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

作者:徐凌霄

程先生以青衣成藝成名,但幼學時期,旦角各工全都學過。師傅榮蝶仙是花旦兼刀馬,教法認真而嚴厲。他非但不怨,而且常懷好感。1926年以後,他已經以名演員領導劇團了,還把蝶仙約聘入團,享受相當優厚的待遇。

御霜(硯秋)初學青衣,師傅是陳嘯雲(此名是聽御霜口述,不知是否這兩個字),學會了許多出“底子戲”,青衣的根基便穩定了。

任何唱工角色,不論哪一行,由童年轉到少壯中間,總會遇著一個變嗓的關口,即所謂“倒倉”。有的人一倒全倒,有的人會變出了另一種音。但御霜不然,既非全變,亦非全倒,而是保留了一種“立音”,能高能低,能伸能屈,這就為“萬丈遊絲晴空獨嫋”的程腔,奠定了基礎。

"

作者:徐凌霄

程先生以青衣成藝成名,但幼學時期,旦角各工全都學過。師傅榮蝶仙是花旦兼刀馬,教法認真而嚴厲。他非但不怨,而且常懷好感。1926年以後,他已經以名演員領導劇團了,還把蝶仙約聘入團,享受相當優厚的待遇。

御霜(硯秋)初學青衣,師傅是陳嘯雲(此名是聽御霜口述,不知是否這兩個字),學會了許多出“底子戲”,青衣的根基便穩定了。

任何唱工角色,不論哪一行,由童年轉到少壯中間,總會遇著一個變嗓的關口,即所謂“倒倉”。有的人一倒全倒,有的人會變出了另一種音。但御霜不然,既非全變,亦非全倒,而是保留了一種“立音”,能高能低,能伸能屈,這就為“萬丈遊絲晴空獨嫋”的程腔,奠定了基礎。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榮蝶仙、程硯秋《能仁寺》

有了嗓子,還須善於運用,深研唱法,不然的話,好嗓亦等於白費。所謂“三分天,七分人”。御霜的用嗓行腔和餘叔巖有些相同的妙訣。那就是“控得住,攏得圓”,“氣為音之帥”,“口法(審音吐字)為唱唸的根本”。

“名家無專師”,“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話在戲曲藝術方面亦可以適用。譚鑫培、王瑤卿皆是如此。御霜在打穩了底子之後,從多方面觀摩,然後自運匠心,另加泡製。即以《罵殿》為例,雖然由陳德霖的詞與腔出發,但是把尺寸加快了,腔板運用更靈活了。總起來說,他把老派的腔調尖鎲化了,把“罵”的情緒表現得更深刻了,因此陳老夫子把這齣戲讓了。

陳德霖不會為他說過這齣戲。瑤卿雖以創腔出名,又是御霜親切的前輩,但王腔與程腔並不相同。當年在福祿居同事的時候,瑤卿亦曾說過是硯秋自出心裁,他不能掠美居功。會見瑤卿的扇頭,下有“硯秋”的款,上款稱“太夫子”。我莫名其妙,問起根由,卻原來蝶仙曾拜在王門。那與青衣唱腔的授受,更沒有關係。梅先生與程先生是情真誼密的師生,御霜日常談話中提到梅先生,很自然地露出尊敬的真誠。但唱唸各工卻是各擅勝場,並不一致。這在戲曲界亦不乏前例,譚鑫培之於程長庚,楊小樓之於俞菊笙,又何會亦步亦趨。

"

作者:徐凌霄

程先生以青衣成藝成名,但幼學時期,旦角各工全都學過。師傅榮蝶仙是花旦兼刀馬,教法認真而嚴厲。他非但不怨,而且常懷好感。1926年以後,他已經以名演員領導劇團了,還把蝶仙約聘入團,享受相當優厚的待遇。

御霜(硯秋)初學青衣,師傅是陳嘯雲(此名是聽御霜口述,不知是否這兩個字),學會了許多出“底子戲”,青衣的根基便穩定了。

任何唱工角色,不論哪一行,由童年轉到少壯中間,總會遇著一個變嗓的關口,即所謂“倒倉”。有的人一倒全倒,有的人會變出了另一種音。但御霜不然,既非全變,亦非全倒,而是保留了一種“立音”,能高能低,能伸能屈,這就為“萬丈遊絲晴空獨嫋”的程腔,奠定了基礎。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榮蝶仙、程硯秋《能仁寺》

