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3 總結與爭論

3.1 歷史遺蹟保護與城市更新開發

可以看到,利物浦濱水區更新的三個階段中,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有較大的變化。在第一個階段,歷史遺蹟自身成為更新改造的主體和觸媒點(主要是阿爾伯特碼頭);在第二個階段,區域與城市發展策略、重大節事等非物質因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WHS和ECoC 2008),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舊並置等做法。而自2012年以來,隨著私人資本佔據主導作用,以及商務和住宅開發比重顯著上升,開始出現較多對過去做法的爭論與質疑,主要在於:在成為WHS之前,利物浦絕大部分濱水區已成為地方政府規劃保護區,區域內有保留價值的建築也已被列入國家建築保護名錄(圖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WHS及其緩衝區設立了額外的規劃指導(Liverpool WHS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形成對新開發項目的諸多限制——例如高層建築的選址與高度規定、新建築風貌規定以及材質規定、對地標建築的視線規定等(圖15),這是否損害了地方開發的自主權?是否導致投資商投入更多成本,以致拖慢資本進入城市的步伐,成為利物浦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3 總結與爭論

3.1 歷史遺蹟保護與城市更新開發

可以看到,利物浦濱水區更新的三個階段中,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有較大的變化。在第一個階段,歷史遺蹟自身成為更新改造的主體和觸媒點(主要是阿爾伯特碼頭);在第二個階段,區域與城市發展策略、重大節事等非物質因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WHS和ECoC 2008),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舊並置等做法。而自2012年以來,隨著私人資本佔據主導作用,以及商務和住宅開發比重顯著上升,開始出現較多對過去做法的爭論與質疑,主要在於:在成為WHS之前,利物浦絕大部分濱水區已成為地方政府規劃保護區,區域內有保留價值的建築也已被列入國家建築保護名錄(圖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WHS及其緩衝區設立了額外的規劃指導(Liverpool WHS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形成對新開發項目的諸多限制——例如高層建築的選址與高度規定、新建築風貌規定以及材質規定、對地標建築的視線規定等(圖15),這是否損害了地方開發的自主權?是否導致投資商投入更多成本,以致拖慢資本進入城市的步伐,成為利物浦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4 WHS區域範圍與國家級遺蹟保護區域範圍對比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6]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3 總結與爭論

3.1 歷史遺蹟保護與城市更新開發

可以看到,利物浦濱水區更新的三個階段中,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有較大的變化。在第一個階段,歷史遺蹟自身成為更新改造的主體和觸媒點(主要是阿爾伯特碼頭);在第二個階段,區域與城市發展策略、重大節事等非物質因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WHS和ECoC 2008),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舊並置等做法。而自2012年以來,隨著私人資本佔據主導作用,以及商務和住宅開發比重顯著上升,開始出現較多對過去做法的爭論與質疑,主要在於:在成為WHS之前,利物浦絕大部分濱水區已成為地方政府規劃保護區,區域內有保留價值的建築也已被列入國家建築保護名錄(圖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WHS及其緩衝區設立了額外的規劃指導(Liverpool WHS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形成對新開發項目的諸多限制——例如高層建築的選址與高度規定、新建築風貌規定以及材質規定、對地標建築的視線規定等(圖15),這是否損害了地方開發的自主權?是否導致投資商投入更多成本,以致拖慢資本進入城市的步伐,成為利物浦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4 WHS區域範圍與國家級遺蹟保護區域範圍對比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5 左:WHS在利物浦市內的主要視線控制點;右:WHS區域內主要地標建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7]

3.2 市場投資與政府監管

利物浦濱水區三個階段的開發主體分別為MDC、Liverpool Version以及PEEL,三者的變化代表著投資主體從政府到企業的轉變。MDC被認為奠定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投資框架,Liverpool Version被認為是指導更新和整合公共、私人投資的關鍵因素,而現階段投資主體PEEL則面對較多的爭議。

PEEL並非一個公司,而是一系列獨立公司組成的財團。外界認可它對於項目順利實施的積極意義,主要在於:PEEL資本實力雄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資金的有效供應和高效利用,加速更新進程;同時,Liverpool Waters作為PEEL未來50年更宏大的開發計劃“大西洋之門”(Atlantic Gateway)的主要部分,可以為利物浦帶來世界各地的資本。

