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與漫威之父斯坦·李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劉慈欣曾說過,科幻是一種關於變化的文學。陳楸帆正是在這個變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走上科幻之路

陳楸帆出生於汕頭,得益於當地的開放政策,他很小時候就接觸了諸如《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經典科幻影片。在研究所工作的父親還經常往家裡拿科普雜誌,陳楸帆愛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畫報》裡短篇故事。

小學時,由於教室不夠用,他只上半天課,另半天就泡在市圖書館,翻爛了凡爾納的《神祕島》。長期以往,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結果就是腦內的"引力"已不足以對抗想象力,陳楸帆開始嘗試模仿創作科幻故事,上千字有關"太空戰鬥"內容的故事還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在少年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來自外太空的太空船並去探索的故事。

"現在來看,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但克拉克用自然主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覺到有更高級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帶來了一種崇高的宗教感。" 故事中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加上對技術的硬核描寫,深深觸動了陳楸帆,讓他開始認識到科幻不只是幻想。

15歲那年,陳楸帆在《科幻世界》上正式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誘餌》。不久之後,他在同學們不明覺厲的眼神中接過了"少年凡爾納獎"的證書,一顆科幻新星似乎馬上就要冉冉升起。

但這顆新星暫時沒升起來,因為迅速寫下的第二篇被退稿了。

陳楸帆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封打印出來的退稿信,他感覺:"扼殺了未來的科幻之星"。後來,他沒有再給這本雜誌投稿,但迎來了不斷地約稿——編輯部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顆新星。

當時小小的挫折沒影響陳楸帆繼續當"別人家的孩子",學與玩都沒落下,而且也沒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響。面對高考,物理成績最好的他被一位歷史代課老師忽悠進了文科班,說他能成為外交人才。

陳楸帆覺得自己成績好是因為有過硬的應試能力,"越臨近大考就發揮越好,運氣也不錯"。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似乎能跟科幻扯上關係:學業知識總有邏輯性,而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邏輯自洽是重要的因素,正如陳楸帆自己的說法:"科幻小說是人們能用理性推導出來,高度自洽的作品"。當他已能創造出來一個合理的科幻故事時,瞭解出題人的意圖恐怕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2000年,陳楸帆被自己的班主任逼著報了北大——最終以汕頭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錄取。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一名"PKUer",到現在他都有很強的歸屬感。"北大有種特別的自由散漫,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陳楸帆認為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只個是正常人,但身邊牛人輩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在北大肆意揮灑著青春:除了足球、搖滾,他又輔修了一個影視藝術的學位,當然也少不了科幻。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科幻協會,一起寫作、品閱,把作品發到BBS上互相討論、結識了一批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他開始真正地進入科幻"圈子"。

他再一次參加了一個科幻徵文比賽,又拿了一等獎,考試型選手名不虛傳。

科幻世界裡的實驗者

在"培養文學研究者而非作家"的北大,陳楸帆接受的是嚴肅文學(或稱純文學)的教育,而這塊文學陣地中根本沒有科幻。即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公認的世界名著,但通俗文學往往是不被認可的。因此相比於理工背景更擅長架構硬科學的世界,陳楸帆的作品文學性更強,也在追求與主流文學內共同鑽研的東西,不同的是,陳楸帆在科幻的世界進行著實驗。

陳楸帆受威廉·吉布森的影響很深,甚至在創作初期進行了有意的模仿。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一代新文類,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認同,也深深影響到流行文化。與傳統構建的烏托邦式的科幻完全不同,當普通讀者仍對科幻小說裡的發明成真津津樂道,科幻小說家早已開始審視未來人與社會的關係,反思現實與未來的走向。陳楸帆也在自己筆下進行著這樣的嘗試,當他的作品被翻譯到國外後,還獲得了中國的威廉·吉布森的稱號。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與漫威之父斯坦·李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劉慈欣曾說過,科幻是一種關於變化的文學。陳楸帆正是在這個變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走上科幻之路

陳楸帆出生於汕頭,得益於當地的開放政策,他很小時候就接觸了諸如《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經典科幻影片。在研究所工作的父親還經常往家裡拿科普雜誌,陳楸帆愛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畫報》裡短篇故事。

小學時,由於教室不夠用,他只上半天課,另半天就泡在市圖書館,翻爛了凡爾納的《神祕島》。長期以往,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結果就是腦內的"引力"已不足以對抗想象力,陳楸帆開始嘗試模仿創作科幻故事,上千字有關"太空戰鬥"內容的故事還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在少年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來自外太空的太空船並去探索的故事。

"現在來看,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但克拉克用自然主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覺到有更高級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帶來了一種崇高的宗教感。" 故事中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加上對技術的硬核描寫,深深觸動了陳楸帆,讓他開始認識到科幻不只是幻想。

15歲那年,陳楸帆在《科幻世界》上正式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誘餌》。不久之後,他在同學們不明覺厲的眼神中接過了"少年凡爾納獎"的證書,一顆科幻新星似乎馬上就要冉冉升起。

但這顆新星暫時沒升起來,因為迅速寫下的第二篇被退稿了。

陳楸帆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封打印出來的退稿信,他感覺:"扼殺了未來的科幻之星"。後來,他沒有再給這本雜誌投稿,但迎來了不斷地約稿——編輯部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顆新星。

當時小小的挫折沒影響陳楸帆繼續當"別人家的孩子",學與玩都沒落下,而且也沒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響。面對高考,物理成績最好的他被一位歷史代課老師忽悠進了文科班,說他能成為外交人才。

陳楸帆覺得自己成績好是因為有過硬的應試能力,"越臨近大考就發揮越好,運氣也不錯"。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似乎能跟科幻扯上關係:學業知識總有邏輯性,而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邏輯自洽是重要的因素,正如陳楸帆自己的說法:"科幻小說是人們能用理性推導出來,高度自洽的作品"。當他已能創造出來一個合理的科幻故事時,瞭解出題人的意圖恐怕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2000年,陳楸帆被自己的班主任逼著報了北大——最終以汕頭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錄取。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一名"PKUer",到現在他都有很強的歸屬感。"北大有種特別的自由散漫,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陳楸帆認為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只個是正常人,但身邊牛人輩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在北大肆意揮灑著青春:除了足球、搖滾,他又輔修了一個影視藝術的學位,當然也少不了科幻。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科幻協會,一起寫作、品閱,把作品發到BBS上互相討論、結識了一批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他開始真正地進入科幻"圈子"。