有了嗓子,還須善於運用,深研唱法,不然的話,好嗓亦等於白費。所謂“三分天,七分人”。御霜的用嗓行腔和餘叔巖有些相同的妙訣。那就是“控得住,攏得圓”,“氣為音之帥”,“口法(審音吐字)為唱唸的根本”。

“名家無專師”,“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話在戲曲藝術方面亦可以適用。譚鑫培、王瑤卿皆是如此。御霜在打穩了底子之後,從多方面觀摩,然後自運匠心,另加泡製。即以《罵殿》為例,雖然由陳德霖的詞與腔出發,但是把尺寸加快了,腔板運用更靈活了。總起來說,他把老派的腔調尖鎲化了,把“罵”的情緒表現得更深刻了,因此陳老夫子把這齣戲讓了。

陳德霖不會為他說過這齣戲。瑤卿雖以創腔出名,又是御霜親切的前輩,但王腔與程腔並不相同。當年在福祿居同事的時候,瑤卿亦曾說過是硯秋自出心裁,他不能掠美居功。會見瑤卿的扇頭,下有“硯秋”的款,上款稱“太夫子”。我莫名其妙,問起根由,卻原來蝶仙曾拜在王門。那與青衣唱腔的授受,更沒有關係。梅先生與程先生是情真誼密的師生,御霜日常談話中提到梅先生,很自然地露出尊敬的真誠。但唱唸各工卻是各擅勝場,並不一致。這在戲曲界亦不乏前例,譚鑫培之於程長庚,楊小樓之於俞菊笙,又何會亦步亦趨。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程硯秋青年時期

舊時代學戲的貧苦子弟多數沒有文化,而教學時期只是口傳硬記,亦用不著文化。即便成名到老,如譚鑫培,楊小樓諸人,儘管唱做皆精,也很難提到讀書寫文的事。但御霜卻不同了,演講寫作與所謂知識分子並無多讓。所以能夠如此,羅癭公對他的幫助,很有關係。在變嗓時期,御霜因不能演戲,因而利用時間積極學習文化,癭公選本授課,把筆習字,的確盡了良師益友的責任。癭公故後,御霜有“末藝微名,皆公所賜”的輓詞,對他的身後一切獨力擔任,風義高厚,感動親知。

御霜生平不但沒有任何嗜好,而且對於身體鍛鍊、精神修養都非常注意。交友和對人的態度,給人家的印象是那樣地清整而安和。談吐從容有序,話不妄發。書札除實在匆忙外,總是字字認真,一筆不苟。近幾年心廣體胖,丰神奕奕,與同行輩人比較,還是個壯健的青年。即以瑤卿的壽數為前例,亦可以再為社會主義奮鬥,為人民藝術服務二十年。

1958年春節會見,談論《六月雪》、《刺湯》錄音的事,因而說到同楊寶森錄過《跑坡》,痛惜寶森的壯年長逝。神情照常,毫無異狀,不料遽爾永訣。而年前商榷《荒山淚》修詞的一封信,竟成為三十年好友的絕筆。

"

作者:徐凌霄

程先生以青衣成藝成名,但幼學時期,旦角各工全都學過。師傅榮蝶仙是花旦兼刀馬,教法認真而嚴厲。他非但不怨,而且常懷好感。1926年以後,他已經以名演員領導劇團了,還把蝶仙約聘入團,享受相當優厚的待遇。

御霜(硯秋)初學青衣,師傅是陳嘯雲(此名是聽御霜口述,不知是否這兩個字),學會了許多出“底子戲”,青衣的根基便穩定了。

任何唱工角色,不論哪一行,由童年轉到少壯中間,總會遇著一個變嗓的關口,即所謂“倒倉”。有的人一倒全倒,有的人會變出了另一種音。但御霜不然,既非全變,亦非全倒,而是保留了一種“立音”,能高能低,能伸能屈,這就為“萬丈遊絲晴空獨嫋”的程腔,奠定了基礎。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榮蝶仙、程硯秋《能仁寺》