對PEEL的擔憂則在於:PEEL在沒有政府開發限制的時候買下廢棄土地,確立更新計劃,再向政府提請批准,這一過程缺少政府的先期規劃與監管,開發商容易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項目質量;同時,完全由私人投資主導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損害濱水區的公共利益,造成紳士化傾向。

濱水區更新是利物浦的長期戰略,上述擔憂的最後結果如何,目前難以定論。這些爭論,或許會隨著Liverpool Waters的實施而長期存在乃至激化,其間的利益博弈和造成的空間後果,值得持續觀察。

參考文獻

[1] DAVENPORT Terry. Liverpool: regeneration of a city centre[EB/OL]. BDP. (2009). http://www.bdp.com/globalassets/about/publications/liverpool_one_book.pdf.

[2] Mohamed M. Fageir Hussein. Urban Regene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a case study of Liverpool waterfront regeneration[D].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5.

[3]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7 – 2024[G/OL]. (2017-01). http://liverpool.gov.uk/media/1356187/pmd-486-liverpool-whs-management-plan-final-version-as-at-27-sep-2017.pdf.

[4] Liverpool Waters. Environmental statement non technical summary[G/OL]. (2010-09). https://www.iema.net/assets/nts/WYG/Liverpool_Waters_NTS_Full_Final.pdf.

[5]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building characterization & precedent study[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6]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Plan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buffer zone, natural features, listed buildings and conservation areas[G/OL]. (2003). http://whc.unesco.org/document/104897.

[7]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G/OL]. (2009-10). http://liverpool.gov.uk/media/9644/world-heritage-site-spd.pdf.

[8] Liverpool City Council. World heritage site schemes list revised 07[G/OL]. (2017-01). https://liverpool.gov.uk/media/1356292/world-heritage-site-schemes-list-revised-07-janaury-2017.pdf.

[9]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design & access statement[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10] The city of Liverpoo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evident report[G/OL]. (2008-03). liverpool-consult.limehouse.co.uk/file/623479.

[11] 李真, 盛況. 利物浦產業轉型中城市更新的路徑與手段[J]. 國際交流, 2016(6): 85-87.

[12] STREETER James Haig. 英國利物浦碼頭頂公共區和運河通道景觀改造[J]. 風景園林, 2009(2): 71-75.

[13] MALIENE Vida, WIGNALL Luke, MALYS Naglis.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waterfront site developments in Liverpool and cologn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2012, 20(1): 5-16.

作者:周怡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震,博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3 總結與爭論

3.1 歷史遺蹟保護與城市更新開發

可以看到,利物浦濱水區更新的三個階段中,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有較大的變化。在第一個階段,歷史遺蹟自身成為更新改造的主體和觸媒點(主要是阿爾伯特碼頭);在第二個階段,區域與城市發展策略、重大節事等非物質因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WHS和ECoC 2008),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舊並置等做法。而自2012年以來,隨著私人資本佔據主導作用,以及商務和住宅開發比重顯著上升,開始出現較多對過去做法的爭論與質疑,主要在於:在成為WHS之前,利物浦絕大部分濱水區已成為地方政府規劃保護區,區域內有保留價值的建築也已被列入國家建築保護名錄(圖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WHS及其緩衝區設立了額外的規劃指導(Liverpool WHS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形成對新開發項目的諸多限制——例如高層建築的選址與高度規定、新建築風貌規定以及材質規定、對地標建築的視線規定等(圖15),這是否損害了地方開發的自主權?是否導致投資商投入更多成本,以致拖慢資本進入城市的步伐,成為利物浦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4 WHS區域範圍與國家級遺蹟保護區域範圍對比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5 左:WHS在利物浦市內的主要視線控制點;右:WHS區域內主要地標建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7]

3.2 市場投資與政府監管

利物浦濱水區三個階段的開發主體分別為MDC、Liverpool Version以及PEEL,三者的變化代表著投資主體從政府到企業的轉變。MDC被認為奠定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投資框架,Liverpool Version被認為是指導更新和整合公共、私人投資的關鍵因素,而現階段投資主體PEEL則面對較多的爭議。

PEEL並非一個公司,而是一系列獨立公司組成的財團。外界認可它對於項目順利實施的積極意義,主要在於:PEEL資本實力雄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資金的有效供應和高效利用,加速更新進程;同時,Liverpool Waters作為PEEL未來50年更宏大的開發計劃“大西洋之門”(Atlantic Gateway)的主要部分,可以為利物浦帶來世界各地的資本。

