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禮濤的《掃毒2》,是否能夠超越陳木勝的《掃毒1》呢?

在談論《掃毒2》之前,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掃毒1》,《掃毒1》由陳木勝執導,陳木勝、文雋、凌志民等好幾個大家一起編劇,該片是講述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馬昊天(劉青雲飾)、張子偉(張家輝飾)和蘇建秋(古天樂飾)共同效力於毒品調查科。在一次臨時改變計劃的行動後,蘇建秋因為臥底身份不能與妻子過正常生活而心生退意,但在馬昊天與張子偉的勸說下,三人決定進行最後一搏。蘇建秋跟著毒販老大黑柴前往泰國與毒販Bobby進行對接,目的是見到行動的最大目標“八面佛”,馬昊天則和張子偉以及同事王順益進行跟進。由於泰國警方的配合不力導致蘇建秋身份暴露,雖然蘇建秋答應馬昊天繼續把交易完成,但失敗的導火索已經埋下。交易當天警方几乎全軍覆沒,危急之時馬昊天挾持了八面佛的女兒緬娜準備逃命,八面佛承諾只要還回緬娜,馬昊天可以帶走蘇建秋和張子偉中的一個,沒被選中的則要被推進鱷魚池。面對抉擇,馬昊天進退兩難,手心手背,然而他做的決定卻已經註定了這場“掃毒”行動的代價。

劇情緊張刺激,直透人性深處,似乎很過癮,但是在情節的處理上,卻有很多硬傷,根本沒有邏輯可言,不符合常理。沒有沒有比一個本該死的透透的人,在N年之後又出現更離譜更俗套的劇情了,尤其胸口正中一槍 從幾十米的高度墜下(這個高度掉下去不掌握好角度本身就能摔傷) 水池裡全是鱷魚。可是主人公不但沒死,而且被毒梟的女兒救了,最後還娶了毒梟的女兒。

整個電影的前半部顯得有張有弛,在張家輝復活之前,我都覺得這是一部節奏掌握的很不錯的典型的香港警匪片。看到張家輝復活之後,心理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瞬間降了一節。

總之電影實際上沒什麼太深的東西,前半段不錯,後半段離譜。為了重視兄弟情誼和矛盾衝突,直接忽略了劇情的合理性安排。

邱禮濤的《掃毒2》,是否能夠超越陳木勝的《掃毒1》呢?

陳木勝在拍攝《掃毒1》的時候,應該借鑑了一些影視的創作手法。我給大家展示一下,這只是我個人的認為,網友們千萬不要噴我哦。

一.《龍虎風雲》(林嶺東,1987年)

1.開場

《掃毒》開場有大量的香港街景,並且大部分都是俯拍的夜景,這跟《龍虎風雲》的第一鏡很像(由上至下的搖鏡),兩部片子的開場不僅都同樣地選擇像廟街這類龍蛇混雜的街市,以暗示犯罪的即將發生,而且都很注重紀實性。

2.人物

《掃毒》裡的古天樂和《龍虎風雲》裡的周潤發都叫“秋”,二者都有同樣的身份——警方在毒販身邊安插的臥底,並且兩人都具有同樣的情感——對臥底身份的厭倦,對重返警察崗位跟家庭生活的渴望,以及對危機四伏的恐懼。

二、《英雄本色》(吳宇森,1986年)

1.跛腳

《掃毒》跟《英雄本色》都用了跛腳來象徵人物的衰落,這種具象化的符號加深了觀眾對人物淒涼處境的代入感,而兩部電影裡的主角都在跛腳後面臨事業的低潮與兄弟的不和。

2.倒地雙槍

“倒地雙槍”可謂吳宇森的獨創絕技,以動作瀟灑著稱,此絕學自開創以來,受到中外眾多影迷和導演的喜歡,並被多次借鑑,此次劉青雲在《掃毒》中也玩了一把,不過在視覺美感上還是不如小馬哥的。

三、《喋血街頭》(吳宇森,1990年)