有了嗓子,還須善於運用,深研唱法,不然的話,好嗓亦等於白費。所謂“三分天,七分人”。御霜的用嗓行腔和餘叔巖有些相同的妙訣。那就是“控得住,攏得圓”,“氣為音之帥”,“口法(審音吐字)為唱唸的根本”。

“名家無專師”,“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話在戲曲藝術方面亦可以適用。譚鑫培、王瑤卿皆是如此。御霜在打穩了底子之後,從多方面觀摩,然後自運匠心,另加泡製。即以《罵殿》為例,雖然由陳德霖的詞與腔出發,但是把尺寸加快了,腔板運用更靈活了。總起來說,他把老派的腔調尖鎲化了,把“罵”的情緒表現得更深刻了,因此陳老夫子把這齣戲讓了。

陳德霖不會為他說過這齣戲。瑤卿雖以創腔出名,又是御霜親切的前輩,但王腔與程腔並不相同。當年在福祿居同事的時候,瑤卿亦曾說過是硯秋自出心裁,他不能掠美居功。會見瑤卿的扇頭,下有“硯秋”的款,上款稱“太夫子”。我莫名其妙,問起根由,卻原來蝶仙曾拜在王門。那與青衣唱腔的授受,更沒有關係。梅先生與程先生是情真誼密的師生,御霜日常談話中提到梅先生,很自然地露出尊敬的真誠。但唱唸各工卻是各擅勝場,並不一致。這在戲曲界亦不乏前例,譚鑫培之於程長庚,楊小樓之於俞菊笙,又何會亦步亦趨。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程硯秋青年時期

舊時代學戲的貧苦子弟多數沒有文化,而教學時期只是口傳硬記,亦用不著文化。即便成名到老,如譚鑫培,楊小樓諸人,儘管唱做皆精,也很難提到讀書寫文的事。但御霜卻不同了,演講寫作與所謂知識分子並無多讓。所以能夠如此,羅癭公對他的幫助,很有關係。在變嗓時期,御霜因不能演戲,因而利用時間積極學習文化,癭公選本授課,把筆習字,的確盡了良師益友的責任。癭公故後,御霜有“末藝微名,皆公所賜”的輓詞,對他的身後一切獨力擔任,風義高厚,感動親知。

御霜生平不但沒有任何嗜好,而且對於身體鍛鍊、精神修養都非常注意。交友和對人的態度,給人家的印象是那樣地清整而安和。談吐從容有序,話不妄發。書札除實在匆忙外,總是字字認真,一筆不苟。近幾年心廣體胖,丰神奕奕,與同行輩人比較,還是個壯健的青年。即以瑤卿的壽數為前例,亦可以再為社會主義奮鬥,為人民藝術服務二十年。

1958年春節會見,談論《六月雪》、《刺湯》錄音的事,因而說到同楊寶森錄過《跑坡》,痛惜寶森的壯年長逝。神情照常,毫無異狀,不料遽爾永訣。而年前商榷《荒山淚》修詞的一封信,竟成為三十年好友的絕筆。

關於程硯秋先生的一些事情

程硯秋之戲曲電影《荒山淚》

我從1918年就是愛好程劇的觀眾之一。1930年,在北京東城梅宅一個招待外國電影明星的會上,經畹華(梅蘭芳)先生的介紹,一見如故。不久他就約我參加了戲曲研究所講習會等工作。“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各不相顧。有時見面,亦沒有從容討論的心情。

直到解放以後,萬象更新,才有了做人做事的真興味。八年來,除非他出外,只要是同在北京,他常常忙裡抽閒,和我面談,或者通信,一字一腔一手一式共同研究,每每樂而忘倦。他贈送我蘇聯先進戲劇家著作,幫助學習,顧慮我的病軀,賜藥贈食,鼓勵我“在不妨害健康的情況下繼續努力”。

自念衰朽老病久已不任寫作。這篇短文亦是強打精神,歷時兩日,修改四五次,明知不周不檢的地方還多。但筆與淚俱,心搖手顫,寫不下去了。想作輓詞輓聯,亦不能成章,只好因襲古人的句法,以志悲懷,即是“先為國家慟,而後以哭其私”。(1958.3.20,淚書)

(《戲劇報》1958年第7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