對PEEL的擔憂則在於:PEEL在沒有政府開發限制的時候買下廢棄土地,確立更新計劃,再向政府提請批准,這一過程缺少政府的先期規劃與監管,開發商容易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項目質量;同時,完全由私人投資主導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損害濱水區的公共利益,造成紳士化傾向。

濱水區更新是利物浦的長期戰略,上述擔憂的最後結果如何,目前難以定論。這些爭論,或許會隨著Liverpool Waters的實施而長期存在乃至激化,其間的利益博弈和造成的空間後果,值得持續觀察。

參考文獻

[1] DAVENPORT Terry. Liverpool: regeneration of a city centre[EB/OL]. BDP. (2009). http://www.bdp.com/globalassets/about/publications/liverpool_one_book.pdf.

[2] Mohamed M. Fageir Hussein. Urban Regene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a case study of Liverpool waterfront regeneration[D].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5.

[3]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7 – 2024[G/OL]. (2017-01). http://liverpool.gov.uk/media/1356187/pmd-486-liverpool-whs-management-plan-final-version-as-at-27-sep-2017.pdf.

[4] Liverpool Waters. Environmental statement non technical summary[G/OL]. (2010-09). https://www.iema.net/assets/nts/WYG/Liverpool_Waters_NTS_Full_Final.pdf.

[5]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building characterization & precedent study[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6]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Plan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buffer zone, natural features, listed buildings and conservation areas[G/OL]. (2003). http://whc.unesco.org/document/104897.

[7]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G/OL]. (2009-10). http://liverpool.gov.uk/media/9644/world-heritage-site-spd.pdf.

[8] Liverpool City Council. World heritage site schemes list revised 07[G/OL]. (2017-01). https://liverpool.gov.uk/media/1356292/world-heritage-site-schemes-list-revised-07-janaury-2017.pdf.

[9]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design & access statement[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10] The city of Liverpoo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evident report[G/OL]. (2008-03). liverpool-consult.limehouse.co.uk/file/623479.

[11] 李真, 盛況. 利物浦產業轉型中城市更新的路徑與手段[J]. 國際交流, 2016(6): 85-87.

[12] STREETER James Haig. 英國利物浦碼頭頂公共區和運河通道景觀改造[J]. 風景園林, 2009(2): 71-75.

[13] MALIENE Vida, WIGNALL Luke, MALYS Naglis.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waterfront site developments in Liverpool and cologn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2012, 20(1): 5-16.

作者:周怡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震,博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

系列文章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②雙塔記——聖保羅大教堂 vs. 泰特現代藝術館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③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歷史公共空間的活力重塑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④衝突與共識——倫敦國王十字區更新計劃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1 更新背景

英國被大西洋所環繞,海運是英國交通與貿易的支柱,也由此建造起許多著名的港口城市。濱水區成為港口城市的主要入口,其自身也成為城市中最有活力的貿易區。工業革命後期,鐵路發展擠佔航運業,港口使用率下滑,伴隨著濱水區的廢棄,以航運為支柱產業的港口城市快速衰落。進入20世紀,濱水區開始成為英國城市更新的重要對象。1980年代,倫敦最先開始濱水區改造,後來中小城市的濱水區,如卡迪夫灣(Cardiff Bay)和利物浦阿爾伯特碼頭(Albert Dock Liverpool)等也開始了更新的步伐。迄今為止,英國立項的濱水區更新工程超過200個,顯示出濱水區更新對英國城市復興的重要意義。

利物浦位於英格蘭西北部,是梅爾西河(River Mersey)沿岸的重要港口城市。濱水區是利物浦城市更新的主體區域,更新範圍主要集中在梅爾西河西岸,城市中心區域(圖1)。利物浦濱水區更新曆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較多側重於文化及旅遊帶動,以政府投資或政府牽頭的多方投資為主;後一個階段則開始強化純粹的商務與住宅開發,以私人投資為主。迄今共完成六個主體項目,總佔地面積超過180萬㎡,時間跨度三十餘年(圖2)。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 利物浦濱水區區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2 濱水區更新主體項目及階段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2]

2 三個更新階段

2.1 自上而下的濱水區物質環境改造(1980—1997)

