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有沒有哪個電視節目,是你看了十幾年的?

其實,別說看十幾年了,除了《新聞聯播》這種固定新聞類節目外,能播出十幾年的都不多見。

書單君第一個想起來的,是《魯豫有約》。有料,有細節,作為媒體人,我想不起有多少次在查資料時翻看它。

別的訪談類節目停播的停播,換人的換人,只有魯豫一直在。

哪怕有人黑她“情商低”,可從2002年開播至今的18年裡,魯豫錄了3000多期節目,讓10000多人講出了他們的故事。

有人說,放眼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節目,鳳毛麟角,魯豫做出《魯豫有約》,運氣真是好。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然而,書單君想說:一個人的成功,從來都是有跡可循的,與其說是命運的饋贈,倒不如說是努力與時間的報償。

今天,書單君和大家分享關於魯豫的故事。你會發現,能把一件事情堅持做18年,從來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容易。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1993年,中央電視臺到傳媒大學挑選主持人,現場烏壓壓一片。

所有同學都面完了,魯豫最後一個進場,從面試官的表情看出,前面的人沒有驚喜。

當時主持面試的是央視導演張曉海。魯豫對他並不熟悉,只知道他是中央臺文藝部最有潛質的年輕導演之一。她記得文藝部還有兩個大鬍子導演,於是拿著麥克風看著張導的鬍子說:“我就訪你了。”

張導點了點頭:“行。”

“為什麼文藝部的導演都留大鬍子?你、趙安、張子揚。”

張導愣了一下,還沒回過神,魯豫緊接著又拋出一問:

“你們3個人是中央臺最年輕有為的導演,你們之間的競爭厲害嗎?”

張導又愣了。

後來,張曉海多次提到魯豫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逼得他無處躲藏。

這次面試,讓魯豫入了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行當。

那一年,她23歲。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剛進中央臺,她主持《藝苑風景線》,第二年就獲得了“中央電視臺最受歡迎的十大節目主持人”稱號。

後來,她從央視離職,加入鳳凰衛視,但還是做的文藝類節目。

真正迎來自己的事業轉折機遇,是在1998年。

某天早晨,鳳凰衛視的老闆劉長樂問魯豫,要不要考慮來做一檔叫《鳳凰早班車》的晨間新聞節目?

這對此前沒怎麼做過新聞節目主持的魯豫來說,是個全新的挑戰。而且,做晨間新聞,主播要提前瀏覽各大媒體,篩選出播報的要聞,那就意味著必須每天凌晨四點就上班。

魯豫沒過多糾結,第二天就答覆老闆:我做。

從此,魯豫每天都擁抱凌晨四點的香港。看著比自己早到的同事,她的內心就會很緊張。因為她怕自己稍微慢一點,就會被別人替代。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在鳳凰衛視期間,魯豫開創了主持人“說新聞”的先河。那時她每天晚上七點睡覺,凌晨四點上班。這種高壓工作,對人是巨大的消耗。身體不適、生病是常有的事,但她不曾請假。

有人問她:你這樣難受嗎?

魯豫開玩笑回答:除了頭疼,心慌,胸悶、四肢發沉,渾身哪都不舒服以外,也沒有特別難受的地方。

走出舒適區,不是誰都能做到的。榮耀加冕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凌晨四點。

《鳳凰早班車》可以說讓魯豫實現了風格轉型,但真正讓她家喻戶曉的,是《魯豫有約》。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2002年,中國電視媒體集中進入爆發年代,魯豫看到了採訪節目的契機,於是開始著手搭建屬於自己的節目,《魯豫有約》應運而生。

不同與其它訪談節目的照本宣科,她用鮮明的觀點和態度,將人物訪談做得風生水起。因為內容極其“時髦”,一到播出日,很多觀眾都守在電視機前眼巴巴地等著。

2015年,《我是演說家》全國亞軍陳秋實在節目中對魯豫說:

“魯豫是這個國家,把談話節目做到極致的一個人。有人說過,你是東方的奧普拉,一週五期,全年無休。你用小身板扛了13年,我敬你是條漢子!”