外部環境、人物關係

《掃毒》在泰國的戲份,有幾分《喋血街頭》的影子,不光是裡面出現了東南亞軍隊跟重型武器,連人物陷入困境,以及三兄弟關係的決裂都似曾相識。

四、《放逐》(杜琪峰,2006年)

血霧,結尾處理

杜琪峰拍槍戰戲有一個要訣,就是著重表現瞬間的爆發力,所以才有了血霧。一般他拍血霧的時候都配以慢鏡,來渲染出一種血腥的美感。

這次陳木勝在《掃毒》的結尾大決戰也用了血霧,但是有點東施效顰,拍得毫無美感,在視點選擇跟景別切換的合理性上面也很差。簡單來說,就是看起來很混亂,看完不知道TM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就結束了。

再說,你後面都用了血霧,前面幹嘛去了?有位網友說得很對,他壓根就不應該把現實的槍戰跟美化的槍戰混在一部電影裡拍,最後搞得四不像。

在結尾處理上,《掃毒》也有很多跟《放逐》相似的地方,深入虎穴、以少敵多、密閉空間,最後,劉古張三人還大談小時候踢波的趣事,踢波?這不就是杜琪峰最喜歡用來表現兄弟情誼的小技巧嗎。

五、置景方面的借鑑

——《無間道》(劉偉強、麥兆輝,2002年)

——《唯神能恕》(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2013年)

電影開頭在廟街舊樓裡的毒品交易、結尾大決戰的酒吧,分別借鑑了《無間道》、《唯神能恕》兩部電影的置景,這個光看場景主色調就能對比出。

懂得借鑑其實是好事,古往今來,很多導演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成功的,杜琪峰學黑澤明、吳宇森學梅爾維爾,但這事兒,你搞好了就是昆汀周星馳,搞不好就是陳木勝了。

《掃毒》這部片子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太多以前港片的影子,反而迷失了自己,很雜,很四不像,連每個段落的調色都不統一。

陳木勝是像陳可辛一樣會算計的導演。

這是那個時代香港導演的通病。成功是因為重視觀眾體驗,失敗也是因為太在意觀眾體驗。

可以說,陳木勝是功夫片導演,他拍過的成名片大多是功夫片,在九十年代港片最輝煌的時候,他是很有一些代表作的。陳木勝所拍的電影,大多數是英雄情結,兄弟義氣,熱衷塑造街頭流氓、無業遊民、失意警察。陳木勝拍片還是很有風格的,沒有太大的跳躍,水平也基本持平,沒有特別特別差的臭名聲之作。

陳木勝電影的分界點,大概可以從2005年《三岔口》開始。在《三岔口》之前,陳木勝用的是自己趕上香港電影輝煌時使用的本能手法,重點放在小人物的忠義悲劇和精彩打鬥上。香港電影衰落後,陳木勝也試錯地探索過拍片方向,最終《三岔口》的肯定令他找到了方向。

2005年《三岔口》是郭富城轉型之作,令迷茫的天王最終獲得自信轉型到電影演出上。陳木勝似乎也探索到了港片的新內涵,除了傳統的打鬥和兄弟義氣之外,更注重探索人物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縱觀本片,是三大影帝個人表演的勝利,是陳木勝再次挑戰獎項的野心之作,是導演迎合觀眾衝擊票房的有力候選,但是要說是港片的復興之作,未免太樂觀。

邱禮濤的《掃毒2》,是否能夠超越陳木勝的《掃毒1》呢?

