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公元1363年,朱元璋集團和陳友諒集團圍繞南方地區的歸屬權,展開了一場堪稱山搖地動的大決戰。為了擊敗朱元璋,陳友諒投入量將近60玩軍隊。而朱元璋的軍隊只有20多萬,但是在這場幾十萬人的大決戰中,朱元璋最終擊敗了陳友諒,為統一整個南方地區奠定了基礎。那麼,兵強馬壯的陳友諒集團,為何敗給了相對弱小的朱元璋?


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一、陳友諒集團的綜合實力遠不如朱元璋集團

首先,我們看一下兩大集團的具體位置和控制區。朱元璋集團的主要控制區是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省大部分地區,統治核心是南京。陳友諒集團的主要控制區是湖南和湖北的大部分地區,統治核心在武昌。陳友諒集團擁有地理上的優勢,因為自己的地盤屬於長江中游地區,如果進攻朱元璋,可以直接順流而下。與之相比,朱元璋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如果朱元璋主動進攻陳友諒,需要逆流而上,在當時情況下,難度非常大。不過,陳友諒集團僅僅擁有地理優勢而已,在人口數量、耕地數量、人口數量、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陳友諒集團都遠不如朱元璋集團。無論什麼時候的戰爭,都需要依靠後勤保障。陳友諒在1363年大舉進攻朱元璋,但在洪都城下被牽制了3個月之久。其實,陳友諒集團的後勤保障能力已經接近崩潰。飢腸轆轆、久戰疲憊的陳友諒大軍,面對雖然數量少,但以逸待勞的朱元璋軍隊。


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從綜合實力上分析,陳友諒集團不如朱元璋集團。在武器裝備方面,雙方也有不小的差距。南京是整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元朝曾經苦心經營。朱元璋佔領南京以後,發現南京城中住著很多為軍隊服務的工匠,倉庫中堆積了各種元朝軍隊的武器,包括火器和著名的回回炮。這些條件是陳友諒不具備的,而且陳友諒看不上這些裝備。朱元璋則不一樣,朱元璋把工匠們編入了自己的軍隊,為軍隊生產了各種武器。至於回回炮,在朱元璋攻城奪地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陳友諒的軍隊進攻洪都期間,朱元璋的軍隊曾經使用了火器進行防禦,這讓陳友諒非常意外。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洪都城的城防工事並不是非常嚴密。但陳友諒的軍隊硬是3個月拿不下來,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攻城器械和攻堅裝備。


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二、陳友諒的外交靈活度欠缺,制約了自己的發展

除了上述差距之外,陳友諒集團的外交水平也並不高。陳友諒集團的西邊是佔據四川地區的明玉珍集團,陳友諒和明玉珍有很深的恩恩怨怨,兩大集團相互提防。所以說,陳友諒集團的西面是不安全的。朱元璋為了自己集團的利益,曾經接受了元朝的冊封和賞賜,但陳友諒一直拒絕和元朝合作。因此,陳友諒集團需要防禦北方的元朝勢力。與陳友諒集團相比,朱元璋集團的外交非常靈活。由於接受了元朝的冊封,朱元璋在名義上成了元朝的官員。北方的元朝雖然不信任朱元璋,但至少不會主動進攻。至於朱元璋東邊的張士誠集團,則一心守住自己的地盤,沒有稱霸一方的雄心壯志。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之前,曾經屢屢安撫張士誠,張士誠最終選擇了按兵不動。從一系列條件分析,陳友諒的東征危機四伏,一旦失敗,整個集團就會出現滅頂之災。


陳友諒集團兵強馬壯,擁有60萬軍隊,為何敗給了朱元璋?


公元1363年,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展開了大戰。當時,陳友諒擁有將近60萬軍隊。但從陳友諒控制區的能力來看,陳友諒很難供養這麼龐大的軍隊。比陳友諒更富有的朱元璋,也僅僅擁有20多萬軍隊。陳友諒東征的時候,建造了大量的船隻,而且船隻的體型非常巨大,需要很多人操作、划槳。根據這些情況推測,陳友諒在東征之前,徵召了大量的隨軍民夫。這些民夫也被統計在軍隊之中,但其實並不是戰士。與陳友諒相比,朱元璋的20多萬軍隊都是貨真價實的。在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之下,陳友諒的大軍在鄱陽湖一敗塗地。隨後,陳友諒意外死亡,陳友諒集團大勢已去。對於朱元璋來說,自己乘勝追擊就可以了。1年多之後,朱元璋的軍隊佔領了武昌,陳友諒集團徹底滅亡。吞併了江漢地區,朱元璋開始轉過身來對付張士誠和方國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