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

“肖家河啊,我曉得以前肖家河有很多那種按摩店。”這是門牙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肖家河靠著紅牌樓很近,那裡有相當多的汽配城。

五六年前在廣福橋的一家店買過頭盔、內胎,那應該是我距離肖家河最近的一次。

幾年一個大變化,嘿嘿,我去肖家河溜達了。整體而言,煙火氣息中看起來又很新,一種說不來的新,姑且就稱之為“整潔”吧。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曾經的肖家河,對年輕的租房客來說,喜歡,也不喜歡。網友“哇哇哈哈”吐槽過十多二十年前的肖家河,那陣他大學畢業,就在肖家河附近租了套房子。住後感是,“什麼事情都遇得到”。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陽臺乘涼,突然晃見對面一女洗完澡,直接就光著身子出衛生間然後進屋;每到過年之前一個月,小區單元樓的小花臺間突然就拴了很多土雞土鴨,凌晨三點,打鳴聲此起彼伏。

甚至還有煙燻臘肉的。他在網上寫道,“差不多時間就在單元門口搭個一米高左右的棚棚,搬出來收集一年的柚子殼殼開始肆無忌憚的薰臘肉,時不時還有院壩頭的人要找太婆幫到薰。”

如果遇到老人去世“打喪火”,壩壩宴就擺在小區之內,吃幾天流水席,晚上至親守通宵。這裡仍舊保留著難以割捨的風俗和傳統。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上午涼快,看到肖家河正街坐在輪椅上、扎堆在街頭板凳上的穿深色衣服的老年人,聊天下棋炸金花……感覺老齡化有點厲害。

住戶眾多,肖家河周圍其實相當成熟。這也是資格老成都最先發展起來的區域之一。河邊上釣魚的老輩子扯了兩下釣竿,他清楚肖家河情況有點複雜。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附近都還是一大片農田。北起廣福橋的肖家河在清朝就存在,不過那陣根本沒有名字,只是一條原始的河流,“大概七八米寬”。

河兩岸走親訪友得靠小船擺渡,那陣河上橋都沒有幾座。因為旁鄰肖姓耕田戶,才取名的肖家河。就算七八十年代,肖家河路邊還有糞坑,走路必須捏著鼻子,路燈也到亮不亮。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在肖家河街道剛剛成立的二十多年前,這裡就屬於成都老城和新城的中間地帶。它幾乎就和高新區一起發展起來的。在九幾年肖家河就由武侯區劃給高新區管委會委託管理,而兩邊的玉林和紅牌樓還是武侯區。

徵地拆遷的“農轉非”,老城區低窪棚戶區拆遷的居民,都搬到肖家河住起,最終形成現在的格局。

大小各不相同的院落,每個裡面住的人不是隨機匹配,而是同一個生產隊的人住在同一個院落。城中心拆遷搬過來的,也幾乎是按照原來那些人住在一個片區就分進肖家河的同一個院落。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以前張家和李家為爭點牆角打錘摑捏,搬到小區,至少這種矛盾少了很多。都住進了五六層的樓房,但裡面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習慣,還是完全按照以前的規矩來。

骨子裡依舊是熟人社會的那一套,自帶親近,很少講究。明顯和現在房地產商渲染的這樣板塊,那樣板塊不同。

重新發現肖家河

一系列的社區治理之後,尤其這些年,肖家河的相貌看起來其實已經改變了許多。近來普遍翻新了小區的外牆,搭建了新的統一的雨棚,道路也換成了瀝青,表面的破舊已經感受不到。

塗鴉碩大,塑料風箏呼呼地吹,不太像個已經有二三十年的老小區。不過有個例外,羅馬假日廣場現在看起來舊兮兮,幾乎就只是網吧和文物古玩市場,想拍兩張照還要被古董販子呵斥住。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誰能想到,這裡也是肖家河的農田,後來在上面修起成都啤酒廠。再等羅馬假日廣場修起來的時候,也確實火過,裡面有很多可以吃喝的。冒焦火辣的首店開在這裡;裡面的漢城軒,據說是成都最早有地暖和榻榻米的韓國餐廳。

