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旁崖壁下楊隆美家的老屋

懸崖上的奮鬥

沒出過立巖,但楊隆美很知足——家住在渡口邊,挨著 " 大路 ",門口很熱鬧,方便做生意。

" 大路 ",就是如今已淹沒於灌木叢裡的曾經鹽道,一頭連著茅臺,一頭通往四川。

鄢家渡,最早是四川鄢姓財主給閨女的陪嫁的私渡。後來,村裡有兩個做生意的人,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抱怨交通不便,酒後打賭,姓陳的說要修一條出村的路,姓王的說 " 你能修好路,我就修一座跨赤水河的橋 "。後來,姓陳的大戶,果真修好了路,也就是鹽道。而修橋的王姓大戶,無法在赤水河谷上架橋,便每年拿錢給渡工,讓他免費擺渡過河的群眾。

在立巖村現在人的記憶中,鄢家渡從未收過費。" 巖壁上刻著‘公渡’兩字呢。" 楊隆美說,在她印象中,渡工的收入,最先是鄉紳們支付,後來是政府開支。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旁崖壁下楊隆美家的老屋

懸崖上的奮鬥

沒出過立巖,但楊隆美很知足——家住在渡口邊,挨著 " 大路 ",門口很熱鬧,方便做生意。

" 大路 ",就是如今已淹沒於灌木叢裡的曾經鹽道,一頭連著茅臺,一頭通往四川。

鄢家渡,最早是四川鄢姓財主給閨女的陪嫁的私渡。後來,村裡有兩個做生意的人,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抱怨交通不便,酒後打賭,姓陳的說要修一條出村的路,姓王的說 " 你能修好路,我就修一座跨赤水河的橋 "。後來,姓陳的大戶,果真修好了路,也就是鹽道。而修橋的王姓大戶,無法在赤水河谷上架橋,便每年拿錢給渡工,讓他免費擺渡過河的群眾。

在立巖村現在人的記憶中,鄢家渡從未收過費。" 巖壁上刻著‘公渡’兩字呢。" 楊隆美說,在她印象中,渡工的收入,最先是鄉紳們支付,後來是政府開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 大路 ",它承載了早期立巖村人的奮鬥史。今天,人們仍然在奮鬥,他們用了 30 多年,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公路。

1970 年,立巖村的人立志要修一條公路,以方便交售公糧。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村裡所有青壯年勞力,揹著鋼釺、鐵錘,兜裡揣幾個紅苕,爬上村子後方的立巖,腰間拴著繩索,一錘、一釺,在堅硬的岩石上開路。

今天,站在這條公路的邊緣向下看,600 多米的垂直高度,會讓多數人有眩暈感。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旁崖壁下楊隆美家的老屋

懸崖上的奮鬥

沒出過立巖,但楊隆美很知足——家住在渡口邊,挨著 " 大路 ",門口很熱鬧,方便做生意。

" 大路 ",就是如今已淹沒於灌木叢裡的曾經鹽道,一頭連著茅臺,一頭通往四川。

鄢家渡,最早是四川鄢姓財主給閨女的陪嫁的私渡。後來,村裡有兩個做生意的人,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抱怨交通不便,酒後打賭,姓陳的說要修一條出村的路,姓王的說 " 你能修好路,我就修一座跨赤水河的橋 "。後來,姓陳的大戶,果真修好了路,也就是鹽道。而修橋的王姓大戶,無法在赤水河谷上架橋,便每年拿錢給渡工,讓他免費擺渡過河的群眾。

在立巖村現在人的記憶中,鄢家渡從未收過費。" 巖壁上刻著‘公渡’兩字呢。" 楊隆美說,在她印象中,渡工的收入,最先是鄉紳們支付,後來是政府開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 大路 ",它承載了早期立巖村人的奮鬥史。今天,人們仍然在奮鬥,他們用了 30 多年,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公路。

1970 年,立巖村的人立志要修一條公路,以方便交售公糧。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村裡所有青壯年勞力,揹著鋼釺、鐵錘,兜裡揣幾個紅苕,爬上村子後方的立巖,腰間拴著繩索,一錘、一釺,在堅硬的岩石上開路。

