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召開

五是不斷提升通江達海水平,主動通過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通往東南沿海、京津冀、泛太平洋地區的開放通道。

六是加快建設信息通道,實施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大力建設國家級信息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優化南向與廣西、西向與新疆國際直達數據專用通道,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和質量。

(二)實施高質量項目招引行動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質量項目。繼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提升國際化招商能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建好和用好海外招商中心和已有國別合作園區,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園落地,加快“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合作園規劃建設;持續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抓好“蓉歐+”專題招商,辦好國際招商推介會及項目促進活動,加快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國際中小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0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3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6300億元以上。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召開

五是不斷提升通江達海水平,主動通過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通往東南沿海、京津冀、泛太平洋地區的開放通道。

六是加快建設信息通道,實施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大力建設國家級信息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優化南向與廣西、西向與新疆國際直達數據專用通道,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和質量。

(二)實施高質量項目招引行動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質量項目。繼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提升國際化招商能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建好和用好海外招商中心和已有國別合作園區,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園落地,加快“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合作園規劃建設;持續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抓好“蓉歐+”專題招商,辦好國際招商推介會及項目促進活動,加快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國際中小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0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3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6300億元以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6月10日,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集中籤約儀式現場

(三)實施天府新區和自貿區騰飛行動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用戰略眼光和全球視野謀劃天府新區未來發展,主動對標學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提速提能,加快引進更多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項目。推動自貿試驗區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改革,積極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帶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四)實施全方位區域合作行動

區域合作是內陸城市必備的開放支撐。

一是積極融入“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構建,深入落實22個政府間全面合作協議和系列企業合作專項協議,構建“總部研發、生產配套”新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成德眉資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等同城化,有序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助力五區協同發展,特別是全力做好甘孜州和阿壩州19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和紅原縣幫扶工作,共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與重慶深度合作實現機制化、常態化、一體化,推動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加快發展,強力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

三是倡導推動成都重慶西安“西三角”建設,依託成渝客專、西成客專等,促進“西三角”範圍內資源要素加速互流互通,合力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引領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

四是持續深化與其他區域融合發展,以南向通道建設為契機,深化與南寧、昆明、貴陽等城市合作,積極推動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區的合作。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召開

五是不斷提升通江達海水平,主動通過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通往東南沿海、京津冀、泛太平洋地區的開放通道。

六是加快建設信息通道,實施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大力建設國家級信息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優化南向與廣西、西向與新疆國際直達數據專用通道,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和質量。

(二)實施高質量項目招引行動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質量項目。繼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提升國際化招商能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建好和用好海外招商中心和已有國別合作園區,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園落地,加快“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合作園規劃建設;持續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抓好“蓉歐+”專題招商,辦好國際招商推介會及項目促進活動,加快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國際中小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0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3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6300億元以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6月10日,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集中籤約儀式現場

(三)實施天府新區和自貿區騰飛行動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用戰略眼光和全球視野謀劃天府新區未來發展,主動對標學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提速提能,加快引進更多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項目。推動自貿試驗區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改革,積極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帶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四)實施全方位區域合作行動

區域合作是內陸城市必備的開放支撐。

一是積極融入“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構建,深入落實22個政府間全面合作協議和系列企業合作專項協議,構建“總部研發、生產配套”新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成德眉資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等同城化,有序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助力五區協同發展,特別是全力做好甘孜州和阿壩州19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和紅原縣幫扶工作,共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與重慶深度合作實現機制化、常態化、一體化,推動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加快發展,強力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

三是倡導推動成都重慶西安“西三角”建設,依託成渝客專、西成客專等,促進“西三角”範圍內資源要素加速互流互通,合力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引領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

四是持續深化與其他區域融合發展,以南向通道建設為契機,深化與南寧、昆明、貴陽等城市合作,積極推動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區的合作。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蓉漂”人才微電影首映式現場

(五)實施創新人才引領行動

創新引領,終究要靠人才引領;開放發展,必須加大人才領域的開放開發力度。

一是突出招才引智,深入實施“蓉漂計劃”,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領軍人才,廣泛引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將國內外優秀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管理團隊吸納到成都發展。

二是深入實施本土人才培育計劃,充分發揮高校院所資源富集優勢,支持和鼓勵高校院所廣泛培養各領域人才,特別是培養更多促進“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人才。

