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如果不是元顥,陳慶之的北伐成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先說不對的地方。

在此次北伐失敗之後,陳慶之還活了十多年。如果陳慶之真有帶領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超能力,梁武帝蕭衍沒理由不派陳慶之繼續北伐的。

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在這種背景下,蕭衍或許會給陳慶之配備更多的軍隊和更多的補給,以便陳慶之發揮更多的才能。可事實卻是:陳慶之始終都是南樑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再也沒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對於這個事實,史書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蕭衍晚年的愚蠢和糊塗。但只要我們看一下南朝歷史,就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作為整個南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蕭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蕭衍為什麼只給陳慶之七千人,而不是三萬人或五萬人甚至更多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樑出動一支龐大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

元顥之所以能成功登基稱帝,離不開南樑的大力支持。但問題是:南樑對元顥的支持只能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如果不是元顥,陳慶之的北伐成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先說不對的地方。

在此次北伐失敗之後,陳慶之還活了十多年。如果陳慶之真有帶領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超能力,梁武帝蕭衍沒理由不派陳慶之繼續北伐的。

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在這種背景下,蕭衍或許會給陳慶之配備更多的軍隊和更多的補給,以便陳慶之發揮更多的才能。可事實卻是:陳慶之始終都是南樑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再也沒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對於這個事實,史書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蕭衍晚年的愚蠢和糊塗。但只要我們看一下南朝歷史,就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作為整個南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蕭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蕭衍為什麼只給陳慶之七千人,而不是三萬人或五萬人甚至更多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樑出動一支龐大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

元顥之所以能成功登基稱帝,離不開南樑的大力支持。但問題是:南樑對元顥的支持只能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如果南樑派出大量軍隊支持元顥,結果會怎麼樣呢?

首先元顥就不敢接受這種援助,因為元顥很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南樑今天可以派出十萬大軍,熱心地幫助自己,明天也可以用這十萬大軍吃掉自己。

而北方的各大實力派,也絕不可能支持元顥登基,反而會立刻與元顥劃清界限。因為這支規模龐大的南樑軍隊,絕不會心甘情願地跑到北方來替元顥打白工。

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中,北方各大實力派必然會組成聯軍,共同抵抗來自南樑的威脅。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那就是南北亂戰了,這並不符合南樑的利益,更不符合元顥的利益。

而蕭衍只給了陳慶之七千人,還打著元顥的旗號,自然可以迅速在中原地區打開局面。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之所以會出現南北朝長期對恃的罕見情況,原因絕不是因為缺乏軍事天才,而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過於複雜,往前一步或後退一步都要反覆思考,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

那是一個戰爭頻繁發生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於權力平衡追求到極致的時代,那是一個對人性重重考驗的時代,那是一個看不見前路的時代。

我認為:能夠在南北朝那樣的時代成為統治者,而且實現長期統治,必然要有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北朝的統治者雖然普遍名聲不顯,但顯然要比明清時期的大多數統治者高明得多。明清的統治者之所以大多善終,主要得益於制度和生產力的進步,但他們未必能在紛亂如麻的南北朝闖出一片天。

陳慶之能在北伐過程中取得輝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軍事才能,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武帝蕭衍樑制訂了一個切合實際的戰略。

七千人說多不多,可以被北方的大多數利益集團所接受;七千人說少不少,在名將的率領下,可以形成獨立的戰鬥能力。

我認為:南樑在決定北伐軍統帥和軍隊規模時,肯定經過了詳細地分析和細緻的規劃。幫助元顥在北方打開局面沒問題,努努力也能在北方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南樑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爾朱榮的軍事能力。趁爾朱榮奔赴河北平叛之機,陳慶之打下了洛陽。但爾朱榮本身也是一個軍事能力超強的人,他迅速平定了河北叛亂,回師找陳慶之算賬。

在這種背景下,兵力嚴重不足的客將陳慶之被打得異常狼狽,最終不得不削掉頭髮,假扮成和尚的樣子逃回南方。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如果不是元顥,陳慶之的北伐成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先說不對的地方。

在此次北伐失敗之後,陳慶之還活了十多年。如果陳慶之真有帶領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超能力,梁武帝蕭衍沒理由不派陳慶之繼續北伐的。

