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星斑被做成魚飯,太浪費了吧!不得不知的3道傳統潮汕硬菜

潮汕菜那麼好吃的東西、那麼智慧的理念和那麼精湛的技藝,若持續偏安於潮汕或粵港一隅,而不是走出來大面積“潮”化中國乃至潮爆中國,那真是既辜負了天資,更有辱於使命。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思鄉情切和流動性過剩的雙重作用下,潮州菜遭到了過度的誤讀,80年代中期,港化潮菜又開始強勢地反過來影響內地的潮菜──這個大背景下,就是要以精細化和科學化來完成傳統潮菜的去港化和去八十年代化。

以下三品,可視為上述努力的三個代表。

東星斑被做成魚飯,太浪費了吧!不得不知的3道傳統潮汕硬菜

東星斑魚飯

東星斑魚飯:凍魚飯,經典潮菜,主料多為烏頭、大眼雞、黃花等低價魚,把它換成了前者勝在肉質嫩白,油脂豐富,而當滲出的油脂被凝凍之後,遍體就形成一層美麗的“玻璃凍”──“玻璃凍”也不只是為了好看,功能上相當於一層保護膜,鎖住魚肉裡的水分,保護肉質,吃起來更鮮、更糯,再加上傳統普寧豆醬(亦經重新調配),魚的鮮味已無可復加──當然,這層“玻璃凍”之得來,更有賴於嚴格繁複的後臺加工過程,游水東星斑(0.5公斤左右)活殺,為使魚身不脫水且保持肉質的纖維緊密,先以淡鹽水浸泡30~40分鐘,再以蒸籠大火蒸15~18分鐘後自然冷卻,用保鮮膜整條包住,灌入蒸魚的魚湯並確保魚湯將魚身周邊全部裹住,避免在冷凍過程中流失魚肉水分,再置入零上5℃冰箱,2~3小時後裝盤。

東星斑被做成魚飯,太浪費了吧!不得不知的3道傳統潮汕硬菜

鮑汁扣花膠

對另一道傳統潮州“硬菜”鮑汁扣花膠,大膽棄用了傳統工藝必用的姜、蔥、酒等“去腥”料,改以礦泉水和嚴格的溫控過程去腥,在經過8~10個小時的浸泡後,讓礦物質帶走腥味,與以姜、蔥、酒去腥之法的高度壓迫性相比,既自然純淨又更完整地保持了花膠的膠質。

花膠發好,先用高湯煲20分鐘至通透,再用預製鮑汁慢火燜扣半小時,大火收汁至濃稠,即大功告成。這種改良的製作過程,既可減少因長時間燜燉而導致的膠原蛋白大量流失,口感和營養上亦能達到更佳的平衡。

東星斑被做成魚飯,太浪費了吧!不得不知的3道傳統潮汕硬菜

潮醃蟹

醃製海產品,幾乎是所有潮人最愛的“零食”,大部分傳統潮汕主婦,至少都會醃上一、兩種海鮮,蝦蟹、血蚶、魷魚或生蠔,等等。既有“潮菜天下”之雄心壯志,潮州生醃之法,就不應放過天底下一切可醃之物。

例如大閘蟹,與上海傳統醉蟹比,“潮醃大閘蟹”肉質更加細膩,味道上也有更多層次,而且不至過甜。

4兩重整蟹,先以重鹽水逼出體內汙物,再遣大隊蒜頭和高度白酒,兵分兩路,裡應外合地剿滅細菌:大蒜專殺外層,酒精則深入蟹殼內部。隨後再用淡醬油在零上1℃~5℃醃浸超過10小時,逼幹汁水,將蟹用多層保鮮膜分開包裹,零下15℃速凍72小時……

日益嚴格的食衛監管制度下,越來越多的類似美味正在被逐出公眾餐桌,欲挽留之,唯有依靠如此“醫學”的滅菌程序了。

來源:海鮮指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