三是注重軍民融合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發展優勢,推動軍民融合創新。

(六)實施宜業宜商宜居宜遊行動

一是加快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是更好聚集國內外優質資源,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深入實施國際化營商環境“1+10”方案計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企業迫切希望解決的環節多、耗時長、效率低、折騰人等問題。完善涉企開放服務體系,積極搭建專業化的涉企開放平臺,加強“走出去”要素保障。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外國法查明中心,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辦理。持續深化網絡理政,讓企業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7×24小時第一時間找到成都市政府,確保及時高效為各類企業排憂解難。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召開

五是不斷提升通江達海水平,主動通過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通往東南沿海、京津冀、泛太平洋地區的開放通道。

六是加快建設信息通道,實施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大力建設國家級信息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優化南向與廣西、西向與新疆國際直達數據專用通道,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和質量。

(二)實施高質量項目招引行動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質量項目。繼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提升國際化招商能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建好和用好海外招商中心和已有國別合作園區,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園落地,加快“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合作園規劃建設;持續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抓好“蓉歐+”專題招商,辦好國際招商推介會及項目促進活動,加快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國際中小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0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3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6300億元以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6月10日,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集中籤約儀式現場

(三)實施天府新區和自貿區騰飛行動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用戰略眼光和全球視野謀劃天府新區未來發展,主動對標學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提速提能,加快引進更多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項目。推動自貿試驗區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改革,積極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帶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四)實施全方位區域合作行動

區域合作是內陸城市必備的開放支撐。

一是積極融入“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構建,深入落實22個政府間全面合作協議和系列企業合作專項協議,構建“總部研發、生產配套”新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成德眉資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等同城化,有序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助力五區協同發展,特別是全力做好甘孜州和阿壩州19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和紅原縣幫扶工作,共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與重慶深度合作實現機制化、常態化、一體化,推動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加快發展,強力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

三是倡導推動成都重慶西安“西三角”建設,依託成渝客專、西成客專等,促進“西三角”範圍內資源要素加速互流互通,合力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引領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

四是持續深化與其他區域融合發展,以南向通道建設為契機,深化與南寧、昆明、貴陽等城市合作,積極推動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區的合作。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蓉漂”人才微電影首映式現場

(五)實施創新人才引領行動

創新引領,終究要靠人才引領;開放發展,必須加大人才領域的開放開發力度。

一是突出招才引智,深入實施“蓉漂計劃”,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領軍人才,廣泛引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將國內外優秀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管理團隊吸納到成都發展。

二是深入實施本土人才培育計劃,充分發揮高校院所資源富集優勢,支持和鼓勵高校院所廣泛培養各領域人才,特別是培養更多促進“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人才。

三是注重軍民融合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發展優勢,推動軍民融合創新。

(六)實施宜業宜商宜居宜遊行動

一是加快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是更好聚集國內外優質資源,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深入實施國際化營商環境“1+10”方案計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企業迫切希望解決的環節多、耗時長、效率低、折騰人等問題。完善涉企開放服務體系,積極搭建專業化的涉企開放平臺,加強“走出去”要素保障。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外國法查明中心,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辦理。持續深化網絡理政,讓企業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7×24小時第一時間找到成都市政府,確保及時高效為各類企業排憂解難。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共享平臺“絲法通”正式啟動

二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三治一增”,堅持不懈實施大氣“650”工程、水“626”工程、土壤“620”工程,抓好國家低碳試點市建設,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全力改善環境質量,讓成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三是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國際化,抓好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高端醫療品牌,深入實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積極推動“僑之家”建設,加快建設國際化社區,同時加快建設旅遊名城,充分挖掘古蜀、熊貓、休閒、綠道和美食文化潛力,大力提升旅遊供給質量。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

文:羅強 中共成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作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作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其中特別要求四川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推動內陸和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打造立體全面開放格局。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作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翻開了成都擔當全省“主幹”加快外向發展的新篇章。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集中體現為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也是改革,要寓改革於開放之中。成都要順利實現“三大變革”,既靠內部改革,更靠對外開放,尤其需要內外聯動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實現質量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首先就是對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需要。近年來,成都狠抓質量強市工作,產品和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然存在標準不高、供給能力不足、提質壓力不夠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促進與國際標準的精準接軌,進口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倒逼企業進一步完善標準、改善品質,從整體上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質量變革。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歐洲中心