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在這種背景下,蕭衍或許會給陳慶之配備更多的軍隊和更多的補給,以便陳慶之發揮更多的才能。可事實卻是:陳慶之始終都是南樑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再也沒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對於這個事實,史書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蕭衍晚年的愚蠢和糊塗。但只要我們看一下南朝歷史,就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作為整個南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蕭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蕭衍為什麼只給陳慶之七千人,而不是三萬人或五萬人甚至更多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樑出動一支龐大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

元顥之所以能成功登基稱帝,離不開南樑的大力支持。但問題是:南樑對元顥的支持只能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如果南樑派出大量軍隊支持元顥,結果會怎麼樣呢?

首先元顥就不敢接受這種援助,因為元顥很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南樑今天可以派出十萬大軍,熱心地幫助自己,明天也可以用這十萬大軍吃掉自己。

而北方的各大實力派,也絕不可能支持元顥登基,反而會立刻與元顥劃清界限。因為這支規模龐大的南樑軍隊,絕不會心甘情願地跑到北方來替元顥打白工。

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中,北方各大實力派必然會組成聯軍,共同抵抗來自南樑的威脅。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那就是南北亂戰了,這並不符合南樑的利益,更不符合元顥的利益。

而蕭衍只給了陳慶之七千人,還打著元顥的旗號,自然可以迅速在中原地區打開局面。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之所以會出現南北朝長期對恃的罕見情況,原因絕不是因為缺乏軍事天才,而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過於複雜,往前一步或後退一步都要反覆思考,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

那是一個戰爭頻繁發生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於權力平衡追求到極致的時代,那是一個對人性重重考驗的時代,那是一個看不見前路的時代。

我認為:能夠在南北朝那樣的時代成為統治者,而且實現長期統治,必然要有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北朝的統治者雖然普遍名聲不顯,但顯然要比明清時期的大多數統治者高明得多。明清的統治者之所以大多善終,主要得益於制度和生產力的進步,但他們未必能在紛亂如麻的南北朝闖出一片天。

陳慶之能在北伐過程中取得輝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軍事才能,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武帝蕭衍樑制訂了一個切合實際的戰略。

七千人說多不多,可以被北方的大多數利益集團所接受;七千人說少不少,在名將的率領下,可以形成獨立的戰鬥能力。

我認為:南樑在決定北伐軍統帥和軍隊規模時,肯定經過了詳細地分析和細緻的規劃。幫助元顥在北方打開局面沒問題,努努力也能在北方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南樑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爾朱榮的軍事能力。趁爾朱榮奔赴河北平叛之機,陳慶之打下了洛陽。但爾朱榮本身也是一個軍事能力超強的人,他迅速平定了河北叛亂,回師找陳慶之算賬。

在這種背景下,兵力嚴重不足的客將陳慶之被打得異常狼狽,最終不得不削掉頭髮,假扮成和尚的樣子逃回南方。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來分析一下有道理的地方。

如果元顥積極與陳慶之合作,陳慶之的確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失敗。可問題就在於:元顥為什麼要積極與陳慶之合作呢?

南樑雖然國號為“樑”,卻並不是梁山的樑,梁武帝蕭衍更不是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哥哥,他們怎麼會這麼熱心呢?

元顥在南樑的幫助下成功復國,但南樑幫助元顥的動機卻並不純粹。基於南樑的利益,顯然是希望藉助幫助元顥復國的機會,趁勢控制元顥新建的北魏。

對此,元顥肯定是非常明白的。他想中興北魏,卻並不想給南樑當傀儡。在這種背景下,元顥在登基之後處處掣肘陳慶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雙方本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說得再難聽一點,在北魏舊勢力看來,陳慶之的軍隊就和傳說中的鬼子侵略軍差不多。當北魏舊勢力得知元顥帶著陳慶之回到北方的時候,所用的詞是“入寇”。

魏元天穆將擊邢杲,以北海王顥方入寇,集文武議之。——《資治通鑑》·樑紀九

日本人扶植汪精衛當總統,只是為了方便征服中國;南樑扶植元顥當皇帝,只是為了方便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進而光復中原、統一天下。