英國政府於1980年代初啟動“1980行動”(Act 1980),旨在對梅爾西河沿岸佔地350萬㎡的碼頭區進行物質環境更新,這其中便包括利物浦濱水區。為更高效地實施更新計劃,政府於1981年成立了單一決策機構默西塞德發展公司(MDC: Merseysid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自上而下地組織實施更新計劃。該機構主要承擔四項任務:重新利用廢棄土地、發展新類型貿易、創造有吸引力的環境、確保住宅和基礎設施供應。MDC並不實施項目建造,而是代表政府牽頭各方投資。

1981年,MDC發佈第一個官方文件“早期發展策略”(Ini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確立了濱水區用地的混合功能性質:55%為工業用地,40%為商業娛樂和住宅用地,5%保留為港口用地。1988年,為迴應市場對文化旅遊產業的需求,MDC更改策略,提高了旅遊文化產業用地比重,並先後啟動了兩個旗艦項目:國際園林節(International Garden Festival)場地改造和阿爾伯特碼頭改造(The Restoration of Albert Dock)。

阿爾伯特碼頭建成於1846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防火碼頭,因不斷衰落於1972年關閉。二戰期間碼頭受到猛烈轟炸,英國曆史遺產協會(Historic England)於1952年將其列入一級保護名錄(Grade Ⅰ listed building)。1983年MDC成立阿爾伯特碼頭公司(Albert Dock Company)啟動更新工作,並圍繞碼頭的歷史遺產地位展開一系列改造與新建。

首先,更新工作改善了碼頭區的物質環境,修復破敗的碼頭系統,完善道路並重新建立與市中心的聯繫(圖3)。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3 上:1966年的阿爾伯特碼頭;下:現今阿爾伯特碼頭鳥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之後,市政府陸續引入或建設了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the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1986)、泰特美術館(TATE Liverpool, 1988)、披頭士博物館(the Beatles Story Museum, 1990)等。這些項目一方面繼續完善碼頭的物質形象,一方面將“文化旅遊”引入場地,成為對外吸引點。整個更新計劃於2003年結束,投資超過2500萬英鎊,碼頭上各家博物館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更新計劃獲得成功(圖4)。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4 改造後的阿爾伯特碼頭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2 城市競爭推動的濱水區形象打造(1997—2012)

1997年工黨政府上臺,著力提升城市地位,鼓勵城市競爭。城市的物質環境建設轉向城市形象和品牌打造(image creation and place making)。利物浦迅速回應這一浪潮,於1999年成立了更新機構“利物浦願景”(Liverpool Vision),並於2002年頒佈了“更新策略框架”(SRF: the Strategic Regeneration Framework),提出之後更新工作的兩項重點內容:一是保護城市歷史遺蹟,二是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

基於SRF的指導,利物浦城市建設取得了兩項較為顯著的成就。

第一是市內部分區域在2004年被納入“世界遺產名錄”(WHS: World Heritage Site)。WHS設定了保護區域(Character Area),共包含六個特徵地塊,主要沿濱水岸線展開;外圍緩衝區域(Buffer Zone)包含大部分城市中心區;名錄還對不同地段新建建築高度作出了規定(圖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5 WHS保護區與緩衝區、建築高度控制區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3]

第二項成就是利物浦獲得了2008年“歐洲文化之都”(ECoC 2008)的稱號。這一獎項旨在促進通過節慶活動,對外聯結歐洲文化,對內促進城市復興。利物浦政府將ECoC的活動舉辦與濱水區物質環境更新相結合,顯著提升了城市品牌。

這一時期濱水區更新主要完成了三個主體項目,分別是碼頭頂(Pier Head)區域更新、天堂街發展計劃“利物浦一號”(Paradise Street Development Area ‘Liverpool One’)以及國王濱水區(King's Waterfront)改造。

