揉搓均勻,切塊做成各種形狀的米果。

由於做工繁瑣,往往要親鄰朋友相助才會動工興做。機制黃元米果盛行後,民間仍有少數家庭在冬季手製黃元米果。做好的黃元米果色黃味鮮,通常用灰水浸沒藏於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有的切碎晒乾,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各種類型的果品。具有柔軟細嫩、薰香味鮮、爽口久藏的特點。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粉蒸肉也是非物質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2014年8月,鬆湖米粉肉製作技藝被選入南昌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粉蒸肉的美味毋庸置疑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對於粉蒸肉,江西不需要牽強的傳說,江西粉蒸肉有最可靠的文字記載,這就是來自古代美食聖經的《隨園食單》。《隨園食單》中就有關於粉蒸肉的記載“用精肥參半之肉,炒米粉黃色,拌麵醬蒸之,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見水,故味獨全。

江西人菜也。”另外的證據就是粉蒸肉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各地的傳播,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做法,然而在江西南昌的鬆湖等地區,製作粉蒸肉的傳統依然遵循古法粉蒸肉的做法,即以菜葉作墊。據史料記載,鬆湖米粉肉早在宋代就風行於鬆湖一帶,主要分佈在石崗、鬆湖、流湖等鄉鎮。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口感香辣鮮嫩 菜色食材精良 製作質地精良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萬載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僅譽滿贛鄱大地,而且香飄四面八方,是贛菜發祥地之一。萬載菜以其綠色鮮嫩,酥爽味純,香辣適宜,質地精良,為人們所青睞。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淳樸的民風習俗,孕育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萬載菜系,並以其“講成色,求質地,重口味,好鮮嫩”的傳統特色稱譽一方。

萬載多丘陵,潮溼,形成了當地人愛吃辣,愛吃肉的習慣。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萬載菜製作工藝複雜 口味講究香辣可口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萬載菜主要以炸,燒,燉,炒為主要烹飪方法,如扎肉、扎魚、羊肉、油卷、獅子頭萬載五大菜,每逢做酒席幾乎都會出現這五個菜,這五個菜做工複雜,講究刀工,火候,需要提前準備。冬天重油,夏天較清淡,一年四季離不開辣。俗話說蔥辣嘴,蒜辣心,辣椒辣到腳後跟。對於萬載人來說,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在萬載人眼裡所有的菜都可以加辣椒炒。每逢做酒席幾乎都會出現這五個菜,這五個菜做工複雜,需要提前準備。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美食不求人 教你怎麼做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扎肉是用新鮮的五花肉洗淨,改刀成20公分左右的條,加清水煮至八成熟時撈起,接著放到事先炒好的焦糖色裡或水酒裡滾幾下然後再放到高油溫鍋裡炸。炸好後還放回原肉湯,涼了改刀成菱形塊,再抓一把大蒜苗,幾粒八角桂皮,木姜和改好的肉一起炒至出油,加湯小火燜至酥爛,最後還得一塊塊的壘起來,上菜的時候還得再蒸一次。上菜後看到油炸成皺褶的一整塊肉皮朝上,象是沒有切開一樣,醬紅透亮油光散發著醇厚濃郁的香味。用筷子輕輕一撥,就露了一塊塊切開的痕跡。油卷是瘦肉,雞蛋清和豬身上的網油製作的。成菜是淡白顏色,切成一片一片在盤子裡擺放成菊花形,下面鋪陳的是白白的幹竹筍,油卷和竹筍兩種口味清淡爽口,雖說看到晶亮的油淋溼在盤子間,但吃著卻不覺得油膩。

4. 美食篇


客家擂(léi)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客家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其擂茶有一套稱為“擂茶三寶”的工具,即陶製擂缽、擂棍、“撈子”。製作好的糊狀“茶泥(擂茶腳子)”。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品嚐擂茶時,茶桌上蕩溢出一片誘人的清香,一口試飲,口舌生津,滿腔留香;二口深飲,神氣仙人,通體舒暢。

修水哨(shào)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修水哨子是九江市修水縣一種特色地方傳統名點,每當逢年過節,親朋往來,重大喜慶,修水人都作興哨子,以示慶賀和款待親朋。哨子以境內高山特產山芋、西鄉紅薯粉為原料,餡以地方特色小料,依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純系天然,清香綿柔,營養豐富,入口即化。

遂川狗牯(gǔ)腦茶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產於羅霄山脈南麓支脈,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該山形似狗頭,取名“狗牯腦”,所產之茶即從名之。狗牯腦茶始制於明代末年,距今已有300年曆史。茶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毫,茶葉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呈金黃,茶味清涼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經久不去。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5. 特產篇


生米藠頭(jiào )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生米鎮是我國最大的藠頭生產基地。生米藠頭因其色白無汙染,層多耐醃製,肉脆爽口,個大勻稱,具有殺菌、健胃、消食、除膩等功能,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提到藠頭,很多人都吃過,但對藠頭的“藠”字卻不是很熟悉。藠頭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不但味道可口,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據藥學書目記載,藠頭具有消食、除膩、防癌等功效,是名符其實的保健食品。

修水赭硯(zhě yàn)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赭硯”,因石質以赭色為主而得名。清代道光皇帝侍讀、修水籍萬承鳳曾將該硯呈道光皇帝,帝欣喜,視為珍品。後被列為貢品,所以又稱“貢硯”。 修水赭硯以赭色為主體,翠綠為鑲嵌,並不少量的雞血紋理。而且發墨易液,貯水不涸,歷寒不冰,墨書解久,不損筆毫。甚為書畫家所讚賞的赭硯,分素硯、雕硯兩大類。素硯有二十多個品種規格,雕硯有高、中、低三個檔次,三百餘個圖案品種。

旅行

除了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

當地的歷史風俗和人文底蘊

更值得我們去一一探尋!

舌尖上的中國|江西風景獨好,傳承飲食文化,品嚐江西非遺美食!

【如果你喜歡我們頭條文章,請關注我們頭條號,並轉發分享該文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