他再一次參加了一個科幻徵文比賽,又拿了一等獎,考試型選手名不虛傳。

科幻世界裡的實驗者

在"培養文學研究者而非作家"的北大,陳楸帆接受的是嚴肅文學(或稱純文學)的教育,而這塊文學陣地中根本沒有科幻。即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公認的世界名著,但通俗文學往往是不被認可的。因此相比於理工背景更擅長架構硬科學的世界,陳楸帆的作品文學性更強,也在追求與主流文學內共同鑽研的東西,不同的是,陳楸帆在科幻的世界進行著實驗。

陳楸帆受威廉·吉布森的影響很深,甚至在創作初期進行了有意的模仿。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一代新文類,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認同,也深深影響到流行文化。與傳統構建的烏托邦式的科幻完全不同,當普通讀者仍對科幻小說裡的發明成真津津樂道,科幻小說家早已開始審視未來人與社會的關係,反思現實與未來的走向。陳楸帆也在自己筆下進行著這樣的嘗試,當他的作品被翻譯到國外後,還獲得了中國的威廉·吉布森的稱號。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對我來說,關於科幻小說最不重要的就是它的預測能力"——威廉·吉布森(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到底什麼是科幻文學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劉慈欣贊同美國科幻作家、學者岡恩(James E. Gunn)的說法,"科幻本身就是科幻的目的"。正如古希臘人認為科學最大的特徵是自由與無用,由此誕生了現在意義上的科學,正所謂"無用之用"。劉慈欣寫出《三體》更大程度上只是為了去構建一個令人著迷的科幻故事,其實這樣的科幻寫作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試圖用科幻來說明問題,陳楸帆也是其中之一。

陳楸帆一直覺得,科幻是最大的現實主義。他解釋說,"在當下,我們無法脫離開科技的語境去討論絕大部分問題,如果不瞭解現實的科技本身,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制,就會對現實理解有偏差。對我來說,就是用科幻的方式去探討到底什麼是現實,更深入地理解現實。"

如何在科幻中反映現實?陳楸帆採用"問題式"的方法寫作。"要提出一個對當下有意義的問題,與個人經驗能產生聯繫,進而能夠幫助讀者去思考某些'終極'問題。"這也是他認為優秀的科幻作品要滿足的三個條件之一。第二個條件是"審美上的陌生感。"他認為,"這是科幻的核心創意,也是區別其他作品的核心要素,優秀的作品會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審美體驗"。

陳楸帆也提到,在文學層面科幻小說與純文學有共同之處,有些科幻小說作家並不讀純文學,"他們自以為很先鋒的東西,其實早已被純文學玩過了。"但他也清楚,不需要用主流文學的標準去評判科幻,兩者仍互不瞭解,需要更多的對話。第三則是在情感上能打動讀者,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可能像讀過《三體》,讓我們產生新的認知,顛覆固有的世界觀或者對其他感情的重新認識。"

陳楸帆就在這樣要求自己,他會先尋找一個主題或者說母題,然後"異化"(在未來技術背景下,現實發生變異)去寫作,去探討人性深處在科技架構的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由此誕生了一批例如《墳》《麗江的魚兒們》《遞歸之人》等一批優秀的早期短篇作品。

精神上的歸鄉

每位作者都會有創作瓶頸,陳楸帆也不例外。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長,他開始反思,自己早期的作品雖然文字優美,但內容上仍缺少真情實意,無法打動人心。"2008年之前的作品是主題先行,用的大多是二手材料,我就用了一年來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經驗、一手材料、個性化的內容融進寫作。"

其實陳楸帆自己的經歷就很"科幻"。作為潮汕人,他本能地受到當地傳統保守的影響,雖然高考時"逃離"到了北京,畢業時還是選擇了離錢最近的房地產行業。當他發現宣傳文案寫得再好也不抵一塊好地皮時,毅然離開——無法寫科幻養活自己,就進入最具"科幻"色彩的企業工作。

他本來想去谷歌,但因沒有就業經驗而被拒絕,最後只好選擇曲線救國——先進入百度。一年後,順利進入谷歌,而5年後,他二進宮百度,直到2015年創業做了一家研發VR設備的副總裁。

在谷歌工作的那段時間,陳楸帆寫完了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荒潮》,故事講述了在硅島上形形色色的人。故事的背景原型是陳楸帆家鄉附近的小鎮貴嶼,這裡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在不足20萬人口的小鎮靠著處理電子垃圾維持運行,是廣東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股魔幻的味道。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與漫威之父斯坦·李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劉慈欣曾說過,科幻是一種關於變化的文學。陳楸帆正是在這個變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走上科幻之路

陳楸帆出生於汕頭,得益於當地的開放政策,他很小時候就接觸了諸如《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經典科幻影片。在研究所工作的父親還經常往家裡拿科普雜誌,陳楸帆愛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畫報》裡短篇故事。

小學時,由於教室不夠用,他只上半天課,另半天就泡在市圖書館,翻爛了凡爾納的《神祕島》。長期以往,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結果就是腦內的"引力"已不足以對抗想象力,陳楸帆開始嘗試模仿創作科幻故事,上千字有關"太空戰鬥"內容的故事還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在少年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來自外太空的太空船並去探索的故事。

"現在來看,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但克拉克用自然主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覺到有更高級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帶來了一種崇高的宗教感。" 故事中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加上對技術的硬核描寫,深深觸動了陳楸帆,讓他開始認識到科幻不只是幻想。

15歲那年,陳楸帆在《科幻世界》上正式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誘餌》。不久之後,他在同學們不明覺厲的眼神中接過了"少年凡爾納獎"的證書,一顆科幻新星似乎馬上就要冉冉升起。

但這顆新星暫時沒升起來,因為迅速寫下的第二篇被退稿了。

陳楸帆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封打印出來的退稿信,他感覺:"扼殺了未來的科幻之星"。後來,他沒有再給這本雜誌投稿,但迎來了不斷地約稿——編輯部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顆新星。

