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不僅學習好,音體美也都不錯,簡直十項全能!心態陽光,還特別孝敬父母,現如今很多尖子生真是了不得!真不知道人家父母是怎麼培養的……”

為父母的應該沒少聽過這樣的議論,然而,一提到“尖子生”,您還是隻能“萬分無奈”地想到一個詞兒——“別人家的孩子”?

是時候擺脫窘況了!尖子生的父母也是人,人和人究竟差哪兒了?現在,“第一閱讀”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廚師”

1

懂得做好本職,永遠都給孩子張開安全、溫暖、香甜的家的懷抱。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什麼?跟尖子生父母學習如何做父母的第一條竟然是“做飯”?——對!沒錯!但我們這裡所說的“做飯”強調的並不是烹飪本身,而是藉此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所共同創造的家的溫暖和愛。

一位現如今已經出國留學的高考狀元曾無比深情地回憶說:“在大洋彼岸的我,依然會經常懷念與父母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情景,我可以暢所欲言地把學校裡發生的一切和父母分享,那是每天最輕鬆溫馨的時刻。”可見,家的溫暖和愛對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影響是多麼深遠!

我至今仍然記得,女兒德明明小朋友剛上初中時,班主任老師在家長會上曾語重心長地對當時在座的所有家長說:“青春期的孩子,難免會有些叛逆,孩子不愛聽嘮叨你就別嘮叨了,不如多給孩子好好做做飯。”言外之意是讓家長們先做好本職,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於家庭和孩子的責任感,家長是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孩子自然也不會差!

調查說話

美國前總統里根曾說:“確實有很多孩子,在單親家庭或父母雙亡的困境中生存了下來,但孩子對父母的需要,仍是人性中不可抹殺掉的。”那麼,孩子對父母究竟有哪些需要呢?美國學者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特別進行了一次多達十萬個兒童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排名前十條的諸如“父母不要吵架”“對每個孩子的愛要同等”“家人之間要互相體諒”“對孩子的愛要穩定”等等,均可以概括為:孩子們需要“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溫暖和愛”。

在中國,同樣的問題,呼聲最高的可能就是“陪伴”了吧!農村的“留守兒童”,以及最近成為熱議話題、因為父母工作繁忙導致的“城市留守兒童”,無不期盼著父母的“陪伴”。這個在時代發展大潮中看似無解的現實問題,最近卻由一位有心的媽媽給出了極具創新精神的解答!新華社官方公眾號專門發表了一篇題為《出差4年,她給孩子寫下無數封信,字裡行間都是愛》的文章,報道了這位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出差的成都媽媽龔女士。

孩子小、認字不多,她就用錄音筆、畫圖,孩子逐漸長大了,她就用拼音混合簡單文字,直至現在完全用文字書寫。為了讓孩子喜歡讀,她的每封信都精心設計,花費了巨大的心血,不僅有囑咐孩子的生活常識,還有做任務、講故事、尋寶遊戲等等,真真是“不在身邊勝似在身邊”,以一種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完成了本來自己無法完成的“精神陪伴”,烹製出了那一餐餐相信孩子一生都不會忘記的“心靈美味”。

縱觀那些心態健康陽光、品學兼優的孩子,莫不是家中至少有一位肯於做“好廚師”、在忙碌的物質世界裡不忘為孩子營造成長必須的精神世界、守得住職責的好父母。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脾氣”

2

能理性對待問題,懂疏導,善於循循善誘,給孩子適當的空間和寬容。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沒必要對孩子歇斯底里地發脾氣。早晨起來要洗臉刷牙,外出歸來要洗手,弄亂的東西要放回原處等等,只要有機會就自然地教導孩子,這樣不就行了嗎? ”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這樣說,但現實生活中,就是有很多父母做不到呀!理由很多:孩子不聽話、不夠懂事,自己工作和生活壓力大……

但,您知道嗎,對孩子亂髮脾氣是破壞親子關係的致命傷!親子關係一旦被破壞,孩子就會跟您變得疏離,有話不想對您說,有事不敢對您講。有的孩子迫於壓力,表面屈從您的管教,但內心卻在偷偷地反叛,以至於從小就養成了“當面一套、背後另一套”的壞習慣。長此以往,惡性循環,您不僅僅會因為壞脾氣失去孩子對您的敬重、愛與孝順,更可怕的是,很可能孩子品行上出了問題,您還被矇在鼓裡!

平時沒事要保持心境平和,不亂髮脾氣,當孩子真的做錯事了也要容忍嗎?當然不是!筆者認識的一位尖子生媽媽就非常有智慧,她曾分享過一個很優質的教育心得,那就是:當孩子做錯事時,當自己想批評孩子的時候,先讓自己緩一會兒,給自己一個思考時間,想想怎麼說孩子最容易接受,找到最佳表達方式時再開口。

筆者親自踐行了這個方法,非常神奇。因為孩子自己也是有自省能力的,本該挨批的時候,父母用沉默以待,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就主動來認錯和反省了,這種效果反而會比父母發脾氣讓孩子記憶更深刻。經由孩子自己認識到的錯誤,改正起來也是發自孩子本心的,根本不再用父母操心去監督了!