雖然一個是征服一個是光復,但這兩件事的性質,在北魏舊勢力看來是一樣的。

汪精衛藉著日本人的勢頭風光無二,於是成為了眾人唾罵的漢奸;如果元顥藉著南樑的勢頭呼風喚雨,那麼在北魏舊勢力的眼中,元顥和汪精衛之流能有多大區別呢(雖然他們不認識汪精衛)?如果元顥真的混成了汪精衛之流,他還怎麼在北方登基稱帝呢?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如果不是元顥,陳慶之的北伐成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先說不對的地方。

在此次北伐失敗之後,陳慶之還活了十多年。如果陳慶之真有帶領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超能力,梁武帝蕭衍沒理由不派陳慶之繼續北伐的。

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在這種背景下,蕭衍或許會給陳慶之配備更多的軍隊和更多的補給,以便陳慶之發揮更多的才能。可事實卻是:陳慶之始終都是南樑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再也沒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對於這個事實,史書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蕭衍晚年的愚蠢和糊塗。但只要我們看一下南朝歷史,就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作為整個南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蕭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蕭衍為什麼只給陳慶之七千人,而不是三萬人或五萬人甚至更多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樑出動一支龐大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

元顥之所以能成功登基稱帝,離不開南樑的大力支持。但問題是:南樑對元顥的支持只能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如果南樑派出大量軍隊支持元顥,結果會怎麼樣呢?

首先元顥就不敢接受這種援助,因為元顥很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南樑今天可以派出十萬大軍,熱心地幫助自己,明天也可以用這十萬大軍吃掉自己。

而北方的各大實力派,也絕不可能支持元顥登基,反而會立刻與元顥劃清界限。因為這支規模龐大的南樑軍隊,絕不會心甘情願地跑到北方來替元顥打白工。

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中,北方各大實力派必然會組成聯軍,共同抵抗來自南樑的威脅。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那就是南北亂戰了,這並不符合南樑的利益,更不符合元顥的利益。

而蕭衍只給了陳慶之七千人,還打著元顥的旗號,自然可以迅速在中原地區打開局面。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之所以會出現南北朝長期對恃的罕見情況,原因絕不是因為缺乏軍事天才,而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過於複雜,往前一步或後退一步都要反覆思考,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

那是一個戰爭頻繁發生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於權力平衡追求到極致的時代,那是一個對人性重重考驗的時代,那是一個看不見前路的時代。

我認為:能夠在南北朝那樣的時代成為統治者,而且實現長期統治,必然要有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北朝的統治者雖然普遍名聲不顯,但顯然要比明清時期的大多數統治者高明得多。明清的統治者之所以大多善終,主要得益於制度和生產力的進步,但他們未必能在紛亂如麻的南北朝闖出一片天。

陳慶之能在北伐過程中取得輝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軍事才能,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武帝蕭衍樑制訂了一個切合實際的戰略。

七千人說多不多,可以被北方的大多數利益集團所接受;七千人說少不少,在名將的率領下,可以形成獨立的戰鬥能力。

我認為:南樑在決定北伐軍統帥和軍隊規模時,肯定經過了詳細地分析和細緻的規劃。幫助元顥在北方打開局面沒問題,努努力也能在北方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南樑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爾朱榮的軍事能力。趁爾朱榮奔赴河北平叛之機,陳慶之打下了洛陽。但爾朱榮本身也是一個軍事能力超強的人,他迅速平定了河北叛亂,回師找陳慶之算賬。

在這種背景下,兵力嚴重不足的客將陳慶之被打得異常狼狽,最終不得不削掉頭髮,假扮成和尚的樣子逃回南方。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來分析一下有道理的地方。

如果元顥積極與陳慶之合作,陳慶之的確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失敗。可問題就在於:元顥為什麼要積極與陳慶之合作呢?

南樑雖然國號為“樑”,卻並不是梁山的樑,梁武帝蕭衍更不是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哥哥,他們怎麼會這麼熱心呢?