當時小小的挫折沒影響陳楸帆繼續當"別人家的孩子",學與玩都沒落下,而且也沒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響。面對高考,物理成績最好的他被一位歷史代課老師忽悠進了文科班,說他能成為外交人才。

陳楸帆覺得自己成績好是因為有過硬的應試能力,"越臨近大考就發揮越好,運氣也不錯"。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似乎能跟科幻扯上關係:學業知識總有邏輯性,而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邏輯自洽是重要的因素,正如陳楸帆自己的說法:"科幻小說是人們能用理性推導出來,高度自洽的作品"。當他已能創造出來一個合理的科幻故事時,瞭解出題人的意圖恐怕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2000年,陳楸帆被自己的班主任逼著報了北大——最終以汕頭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錄取。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一名"PKUer",到現在他都有很強的歸屬感。"北大有種特別的自由散漫,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陳楸帆認為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只個是正常人,但身邊牛人輩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在北大肆意揮灑著青春:除了足球、搖滾,他又輔修了一個影視藝術的學位,當然也少不了科幻。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科幻協會,一起寫作、品閱,把作品發到BBS上互相討論、結識了一批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他開始真正地進入科幻"圈子"。

他再一次參加了一個科幻徵文比賽,又拿了一等獎,考試型選手名不虛傳。

科幻世界裡的實驗者

在"培養文學研究者而非作家"的北大,陳楸帆接受的是嚴肅文學(或稱純文學)的教育,而這塊文學陣地中根本沒有科幻。即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公認的世界名著,但通俗文學往往是不被認可的。因此相比於理工背景更擅長架構硬科學的世界,陳楸帆的作品文學性更強,也在追求與主流文學內共同鑽研的東西,不同的是,陳楸帆在科幻的世界進行著實驗。

陳楸帆受威廉·吉布森的影響很深,甚至在創作初期進行了有意的模仿。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一代新文類,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認同,也深深影響到流行文化。與傳統構建的烏托邦式的科幻完全不同,當普通讀者仍對科幻小說裡的發明成真津津樂道,科幻小說家早已開始審視未來人與社會的關係,反思現實與未來的走向。陳楸帆也在自己筆下進行著這樣的嘗試,當他的作品被翻譯到國外後,還獲得了中國的威廉·吉布森的稱號。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對我來說,關於科幻小說最不重要的就是它的預測能力"——威廉·吉布森(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到底什麼是科幻文學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劉慈欣贊同美國科幻作家、學者岡恩(James E. Gunn)的說法,"科幻本身就是科幻的目的"。正如古希臘人認為科學最大的特徵是自由與無用,由此誕生了現在意義上的科學,正所謂"無用之用"。劉慈欣寫出《三體》更大程度上只是為了去構建一個令人著迷的科幻故事,其實這樣的科幻寫作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試圖用科幻來說明問題,陳楸帆也是其中之一。

陳楸帆一直覺得,科幻是最大的現實主義。他解釋說,"在當下,我們無法脫離開科技的語境去討論絕大部分問題,如果不瞭解現實的科技本身,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制,就會對現實理解有偏差。對我來說,就是用科幻的方式去探討到底什麼是現實,更深入地理解現實。"

如何在科幻中反映現實?陳楸帆採用"問題式"的方法寫作。"要提出一個對當下有意義的問題,與個人經驗能產生聯繫,進而能夠幫助讀者去思考某些'終極'問題。"這也是他認為優秀的科幻作品要滿足的三個條件之一。第二個條件是"審美上的陌生感。"他認為,"這是科幻的核心創意,也是區別其他作品的核心要素,優秀的作品會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審美體驗"。

陳楸帆也提到,在文學層面科幻小說與純文學有共同之處,有些科幻小說作家並不讀純文學,"他們自以為很先鋒的東西,其實早已被純文學玩過了。"但他也清楚,不需要用主流文學的標準去評判科幻,兩者仍互不瞭解,需要更多的對話。第三則是在情感上能打動讀者,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可能像讀過《三體》,讓我們產生新的認知,顛覆固有的世界觀或者對其他感情的重新認識。"

陳楸帆就在這樣要求自己,他會先尋找一個主題或者說母題,然後"異化"(在未來技術背景下,現實發生變異)去寫作,去探討人性深處在科技架構的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由此誕生了一批例如《墳》《麗江的魚兒們》《遞歸之人》等一批優秀的早期短篇作品。

精神上的歸鄉

每位作者都會有創作瓶頸,陳楸帆也不例外。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長,他開始反思,自己早期的作品雖然文字優美,但內容上仍缺少真情實意,無法打動人心。"2008年之前的作品是主題先行,用的大多是二手材料,我就用了一年來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經驗、一手材料、個性化的內容融進寫作。"

其實陳楸帆自己的經歷就很"科幻"。作為潮汕人,他本能地受到當地傳統保守的影響,雖然高考時"逃離"到了北京,畢業時還是選擇了離錢最近的房地產行業。當他發現宣傳文案寫得再好也不抵一塊好地皮時,毅然離開——無法寫科幻養活自己,就進入最具"科幻"色彩的企業工作。

他本來想去谷歌,但因沒有就業經驗而被拒絕,最後只好選擇曲線救國——先進入百度。一年後,順利進入谷歌,而5年後,他二進宮百度,直到2015年創業做了一家研發VR設備的副總裁。

在谷歌工作的那段時間,陳楸帆寫完了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荒潮》,故事講述了在硅島上形形色色的人。故事的背景原型是陳楸帆家鄉附近的小鎮貴嶼,這裡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在不足20萬人口的小鎮靠著處理電子垃圾維持運行,是廣東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股魔幻的味道。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荒潮》英文版今年已出版(圖片來自網絡)

陳楸帆把這部小說看作是自己精神上的歸鄉,文中滲透著潮汕地區的文化,語言,隱喻消費主義和官僚主義背後的階層與鬥爭,而科幻的物質世界還用了很多谷歌提出的概念性產品作為延展,當他和時代共同淪陷在著巨大的矛盾漩渦中時,陳楸帆把人生旅途上的思考寫進了小說中。