其中碼頭頂區域更新最具有典型性。碼頭頂是利物浦濱水區最重要的碼頭之一,全部位於WHS保護區內,以其上三座愛德華時代地標建築“美惠三女神”(Three Graces)而聞名。更新計劃佔地2.5h㎡,主體工程包括利物浦博物館(The Museum of Liverpool)、曼島開發(Mann Island Development)以及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圖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6 碼頭頂區域更新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更新計劃將碼頭頂區域南部分為兩部分,西側以利物浦博物館為中心,東側以曼島開發為中心。博物館項目充分尊重周邊歷史建築與濱水環境,一是造型簡約現代,外立面採用起伏的玻璃,反射出“三女神”的造型,同時使館內外視線滲透;二是建築留出充足的室外場地,面對水域設置觀景踏步,保證了從阿爾伯特碼頭至“三女神”的良好視線,也為商業及休閒等功能提供場地(圖7)。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7 上:利物浦博物館與濱水廣場;下:從利物浦博物館裡看“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曼島開發計劃則旨在建造混合用途場地,修復被Strand街割裂的濱水區與市中心區的肌理和視線連接(見圖6)。項目規劃三處“轉換型”公共空間,第一處是市中心來向人行道的交匯點,作為碼頭頂區域面對市中心的“開口”,視線可達整個碼頭更新區;第二處是兩個住宅街區體塊之間及其下架空部位,面向運河壩,可用作臨時展覽場地;第三處由兩個街區和運河壩圍合形成,是市民主要休閒活動場地(圖8)。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8 曼島計劃中的三處公共空間及其關係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場地上建築外立面全部採用黑色釉面玻璃,與歷史建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也真實地反映出周圍環境的影像(圖9)。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9 上:三座玻璃體量建築;下:玻璃立面上的“三女神”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北部區域,緊鄰“三女神”西側的是佔地1.6h㎡的公共區域和運河景觀改造場地。AECOM設計了新的運河碼頭,大部分航道從新建區域下通過,由草地分隔成為兩個大型露天水池;上部廣場逐漸摺疊又展開延伸至河邊,巧妙地解決了運河水面低於地面這一問題;行人可以無障礙通過運河區域,到達岸邊(圖10)。更新改造提高了這一區域的公共可達性,使之成為新的遊覽目的地。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0 公共區域與運河景觀改造場地

資料來源:谷歌圖片

2.3 私人投資主導的濱水商務區建設(2012年之後)

進入經濟全球化時代以來,資本流動更加自由,城市競爭加劇,吸引投資和創造工作崗位成為城市復興的主要任務。不同於前兩個階段主要利用物質環境的更新及文化、旅遊產業來帶動經濟增長,當下利物浦更新策略更明顯地轉向以商務聚集為主來吸引投資,同時加大了配套住宅開發的比例。這一階段的濱水區更新主要由私人投資主導,由一系列相對獨立又互相關聯的更新區域組成(而非處於一個整合的確定發展框架中),其更新時間均較長。

這一階段主要實施的濱水區更新項目為“利物浦水岸”(Liverpool Waters)。項目由開發商PEEL啟動於2007年,2010年確定具體開發內容並提出開發申請,2012年獲得政府批准開始實施。項目位於利物浦北側碼頭區,42%的面積處於WHS保護區內。開發場地從碼頭頂區域北側開始,向北延伸至布拉姆利摩爾碼頭(Bramley Moore Dock),佔地約60h㎡,預計投資超過55億英鎊,時間跨度約20~40年(圖11)。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1 Liverpool Waters開發範圍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4]

“利物浦水岸”方案主體為沿河岸展開的多層建築群,其中插入兩組高層建築,最高建築可達195m(圖12)。更新計劃將場地分為五個組團,分時段開發,預計建設9000餘個住宅單位、7萬㎡的酒店與會議空間、30萬㎡的商務空間以及一系列公共空間(圖13,表1)。可以看出,這一項目的實施標誌著利物浦濱水區在文化旅遊的基礎上顯著強化了商務聚集和高端居住的功能。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2 “利物浦水岸”鳥瞰效果圖(上)和總平面圖(下)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3 “利物浦水岸”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5]

表1 Liverpool Waters五個分時段開發項目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5]

3 總結與爭論

3.1 歷史遺蹟保護與城市更新開發

可以看到,利物浦濱水區更新的三個階段中,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有較大的變化。在第一個階段,歷史遺蹟自身成為更新改造的主體和觸媒點(主要是阿爾伯特碼頭);在第二個階段,區域與城市發展策略、重大節事等非物質因素佔據了重要的地位(WHS和ECoC 2008),在具體項目開發中出現了較多的新舊並置等做法。而自2012年以來,隨著私人資本佔據主導作用,以及商務和住宅開發比重顯著上升,開始出現較多對過去做法的爭論與質疑,主要在於:在成為WHS之前,利物浦絕大部分濱水區已成為地方政府規劃保護區,區域內有保留價值的建築也已被列入國家建築保護名錄(圖14),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WHS及其緩衝區設立了額外的規劃指導(Liverpool WHS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形成對新開發項目的諸多限制——例如高層建築的選址與高度規定、新建築風貌規定以及材質規定、對地標建築的視線規定等(圖15),這是否損害了地方開發的自主權?是否導致投資商投入更多成本,以致拖慢資本進入城市的步伐,成為利物浦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4 WHS區域範圍與國家級遺蹟保護區域範圍對比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6]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圖15 左:WHS在利物浦市內的主要視線控制點;右:WHS區域內主要地標建築