元顥在南樑的幫助下成功復國,但南樑幫助元顥的動機卻並不純粹。基於南樑的利益,顯然是希望藉助幫助元顥復國的機會,趁勢控制元顥新建的北魏。

對此,元顥肯定是非常明白的。他想中興北魏,卻並不想給南樑當傀儡。在這種背景下,元顥在登基之後處處掣肘陳慶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雙方本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說得再難聽一點,在北魏舊勢力看來,陳慶之的軍隊就和傳說中的鬼子侵略軍差不多。當北魏舊勢力得知元顥帶著陳慶之回到北方的時候,所用的詞是“入寇”。

魏元天穆將擊邢杲,以北海王顥方入寇,集文武議之。——《資治通鑑》·樑紀九

日本人扶植汪精衛當總統,只是為了方便征服中國;南樑扶植元顥當皇帝,只是為了方便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進而光復中原、統一天下。

雖然一個是征服一個是光復,但這兩件事的性質,在北魏舊勢力看來是一樣的。

汪精衛藉著日本人的勢頭風光無二,於是成為了眾人唾罵的漢奸;如果元顥藉著南樑的勢頭呼風喚雨,那麼在北魏舊勢力的眼中,元顥和汪精衛之流能有多大區別呢(雖然他們不認識汪精衛)?如果元顥真的混成了汪精衛之流,他還怎麼在北方登基稱帝呢?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甚至都不需要說那麼遙遠的事,只要看看梁武帝蕭衍去世之後的局面就知道了:蕭衍的兒子和孫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紛紛向北朝尋求援助,而北朝也總是很“熱心”地幫助他們。

北朝援助蕭衍的兒子和孫子們爭奪皇位,當然不是發揚什麼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只是為了在江南謀求最大利益罷了。後來的南朝之所以會越來越衰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朝在江南扶植了一個傀儡國家(後梁),而南陳直到滅亡,也無法佔據整個江南地區。

只要釐清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元顥絕不可能全心全意地與陳慶之合作,如果合作得過於投入,必然會使得自己“叛徒”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我們之所以會非議元顥,只是因為我們站在南樑的立場上看問題:元顥作為北魏皇族,居然不願意和南樑實現全方位合作,我們都覺得元顥的良心大大滴壞。

這樣先有立場再有結論的歷史觀並不可取,因為這無益於我們客觀冷靜地分析歷史。

"

​想當初,北魏宣武帝元恪在位之時,恰逢南朝齊樑交替,政局不穩之際。元恪趁勢南征,幾乎把整個中原都奪了過來。

可等到爾朱榮亂政之時,北方開始大亂,而南方的樑朝卻已經穩定了下來。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蕭衍打算北伐,動手把丟失的中原搶回來。於是乎,名將陳慶之橫空出世。

帝以魏北海王顥為魏王,遣東宮直閤將軍陳慶之將兵送之還北。——《資治通鑑》·樑紀八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陳慶之率軍北伐,一舉收復了整個淮南地區,並且越過淮河,收復了廣闊的淮北地區。收復淮河流域之後,陳慶之又率領七千將士,一鼓作氣攻入了北魏都城洛陽。

慶之以數千之眾,自發銍縣至洛陽,凡取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皆克。——《資治通鑑》·樑紀九

陳慶之絕對是南朝歷史上當之無愧的優秀統帥,但史書在記錄陳慶之的戰績時,從來都不肯好好說話,而是喜歡編造各種神話。以至於陳慶之的地位被無限拔高,最後甚至到了誇張離奇的地步。

慶之麾下悉著白袍,所向披靡。先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自發銍縣至於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梁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陳慶之等

客觀地說,陳慶之的戰績雖然了不起,但實在談不上有多神奇。換言之,陳慶之可以算是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能與之比肩的名將並不少,超過他的名將也不是沒有。

因為洛陽是北魏的都城,所以後世讀者總喜歡把陳慶之收復洛陽的事蹟吹得神乎其神,更是把收復洛陽的難度和戰略意義吹得無比重要,這種做法實在是太離譜了。

關於洛陽和中原地區,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覆強調過:這個地區的象徵意義遠高於戰略意義。甚至可以說: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地區根本就沒有什麼戰略意義可言。

在天下統一之後,洛陽自然可以作為都城,因為洛陽被稱為“天下之中”,是中原王朝威服四方的象徵。但在天下大亂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就會下降,淪為一塊雞肋地區。

