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年的古茶樹無用礙事?茶樹枝被砍了薰臘肉?

1980年7月,一次野生茶樹調查活動中,晴隆縣農業局意外發現了一塊距今 100 萬年的新生代第三紀茶籽化石,是一顆四球茶的形態。這塊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茶籽化石,明確支持了學界爭議良久的茶的"三角地起源說"——滇、黔、桂三省交界地臺向雲貴高原大斜坡,是茶發源、演變和傳播的路徑。

四球茶為野生型、小喬木茶樹,目前被歸為五室茶系中大廠茶種之內,是茶在進化鏈條上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儘管學界對將四球茶獨立定種尚有爭議,但它無疑為貴州身處茶樹最初起源地提供了堅實的證明。

1200年的古茶樹無用礙事?茶樹枝被砍了薰臘肉?

攝影:楊秀勇

歷史上該地區由於河谷下切和高原抬升,形成了獨特的三疊紀地質風貌和多樣的小氣候區。此處的茶樹原種, 被逐漸分置在熱帶、亞熱帶、溫帶氣候中,向西南發展成喬木型大葉種茶,向東南發展成高腳茶、毛萼茶,向東北發展成灌木型中、小葉種茶。

適宜茶樹生長的山區小環境,再加上省內工業發展緩慢,曾經制約貴州經濟增長的因素,倒是為高品質茶青留存了一片無汙染的淨土。

茶籽化石發現地在晴隆和普安的交界處。普安是貴州省重點產茶縣之一,素有貴州茶"第一春"之稱。俗語有"茶園多生於煤礦",因煤礦產地地層富含有機質、熱能高,本地茶上市時間普遍早於江浙10至20天。去往馬家坪村的路途地面高低起伏,車子行至山頂、忽又落於谷底,便到了。此地建築風格鮮豔討喜,粉紅、柔黃、嫩綠,扇形床、圓拱門,一切物產都有一種熱帶和亞熱帶過渡間的異域風情。

山人種茶飲茶,最早為治病。在普安民間一直有"山上有棵千年樹,樹下有口清水井,哪天如果不舒服,一片葉來一瓢水"的說法。黔地山高谷深,多有瘴氣,茶的功效就是清熱解毒。

山居無歲月,春天至此要稍晚些。三月中下旬,坡頂的四球茶樹才抽出新枝。炒茶器皿不講究,就是家用炒菜鍋,用茶樹枝杈翻炒。火候卻要憑經驗,燒至鍋底起灰泛白、水滴下去就能呼啦啦蒸騰幹,一次性翻炒茶葉30至40分鐘,就是俗稱的"一鍋起"。此種炒茶法,正是貴州本地"青毛茶"的製作土法。條件所限,一季採摘的鮮葉要在短時間內做完。殺青程度不完全,給後續轉化留下了餘地;老人家炒青時,還會往裡加些許水,類似於微發酵,所謂的"春茶放置秋露白"才好喝呢。

1200年的古茶樹無用礙事?茶樹枝被砍了薰臘肉?

攝影:秦剛

位於烏江下游的沿河縣,有一大片成規模的古茶樹聚落群。沿河作為茶葉聚散之地,自古從外省引種,今留存於榨子村人工栽培的連片千年古茶樹達6000多棵,在全國都極罕見。

從沿河縣城出發,順江而行,兩岸青山相對出。沿著一壁山肩攀緣,一路上國道、省道,轉鄉間小路,極盡崎嶇之事。冬季江面蕭索,時見貨船和孤舟點點,更顯瑟瑟。同行者說:"這便是烏江了。"

沿河位於大婁山脈和武陵山脈交錯地帶,臨烏江而立,比鄰茶種集大成者湄潭、鳳岡、務川等地。據《華陽國志·巴志(卷一)》記載,烏江流域的巴國(含今貴州沿河、道真、務川一帶),在西周初年被封國時,其茶葉已是敬獻周天子的貢品,且已有人工種植的茶——香茗。

去沿河古茶園,要途徑洪渡碼頭,西南的貨物特產在此順江而下。春秋戰國,烏江沿岸就有茶葉等土特產交易,茶文化向西影響到蜀地,向北輻射到漢中。西漢前後,諸如洪渡等地的沿江臺地都形成了集鎮。

行至村口,有一棵株高7米、幹徑80餘釐米、樹齡1200年的古茶樹,望出去,便是貴州的崇山峻嶺。此處古茶園,原種從何而來眾說紛紜,樹齡800至1200年均有,大、中、小葉形,灌木、小喬木型交錯可見。現今當地碼頭早已不見茶業交易的痕跡,飲茶、製茶的傳統與工藝也已斷代。唯有史可考:在宋代,沿河的姚溪茶被列為貢茶,一直持續到明清時期。

1200年的古茶樹無用礙事?茶樹枝被砍了薰臘肉?

攝影:何雄周

明代"調北征南"在安順留下眾多江淮移民,平壩一帶的衛戍軍逐漸轉向屯田務農。他們把生產的茶葉、糧食、布匹從官道運往周邊三省銷售。平壩本是產好茶的地方,加上屯堡人從江南帶來的小鍋製茶技術,使茶葉品質大大提高,明清時一直是部族土司的進貢品之一,尤以"毛尖"、"雀舌"為上。行走於安順各屯堡,村口道路都設有茶棚,本地產的小黃姜與古樹茶一同熬煮成大碗茶,以慰南來北往的士兵、客商。

安順歷史上地方性名茶被稱為白沙茶和水江茶。白沙茶生長於泥質沙岩,以鎮寧縣的江龍鎮為多;水江茶則長於煤山之上,主要集中在平壩的十字、齊伯等鄉,都是好茶的慣生產區。位於大革利的"白沙茶",茶樹葉片肥厚、經久耐泡。而且每個村寨總有一兩戶人家精於製茶,茶青採摘格外精細,炒制火候也拿捏到位。

炒茶,這個從鮮葉到幹茶的過程雖時移勢易,但香味猶存。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公梓蒙。內容來自:《地道風物.貴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