為了把節目做到極致,魯豫一直在採訪上做調整和增量,除了將嘉賓請到演播室內,她還跟著嘉賓去到他們的現實生活,儘可能融入,讓節目效果更鮮活。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除了努力追求真實,魯豫在採訪細節上的把控也很到位。

有次去朴樹家採訪,聽說對方有午休習慣,她便耐心等他醒來才開始訪談。

朴樹不愛在公眾前拋頭露面,平時話也不多。可是在魯豫那次採訪中,他卻打開了話匣子。

“我不怕老,老不可怕,我怕失去勇氣。”

“我覺得我沒那麼好,也沒那麼糟。”

“我曾享受過名利帶來的成就感,發自內心的,有那個滿足感,但很短暫。”

當朴樹談及自己鬱郁不得志,感覺自己被遺忘的那段日子時,魯豫卻告訴他:“沒有人把你忘掉,是你不帶我們玩兒。”

她能迅速接住嘉賓的情緒,也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控制場面。

這些年,魯豫一直用心聆聽,和嘉賓之間真誠溝通,設身處地走進嘉賓的內心,與他們共情。

這也是很多名人都能在她面前卸下防備的原因。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都說董明珠脾氣大,可是在魯豫面前她卻願意送上一個親暱的擁抱。聊得起勁時,還對她說:自己的裙子是100塊錢買的,很多衣服都是打一折時才捨得買。

徐靜蕾聊“凍卵”時,會主動和她說起,男友黃立行的老爸感嘆過:“我的孫子就這麼被你們在冰箱裡凍著。”

劉翔從未在參加電視節目時提及退賽,以及閃婚閃離的事,但在魯豫面前,他更願意坦誠,甚至說出那句:“我能放過自己,別人不會放過自己,這都是每個人的命,我的命。”

商界大佬王健林更是對魯豫直言不諱:定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

在魯豫面前,他們不是企業家、明星、奧運健兒。而是一個個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讓長時間戴著面具生活的人,講出心裡話,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魯豫做到了。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網上有一些關於對魯豫採訪的質疑,說她不是一個會聊天的主持人,老是問嘉賓一些看起來莫名其妙的問題:“你小時候你爸打你嗎?”“真的嗎?”“我不信”,經常把氣氛搞得有些尷尬。

我覺得,挑人毛病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這些質疑不足以抹殺一個認真的主持人,她所付出過的努力和創造過的高光時刻。

看過那麼多期節目,我發現魯豫的主持風格就像是老友聊天一樣,她習慣為嘉賓營造一個輕鬆的訪談氛圍,在這個氛圍下和嘉賓一起卸下防備,互吐心聲。

當年與《魯豫有約》差不多同時開播的訪談節目不少,陸陸續續幾乎都停播了,而魯豫卻越戰越勇。

2002年至今,她已採訪過10000多名嘉賓,錄了3000多期節目,不僅觀眾愛看,還生生把《魯豫有約》做成了媒體寫人物選題的重要資料庫。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在這18年裡,魯豫只有一次因為生病沒堅持住,其餘採訪每期不缺席。

工作人員說:魯豫能量超強,好像不充電,隨時都能進入工作狀態。

而且每次和魯豫開會,編導們都特別緊張,因為她總是能從你精心整理過的幾十頁資料中,再挑出一些她質疑的信息,並刨根問底。

因為在她看來,真人秀訪談只能“真人”,不能“秀”。

有一次,在她和嘉賓已經見過面的情況下,因為沒抓拍到寒暄的鏡頭,編導建議魯豫重新敲一下嘉賓的房門,補拍一個畫面。魯豫直接拒絕,認為帶有表演成分的鏡頭太假。

二十多年的採訪經驗,她一直對嘉賓保持著真誠溫暖的態度,沒有變成一個滿是套路冰冷的提問機器。

記得有期節目,魯豫採訪霍建華,一向沉默寡言的“老幹部”,卻在節目中大方談起了林心如和女兒。

情到深處,霍建華說,他終於有一樣東西是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了,那就是孩子。

話一說出口,魯豫的眼淚就忍不住流了出來:“你把我都說的想要孩子了。”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在大家眼中,魯豫一直是個知性女子,甚至經常不合時宜地笑,所以突如其來的落淚,讓很多觀眾也被感染觸動了。