今天,站在這條公路的邊緣向下看,600 多米的垂直高度,會讓多數人有眩暈感。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立巖村人用三十年在崖壁上修出的公路

沒有機械,沒有足夠的炸藥。11 公里路,立巖人一代一代接著幹,用了 23 年,終於開出一條毛路。" 那年,兒子把公糧背到村委會,裝上拖拉機,送到鎮裡的糧站。" 楊隆美說,從自家到村委會,雖然還要爬一小時的坡,但比起原先一整天才往返茅壩一趟,輕鬆了很多。

為跟上外面的時代,通了毛公路的立巖村人,繼續在懸崖上修路。

村黨支部書記李澤勇,是土生土長的立巖村人。他還在上初中時,父母在工地上,他常去送飯、送水。" 每年高粱一收,大家就商量修路。" 他說,2004 年底,立巖村終於通了柏油路。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旁崖壁下楊隆美家的老屋

懸崖上的奮鬥

沒出過立巖,但楊隆美很知足——家住在渡口邊,挨著 " 大路 ",門口很熱鬧,方便做生意。

" 大路 ",就是如今已淹沒於灌木叢裡的曾經鹽道,一頭連著茅臺,一頭通往四川。

鄢家渡,最早是四川鄢姓財主給閨女的陪嫁的私渡。後來,村裡有兩個做生意的人,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抱怨交通不便,酒後打賭,姓陳的說要修一條出村的路,姓王的說 " 你能修好路,我就修一座跨赤水河的橋 "。後來,姓陳的大戶,果真修好了路,也就是鹽道。而修橋的王姓大戶,無法在赤水河谷上架橋,便每年拿錢給渡工,讓他免費擺渡過河的群眾。

在立巖村現在人的記憶中,鄢家渡從未收過費。" 巖壁上刻著‘公渡’兩字呢。" 楊隆美說,在她印象中,渡工的收入,最先是鄉紳們支付,後來是政府開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 大路 ",它承載了早期立巖村人的奮鬥史。今天,人們仍然在奮鬥,他們用了 30 多年,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公路。

1970 年,立巖村的人立志要修一條公路,以方便交售公糧。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村裡所有青壯年勞力,揹著鋼釺、鐵錘,兜裡揣幾個紅苕,爬上村子後方的立巖,腰間拴著繩索,一錘、一釺,在堅硬的岩石上開路。

今天,站在這條公路的邊緣向下看,600 多米的垂直高度,會讓多數人有眩暈感。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立巖村人用三十年在崖壁上修出的公路

沒有機械,沒有足夠的炸藥。11 公里路,立巖人一代一代接著幹,用了 23 年,終於開出一條毛路。" 那年,兒子把公糧背到村委會,裝上拖拉機,送到鎮裡的糧站。" 楊隆美說,從自家到村委會,雖然還要爬一小時的坡,但比起原先一整天才往返茅壩一趟,輕鬆了很多。

為跟上外面的時代,通了毛公路的立巖村人,繼續在懸崖上修路。

村黨支部書記李澤勇,是土生土長的立巖村人。他還在上初中時,父母在工地上,他常去送飯、送水。" 每年高粱一收,大家就商量修路。" 他說,2004 年底,立巖村終於通了柏油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立巖村的懸空寺

高粱紅透的村莊

6 月初的立巖村,漫山遍野都是快速生長的高粱。

赤水河谷高溫,坡地陡峭,不太適合其他農作物生長。耐旱、耐熱的高粱,成為立巖村惟一的產業。全村 496 戶、2496 人,去年人均從高粱上掙到 1000 多元。

峽谷最底部,鄢家渡口旁的楊隆美家,兒子李千等人種有高粱,但面積太少,收入不多。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她分家單過的孩子中,有三個兒子家成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李家傳承了幾代人的舀紙作坊,早已停了。缺少耕地,楊隆美的幾個兒子,單憑種高粱,即便再努力也難擺脫貧困。

李澤勇說,立巖村在赤水河邊上,為了給下游一河干淨水,家裡的生活垃圾都分別裝進村裡統一發給各家的垃圾桶,再由車子拉走。

在立巖村,像李千這樣的貧困戶,還有 18 戶。針對實際情況,村裡決定鼓勵他們養蛋雞,搞 " 庭院經濟 ",並給 80 戶有意願的群眾,每戶爭取到 100 只免費的雞仔。