西晉滅亡後,洛陽的地位一直無法與長安和鄴城相提並論,亂世梟雄們會圍繞長安和鄴城進行反覆爭奪,卻很少有人會在洛陽一帶大打出手。

隨著魏孝文帝革俗漢化,北魏進入全盛時期,洛陽的地位再一次被提高。可在北魏風雨飄搖的時候,洛陽的地位又一次下降了。

爾朱榮和高歡都是北魏末年的亂世梟雄,但他們從來都不認為洛陽有多重要,也都不願意親自坐鎮洛陽。

瞭解到上述史實之後,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陳慶之收復洛陽,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戰略意義。

更重要的是:北方當時的重要軍閥爾朱榮並不在洛陽,陳慶之趁勢偷襲,難度自然會降低一些。

而且陳慶之攻打洛陽的時候,一直都有帶路黨在前面引路。在攻陷洛陽之前,以元顥為代表的北魏舊勢力一直與陳慶之維持著合作關係。

如果掐頭去尾地看,陳慶之的北伐雖然算得上成功,卻也談不上神奇;如果完整地看,陳慶之的北伐恐怕只能算勉強合格,說成功都有點勉強。

無論我們把陳慶之的北伐說得多麼了不起,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陳慶之的北伐只持續了三個月,然後就被爾朱榮打敗了。

陳慶之的北伐,與前朝東晉的歷次北伐並沒有本質區別。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北伐的最大成就只侷限於黃河以南地區(中原),從未越過黃河以北。而隨著北軍重兵集結,南軍想長久佔據黃河以南地區也是很難實現的。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如果不是元顥,陳慶之的北伐成果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說法對也不對,我們先說不對的地方。

在此次北伐失敗之後,陳慶之還活了十多年。如果陳慶之真有帶領幾千人打敗十幾萬人的超能力,梁武帝蕭衍沒理由不派陳慶之繼續北伐的。

五年十月,卒,時年五十六。——《梁書》·卷第三十二·列傳第二十六

在這種背景下,蕭衍或許會給陳慶之配備更多的軍隊和更多的補給,以便陳慶之發揮更多的才能。可事實卻是:陳慶之始終都是南樑最優秀的將領之一,卻再也沒有直搗黃龍的機會。

對於這個事實,史書總是把責任歸咎於蕭衍晚年的愚蠢和糊塗。但只要我們看一下南朝歷史,就應該明白一個事實:作為整個南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蕭衍的政治手腕和戰略眼光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蕭衍為什麼只給陳慶之七千人,而不是三萬人或五萬人甚至更多呢?原因很簡單,如果南樑出動一支龐大的軍隊,陳慶之肯定無法在北方立足。

元顥之所以能成功登基稱帝,離不開南樑的大力支持。但問題是:南樑對元顥的支持只能停留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如果南樑派出大量軍隊支持元顥,結果會怎麼樣呢?

首先元顥就不敢接受這種援助,因為元顥很清楚: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南樑今天可以派出十萬大軍,熱心地幫助自己,明天也可以用這十萬大軍吃掉自己。

而北方的各大實力派,也絕不可能支持元顥登基,反而會立刻與元顥劃清界限。因為這支規模龐大的南樑軍隊,絕不會心甘情願地跑到北方來替元顥打白工。

在大敵當前的環境中,北方各大實力派必然會組成聯軍,共同抵抗來自南樑的威脅。如果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那就是南北亂戰了,這並不符合南樑的利益,更不符合元顥的利益。

而蕭衍只給了陳慶之七千人,還打著元顥的旗號,自然可以迅速在中原地區打開局面。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之所以會出現南北朝長期對恃的罕見情況,原因絕不是因為缺乏軍事天才,而是因為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過於複雜,往前一步或後退一步都要反覆思考,稍有不慎則滿盤皆輸。

那是一個戰爭頻繁發生的時代,那是一個對於權力平衡追求到極致的時代,那是一個對人性重重考驗的時代,那是一個看不見前路的時代。

我認為:能夠在南北朝那樣的時代成為統治者,而且實現長期統治,必然要有非常優秀的個人素質。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北朝的統治者雖然普遍名聲不顯,但顯然要比明清時期的大多數統治者高明得多。明清的統治者之所以大多善終,主要得益於制度和生產力的進步,但他們未必能在紛亂如麻的南北朝闖出一片天。