這部小說得到了業界和讀者一致的高度評價,劉慈欣甚至這樣說,"複雜而充滿張力的故事、真實而富有質感的情節,密集的信息裡和精準的技術描寫匯為一體,如颶風般旋轉升騰,帶來前所未有的驚悚和迷茫,盡顯科幻現實主義的震撼。實屬近未來科幻的巔峰之作!"陳楸帆並未沾沾自喜,今年英文版上市的同時,中文版第二版也即將出版,他修改了數十處,希望作品變得更好。

當然,他的追求也不是總能讓讀者買賬,一篇誕生於"微三俗小說大賽"的小說《G代表女神》是他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表面上講述了一個女子追求性高潮的故事,尺度之大令人咋舌。這部作品得到了兩極分化的評價,一面是讀者的不解與迷惑,一面是業界給他頒發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還有學者要對文章進行深入解讀。其實這部作品陳楸帆最想討論的是權力的運行機制,他非常贊同福柯的觀點"施加予肉體的權力不應被看作是一種所有權,而應被視為一種戰略"。

陳楸帆其實很開心看到有爭議的結果,不僅僅因為得獎,而是看到了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他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大家視野和領域聚焦的不一樣,這說明了交流的必要性"。

如今,陳楸帆也真正找到了創作上歸鄉。兩年前,他再一次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下離開了VR創業公司,當了自己工作室的老闆,生活與工作上的不斷挑戰,讓陳楸帆看到了科幻世界中的更大可能。

坦然面對技術焦慮

很多商界大佬邀請劉慈欣去做顧問,是因為他們《三體》讀出了似乎有用的東西,甚至如三體管理學。他們希望用大劉神奇的腦子,撥開顯示迷霧的一角,窺見未來。陳楸帆也被不停地邀約演講和採訪。主辦方很多時候是帶著實用主義的態度,讓陳楸帆來解釋科幻有什麼用處,能否緩解現代人的焦慮。

科幻,並沒有緩解陳楸帆自己的焦慮,因為他感覺自己常常徘徊於寫得太好與太差之間,外部還有常常有截稿日期的壓力,另外,他還處於創作第二部長篇的綜合徵之中,要再次突破自己,並不容易。

但他肯定,科幻能夠解決人類文明整體的結構性焦慮——那些極具科幻並且現實的問題,諸如"工作會被AI取代嗎"之類的問題。陳楸帆說,"與其焦慮未知,不如擁抱變化"。陳楸帆寫了不少讓人焦慮的問題,從《人生算法》《未來病史》這樣的書名就能看出來。

2017年,在科幻品牌推手"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組織下,陳楸帆和江波、伊恩·麥克勞德(Ian R. Macledo)等多位科幻作家一起到"螞蟻金服"交流,這裡正在打造區塊鏈應用。幾位科幻作家領略了碼農們的風采,在代碼背後尋找各自的靈感,寫下一篇篇科幻小說。

陳楸帆意識到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會讓信息永遠被印記。他的《無債之人》故事中,角色們都揹負著寫在基因裡的債務,記錄在區塊鏈中,需要到太空挖礦"還債"。為了儘可能讓場景變得真實,同時顯示科學上的嚴謹,陳楸帆還閱讀了大量科學、技術論文。當然,探討現實的他,想寫的是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不過這次,《無債之人》由湛廬文化出版,收錄在新書《希望之地》中。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與漫威之父斯坦·李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劉慈欣曾說過,科幻是一種關於變化的文學。陳楸帆正是在這個變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走上科幻之路

陳楸帆出生於汕頭,得益於當地的開放政策,他很小時候就接觸了諸如《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經典科幻影片。在研究所工作的父親還經常往家裡拿科普雜誌,陳楸帆愛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畫報》裡短篇故事。

小學時,由於教室不夠用,他只上半天課,另半天就泡在市圖書館,翻爛了凡爾納的《神祕島》。長期以往,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結果就是腦內的"引力"已不足以對抗想象力,陳楸帆開始嘗試模仿創作科幻故事,上千字有關"太空戰鬥"內容的故事還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在少年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來自外太空的太空船並去探索的故事。

"現在來看,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但克拉克用自然主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覺到有更高級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帶來了一種崇高的宗教感。" 故事中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加上對技術的硬核描寫,深深觸動了陳楸帆,讓他開始認識到科幻不只是幻想。

15歲那年,陳楸帆在《科幻世界》上正式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誘餌》。不久之後,他在同學們不明覺厲的眼神中接過了"少年凡爾納獎"的證書,一顆科幻新星似乎馬上就要冉冉升起。

但這顆新星暫時沒升起來,因為迅速寫下的第二篇被退稿了。

陳楸帆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封打印出來的退稿信,他感覺:"扼殺了未來的科幻之星"。後來,他沒有再給這本雜誌投稿,但迎來了不斷地約稿——編輯部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顆新星。

當時小小的挫折沒影響陳楸帆繼續當"別人家的孩子",學與玩都沒落下,而且也沒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響。面對高考,物理成績最好的他被一位歷史代課老師忽悠進了文科班,說他能成為外交人才。

陳楸帆覺得自己成績好是因為有過硬的應試能力,"越臨近大考就發揮越好,運氣也不錯"。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似乎能跟科幻扯上關係:學業知識總有邏輯性,而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邏輯自洽是重要的因素,正如陳楸帆自己的說法:"科幻小說是人們能用理性推導出來,高度自洽的作品"。當他已能創造出來一個合理的科幻故事時,瞭解出題人的意圖恐怕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2000年,陳楸帆被自己的班主任逼著報了北大——最終以汕頭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錄取。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一名"PKUer",到現在他都有很強的歸屬感。"北大有種特別的自由散漫,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陳楸帆認為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只個是正常人,但身邊牛人輩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在北大肆意揮灑著青春:除了足球、搖滾,他又輔修了一個影視藝術的學位,當然也少不了科幻。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科幻協會,一起寫作、品閱,把作品發到BBS上互相討論、結識了一批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他開始真正地進入科幻"圈子"。

他再一次參加了一個科幻徵文比賽,又拿了一等獎,考試型選手名不虛傳。

科幻世界裡的實驗者

在"培養文學研究者而非作家"的北大,陳楸帆接受的是嚴肅文學(或稱純文學)的教育,而這塊文學陣地中根本沒有科幻。即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公認的世界名著,但通俗文學往往是不被認可的。因此相比於理工背景更擅長架構硬科學的世界,陳楸帆的作品文學性更強,也在追求與主流文學內共同鑽研的東西,不同的是,陳楸帆在科幻的世界進行著實驗。