"

赤水河茅臺鎮上游,漸被灌木叢淹沒的渡口旁,一條小道若隱若現。河岸的砂岩石壁上,刻著 " 公渡 " 兩個大字。這是傳奇的鄢家渡,曾是川黔兩省群眾往來的眾多渡口之一。

1935 年 3 月 16 日,撤出仁懷魯班場戰鬥的中央紅軍,決定三渡赤水河。約一個連的紅軍,與主力分開行動,迅速從茅壩鎮穿插到上游的鄢家渡,渡河並控制渡口,策應主力在茅臺鎮渡河。

不過,與主力紅軍在茅臺鎮的熱鬧不同,鄢家渡的渡河行動,隱祕、迅速。以至於,當地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重提往事,人們很難講出與紅軍渡河相關的故事。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紅軍渡河的鄢家渡

未出過村的女人

百年來,立巖村的人一直在懸崖上奮鬥。

從雲南而來的赤水河,撕開大地,在深切而成的 "V" 型峽谷中穿行。峽谷裡高聳的山崖,是一道巨大的屏障,阻礙了人們走出大山的步子。立巖村人用了 30 多年,終於在身後的峭壁上,開鑿出一條公路,連通了外界。

立巖村裡,跟鄢家渡相伴時間最長的,當數楊隆美。88 歲的楊隆美,一輩子都沒走出過立巖的人——出生在立巖,又嫁到村裡距渡口最近的李家。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楊隆美

李家據稱曾是四川的一個大戶人家,以舀紙為生。100 多年前,因為老家的資源枯竭,李家人遷到了貴州境內,在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口上方住下,繼續舀紙。

"80 多年前,紅軍隊伍從鄢家渡過河的事,孃家在立巖村半坡的楊隆美,也是多年後嫁到婆家才聽老人說過幾次。" 但那都不是在說紅軍過河。" 楊隆美說,紅軍過河時沒有驚擾群眾,很多人都不知道。

與村裡 78 歲的龍開文的記憶一致。" 紅軍過河第二天,國民黨的部隊進了村,到處拆門板、搬桌子搭浮橋,大家才知道紅軍過了鄢家渡。" 他說。

鄢家渡的歷史最早或可以追溯到明末。當年," 鹽巴老二 " 揹著從茅臺起岸的鹽巴翻過鹽津河大峽谷,又過了魯班場,向四周分運。其中一路,轉向茅壩方向,下了垂直幾百米高的立巖,再進赤水河,要過鄢家渡。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赤水河邊的鄢家渡和古鹽道

楊隆美嫁到李家後,很長一段時間看著兩岸趕場的人,以及 " 鹽巴老二 " 在渡口上來來往往,很是羨慕。但跟山裡的大多數女人一樣,她沒去趕過場。" 山路太陡,我走不穩,路上也危險。" 她說,那段時間,這裡兵匪很多,大家經常要上山躲兵匪。

從河面到埡口,垂直 600 多米高的立巖,成為阻擋楊隆美等人涉足外界的屏障。沒有走出去峽谷的楊隆美,一生中生了 12 個孩子,成活了 10 個。現在,她的膝下,兒孫滿堂,逢年過節聚在一起吃飯,要 7 張桌子才夠。而她家的老屋,一個曾經峽谷裡最氣派的穿鬥式建築,已住不下這麼多人。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旁崖壁下楊隆美家的老屋

懸崖上的奮鬥

沒出過立巖,但楊隆美很知足——家住在渡口邊,挨著 " 大路 ",門口很熱鬧,方便做生意。

" 大路 ",就是如今已淹沒於灌木叢裡的曾經鹽道,一頭連著茅臺,一頭通往四川。

鄢家渡,最早是四川鄢姓財主給閨女的陪嫁的私渡。後來,村裡有兩個做生意的人,一個姓王,一個姓陳。他們抱怨交通不便,酒後打賭,姓陳的說要修一條出村的路,姓王的說 " 你能修好路,我就修一座跨赤水河的橋 "。後來,姓陳的大戶,果真修好了路,也就是鹽道。而修橋的王姓大戶,無法在赤水河谷上架橋,便每年拿錢給渡工,讓他免費擺渡過河的群眾。