陳慶之能在北伐過程中取得輝煌的成就,一方面是因為他擁有過人的勇氣和軍事才能,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梁武帝蕭衍樑制訂了一個切合實際的戰略。

七千人說多不多,可以被北方的大多數利益集團所接受;七千人說少不少,在名將的率領下,可以形成獨立的戰鬥能力。

我認為:南樑在決定北伐軍統帥和軍隊規模時,肯定經過了詳細地分析和細緻的規劃。幫助元顥在北方打開局面沒問題,努努力也能在北方形成自己的勢力範圍。

但南樑千算萬算,就是沒算準爾朱榮的軍事能力。趁爾朱榮奔赴河北平叛之機,陳慶之打下了洛陽。但爾朱榮本身也是一個軍事能力超強的人,他迅速平定了河北叛亂,回師找陳慶之算賬。

在這種背景下,兵力嚴重不足的客將陳慶之被打得異常狼狽,最終不得不削掉頭髮,假扮成和尚的樣子逃回南方。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史書習慣於把陳慶之的失敗,歸咎於元顥的從中作梗,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來分析一下有道理的地方。

如果元顥積極與陳慶之合作,陳慶之的確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失敗。可問題就在於:元顥為什麼要積極與陳慶之合作呢?

南樑雖然國號為“樑”,卻並不是梁山的樑,梁武帝蕭衍更不是人稱“及時雨”的宋江哥哥,他們怎麼會這麼熱心呢?

元顥在南樑的幫助下成功復國,但南樑幫助元顥的動機卻並不純粹。基於南樑的利益,顯然是希望藉助幫助元顥復國的機會,趁勢控制元顥新建的北魏。

對此,元顥肯定是非常明白的。他想中興北魏,卻並不想給南樑當傀儡。在這種背景下,元顥在登基之後處處掣肘陳慶之,又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雙方本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說得再難聽一點,在北魏舊勢力看來,陳慶之的軍隊就和傳說中的鬼子侵略軍差不多。當北魏舊勢力得知元顥帶著陳慶之回到北方的時候,所用的詞是“入寇”。

魏元天穆將擊邢杲,以北海王顥方入寇,集文武議之。——《資治通鑑》·樑紀九

日本人扶植汪精衛當總統,只是為了方便征服中國;南樑扶植元顥當皇帝,只是為了方便在北方建立傀儡政權,進而光復中原、統一天下。

雖然一個是征服一個是光復,但這兩件事的性質,在北魏舊勢力看來是一樣的。

汪精衛藉著日本人的勢頭風光無二,於是成為了眾人唾罵的漢奸;如果元顥藉著南樑的勢頭呼風喚雨,那麼在北魏舊勢力的眼中,元顥和汪精衛之流能有多大區別呢(雖然他們不認識汪精衛)?如果元顥真的混成了汪精衛之流,他還怎麼在北方登基稱帝呢?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甚至都不需要說那麼遙遠的事,只要看看梁武帝蕭衍去世之後的局面就知道了:蕭衍的兒子和孫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紛紛向北朝尋求援助,而北朝也總是很“熱心”地幫助他們。

北朝援助蕭衍的兒子和孫子們爭奪皇位,當然不是發揚什麼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只是為了在江南謀求最大利益罷了。後來的南朝之所以會越來越衰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朝在江南扶植了一個傀儡國家(後梁),而南陳直到滅亡,也無法佔據整個江南地區。

只要釐清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元顥絕不可能全心全意地與陳慶之合作,如果合作得過於投入,必然會使得自己“叛徒”的名聲越來越響亮。

我們之所以會非議元顥,只是因為我們站在南樑的立場上看問題:元顥作為北魏皇族,居然不願意和南樑實現全方位合作,我們都覺得元顥的良心大大滴壞。

這樣先有立場再有結論的歷史觀並不可取,因為這無益於我們客觀冷靜地分析歷史。

詳解陳慶之北伐:三個月迅速收復中原,卻因兵力不足慘敗於爾朱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