陳楸帆受威廉·吉布森的影響很深,甚至在創作初期進行了有意的模仿。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一代新文類,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認同,也深深影響到流行文化。與傳統構建的烏托邦式的科幻完全不同,當普通讀者仍對科幻小說裡的發明成真津津樂道,科幻小說家早已開始審視未來人與社會的關係,反思現實與未來的走向。陳楸帆也在自己筆下進行著這樣的嘗試,當他的作品被翻譯到國外後,還獲得了中國的威廉·吉布森的稱號。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對我來說,關於科幻小說最不重要的就是它的預測能力"——威廉·吉布森(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到底什麼是科幻文學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劉慈欣贊同美國科幻作家、學者岡恩(James E. Gunn)的說法,"科幻本身就是科幻的目的"。正如古希臘人認為科學最大的特徵是自由與無用,由此誕生了現在意義上的科學,正所謂"無用之用"。劉慈欣寫出《三體》更大程度上只是為了去構建一個令人著迷的科幻故事,其實這樣的科幻寫作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試圖用科幻來說明問題,陳楸帆也是其中之一。

陳楸帆一直覺得,科幻是最大的現實主義。他解釋說,"在當下,我們無法脫離開科技的語境去討論絕大部分問題,如果不瞭解現實的科技本身,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制,就會對現實理解有偏差。對我來說,就是用科幻的方式去探討到底什麼是現實,更深入地理解現實。"

如何在科幻中反映現實?陳楸帆採用"問題式"的方法寫作。"要提出一個對當下有意義的問題,與個人經驗能產生聯繫,進而能夠幫助讀者去思考某些'終極'問題。"這也是他認為優秀的科幻作品要滿足的三個條件之一。第二個條件是"審美上的陌生感。"他認為,"這是科幻的核心創意,也是區別其他作品的核心要素,優秀的作品會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審美體驗"。

陳楸帆也提到,在文學層面科幻小說與純文學有共同之處,有些科幻小說作家並不讀純文學,"他們自以為很先鋒的東西,其實早已被純文學玩過了。"但他也清楚,不需要用主流文學的標準去評判科幻,兩者仍互不瞭解,需要更多的對話。第三則是在情感上能打動讀者,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可能像讀過《三體》,讓我們產生新的認知,顛覆固有的世界觀或者對其他感情的重新認識。"

陳楸帆就在這樣要求自己,他會先尋找一個主題或者說母題,然後"異化"(在未來技術背景下,現實發生變異)去寫作,去探討人性深處在科技架構的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由此誕生了一批例如《墳》《麗江的魚兒們》《遞歸之人》等一批優秀的早期短篇作品。

精神上的歸鄉

每位作者都會有創作瓶頸,陳楸帆也不例外。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長,他開始反思,自己早期的作品雖然文字優美,但內容上仍缺少真情實意,無法打動人心。"2008年之前的作品是主題先行,用的大多是二手材料,我就用了一年來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經驗、一手材料、個性化的內容融進寫作。"

其實陳楸帆自己的經歷就很"科幻"。作為潮汕人,他本能地受到當地傳統保守的影響,雖然高考時"逃離"到了北京,畢業時還是選擇了離錢最近的房地產行業。當他發現宣傳文案寫得再好也不抵一塊好地皮時,毅然離開——無法寫科幻養活自己,就進入最具"科幻"色彩的企業工作。

他本來想去谷歌,但因沒有就業經驗而被拒絕,最後只好選擇曲線救國——先進入百度。一年後,順利進入谷歌,而5年後,他二進宮百度,直到2015年創業做了一家研發VR設備的副總裁。

在谷歌工作的那段時間,陳楸帆寫完了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荒潮》,故事講述了在硅島上形形色色的人。故事的背景原型是陳楸帆家鄉附近的小鎮貴嶼,這裡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在不足20萬人口的小鎮靠著處理電子垃圾維持運行,是廣東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股魔幻的味道。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荒潮》英文版今年已出版(圖片來自網絡)

陳楸帆把這部小說看作是自己精神上的歸鄉,文中滲透著潮汕地區的文化,語言,隱喻消費主義和官僚主義背後的階層與鬥爭,而科幻的物質世界還用了很多谷歌提出的概念性產品作為延展,當他和時代共同淪陷在著巨大的矛盾漩渦中時,陳楸帆把人生旅途上的思考寫進了小說中。

這部小說得到了業界和讀者一致的高度評價,劉慈欣甚至這樣說,"複雜而充滿張力的故事、真實而富有質感的情節,密集的信息裡和精準的技術描寫匯為一體,如颶風般旋轉升騰,帶來前所未有的驚悚和迷茫,盡顯科幻現實主義的震撼。實屬近未來科幻的巔峰之作!"陳楸帆並未沾沾自喜,今年英文版上市的同時,中文版第二版也即將出版,他修改了數十處,希望作品變得更好。

當然,他的追求也不是總能讓讀者買賬,一篇誕生於"微三俗小說大賽"的小說《G代表女神》是他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表面上講述了一個女子追求性高潮的故事,尺度之大令人咋舌。這部作品得到了兩極分化的評價,一面是讀者的不解與迷惑,一面是業界給他頒發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還有學者要對文章進行深入解讀。其實這部作品陳楸帆最想討論的是權力的運行機制,他非常贊同福柯的觀點"施加予肉體的權力不應被看作是一種所有權,而應被視為一種戰略"。

陳楸帆其實很開心看到有爭議的結果,不僅僅因為得獎,而是看到了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他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大家視野和領域聚焦的不一樣,這說明了交流的必要性"。

如今,陳楸帆也真正找到了創作上歸鄉。兩年前,他再一次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下離開了VR創業公司,當了自己工作室的老闆,生活與工作上的不斷挑戰,讓陳楸帆看到了科幻世界中的更大可能。

坦然面對技術焦慮

很多商界大佬邀請劉慈欣去做顧問,是因為他們《三體》讀出了似乎有用的東西,甚至如三體管理學。他們希望用大劉神奇的腦子,撥開顯示迷霧的一角,窺見未來。陳楸帆也被不停地邀約演講和採訪。主辦方很多時候是帶著實用主義的態度,讓陳楸帆來解釋科幻有什麼用處,能否緩解現代人的焦慮。

