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鄱陽湖大戰

但為什麼陳友諒建漢稱帝后僅四年就有鄱陽之敗,接著就國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陳友諒先事文俊,後又殺文俊,這雖然是內部分裂的一個表現,但殺之有理,因為倪文俊首先在起義軍中製造矛盾,因此,不論陳友諒主觀想法如何,殺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可是時隔不久,陳友諒不顧起義軍的利益,特別是在攻佔太平後,陶醉於勝利,忘乎所以,野心勃發,謀殺其主徐壽輝。儘管徐壽輝“術強無他能”, 而且一直是“權在臣下,徒存空名爾”。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鄱陽湖大戰

但為什麼陳友諒建漢稱帝后僅四年就有鄱陽之敗,接著就國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陳友諒先事文俊,後又殺文俊,這雖然是內部分裂的一個表現,但殺之有理,因為倪文俊首先在起義軍中製造矛盾,因此,不論陳友諒主觀想法如何,殺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可是時隔不久,陳友諒不顧起義軍的利益,特別是在攻佔太平後,陶醉於勝利,忘乎所以,野心勃發,謀殺其主徐壽輝。儘管徐壽輝“術強無他能”, 而且一直是“權在臣下,徒存空名爾”。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故居

可是他卻是皇權的象徵,對起義軍起著號召和團結的作用。陳友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當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己黃袍加身,竟會使“將士皆離心”。反映最強烈的是明玉珍,“友諒弒其君壽輝自立,玉珍曰:“與友諒俱臣徐氏,顧悖逆如此”謀以兵討之,不果。乃東守夔關,絕不與通,立廟祀壽輝”。1362年,明玉珍稱帝,國號夏,建元天統。起義軍徹底分裂了。陳友諒失去了對內部的控制力量,開始走上眾叛親離的敗亡道路。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鄱陽湖大戰

但為什麼陳友諒建漢稱帝后僅四年就有鄱陽之敗,接著就國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陳友諒先事文俊,後又殺文俊,這雖然是內部分裂的一個表現,但殺之有理,因為倪文俊首先在起義軍中製造矛盾,因此,不論陳友諒主觀想法如何,殺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可是時隔不久,陳友諒不顧起義軍的利益,特別是在攻佔太平後,陶醉於勝利,忘乎所以,野心勃發,謀殺其主徐壽輝。儘管徐壽輝“術強無他能”, 而且一直是“權在臣下,徒存空名爾”。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故居

可是他卻是皇權的象徵,對起義軍起著號召和團結的作用。陳友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當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己黃袍加身,竟會使“將士皆離心”。反映最強烈的是明玉珍,“友諒弒其君壽輝自立,玉珍曰:“與友諒俱臣徐氏,顧悖逆如此”謀以兵討之,不果。乃東守夔關,絕不與通,立廟祀壽輝”。1362年,明玉珍稱帝,國號夏,建元天統。起義軍徹底分裂了。陳友諒失去了對內部的控制力量,開始走上眾叛親離的敗亡道路。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影視形象

對照朱元璋對小明王所採取的手法,問題就更為明顯,朱元璋自己勢力越強,表面上對小明王尊奉越高,甚至懼怕張士誠把這塊招牌搶去,竟然冒險親自出徵,劫來小明王軟禁於滁,待到自己稱帝條件完全成熟,還要假借他人之手除之,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即使在小明王被他除掉之後,在一些公開場合, 朱元璋仍假惺惺地抬出這個無害的偶象,為自己謀利益。狹隘的利己思想,使陳友諒過早的不擇手段地殺了徐壽輝,從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強了敵方勢力。