下面我再來說說《掃毒2》,導演換人了,是邱禮濤,編劇是李敏,主演是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林嘉欣等明星。

劇情是毒品市場維持四分天下的格局已久,但自從地藏(古天樂飾)與墨西哥大毒梟合作擴張勢力,策劃一連串黑吃黑事件企圖“毒霸”香港毒品市場,警員林正風(苗僑偉飾)便帶著他的掃毒行動組全力追緝毒販。另一方面,因兒時親眼目睹父親被毒品所毀而嫉毒如仇的慈善家兼金融鉅子餘順天(劉德華飾),正懸賞一億追殺香港最大毒販,此舉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原來,餘順天和地藏有著不可告人的同門關係,一場天地對決一觸即發。在二十年的同門情誼面前,兄弟二人又將如何面對這場“毒局”?與此同時,林正風妻子、同事在執行緝毒任務時被吸毒者和毒販殘忍殺害,揹負著喪妻之痛的他也將與毒販們展開殊死對決。

港片的劇情其實都是不錯的, 在某種程度上,《掃毒2》的畫面和情節處理上,應該與《掃毒1》差不到哪裡去。

邱禮濤拍了很多片,他向來快手多產,並不為市道左右,在港產片導演中有其獨特的代表性。除了是類型片多面手外,他還有另一條社會良知寫實言志的路線,通俗類型框框內寫人寫情亦不乏佳作。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工多藝熟,他從大量小本製作實戰經驗中磨練出一套“經濟美學”,乍看貌不驚人,卻極富香港電影人的高效率和“執生精神”。承襲前人的作品是邱禮濤作品的特點,他觀察事物角度刁鑽,理解精準,有悲天憫人的一面,而將前作的主題“去到盡”或者另闢蹊徑又是他另一種創意所在。既能放得下身段保持低姿態,滿足惡趣味,一面又堅持甚至可以講是固執地維護港影之傳統與尖銳。黑幫、三級、恐怖、喜劇,他樣樣拿捏過,嘗試過,他秉承的是港九魚龍混雜的殖民地歷史所灌輸的特殊氣質,通俗與低俗並舉,卻絲毫未向其妥協,反而犀利不減當年,將Cult進行到底,足見個性執拗,思想“頑固”。

邱禮濤的最大特點就是每部作品中通常都有一兩處的神來之筆,但整體看又常常會有些許缺憾。他本人似乎也是香港主流商業電影的邊緣人,即使他曾經掀起了好幾個類型風潮,如《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飽》(1993)開啟了變態殺人犯的流行人物類型,《陰陽路》(1997)成為長壽鬼片的代表作,但他從來都不是王晶。在類型的承接及發展的過程中,邱禮濤只把自己當作身處其中的一分子而已,一旦賺夠了錢就去開拍自己心目中的喜好作品。邱禮濤的高效率使他成為業內的快槍手,作品的成本及水平可以得到有限範圍內的保證,但又因為製作條的粗疏,很多作品都不是那麼耐看。邱本人對底層、黑色等極端風格十分偏愛,製造“恐怖”和具“血腥感”的凌厲影像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邱禮濤行事特立獨行,別人喜歡拍大製作,他卻偏偏喜好導演低成本影片。別的導演總會想盡一切法子取悅觀眾,他卻毫不客氣地讓觀眾在強烈得令人作嘔的殘暴與血腥裡反思。

邱禮濤與陳木勝,各有各得強項,希望他的這部《掃毒2》,不要令人失望。

邱禮濤的《掃毒2》,是否能夠超越陳木勝的《掃毒1》呢?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吳學華講歷史,裡面有很多好看的文章。《杜月生對女人的權謀藝術》、《澳門賭王的傳奇人生和賺錢之道》、《曾國藩的大智慧30課》、

有反映現代拆遷內幕的半紀實性文章《黑道老大》。

有描寫湘西趕屍和苗疆蠱毒的《湘西祕事》。

有講述抗戰中日軍為了尋找不死神藥,而誤入太行山八路軍後勤兵工廠的《太行山祕谷》

更為關鍵的是,還有一本解開江西婺源胡氏宗族玄機的《帝胄龍脈》,當年出版社上報到胡辦,經調查確有此事之後(有宗譜和太子墓為證),胡辦批示:歷史還是要尊重的。該書才得以順利出版。民國大文豪胡適,紅頂商人胡雪巖,本姓都是姓李的,是李世民的後裔,是李改胡,相關的資料和證據,都在那篇文章裡,裡面還有關於太子墓風水的詳解,非常神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