科幻,並沒有緩解陳楸帆自己的焦慮,因為他感覺自己常常徘徊於寫得太好與太差之間,外部還有常常有截稿日期的壓力,另外,他還處於創作第二部長篇的綜合徵之中,要再次突破自己,並不容易。

但他肯定,科幻能夠解決人類文明整體的結構性焦慮——那些極具科幻並且現實的問題,諸如"工作會被AI取代嗎"之類的問題。陳楸帆說,"與其焦慮未知,不如擁抱變化"。陳楸帆寫了不少讓人焦慮的問題,從《人生算法》《未來病史》這樣的書名就能看出來。

2017年,在科幻品牌推手"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組織下,陳楸帆和江波、伊恩·麥克勞德(Ian R. Macledo)等多位科幻作家一起到"螞蟻金服"交流,這裡正在打造區塊鏈應用。幾位科幻作家領略了碼農們的風采,在代碼背後尋找各自的靈感,寫下一篇篇科幻小說。

陳楸帆意識到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會讓信息永遠被印記。他的《無債之人》故事中,角色們都揹負著寫在基因裡的債務,記錄在區塊鏈中,需要到太空挖礦"還債"。為了儘可能讓場景變得真實,同時顯示科學上的嚴謹,陳楸帆還閱讀了大量科學、技術論文。當然,探討現實的他,想寫的是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不過這次,《無債之人》由湛廬文化出版,收錄在新書《希望之地》中。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和新書《希望之地》(攝影 張星海)

在陳楸帆看來,我們現在已經和技術處於一種共生的狀態,從意識到肉體已經逐漸被科技改造,無法剝離。"我認為人類中心主義會被重新思考,從人類整體文明來看,人類與技術在共同進化,還會涉及倫理道德方方面面,所以我覺得科幻是探討這樣問題最好的工具。"

童年時,陳楸帆看過《2001太空漫遊》後,意識到在無垠的宇宙中自己如此渺小,這就是閱讀科幻給他最初的感動。他希望把這份感動繼續帶給讀者。《流浪地球》之後,傳說中的中國科幻元年已經到來,可以預知的是,他也會越來越忙。

陳楸帆作品>>>

陳楸帆:無債之人 | 花城新刊

太空大蔥

"

他只是一個業餘科幻作家,卻斬獲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等各種獎項。陳楸帆認為,科幻才是最大的現實主義。

文/記者 劉辛味 編輯/吉菁菁

攝影/張星海(除署名外)新媒體編輯/房永珍

2019年7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寬敞的報告廳裡擠滿了來自所內外的科學、科普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在炎炎夏日裡來到這裡只為聽一場關於量子信息的科普報告。主講人是華裔物理學家文小剛教授,用主持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曹則賢的話說,文小剛是隻差諾貝爾獎沒得過的科學家。

人群中一位穿著黑色T恤、休閒鞋的年輕人帶著一臉茫然與懵懂聽完了講座。如果不加以介紹,把他當成物理所內的學生也不出奇,只是時尚的髮型,可能與人們心中物理學霸的刻板形象不太相符。

他是陳楸帆,一位有諸多身份的精英人士。其中,最重要的身份之一,是一名科幻作家。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攝影/張星海)

一個業餘作家

"晚上我問了陳徵(北京交通大學物理系教師、光學博士,網紅科普達人),他說沒聽懂",陳楸帆平靜地說。那場科普報告中,文小剛教授講了萬物起源於量子信息,世界正在經歷第二次量子革命——信息與物質統一。陳楸帆說自己也有過類似想法,但更容易被和"民科"聯繫起來,"聽大科學家講出來就不一樣了"。

除了本能的興趣,聽報告是陳楸帆尋找靈感的另一種方式。他坐在報告廳裡,不是作為焦點,就和普通聽眾一樣——這也拉近了一位科幻作家和普通人的距離。實際上,1981年出生的陳楸帆在科幻圈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以說只差獲得科幻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了,他是中國科幻"晚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Qiufan Chen"也是最早出現在國外知名科幻雜誌上的中國名字,比劉慈欣更早,因為之前從未有人把中國的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直到陳楸帆認識了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後者才嘗試把陳楸帆的文字帶到了英語世界,再後來劉宇昆因翻譯《三體》而被廣為人知。正是在陳楸帆的積極促成下,劉宇昆通過架起了語言橋樑,他們一起共同見證了中國科幻進入世界舞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楸帆長期以來都是"野生作家"。他從北大中文系畢業後,一直工作在頂尖科技公司,這兩年才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幻上。他開了家自己的公司,卻低調稱其為"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工作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創作長篇和短篇,另一部分是商業合作、影視改編、架構(科幻)世界觀、打造IP"。

直至到現在,陳楸帆微博上還掛著"業餘科幻小說作家"的介紹。每當提到業餘科幻作家,人們常常第一個想到曾經的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其實,把科幻作為副業是絕大多數中國科幻作家的一個常態。他們組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圈子,很長時間裡都在猜測著自己能否靠全職寫作活下去,也正如此許多"野生作家"慢慢消失了,而陳楸帆卻一堅持就是十幾年。

他曾經說"業餘"的心態是把科幻當做一種純粹的愛好,不靠科幻吃飯。"寫作是自我表達的一個工具,也通過寫作來實現自我發現。" 白天,陳楸帆是職場精英;晚上他變身為一個宅男形態的思考者——大部分的時間泡在書籍、電影和網絡中,等待靈光閃現的瞬間,把從一切渠道接收到的信息架構在某個科幻的世界觀裡,最後磨出一篇故事。他並不總是高產的,卻一直獲得大獎評委的青睞。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與漫威之父斯坦·李合影(圖片來自網絡)

劉慈欣曾說過,科幻是一種關於變化的文學。陳楸帆正是在這個變化中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走上科幻之路

陳楸帆出生於汕頭,得益於當地的開放政策,他很小時候就接觸了諸如《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經典科幻影片。在研究所工作的父親還經常往家裡拿科普雜誌,陳楸帆愛讀《知識就是力量》《科學畫報》裡短篇故事。