鄱陽大戰,陳友諒身亡,朱元璋發出了勝利的歡呼:“友諒亡,天下不足定也”。何以如此?因“自元人失馭,群雄蜂起,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然而,張士誠,明玉珍、方國珍等”皆闔門坐大,非有圖天下之志也。獨陳友諒以驍鷙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險而兵強,才剽而勢盛” 。朱元璋在劉基的啟發下,終於認識到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能與自己匹敵抗衡的只有陳友諒,如不滅其於始初,將來則必敗於其手,於是他採納劉基的意見,“首規偽漢,後取偽吳,成算在胸,次第不爽” 。步驟確定了,首先就不擇手段,想方設法瓦解陳軍,聯合其他武裝集團,甚至不惜勾結元軍,孤立陳軍,集中兵力以武力打擊陳軍。陳友諒屢戰屢敗,最後只有孤注一擲。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得到的也只能是徹底失敗的慘局。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鄱陽湖大戰

但為什麼陳友諒建漢稱帝后僅四年就有鄱陽之敗,接著就國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陳友諒先事文俊,後又殺文俊,這雖然是內部分裂的一個表現,但殺之有理,因為倪文俊首先在起義軍中製造矛盾,因此,不論陳友諒主觀想法如何,殺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可是時隔不久,陳友諒不顧起義軍的利益,特別是在攻佔太平後,陶醉於勝利,忘乎所以,野心勃發,謀殺其主徐壽輝。儘管徐壽輝“術強無他能”, 而且一直是“權在臣下,徒存空名爾”。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故居

可是他卻是皇權的象徵,對起義軍起著號召和團結的作用。陳友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當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己黃袍加身,竟會使“將士皆離心”。反映最強烈的是明玉珍,“友諒弒其君壽輝自立,玉珍曰:“與友諒俱臣徐氏,顧悖逆如此”謀以兵討之,不果。乃東守夔關,絕不與通,立廟祀壽輝”。1362年,明玉珍稱帝,國號夏,建元天統。起義軍徹底分裂了。陳友諒失去了對內部的控制力量,開始走上眾叛親離的敗亡道路。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影視形象

對照朱元璋對小明王所採取的手法,問題就更為明顯,朱元璋自己勢力越強,表面上對小明王尊奉越高,甚至懼怕張士誠把這塊招牌搶去,竟然冒險親自出徵,劫來小明王軟禁於滁,待到自己稱帝條件完全成熟,還要假借他人之手除之,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即使在小明王被他除掉之後,在一些公開場合, 朱元璋仍假惺惺地抬出這個無害的偶象,為自己謀利益。狹隘的利己思想,使陳友諒過早的不擇手段地殺了徐壽輝,從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強了敵方勢力。

鄱陽大戰,陳友諒身亡,朱元璋發出了勝利的歡呼:“友諒亡,天下不足定也”。何以如此?因“自元人失馭,群雄蜂起,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然而,張士誠,明玉珍、方國珍等”皆闔門坐大,非有圖天下之志也。獨陳友諒以驍鷙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險而兵強,才剽而勢盛” 。朱元璋在劉基的啟發下,終於認識到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能與自己匹敵抗衡的只有陳友諒,如不滅其於始初,將來則必敗於其手,於是他採納劉基的意見,“首規偽漢,後取偽吳,成算在胸,次第不爽” 。步驟確定了,首先就不擇手段,想方設法瓦解陳軍,聯合其他武裝集團,甚至不惜勾結元軍,孤立陳軍,集中兵力以武力打擊陳軍。陳友諒屢戰屢敗,最後只有孤注一擲。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得到的也只能是徹底失敗的慘局。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書法

陳友諒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迷信於武力 ,“矜其強大,日尋於長矛大鏃之間” 。朱元璋在總結鄱陽大戰時就說到這一問題:“汝不聞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陳友諒兵雖眾,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矢引用兵連年,數敗無功,不能養威俟時。今日適勞於東,明日又馳於西,失眾心也” 。朱元璋接著評論說:“夫師貴時動,動則威,我以時動之師,威不振之虜,將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鷙鳥搏擊,巢卵俱覆,此所以為吾破也”。陳友諒只是一個擅長廝殺的勇將,而不是一個象朱元璋那樣精通謀略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不懂得配合戰爭進行相應的政治鬥爭, “從個人器度及政治謀略,上結統治階層之合作,下取人民大眾之支持,旁爭兵敵之歸附,則陳氏固不能望元璋之項背”。