(二)實現效率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效率是經濟的永恆主題,通過擴大分工提升效率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對外開放史。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源配置效率有所提升,但依然存在大量資源長期沉澱、投資結構不優、效率不高、市場機制不靈活等問題,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加快盤活沉澱資源,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暢通完善市場機制,深度融入全球分工體系,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效率變革。

(三)實現動力變革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

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特別是科技創新需要在開放互動中取長補短、自我突破。近年來,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研成果轉化、軍民融合等領域大膽探索,初步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但依然存在科技綜合實力較低、高端項目缺乏、創新主體相對匱乏、出口層次不高等問題,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仍然是最明顯的短板,只有通過更高水平的開放,才能增強科技綜合實力,引進更多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項目,提升出口產品和服務層次,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更好實現經濟運行的動力變革。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緊密結合,不斷提升雙向開放水平,才能有效解決產能過剩、債務規模偏大、資本脫實向虛等問題,不斷增強抗風險能力,穩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黨的十八大以來,成都初步形成了“大通道”“大平臺”“大經貿”“大交流”的全方位開放格局,有力促進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高質量發展創造了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

(一)聯接世界的“大通道”加快拓展

成都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班列通達24個海外城市,2018年新開通“蓉歐+”東盟鐵海聯運班列和鐵路班列,國際班列全年累計開行2619列、增長158.8%,連續三年領跑全國。國際(地區)航線數量達114條,雙流國際機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其中國際(地區)旅客量599.8萬人次,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天府國際機場正加快建設,預計今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經南寧至欽州的國際鐵路海運通道,經瀘州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等多式聯運大通道加快構建。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雙流國際機場航空樞紐能力繼續穩居中西部機場第一


(二)雙向開放的“大平臺”加快搭建

天府新區規劃建設全面提速,自貿區建設水平持續提升,外資准入進一步放寬,2018年新增註冊企業2.4萬戶,外商直接投資26.9億美元、增長44.1%。中德、中法、中韓、中意、新川等國別合作園區加快建設,服務質量顯著提升,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24個,資源融通、多向連接的作用明顯增強。中國-歐洲中心正式運營,天府新區成都片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高新西園綜保區獲批建設,40平方公里的歐洲產業城加快規劃建設。中國(四川)-東盟自貿合作中心成立,全球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建成投運。

(三)互利互惠的“大經貿”加快發展

英特爾、格羅方德、德州儀器等8000多家外資企業相繼落戶成都,在蓉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85家,其中境外企業198家,2018年利用外資實際到位超過120億美元、增長20%。對外貿易持續繁榮,2018年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4983.2億元、增長26.4%。成都企業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在建和籌建項目約150個,涉及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四)全面合作的“大交流”加快深化

2018年奧地利駐成都總領事館正式開館,目前駐蓉領事機構已增至17個,內地“領館第三城”持續擴容。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到94個,2018年榮獲國際友好城市合作交流獎。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成都國際時尚週、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等重大國際會議和活動,成功申辦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展“PANDA成都走世界”活動10餘場。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中國-東盟藝術學院正式招生。獲批實施部分國家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籤政策。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實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行動

成都堅持以大通道發展大經貿、深化大交流,不斷縮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距離,更好融入這條希望之帶、希望之路。

一是積極推動國家南向通道建設,啟動“面朝南海”計劃,成立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專項工作方案,利用南向通道建設的獨特區位優勢,將成都率先建設成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連接點。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桂溪生態公園

二是加快架設“空中絲綢之路”,加快天府國際機場及其臨空經濟區建設,推進雙流國際機場擴能改造,提前謀劃利用雙國際機場優勢,佈局“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重點加密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線航班,增強洲際中轉樞紐功能,同時加快補齊鐵路短板,實現航空鐵路無縫對接。

三是繼續鞏固蓉歐快鐵優勢地位,主動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優化蓉歐快鐵“北中南”三線並行格局,加快班列海外樞紐節點建設,接入更多境內城市,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爭取新增更多西向通道,全力服務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成都-格爾木-霍爾果斯鐵路建設,加快推進成蘭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建設,更好融入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召開

