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編者按

看過錢鍾書先生的《圍城》一書的朋友都知道,書中男主角方鴻漸,遊學歐洲期間,荒廢學業。臨近畢業,為了給家人一個交代,花錢買了個克萊登大學博士學位證書,併成為一個民國"偽海歸"。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錢先生在文學研究和文學創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抗戰期間,在好友趙辛楣的幫助下,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

在書中,方鴻漸作為一個假學歷的持有者,時時遇到尷尬,但總能巧妙地化解。

此書的故事發生在1920—1940年代期間,距離今天不到一個世紀。

今天的學術造假,可能路徑稍微複雜了一點。

基於專業學歷網站的查詢功能提升,學歷造假這種很土的招數,再玩下去也已不容易。

很多人想,那就玩真的吧。

既然學歷可以是真的,那拿到學歷的必過一關——畢業論文是不是可以作點手腳呢?

翟天臨同學以實驗精神,完成了這個項目。結果就涼涼了。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翟天臨

那麼,這件事跟陳獨秀啥關係?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陳獨秀

其實沒啥關係,陳獨秀和翟天臨,一個生活在民國,一個生活在當代,要說有關係,那在學術造假這件事上,兩人還是有點關係。

至少,兩人可以互粉,互相傾訴一下彼此的不容易。

陳獨秀在進北大擔任文科學長之前,有一個人,曾經為了他費盡心思,製造假學歷,目的就是為了引進陳獨秀進北大。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享譽文化界的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蔡元培,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原來,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全文後附履歷一份: "陳獨秀,安徽懷寧縣人,日本東京日本大學畢業,曾任蕪湖安徽公學教務長、安徽高等學校校長。這份公函1月11日發出,13日範源廉就簽發"教育部令"第3號:"茲派陳獨秀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此令。"

蔡元培這麼做,有其苦衷。

由他著手建設的北京大學,當時急缺文科帶頭人物,而風頭正健的陳獨秀,已經是新思潮的領頭羊,曾公開宣示他的四大教育方針:

現實主義(注重現實生活);

唯民主義(民為邦本的民權主義);

職業主義(從事實際的社會生產活動);

獸性主義(體魄與意志的鍛鍊)。

這四點內容,完全符合蔡元培的教育理念。

但是,這時候的陳獨秀知道自己沒有進入北大當教授必須的學歷,於是,再三推脫,他覺得自己還是在上海辦《新青年》雜誌比較合適。

但是,蔡元培對陳獨秀示意,"可以《新青年》一起移到北京來。"

蔡元培說到做到,馬上以北大的名義,給民國教育部發函,聘請陳獨秀為文科學長,並偽造了一份陳獨秀履歷,其中聲稱"日本東京日本大學畢業,曾任蕪湖安徽公學教務長、安徽高等學校校長"其實完全不屬實。

但特事特辦的蔡元培,自然不是個迂腐的書生。

正是在他的幫助下,陳獨秀進入了北大,給北大帶去了自由和進步的空氣。

當然,如果陳獨秀的事蹟,還沒有辦法幫助翟天臨同學醒悟過來,那麼,陳寅恪、沈從文等一代文壇巨星,也是值得做榜樣的。

梁啟超說,陳寅恪連學士學位都沒有,但他的學問就是高!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依次為趙元任、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其中樑、王、陳三人都無現代大學學歷。

在陳哲三所著的《陳寅恪先生軼事及其著作》中提到,1926年春,大儒梁啟超先生,對時任清華校長曹雲祥力薦陳寅恪,並表示陳寅恪最適合到清華國學研究院任教。

曹雲祥很認真地問,"他是哪一國博士?"

梁啟超說:"既非學土,也非博士。"

曹雲祥又問:"那這位陳老師可有代表作?"

梁啟超:"也沒有著作。"

曹雲祥說:"這有點難辦啊,既不是博士,又沒有著作!"

梁啟超慍怒地說:"我樑某也沒有博士學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總共還不如陳先生寥寥數百字有價值。好吧,你不請,就讓他在國外吧!"

接著,樑先生提出了柏林大學、巴黎大學幾位名教授對陳寅恪先生的推譽。曹雲祥一聽,"既然外國人都推崇,就請。"

於是,陳寅恪被聘為清華國學研究院教授。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有才的人,其實不完全靠學歷吃飯。

它的長期飯票是本事,只有本事是硬功夫。

翟天臨同學若生活在民國,真的可以跟這些老師們互粉,一方面寬慰一下心靈,另一方面,可以真正明白不為學歷束縛的痛苦。

有那心思和時間造假論文,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夯實專業基礎。

何況,翟天臨同學本人還是比較有專業天賦的演員。

沈從文:哥只有小學學歷,但也可以成為傳說!

再說,翟同學就算再不認真讀書,也不至於連一個小學學歷的人都不如吧?

不過,下面這位小學學歷的學者,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媲美。

他就是民國第三位沒有學歷的教授學者、兼大作家沈從文。

如果在民國,畢業論文造假的翟天臨與假學歷的陳獨秀,會不會互粉

沈從文,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

事實上,沈從文只有小學學歷,這在民國並不是新鮮事,很多人都知道,沈從文從湖南鳳凰鄉下來到京城,是一個土生土長又沒有學歷的民國北漂。

但是,他獨特的天賦,以及敏感的筆調,卻令人讚歎。

那篇發表在1939年的傳世之作——《邊城》,以及其它小說的先後問世,為他在文壇、學界,都贏得了巨大的名聲。從那起,中國公學、武漢大學都開始聘請他任教。因此朱自清(清華國文系主任)和羅常培(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楊振聲(西南聯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兼祕書長),就在西南聯大曾替沈從文謀職,據悉,當時還在聯大外文系上學査良錚公開說:"沈從文這樣的人到聯大來教書,就是楊振聲這樣沒有眼光的人引薦來的。" 由此可知,剛開始,聯大師生對於沈從文的到來,是很不滿的。

但聯大常委會討論,終於聘請沈從文,且一下授予副教授職稱。

就這樣,憑著真本事走上中國高級學府講壇的沈從文,成為教育界一顆新星。

除了以上案例之外,還有我們很熟悉的學者錢穆先生,從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在胡適的推薦上,成為北大副教授;在商務印書館的上班的鄭振鐸,也被清華大學直接聘為教授。

民國重視人才勝過學歷,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學歷總是相對公平的人才試金石,但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能夠突破束縛,出類拔萃。

歡迎關注文史包袱鋪,敬請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