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而那些在生活中已經學會獨立思考的孩子,在學習成績方面高人一等也是順理成章的了,難道不是嗎?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演員”

3

不僅僅做父母,還能適應“ 亦師亦友 ”多種角色。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很多人以為尖子生的父母一定多是那種對孩子要求特別嚴格、整天板著面孔的虎媽虎爸,其實不然。當您真的認識很多尖子生的父母之後,就會驚訝地發現,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僅為人十分謙和,而且思想也十分開明。不少尖子生自己也說,平日裡跟父母的關係就跟朋友一樣,但在某些該認真的時刻,父母也是比老師還嚴格的角色。

與一味擺出所謂的父母威嚴或是一味奉獻溺愛的父母相比,有多重角色轉換能力的父母能讓孩子感覺更加安全、有依靠,在有多重角色轉換能力的父母身邊成長起來的孩子,也更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態。

有多重角色轉換能力的父母,通常都很享受自己“好演員”的角色,他們用自己對生活的真誠與熱情,感染著身邊的孩子,這也是現如今很多真正的“尖子生”不僅學習好,更熱愛生活,不僅有能力獲得好的學習成績,更懂得享受學習過程的原因。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觀眾”

4

欣賞和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

“世界”這個詞用得好大,但卻能讓人一下子明白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要想真正“自由運轉起來”的複雜性。

其實所謂的“尖子生”不過是在學習領域體現出了孩子“自由運轉”的能力,等到他們將來真正走向社會,需要面對的境況會比單純的校園生活複雜得多;但那些只面對學習時都能沒能體驗到“自由運轉”所帶來的成就感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需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外界環境,還難免會受累於自己那不夠自信的內心,以及脆弱的意志力等等更多複雜問題。

那些尖子生的父母之所以能夠給孩子足夠的欣賞和尊重,正是因為他們明白這些道理,他們知道:未來孩子的世界是要靠他自己去創造的,只有現在給予他們足夠的自由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求知,不斷地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鍛鍊他們自由運轉自己小世界的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支持就是做一位“好觀眾”。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伯樂”

5

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懂得因材施教、長善救失。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曾經有這樣一段話風靡一時:“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一開始就會很燦爛地綻放,有的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的花怒放了,自己就著急,你的那顆種子也許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參天大樹!”

尖子生的父母通常都很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對自己家孩子特有信心。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反應遲鈍的男孩成績不好,經常拖班級後腿,每次開家長會,老師都會對男孩點名批評。但每次男孩的媽媽開完家長會回到家,都會跟男孩說:老師覺得他很優秀,很值得培養。然後這位母親一直自己默默地幫助輔導孩子,最終,孩子從學渣逆襲成了學霸。

父母是孩子的“好伯樂”,想成為尖子生的父母,那就從現在開始,先摘掉您的“有色眼鏡”,細心體察,從生活中發現您孩子的獨特優勢,揚長避短,因材施教,幫助您的孩子打一次漂亮的“翻身仗”吧!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教練”

6

善於激發孩子的主觀能動性,明白“身教勝於言傳”。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真的跟尖子生們接觸後,您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都非常地要強!他們對自己要求都很高!永遠都有一股不肯服輸的勁頭!他們不僅有理想,也能夠為了理想而付出行動;他們不僅有著強烈的學習慾望,也會運用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他們懂得知識的獲取規律,能主動預習,知道“遺忘曲線”,還特別重視及時複習……瞭解到最後,您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問一句:“為什麼同在一個教室屋簷下,俺家娃不這樣呢?”

祕密就在於:他們通常都至少有一位稱得上是“好教練”的父母,他們很多好的學習習慣,不是靠在學校裡那點時間而是早在家中、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養成了!這時,您可能又要問了:“城裡的孩子,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的,您說這些我信,難道農村那些父母都是農民的孩子,也都有一個好教練?”

沒錯!我們這裡所說的“好教練”不是指那些能夠直接輔導功課的父母,而是指:那些能夠激發出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並且以身作則的父母。農村艱苦的環境,以及農民父母們“勤勞、能吃苦”特性的耳濡目染,恰好就是很多農村娃能夠成為尖子生的祕法。

尖子生的父母

都是“好學伴”

7

做不好就學,有終身學習的觀念。

別抱怨孩子成不了尖子生,看看人家父母是怎麼做的!

很多父母整天在孩子耳邊唸經:“你要好好學習”,但自己卻吃完飯就抽菸、喝酒、打麻將,孩子嘴上不說,心裡卻嚮往著能早日脫離學習苦海過上像父母那樣的“逍遙”日子。而在尖子生家庭,您極少會見到類似現象。尖子生的父母通常都是孩子的“好學伴”,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通常也都是在各自學習。

很多尖子生的父母都有這樣的共識:不學習就會跟不上時代,不學習的話甚至跟不上孩子的思想發展。現在的孩子太靈了,手機、電腦、各種高科技軟件比很多家長用得都靈!生活條件的優越、科技的發展,讓現代城市裡的孩子們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如果家長不學習,很快就會在孩子眼裡變成“孤陋寡聞”“沒有共同語言”的“老”爸“老”媽!

另一個促動尖子生父母也都特別愛學習的原因是,不少尖子生家長都意識到了一個特別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養育孩子也是一門科學,是有很多科學系統的知識需要主動去學習才能獲得的。很多尖子生父母之所以能把孩子養育得那麼優秀,不是他們生來就懂教育、會教育,而是他們對孩子有責任感,為了能把孩子養育好,他們不斷地利用生活中各種空餘時間在用心地學習。

誰都不是天生的好父母,您與尖子生父母之間,就差一個“學”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