五是不斷提升通江達海水平,主動通過瀘州港、宜賓港、重慶港連通長江黃金水道,加快構建通往東南沿海、京津冀、泛太平洋地區的開放通道。

六是加快建設信息通道,實施數字“一帶一路”信息通道建設計劃,大力建設國家級信息節點、數據中心和國際信息港,優化南向與廣西、西向與新疆國際直達數據專用通道,提高國際通信服務能力和質量。

(二)實施高質量項目招引行動

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都需要高質量項目。繼續“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提升國際化招商能力,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建好和用好海外招商中心和已有國別合作園區,推動中日產業合作園落地,加快“一帶一路”臨港產業合作園規劃建設;持續開展投資促進“百日擂臺賽”,抓好“蓉歐+”專題招商,辦好國際招商推介會及項目促進活動,加快引進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國際中小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40個,利用外資實際到位130億美元以上,到位內資6300億元以上。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6月10日,2019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集中籤約儀式現場

(三)實施天府新區和自貿區騰飛行動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一點一園一極一地”的戰略定位和重大要求,用戰略眼光和全球視野謀劃天府新區未來發展,主動對標學習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模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提速提能,加快引進更多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項目。推動自貿試驗區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積極推進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等先行先試改革,積極探索建設內陸自由貿易港,帶動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四)實施全方位區域合作行動

區域合作是內陸城市必備的開放支撐。

一是積極融入“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的構建,深入落實22個政府間全面合作協議和系列企業合作專項協議,構建“總部研發、生產配套”新型合作關係,深入推進成德眉資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等同城化,有序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助力五區協同發展,特別是全力做好甘孜州和阿壩州19個深度貧困縣對口支援和紅原縣幫扶工作,共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二是推進與重慶深度合作實現機制化、常態化、一體化,推動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加快發展,強力助推長江經濟帶建設。

三是倡導推動成都重慶西安“西三角”建設,依託成渝客專、西成客專等,促進“西三角”範圍內資源要素加速互流互通,合力打造中國經濟“第四極”,引領新一輪西部開發開放。

四是持續深化與其他區域融合發展,以南向通道建設為契機,深化與南寧、昆明、貴陽等城市合作,積極推動與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泛珠三角等地區的合作。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蓉漂”人才微電影首映式現場

(五)實施創新人才引領行動

創新引領,終究要靠人才引領;開放發展,必須加大人才領域的開放開發力度。

一是突出招才引智,深入實施“蓉漂計劃”,重點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引進諾貝爾獎獲得者、海內外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等領軍人才,廣泛引進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將國內外優秀的人力資源和先進的管理團隊吸納到成都發展。

二是深入實施本土人才培育計劃,充分發揮高校院所資源富集優勢,支持和鼓勵高校院所廣泛培養各領域人才,特別是培養更多促進“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人才。

三是注重軍民融合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發展優勢,推動軍民融合創新。

(六)實施宜業宜商宜居宜遊行動

一是加快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是更好聚集國內外優質資源,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深入實施國際化營商環境“1+10”方案計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企業迫切希望解決的環節多、耗時長、效率低、折騰人等問題。完善涉企開放服務體系,積極搭建專業化的涉企開放平臺,加強“走出去”要素保障。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加快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仲裁中心、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外國法查明中心,推行外商投資企業商務備案與工商登記“單一窗口、單一表格”辦理。持續深化網絡理政,讓企業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7×24小時第一時間找到成都市政府,確保及時高效為各類企業排憂解難。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共享平臺“絲法通”正式啟動

二是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三治一增”,堅持不懈實施大氣“650”工程、水“626”工程、土壤“620”工程,抓好國家低碳試點市建設,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全力改善環境質量,讓成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三是積極推進公共服務國際化,抓好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高端醫療品牌,深入實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積極推動“僑之家”建設,加快建設國際化社區,同時加快建設旅遊名城,充分挖掘古蜀、熊貓、休閒、綠道和美食文化潛力,大力提升旅遊供給質量。

更多精彩詳見《一帶一路報道(中英文)》↓↓↓

羅強:打破“內陸”“盆地”宿命,努力推動成都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向雯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