那陣還住在芳草街的米真除了去玉林中學之外很少到肖家河。但當羅馬假日廣場修好的時候,米真在那裡打了人生的第一個耳洞,她也和同學經常去吃那家豪客來

住在肖家河很多年,都不一定能全部嚐盡那些美食寶藏。據說鬱可唯回成都,沒事也喜歡到肖家河吃火鍋。可能是五通橋大河壩黃辣丁,也可能是毛家雞雜火鍋,又或者秤盤串串火鍋

啃了兩個鄒二姐的火鍋兔頭也說不一定,火及一時的豐濤黃喉反正是在肖家河消失了蹤跡。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老小區,橫七豎八的巷子,多的還是麵店。邱大爺的面據說是資格內江面,牛肉大坨,時不時也有牛肉乾可賣。圍牆邊上,拜居奇味面的招牌看起不輸火鍋店,但吃麵的環境還就是那樣。

高凳子放面放泡菜,人幾乎是蹲在矮凳子上,依舊是相當壯觀的一排。門口還是停有奔馳,有專門騎單車找過來的好吃嘴。退休的攝影愛好者,變換角度拍個不停,食客也見怪不怪。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各式單間鋪面的小店在林蔭之下,巷子交錯。清真皇城壩牛肉館江油肥腸,肖家河老牌的館子還在。剛剛還在菜市場附近騎三輪車賣花的太娘,這個時候又已經轉到腸樂坊廣州腸粉附近。

誰能想到就是在肖家河這樣的老片區,會有一家廣州美食店。吃過的人都說是成都市面上能吃到的相當正宗的廣東腸粉。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腸粉半透明的薄皮,入口嫩滑,叉燒不柴也不膩,綠豆芽稍微脆生,沒有搶味,美妙在細微之間。金牌蝦餃皇的皮兒依舊很薄,每隻裡面兩隻大蝦,相當Q彈。

老闆在這裡開店已將近十年。從老鄉那裡接手,硬是從最開始只有右邊的一間店不斷開到現在三四間這麼寬。原料全是自己給自己供應,更好地保證了水準。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而在西川中學隔壁有一間廣元涼麵店,它也是被認為是成都能吃到的最正宗的廣元涼麵。一度流傳老闆做涼麵的水是從廣元運來,只有家鄉的水才能做出家鄉味。打包回辦公室,黃大毛說他們很多老鄉最愛去的就是這家。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為什麼來自異鄉的美食小店會集中在肖家河出彩,我並沒有找到答案。

可能就是因為這裡龍蛇混雜吧,真正包容。就連一碗以清淡甜蜜為主的肖家河醪糟蛋都可百吃不厭,每天24小時營業,出菜迅速,慰藉出租司機和其他的夜歸人。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玉林中學肖家河校區的學生,最愛的是學校隔壁的阮孃冒菜。老主顧都喜歡喊老闆耙婆,可愛又怪怪的稱呼,也不知道緣由。

就像每一個老小區都有好吃的燒烤一樣。肖家河的燒烤在成都也都排得上號。可說的有兩家,一家是西川中學那邊的謝燒烤,最早是在百花小區附近做生意,搬過來,晚上人依舊爆棚。

另一家的大名就叫肖家河燒烤,距離醪糟蛋相當近。實在找不到,在肖家河一打聽便知。好吃到哪種程度呢,有人說每天下了晚自習,全班都會一起喊外賣,順便再加一瓶梅子酒。

每天晚上,啤酒和燒烤,各種十五二十在店裡滿頭飛。老闆也是從一家小攤開到了現在的兩三間鋪面。

重新發現肖家河

很不幸,也是意料之中,所有的燒烤中午去都沒戲,門關起的。我趕緊吞下清口水,然後走掉。

這個時候,回頭去肖家河河邊上的崇德園喝茶,就相當合適。兩排一溜煙兒的茶鋪,有點穿越到江南水鄉的感覺,也是老年活動中心。

喝完下午茶吃過飯繼續喝夜茶衝殼子,成都很難得再找到一處像這樣喝茶的地方。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重新發現肖家河

有茶鋪,有鬼飲食,有中醫一條街,按摩小店也還有不少,看起來應該不得亂來。這些共同構成了肖家河。哦,還有忘了說的汽配一條街,我沒在那裡修過車補過胎,也沒有買過零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