在立巖村現在人的記憶中,鄢家渡從未收過費。" 巖壁上刻著‘公渡’兩字呢。" 楊隆美說,在她印象中,渡工的收入,最先是鄉紳們支付,後來是政府開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鄢家渡、" 大路 ",它承載了早期立巖村人的奮鬥史。今天,人們仍然在奮鬥,他們用了 30 多年,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公路。

1970 年,立巖村的人立志要修一條公路,以方便交售公糧。於是,從那年冬天開始,村裡所有青壯年勞力,揹著鋼釺、鐵錘,兜裡揣幾個紅苕,爬上村子後方的立巖,腰間拴著繩索,一錘、一釺,在堅硬的岩石上開路。

今天,站在這條公路的邊緣向下看,600 多米的垂直高度,會讓多數人有眩暈感。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立巖村人用三十年在崖壁上修出的公路

沒有機械,沒有足夠的炸藥。11 公里路,立巖人一代一代接著幹,用了 23 年,終於開出一條毛路。" 那年,兒子把公糧背到村委會,裝上拖拉機,送到鎮裡的糧站。" 楊隆美說,從自家到村委會,雖然還要爬一小時的坡,但比起原先一整天才往返茅壩一趟,輕鬆了很多。

為跟上外面的時代,通了毛公路的立巖村人,繼續在懸崖上修路。

村黨支部書記李澤勇,是土生土長的立巖村人。他還在上初中時,父母在工地上,他常去送飯、送水。" 每年高粱一收,大家就商量修路。" 他說,2004 年底,立巖村終於通了柏油路。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立巖村的懸空寺

高粱紅透的村莊

6 月初的立巖村,漫山遍野都是快速生長的高粱。

赤水河谷高溫,坡地陡峭,不太適合其他農作物生長。耐旱、耐熱的高粱,成為立巖村惟一的產業。全村 496 戶、2496 人,去年人均從高粱上掙到 1000 多元。

峽谷最底部,鄢家渡口旁的楊隆美家,兒子李千等人種有高粱,但面積太少,收入不多。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她分家單過的孩子中,有三個兒子家成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李家傳承了幾代人的舀紙作坊,早已停了。缺少耕地,楊隆美的幾個兒子,單憑種高粱,即便再努力也難擺脫貧困。

李澤勇說,立巖村在赤水河邊上,為了給下游一河干淨水,家裡的生活垃圾都分別裝進村裡統一發給各家的垃圾桶,再由車子拉走。

在立巖村,像李千這樣的貧困戶,還有 18 戶。針對實際情況,村裡決定鼓勵他們養蛋雞,搞 " 庭院經濟 ",並給 80 戶有意願的群眾,每戶爭取到 100 只免費的雞仔。


許多仁懷人都不知道的“仁懷”--傳奇鄢家渡


△峽谷裡的赤水河

李千和哥哥李柏華、李招來從村裡領回的雞仔,已開始下蛋,都是大個頭的紅皮雞蛋。每天,他們從雞窩裡能撿約 100 個雞蛋。" 一個雞蛋 1.5 元,這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李千說。

在鄢家渡上、下游,都分別建起跨赤水橋樑後,從楊隆美家門前渡口經過的人,越來越少,有時幾天都見不到一個人。不僅如此,作為享受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對象,她的兒子們,即將陸續遷往城裡。

坐在門口,望著熟悉的大山,看著兒孫們收拾家當,準備搬家,楊隆美的眼角常有淚水。" 娃娃們搬了,我只有跟著去。" 楊隆美說,終於要走出大山了,卻又捨不得。

通組的公路去年已修到鄢家渡,買雞蛋的人就是沿著通組路,開車來到楊隆美家的。" 我們修到渡口邊的公路,就是為了對接鄢家渡大橋。" 李澤勇說,加快融入川黔邊界地區的重要通道,是立巖村人新的奮鬥目標。

鄢家渡會有跨河的公路大橋,而且會很快。河對門的四川省境內,施工隊都做好了準備,等待貴州方面最終確定橋墩位置。

(來源:ZAKER貴陽 記者:黃黔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