資料來源:參考文獻[7]

3.2 市場投資與政府監管

利物浦濱水區三個階段的開發主體分別為MDC、Liverpool Version以及PEEL,三者的變化代表著投資主體從政府到企業的轉變。MDC被認為奠定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投資框架,Liverpool Version被認為是指導更新和整合公共、私人投資的關鍵因素,而現階段投資主體PEEL則面對較多的爭議。

PEEL並非一個公司,而是一系列獨立公司組成的財團。外界認可它對於項目順利實施的積極意義,主要在於:PEEL資本實力雄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資金的有效供應和高效利用,加速更新進程;同時,Liverpool Waters作為PEEL未來50年更宏大的開發計劃“大西洋之門”(Atlantic Gateway)的主要部分,可以為利物浦帶來世界各地的資本。

對PEEL的擔憂則在於:PEEL在沒有政府開發限制的時候買下廢棄土地,確立更新計劃,再向政府提請批准,這一過程缺少政府的先期規劃與監管,開發商容易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項目質量;同時,完全由私人投資主導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損害濱水區的公共利益,造成紳士化傾向。

濱水區更新是利物浦的長期戰略,上述擔憂的最後結果如何,目前難以定論。這些爭論,或許會隨著Liverpool Waters的實施而長期存在乃至激化,其間的利益博弈和造成的空間後果,值得持續觀察。

參考文獻

[1] DAVENPORT Terry. Liverpool: regeneration of a city centre[EB/OL]. BDP. (2009). http://www.bdp.com/globalassets/about/publications/liverpool_one_book.pdf.

[2] Mohamed M. Fageir Hussein. Urban Regene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waterfront: a case study of Liverpool waterfront regeneration[D].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2015.

[3]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management plan 2017 – 2024[G/OL]. (2017-01). http://liverpool.gov.uk/media/1356187/pmd-486-liverpool-whs-management-plan-final-version-as-at-27-sep-2017.pdf.

[4] Liverpool Waters. Environmental statement non technical summary[G/OL]. (2010-09). https://www.iema.net/assets/nts/WYG/Liverpool_Waters_NTS_Full_Final.pdf.

[5]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building characterization & precedent study[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6]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Plan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 the buffer zone, natural features, listed buildings and conservation areas[G/OL]. (2003). http://whc.unesco.org/document/104897.

[7] Liverpool City Counci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supplementary planning document[G/OL]. (2009-10). http://liverpool.gov.uk/media/9644/world-heritage-site-spd.pdf.

[8] Liverpool City Council. World heritage site schemes list revised 07[G/OL]. (2017-01). https://liverpool.gov.uk/media/1356292/world-heritage-site-schemes-list-revised-07-janaury-2017.pdf.

[9] Liverpool Waters. Liverpool waters: design & access statement[G/OL]. (2011-11). http://www.liverpoolwaters.com.

[10] The city of Liverpool. Liverpool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world heritage site: evident report[G/OL]. (2008-03). liverpool-consult.limehouse.co.uk/file/623479.

[11] 李真, 盛況. 利物浦產業轉型中城市更新的路徑與手段[J]. 國際交流, 2016(6): 85-87.

[12] STREETER James Haig. 英國利物浦碼頭頂公共區和運河通道景觀改造[J]. 風景園林, 2009(2): 71-75.

[13] MALIENE Vida, WIGNALL Luke, MALYS Naglis. Brownfield regeneration: waterfront site developments in Liverpool and cologn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2012, 20(1): 5-16.

作者:周怡薇,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碩士研究生楊震,博士,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

編輯:張禕嫻

排版:趙大偉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本文為本訂閱號原創

歡迎在朋友圈轉發,轉載將自動受到“原創”保護

案例實踐 | 英國城市設計與城市復興⑤歷程與爭論——利物浦濱水區更新回顧「連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