陳建斌曾這麼評價魯豫:

我和《魯豫有約》很有緣分,我生命中很多個重要時刻——從《喬家大院》到我和妻子相識再到後來拍攝電視劇《三國》——都會以嘉賓的身份做客《魯豫有約》,與陳魯豫做特別深度的交流。

在面對一個主持人,特別是一個好的主持人的時候,會說出很多平時你沒有機會傾訴的話,很可能在節目錄制過程中突然間你就失控了、失態了,你會哭、會流眼淚,但是我認為這不是秀,而是真情流露,你會表露出很多連自己都想不到的情感。

羅永浩上過《魯豫有約》後說:

錄了那麼多期節目,只有魯豫這次全程沒有讓人感到一絲尷尬。總有個別的人能夠超越環境的種種限制和約束,表現得如魚得水,並以體面的方式。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魯豫則這樣表達自己對自己節目的理解:

採訪不是一錘子買賣,對於大眾來說這是一檔節目,但對於嘉賓來說,這是TA的人生。我請嘉賓來不能為了博眼球而不計後果的消費對方,我希望給彼此留餘地,留分寸。

我是一個一直找平衡的人,我怎麼樣儘可能的讓觀眾基本的滿意,但同時又別讓嘉賓過後受到傷害,影響TA的人生。

從某種意義上說,近二十年的歲月輪轉,魯豫不再像是一個主持人,更像是一個能讓人敞開心扉的老朋友。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待人真誠、不做作、控場能力強、溫情,因為節目,魯豫收穫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也得到了觀眾和嘉賓的尊重。

在鳳凰衛視20週年的慶祝活動上,她說,這個世界變幻莫測,但無論怎麼改變,總有些東西是我們一定要堅守的。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不那麼順利的採訪當然也有。比如,在採訪一位美國奧斯卡影后時,魯豫就曾中途離場。

原因是,原本約好1小時的採訪時間,節目團隊飛往上海後,卻被告知對方因為個人原因,只能給15分鐘,並且要嚴格按他們給的提綱訪問,一字都不能改。

魯豫原本是拒絕的,在編導多次溝通下,她答應了。

那天現場,魯豫先問了影后兩個提綱上的問題,接著就開始問一些作品相關的問題,結果被對方經紀人出面阻止,魯豫說:OK我不訪了。然後起身走人。

她說:作為一家媒體,怎能讓別人來控制你?尤其是在中國的主場控制中國媒體?

她不可能接受。魯豫在意的,是自己作為媒體人是否有被公平對待。

她跟編導強調自己的底線:如果他們對待所有媒體都用一樣的標準,那我就認了。但如果因為是中國媒體就區別對待,那就算了,否則我們也太沒骨氣了。

這一路走來,《魯豫有約》沒有為適應市場而譁眾取寵,降低自己的“姿態”。反而是一直堅守創辦節目以來的精神追求。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如今49歲的魯豫,早已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卻依然在堅持一件事情,把節目做到極致。

曾有記者問魯豫:節目做了十幾年,你採訪過無數人,最讓你感動的點是什麼?

她回答:就是覺得“一切都會過去”——

因為我採訪過的每一個人,哪怕最成功的人,他也曾經有過失意到你會覺得幾乎人生已經黑暗到不可能再黑暗的那個時刻。但當他們在我面前的時候,你覺得他們都能夠過去,那麼你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好的壞的都會過去,這樣我對我的人生至少是有些底氣的。當我不好的時候,我覺得,也會否極泰來!

正如她所說:生活是你的,不是給別人看的行為藝術。

沒有完美的主持人,魯豫也有她的短板。

但如果她被觀眾喜愛,我想大概是因為——

她是優秀獨立女性的代表,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條,全情投入到事業和生活中。

在人生這條路上,她不卑不亢、步履不停。


《魯豫有約》紅了18年:看完她採訪10000個名人後我重新認識了她



部分資料來源:

李月亮:《魯豫:認真的女人最性感》

魯豫有約:《和魯豫有關的23件事》

主筆 | 小九 編輯 | 黑羊

圖源 | 視覺中國、部分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