小學時,由於教室不夠用,他只上半天課,另半天就泡在市圖書館,翻爛了凡爾納的《神祕島》。長期以往,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另一個結果就是腦內的"引力"已不足以對抗想象力,陳楸帆開始嘗試模仿創作科幻故事,上千字有關"太空戰鬥"內容的故事還得到了家人的鼓勵。

在少年時代,對他影響最大的科幻作品是亞瑟·克拉克的《與拉瑪相會》,講述了人類第一次見到來自外太空的太空船並去探索的故事。

"現在來看,這部作品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情節,但克拉克用自然主義的描寫方式,讓人感覺到有更高級智慧生命的存在,並且帶來了一種崇高的宗教感。" 故事中對人類終極問題的探索加上對技術的硬核描寫,深深觸動了陳楸帆,讓他開始認識到科幻不只是幻想。

15歲那年,陳楸帆在《科幻世界》上正式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誘餌》。不久之後,他在同學們不明覺厲的眼神中接過了"少年凡爾納獎"的證書,一顆科幻新星似乎馬上就要冉冉升起。

但這顆新星暫時沒升起來,因為迅速寫下的第二篇被退稿了。

陳楸帆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封打印出來的退稿信,他感覺:"扼殺了未來的科幻之星"。後來,他沒有再給這本雜誌投稿,但迎來了不斷地約稿——編輯部最終還是發現了這顆新星。

當時小小的挫折沒影響陳楸帆繼續當"別人家的孩子",學與玩都沒落下,而且也沒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影響。面對高考,物理成績最好的他被一位歷史代課老師忽悠進了文科班,說他能成為外交人才。

陳楸帆覺得自己成績好是因為有過硬的應試能力,"越臨近大考就發揮越好,運氣也不錯"。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似乎能跟科幻扯上關係:學業知識總有邏輯性,而創作一部科幻作品,邏輯自洽是重要的因素,正如陳楸帆自己的說法:"科幻小說是人們能用理性推導出來,高度自洽的作品"。當他已能創造出來一個合理的科幻故事時,瞭解出題人的意圖恐怕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2000年,陳楸帆被自己的班主任逼著報了北大——最終以汕頭市文科狀元的身份被北大中文系錄取。考上了北京大學,成為了一名"PKUer",到現在他都有很強的歸屬感。"北大有種特別的自由散漫,這裡有很多不一樣的人"。陳楸帆認為在這個寬鬆的環境裡他只個是正常人,但身邊牛人輩出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他在北大肆意揮灑著青春:除了足球、搖滾,他又輔修了一個影視藝術的學位,當然也少不了科幻。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科幻協會,一起寫作、品閱,把作品發到BBS上互相討論、結識了一批熱愛寫作的年輕人——他開始真正地進入科幻"圈子"。

他再一次參加了一個科幻徵文比賽,又拿了一等獎,考試型選手名不虛傳。

科幻世界裡的實驗者

在"培養文學研究者而非作家"的北大,陳楸帆接受的是嚴肅文學(或稱純文學)的教育,而這塊文學陣地中根本沒有科幻。即使是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是公認的世界名著,但通俗文學往往是不被認可的。因此相比於理工背景更擅長架構硬科學的世界,陳楸帆的作品文學性更強,也在追求與主流文學內共同鑽研的東西,不同的是,陳楸帆在科幻的世界進行著實驗。

陳楸帆受威廉·吉布森的影響很深,甚至在創作初期進行了有意的模仿。這位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發表的《神經漫遊者》開創了"賽博朋克"一代新文類,得到了主流文學的認同,也深深影響到流行文化。與傳統構建的烏托邦式的科幻完全不同,當普通讀者仍對科幻小說裡的發明成真津津樂道,科幻小說家早已開始審視未來人與社會的關係,反思現實與未來的走向。陳楸帆也在自己筆下進行著這樣的嘗試,當他的作品被翻譯到國外後,還獲得了中國的威廉·吉布森的稱號。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對我來說,關於科幻小說最不重要的就是它的預測能力"——威廉·吉布森(圖片來自網絡)

事實上,到底什麼是科幻文學至今也沒有一個確切定義。劉慈欣贊同美國科幻作家、學者岡恩(James E. Gunn)的說法,"科幻本身就是科幻的目的"。正如古希臘人認為科學最大的特徵是自由與無用,由此誕生了現在意義上的科學,正所謂"無用之用"。劉慈欣寫出《三體》更大程度上只是為了去構建一個令人著迷的科幻故事,其實這樣的科幻寫作已經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科幻作家試圖用科幻來說明問題,陳楸帆也是其中之一。

陳楸帆一直覺得,科幻是最大的現實主義。他解釋說,"在當下,我們無法脫離開科技的語境去討論絕大部分問題,如果不瞭解現實的科技本身,無法理解它的運作機制,就會對現實理解有偏差。對我來說,就是用科幻的方式去探討到底什麼是現實,更深入地理解現實。"

如何在科幻中反映現實?陳楸帆採用"問題式"的方法寫作。"要提出一個對當下有意義的問題,與個人經驗能產生聯繫,進而能夠幫助讀者去思考某些'終極'問題。"這也是他認為優秀的科幻作品要滿足的三個條件之一。第二個條件是"審美上的陌生感。"他認為,"這是科幻的核心創意,也是區別其他作品的核心要素,優秀的作品會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審美體驗"。

陳楸帆也提到,在文學層面科幻小說與純文學有共同之處,有些科幻小說作家並不讀純文學,"他們自以為很先鋒的東西,其實早已被純文學玩過了。"但他也清楚,不需要用主流文學的標準去評判科幻,兩者仍互不瞭解,需要更多的對話。第三則是在情感上能打動讀者,產生共鳴。"這種共鳴可能像讀過《三體》,讓我們產生新的認知,顛覆固有的世界觀或者對其他感情的重新認識。"

陳楸帆就在這樣要求自己,他會先尋找一個主題或者說母題,然後"異化"(在未來技術背景下,現實發生變異)去寫作,去探討人性深處在科技架構的未來世界會發生什麼。由此誕生了一批例如《墳》《麗江的魚兒們》《遞歸之人》等一批優秀的早期短篇作品。