"

撰文/趙立波

元朝末年,豪傑並起,其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在角逐天下中最具代表性。陳友諒一度實力強大,大有吞併天下之氣,然而為何稱帝四年後便被實力並不如自己的朱元璋消滅?穿過那些泛黃的歷史資料來看,陳友諒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成敗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將成為本文描述的重點。

陳友諒,父名陳普才,打魚為業。 “幼歧嶷,比長,膂力過人,優於武藝” ,他還“略通文義”, “曾為縣小吏” ,但“非其好” ,因此在1351年 ,當和尚彭瑩玉、鐵工鄒普勝推壽輝為主,“舉紅巾為號” ,在蘄州高擎反元義旗,發動起義時,陳友諒“慨往從之” ,參加了起義隊伍,投身於起義軍大將倪文俊部下, “為文俊簿書掾” 他們“摧富益貧”, “大掠富民家” ,得到窮苦農民的熱烈擁護,“皆群起趨之” , “眾輒數萬,皆短衣草屢,齒木為耙,削竹為槍,截緋帛為舊襖,彌野皆赤” ,起義軍發展神速,聲勢十分浩大。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以此可知,陳友諒是底層出身,且能夠知道天下即將大亂,審時度勢及時投入到大潮之中的人。在不斷的戰爭歷練下,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直接指揮了安慶戰役,人稱“自軍興以來,元疆吏中以褚不哈守淮安,餘闕守安慶為最著” ,防守嚴,攻打就異常艱苦,在安慶外圍戰中陳友諒三敗三起,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後攻下了安慶城。負隅頑抗的元守將餘闕“引刀自剄”。安慶之戰是一場硬戰,戰鬥之激烈是元末農民戰爭中所罕見,陳友諒在這次戰役中能敗不餒,終於取得了勝利,消滅了紅巾軍最凶悍的死敵餘闕,真不愧為反元戰場上勇猛的雄傑。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塑像

攻陷安慶後,陳友諒又率軍 “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全普庵撒裡及總管哈海赤死之”,年底取汀州路,次年又打下了信州路,元“守臣廉訪副使伯顏不花力戰死之”,隨即又略衢州,攻陷襄陽路。在一年多的時間裡,陳友諒馳騁於戰場上,奪城略地,贏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佔有安徽、江西、福建、湖廣等大片地區,“幾天下半”。“當是時, 江以南惟友諒兵最強” ,一時之間陳友諒成為江南地區反元的主力軍,大有併吞八荒之勢。

至正二十年(1360)閏五月他從朱元璋手中攻取了太平,進駐採石磯後,自以為時機已到,使人挾鐵撾擊殺傀儡徐壽輝,自為帝, 國號“漢”,建元“大義”,獨樹一幟,捲入了元末群雄兼併戰爭,與朱朱元璋開始了劇烈的角逐天下。然而陳友諒接下來的表現表明他根本不是朱元璋的對手,儘管陳友諒是“優於武藝”的猛將,但勇有餘而智不足,在鬥爭策略上,朱元璋始終是計高一籌,處於主動地位。陳友諒則完全為人所制。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在對付陳友諒的戰事中,碰到的勁敵是“雙刀趙”,即陳友諒部將趙普勝,他本是巢湖水軍主帥,後降於壽輝,“為人驍勇,善用雙刀,人號為雙刀趙” ,後為陳友諒陷城略地,數立戰功,朱元璋手下“諸將患之” 。於是朱元璋使出了離間手段。他認為, “普勝雖勇而寡謀,友諒挾主以令眾,上下之間,心懷疑貳,用計以離之,一夫之力耳”。立即派人拉攏收買了趙普勝尊為謀主之客,要其“潛往說友諒所親以間普勝” ,使陳友諒“忌之” 。是時又適遇雙刀趙海船被破,潛山失守,“友諒益欲殺普勝。乃詐以會軍為期,自至安慶圖之”。趙普勝此時尚蒙在裡, “登舟見友諒。友諒就執殺之,並其軍” 。趙普勝軍是陳友諒的一支臂膀,陳友諒為朱元璋最後戰勝自已除去一大障礙。朱元璋此計得逞後高興地說,陳友諒“殺普勝即生釁於我” 。趙普勝死、陳友諒元氣大損,而朱元璋則愈強,連克衢州、處州等地。此時陳友諒挾持徐壽輝於江州, 自稱漢王。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形勢圖

