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謎-蚩尤是炎帝?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根據該記載可知,阪泉之戰是炎黃二帝的火併,但真的是如此麼?目前史學界很有些爭議。小編也以為阪泉之戰中黃帝的作戰對象並不是炎帝,原因首先要從炎帝的身份說起。

炎帝與黃帝同為華夏始祖,但其身份卻始終有些撲朔迷離(作為炎黃子孫,搞不清自己老祖宗的身份實在是一件很尷尬的事)。目前關於炎帝的身份主要有兩種觀點:

觀點1:炎帝為神農氏的帝號。這是目前最為主流的觀點,源於《世本》。《世本·帝系篇》記載“炎帝神農氏”,宋仲子曰:“炎帝,神農也。炎帝身號,神農代號。”意思就是說,神農氏類似於後來的王朝,而炎帝則是其首領的帝號。目前這種說法在史學界佔據主流的位置,大學歷史教科書《新編中國通史》(週一良主編)也是採用了這種說法。隨著神農氏成為中原共主,炎帝這一稱號也被賦予了無上榮耀。

但是觀點1卻與《史記》有些衝突。《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炎帝欲侵凌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在該記載中,先說神農氏世衰弗能徵,又說炎帝欲侵凌諸侯。顯然,如果炎帝是神農氏首領的話,世衰弗能徵的炎帝是無法侵凌諸侯的。由此史學界提出了觀點2:炎帝不是神農,而應該是附屬於神農氏的某一部落首領。

由《史記》的記載必須得提出觀點2麼?小編認為沒有必要,而且觀點2很大可能是錯誤的,因為觀點1其實完全可以解釋《史記》,這就需要引入另一個史學界有爭議的觀點“蚩尤為炎帝”。

蚩尤曾為炎帝的說法源於《逸周書》和《路史》。《逸周書·史記》記載“蚩尤逐帝榆罔而自立,號炎帝,亦曰阪泉氏”;《路史.蚩尤傳》也記載:“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亂,逐帝而居涿鹿,興封禪,號炎帝”。

《逸周書》和《路史》同樣認為炎帝是帝號,並認為蚩尤(即阪泉氏)曾經驅逐過炎帝,然後自己稱炎帝。是不是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沒錯,如果蚩尤曾驅逐過炎帝,那《史記》的上述記載就完全解釋的通了:神農氏衰落後,蚩尤氏作為當時最為發達的部落,自然有掌控中原的慾望。因此蚩尤驅逐了神農氏的炎帝,自立為炎帝(炎帝作為中原共主的稱號深入人心)。因此,《史記》上的“炎帝欲侵凌諸侯”實際上指的是自立為炎帝的蚩尤。

由此阪泉之戰實際上是黃帝在與蚩尤作戰,黃帝根本沒有和神農氏的炎帝打過仗。《史記》中記載的黃帝“三戰,然後得其志”都是黃帝與蚩尤的戰爭,前兩戰為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這兩場戰爭並未決出勝負,故《黃帝本行紀》記載“帝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帝戰未克”。最後第三戰為中冀之戰,《逸周書·嘗麥篇》記載“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阿,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那麼老炎帝哪裡去了呢,小編認為,其投奔了黃帝,在蚩尤被殺後,重新成為炎帝,但此時中原共主已經是黃帝了。

歷史之謎-蚩尤是炎帝?

阪泉之戰

當然,蚩尤為炎帝的說法也不僅僅依靠於《逸周書》和《路史》兩段乾巴巴的文字,還是有大量佐證的,小編蒐集並列舉如下:

首先,蚩尤和炎帝是有淵源的,這表現在:1)發源地相同。炎帝發源於姜水,蚩尤出自羊水(參見《歸藏》),然而“姜”字去掉“女”字偏旁即為“羊”,古水名多不加偏旁,因此實際上姜水就是羊水。2)長相相同。《帝王世紀》記載“炎帝人身牛首”,蚩尤也是人身牛蹄,頭上有角(見於《述異記》)。故此《路史》中直接稱蚩尤為炎帝后裔。作為後裔,在神農氏衰落後,相對發達的蚩尤直接稱帝是很合理的。

歷史之謎-蚩尤是炎帝?

蚩尤

歷史之謎-蚩尤是炎帝?

炎帝

其次,蚩尤號阪泉氏,阪泉是蚩尤的地盤。這一點也得到《晉太康地理志》和《魏土地記》的支持。《晉太康地理志》記載“阪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尤泉會,水出蚩尤城”;《魏土地記》記載“涿鹿城東南六裡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雨則流注阪泉”。另外,沈括《夢溪筆談》也記載“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滷色正赤,在阪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蚩尤血在阪泉,可見蚩尤曾戰於阪泉。然而《史記》中卻記載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由此也可佐證蚩尤當時為炎帝。

最後,劉邦以赤帝子自居卻祭祀蚩尤。《史記·封禪書》記載“漢興,高祖之微時,嘗殺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殺著赤帝子‘"。即漢高祖劉邦以赤帝子自居,赤帝即為炎帝,漢朝也稱“炎漢”。但奇怪的是漢高祖卻“祀蚩尤,釁鼓旗”,“天下已定,令諸官立蚩尤之祠於長安“。起兵時祭祀蚩尤還可以認為蚩尤是兵主的原因,但天下已定,作為赤帝子不立炎帝祠卻立蚩尤祠就有些奇怪了。但如果蚩尤為炎帝,則就解釋的通了。

歷史之謎-蚩尤是炎帝?

蚩尤祭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