精神上的歸鄉

每位作者都會有創作瓶頸,陳楸帆也不例外。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長,他開始反思,自己早期的作品雖然文字優美,但內容上仍缺少真情實意,無法打動人心。"2008年之前的作品是主題先行,用的大多是二手材料,我就用了一年來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經驗、一手材料、個性化的內容融進寫作。"

其實陳楸帆自己的經歷就很"科幻"。作為潮汕人,他本能地受到當地傳統保守的影響,雖然高考時"逃離"到了北京,畢業時還是選擇了離錢最近的房地產行業。當他發現宣傳文案寫得再好也不抵一塊好地皮時,毅然離開——無法寫科幻養活自己,就進入最具"科幻"色彩的企業工作。

他本來想去谷歌,但因沒有就業經驗而被拒絕,最後只好選擇曲線救國——先進入百度。一年後,順利進入谷歌,而5年後,他二進宮百度,直到2015年創業做了一家研發VR設備的副總裁。

在谷歌工作的那段時間,陳楸帆寫完了自己第一部長篇小說《荒潮》,故事講述了在硅島上形形色色的人。故事的背景原型是陳楸帆家鄉附近的小鎮貴嶼,這裡被稱為電子垃圾之都——在不足20萬人口的小鎮靠著處理電子垃圾維持運行,是廣東汙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有股魔幻的味道。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荒潮》英文版今年已出版(圖片來自網絡)

陳楸帆把這部小說看作是自己精神上的歸鄉,文中滲透著潮汕地區的文化,語言,隱喻消費主義和官僚主義背後的階層與鬥爭,而科幻的物質世界還用了很多谷歌提出的概念性產品作為延展,當他和時代共同淪陷在著巨大的矛盾漩渦中時,陳楸帆把人生旅途上的思考寫進了小說中。

這部小說得到了業界和讀者一致的高度評價,劉慈欣甚至這樣說,"複雜而充滿張力的故事、真實而富有質感的情節,密集的信息裡和精準的技術描寫匯為一體,如颶風般旋轉升騰,帶來前所未有的驚悚和迷茫,盡顯科幻現實主義的震撼。實屬近未來科幻的巔峰之作!"陳楸帆並未沾沾自喜,今年英文版上市的同時,中文版第二版也即將出版,他修改了數十處,希望作品變得更好。

當然,他的追求也不是總能讓讀者買賬,一篇誕生於"微三俗小說大賽"的小說《G代表女神》是他爭議最大的一部作品,表面上講述了一個女子追求性高潮的故事,尺度之大令人咋舌。這部作品得到了兩極分化的評價,一面是讀者的不解與迷惑,一面是業界給他頒發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還有學者要對文章進行深入解讀。其實這部作品陳楸帆最想討論的是權力的運行機制,他非常贊同福柯的觀點"施加予肉體的權力不應被看作是一種所有權,而應被視為一種戰略"。

陳楸帆其實很開心看到有爭議的結果,不僅僅因為得獎,而是看到了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他秉持著開放的態度,"大家視野和領域聚焦的不一樣,這說明了交流的必要性"。

如今,陳楸帆也真正找到了創作上歸鄉。兩年前,他再一次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下離開了VR創業公司,當了自己工作室的老闆,生活與工作上的不斷挑戰,讓陳楸帆看到了科幻世界中的更大可能。

坦然面對技術焦慮

很多商界大佬邀請劉慈欣去做顧問,是因為他們《三體》讀出了似乎有用的東西,甚至如三體管理學。他們希望用大劉神奇的腦子,撥開顯示迷霧的一角,窺見未來。陳楸帆也被不停地邀約演講和採訪。主辦方很多時候是帶著實用主義的態度,讓陳楸帆來解釋科幻有什麼用處,能否緩解現代人的焦慮。

科幻,並沒有緩解陳楸帆自己的焦慮,因為他感覺自己常常徘徊於寫得太好與太差之間,外部還有常常有截稿日期的壓力,另外,他還處於創作第二部長篇的綜合徵之中,要再次突破自己,並不容易。

但他肯定,科幻能夠解決人類文明整體的結構性焦慮——那些極具科幻並且現實的問題,諸如"工作會被AI取代嗎"之類的問題。陳楸帆說,"與其焦慮未知,不如擁抱變化"。陳楸帆寫了不少讓人焦慮的問題,從《人生算法》《未來病史》這樣的書名就能看出來。

2017年,在科幻品牌推手"未來事務管理局"的組織下,陳楸帆和江波、伊恩·麥克勞德(Ian R. Macledo)等多位科幻作家一起到"螞蟻金服"交流,這裡正在打造區塊鏈應用。幾位科幻作家領略了碼農們的風采,在代碼背後尋找各自的靈感,寫下一篇篇科幻小說。

陳楸帆意識到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點會讓信息永遠被印記。他的《無債之人》故事中,角色們都揹負著寫在基因裡的債務,記錄在區塊鏈中,需要到太空挖礦"還債"。為了儘可能讓場景變得真實,同時顯示科學上的嚴謹,陳楸帆還閱讀了大量科學、技術論文。當然,探討現實的他,想寫的是一個關於自由的故事。不過這次,《無債之人》由湛廬文化出版,收錄在新書《希望之地》中。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陳楸帆和新書《希望之地》(攝影 張星海)

在陳楸帆看來,我們現在已經和技術處於一種共生的狀態,從意識到肉體已經逐漸被科技改造,無法剝離。"我認為人類中心主義會被重新思考,從人類整體文明來看,人類與技術在共同進化,還會涉及倫理道德方方面面,所以我覺得科幻是探討這樣問題最好的工具。"

童年時,陳楸帆看過《2001太空漫遊》後,意識到在無垠的宇宙中自己如此渺小,這就是閱讀科幻給他最初的感動。他希望把這份感動繼續帶給讀者。《流浪地球》之後,傳說中的中國科幻元年已經到來,可以預知的是,他也會越來越忙。

陳楸帆作品>>>

陳楸帆:無債之人 | 花城新刊

太空大蔥

“總裁作家”陳楸帆:科幻是人類文明焦慮的解藥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製: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

歡迎朋友圈轉發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

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違者必究

閱讀更多權威有用的科普文章、瞭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動,請下載“科學加”客戶端。蘋果用戶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安卓用戶可以在應用寶、360手機助手、豌豆莢、華為、小米等應用市場搜索“科學加”下載安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