1360年初,朱元璋聽取了智囊人物劉基對形勢的分析,“我有兩敵,張士誠居東,陳友諒居西。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半”。友諒勢強,且有遠圖,“士誠自守虜耳。友諒居上流,且名號不正,宜先焉” , “得漢,天下之形成矣” , “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劉基把打擊矛頭首先指向陳友涼的建議,就成為朱元璋翦滅群雄的基本戰略。

自此,羽翼剛剛豐滿的朱元璋,就把陳友諒當作頭號大敵,傾主要力量於其一身。正如高岱所說:“元末群雄共起,與我聖祖並驅中原者,固非一人,而當時稱勁敵,為腹心肘腋害者,惟友諒可慮哉” 。朱元璋用了四分之三的兵力來對付西線,迫使內部還沒有統一的陳友諒不得不全力以赴予以應戰,這不僅干擾了陳友諒對元王朝的戰略部署,同時也大大影響了當時整個反元的戰局。此時的陳友諒則昏昏然,對形勢和前途缺乏清醒地認識,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力量,那下太平後,,“志益驕”,殺徐壽輝,自稱帝,引舟師東下,直指建康。應天震驚。朱元璋手下“諸將或議降,或議奔據鐘山” 。但朱元璋獨從劉基言:“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議定“決與一戰” 。因朱元璋深知,“張(士誠)為自守虜,陳銳於展拓,急攻張則陳必合而相圖,急攻陳張不勝,後顧之憂較緩,故反誘友諒速來” ,於是就藉助於陳友諒已投降朱氏的故將康茂才,“使其以願為內應誘友諒直趨建康” 。“友諒至,大破之” 。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連環畫

陳友諒應天受挫,當是他徹底失敗之始。應天敗北,失去了太平、安慶、其部下不少將領以自已所佔地盤投降了朱元璋。陳友諒雖發威奮收復了一些城池,但復得復失,已是一厥難振了。可是陳友諒仍不氣餒,當小明王安豐遇險,朱元璋親去“營救”時,陳友諒乘機發動了對南昌的進攻。朱元璋為了對付陳友諒,一面與元將通好,一面急急奔至南昌。陳友諒率領浩浩蔭蕩六十萬大軍,圍南昌85天,待朱元璋歸兵到,才東出鄱陽湖激戰。鄱陽大戰36天,陳友諒中流矢身亡,全軍潰亂,土崩瓦解。

陳友諒本想聯合張士誠與朱元璋火併,但“士誠齷齪自固,不敢應”,陳友諒孤軍疾馳應天,結果大敗而歸,但他雖敗不餒整軍再起,正如高岱所評:“友諒之勇備,雖或未及項羽,而猿性狡悍,出沒飄忽,大困而不餒,屢躓而復振”,“敗衄之後,旬日之間,而能陷城摧敵,其能開拓封疆,奄有荊、楚,亦一時之雄也”。談遷讚揚他“東南無二”。陳友諒在與朱元璋的戰爭中“愈蹶愈奮”,直到最後敗亡前夕,還能“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陳友諒不愧為叱吒風雲的一世之雄。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鄱陽湖大戰

但為什麼陳友諒建漢稱帝后僅四年就有鄱陽之敗,接著就國破身亡呢?究其原因,絕非出於陳友諒中流矢之偶然,是有其必然的主因的。

陳友諒先事文俊,後又殺文俊,這雖然是內部分裂的一個表現,但殺之有理,因為倪文俊首先在起義軍中製造矛盾,因此,不論陳友諒主觀想法如何,殺了倪文俊,安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可是時隔不久,陳友諒不顧起義軍的利益,特別是在攻佔太平後,陶醉於勝利,忘乎所以,野心勃發,謀殺其主徐壽輝。儘管徐壽輝“術強無他能”, 而且一直是“權在臣下,徒存空名爾”。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陳友諒故居

