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中看人的二面性

《沉默的羔羊》導演喬納森·德梅於4月26日在紐約因病去世。喬納森上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從影,1991年他導演的《沉默的羔羊》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5項大獎。在奧斯卡歷史上,只有三部影片曾獲得全部五個核心獎項,《沉默的羔羊》就是其中之一。

《沉默的羔羊》中看人的二面性

《沉默的羔羊》之所以能成為奧斯卡經典大作,我認為主要是他將人的二面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引起觀眾的共鳴。故事主要圍繞FBI美女探員史琳達,凶手比爾以及心理學博士漢尼拔三個主要人物展開。而這三個主人公都無一例外地具有突出的雙重性格。

探員史達琳有著不幸的童年,自幼喪母,十歲那年又目睹了父親被劫匪槍殺,這給史達琳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創傷,使她感到孤獨、無助。後來她去一個有牧場的親戚家,當她聽到即將被宰殺的羔羊淒厲慘叫時,她感到異常害怕,試圖去解救那些可憐的羔羊。當她抱著羔羊跑了幾里路後,最後還是被抓回宰殺,這使她感到更加無助。之後她被送進了孤兒院,童年的創傷使她幼小的心靈蒙上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史達琳希望自己能振作強大起來,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他人,這也是她選擇當探員的理由。但她依然無法擺脫童年陰影,儘管自己有了力量,外表看起來堅強,但內心深處依舊認為自己像羔羊一樣弱小。直到影片最後當她親手擊斃了比爾,才可以說她真正地強大起來了,或許可以帶她走出童年的陰影。

《沉默的羔羊》中看人的二面性

比爾是一個心理變態的人,他是一個易性癖,這也是由他童年時期遭受的暴力導致。比爾之所以會走到殺人制作人皮衣服這步,都是作為弱者的他被壓迫、被踐踏造成的心理扭曲的結果。童年的暴力讓比爾的人格發生了分裂,他渴望轉變自己的身份,以此來減少來自外部的暴力,因此他把自己看作是女性,心理髮生了嚴重的扭曲。比爾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女人,但是能夠做變性手術的醫院都拒絕了他,他決定用女人的皮做一件真正的女人衣服,穿上這件衣服他認為自己也就成為真正的女人了。心理扭曲程度已經非同一般。從一個弱者到一個施暴者,比爾角色的轉換都是來自於暴力本身,他既是一個受害者又是一個令人髮指的殺人惡魔,但是歸根結底,他始終是一個孤獨的無助的受害者,他的傷害不僅僅是來自於身體,更嚴重的是對心理的傷害,這傷害是永遠無法痊癒的。

《沉默的羔羊》中看人的二面性

心理學博士漢尼拔,更是一個人格分裂者。他是一個出色的心理醫生,有超凡的專業素養,超高的智商,敏銳的觀察力,一雙深邃的如鷹眼般的藍色眼睛好像能洞穿一切,曾獲得過眾多心理學界的成就與名譽。他在人前表現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然、溫文爾雅,使你根本無法將他跟一個食人惡魔相聯繫起來。而他卻是一個真正恐怖的食人惡魔,曾經將一個人口調查員的肝臟吃掉,將一位護士的半邊臉咬下並將其舌頭吃掉。這些血淋淋的現實讓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而他卻能淡定自若,就算是在吞掉護士的舌頭時脈搏依舊是八十五,他的心理素質之強大簡直無法讓人理解。

《沉默的羔羊》中看人的二面性

影片中看似英雄的史達琳其實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看似殘暴的比爾其實是一個無助的的弱者,而看似紳士般的漢尼拔醫生其實是一個食人的惡魔,真是天使的一半是魔鬼,魔鬼的一半是天使,讓人琢磨不透。這也是影片引人入勝的關鍵,可以看出導演喬納森的高明之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