可是他卻是皇權的象徵,對起義軍起著號召和團結的作用。陳友諒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當然他就不可能料到自己黃袍加身,竟會使“將士皆離心”。反映最強烈的是明玉珍,“友諒弒其君壽輝自立,玉珍曰:“與友諒俱臣徐氏,顧悖逆如此”謀以兵討之,不果。乃東守夔關,絕不與通,立廟祀壽輝”。1362年,明玉珍稱帝,國號夏,建元天統。起義軍徹底分裂了。陳友諒失去了對內部的控制力量,開始走上眾叛親離的敗亡道路。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影視形象

對照朱元璋對小明王所採取的手法,問題就更為明顯,朱元璋自己勢力越強,表面上對小明王尊奉越高,甚至懼怕張士誠把這塊招牌搶去,竟然冒險親自出徵,劫來小明王軟禁於滁,待到自己稱帝條件完全成熟,還要假借他人之手除之,以保持自己的清白。即使在小明王被他除掉之後,在一些公開場合, 朱元璋仍假惺惺地抬出這個無害的偶象,為自己謀利益。狹隘的利己思想,使陳友諒過早的不擇手段地殺了徐壽輝,從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加強了敵方勢力。

鄱陽大戰,陳友諒身亡,朱元璋發出了勝利的歡呼:“友諒亡,天下不足定也”。何以如此?因“自元人失馭,群雄蜂起,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然而,張士誠,明玉珍、方國珍等”皆闔門坐大,非有圖天下之志也。獨陳友諒以驍鷙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游,地險而兵強,才剽而勢盛” 。朱元璋在劉基的啟發下,終於認識到眾多政治軍事集團中能與自己匹敵抗衡的只有陳友諒,如不滅其於始初,將來則必敗於其手,於是他採納劉基的意見,“首規偽漢,後取偽吳,成算在胸,次第不爽” 。步驟確定了,首先就不擇手段,想方設法瓦解陳軍,聯合其他武裝集團,甚至不惜勾結元軍,孤立陳軍,集中兵力以武力打擊陳軍。陳友諒屢戰屢敗,最後只有孤注一擲。當然,這樣做的結果,得到的也只能是徹底失敗的慘局。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書法

陳友諒失敗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迷信於武力 ,“矜其強大,日尋於長矛大鏃之間” 。朱元璋在總結鄱陽大戰時就說到這一問題:“汝不聞古人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陳友諒兵雖眾,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矢引用兵連年,數敗無功,不能養威俟時。今日適勞於東,明日又馳於西,失眾心也” 。朱元璋接著評論說:“夫師貴時動,動則威,我以時動之師,威不振之虜,將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鷙鳥搏擊,巢卵俱覆,此所以為吾破也”。陳友諒只是一個擅長廝殺的勇將,而不是一個象朱元璋那樣精通謀略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不懂得配合戰爭進行相應的政治鬥爭, “從個人器度及政治謀略,上結統治階層之合作,下取人民大眾之支持,旁爭兵敵之歸附,則陳氏固不能望元璋之項背”。

得天下一大半的陳友諒為何會迅速輸給朱元璋?朱元璋親自給出答案

朱元璋像

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最瞭解陳友諒的莫過於他的敵手朱元璋。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也就是在陳友諒敗亡後半年,陳友諒的兒子投降朱元璋,朝見時朱元璋不無感慨地給眾臣分析了陳友諒失敗的原因:“陳氏之敗,非無勇將健卒,由其上下驕矜,法令縱馳,不能堅忍,恃眾寡謀,故至於此” , “舉措一失,逐致土崩” 。這個分析確是精當透徹,切中要害。權術、智謀這一切正是朱元璋比陳友諒高明得多的方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