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潮河 霧靈山 鄒衍 明朝 雲推 2017-05-28

不知道小夥伴們還記得麼,我們“宜居密雲”曾經發過“密雲八景”。其實,密雲有雙八景之說,分為“前八景”和“後八景”。我們之前介紹的是“前八景”,今天,小編和大家說一說“後八景”都是哪裡。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後八景”:為民國二十七年(1938)王縉等纂《密雲縣志》(第二章第十目“名勝”)所載。雖志書明鑑:“後增八景”,但作者查閱到所載並非“八景”,是“十景”。而多出的“二景”為“桃花庵、白龍潭”,民間也曾有人將其列入或視為“後八景”之一,因此現按志書排列順序錄入如下:

“黍谷先春”(後八景之一)

黍谷,為城南7.5公里海拔648米的黍谷山,位於河南寨鎮荊慄園村東;先春,是說這裡的春天總比別處來的早。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既有“神話說”,也有“科學說”。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神話說:相傳戰國時的陰陽學家鄒衍周遊到了密雲,聽說黍谷山來了個黑風怪住進了山洞,常常做法坑害百姓。說來讓人奇怪的是,縣城南村莊密集,唯獨河南寨、蘆各莊、中莊、荊慄園、下屯、沙塢、兩河這八個村卻寒風凜冽,冷氣逼人,春不暖、種難播,必然秋絕收,就連樹木、花草都凋零遍野,再無以往“一派先春”的景況,人們只得外出逃荒要飯。有人說這是因為得罪了黑風怪。原來,這八個村距離黑風怪住的洞最近,過小年的時候人們光顧祭拜灶王爺,而沒有理會黑風怪,這才引得怪物來春發難於民。鄒衍聽罷這些,決意為民除害。於是,他召喚百姓搭好祭風臺,取出律管(樂器),對著黍谷山黑風洞便吹了起來,美妙和諧的旋律化作股股暖流,飄逸地湧入黑風洞,律管音頻陣陣,暖流熾熱焦陽,終於驅趕走了猖狂一時黑風怪。不久,這裡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黍谷山恢復了原來的一片早春。後來人們把這個傳說稱作“黍谷回春”。據說,後來人們在黍谷山建鄒衍廟時,賈山、平頭、寧村、提轄莊包括縣城大戶人家也想募捐,但都被謝絕了,只收上述八個村的捐款。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黑風怪因魔力不夠,所吹寒風範圍小,受凍害的地方也就屬這八個村最厲害,八個村老百姓為表達對鄒衍的虔誠之心,就獨攬了建鄒衍廟的全部開銷。雖說是個傳說,但漢代劉向卻在《戰國策》曾記載:“鄒衍在燕(國),有谷(黍谷山),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予居之,吹律而溫至黍生,今名黍谷。”到了清代,康熙寵臣、吏部尚書宋犖(luò)來到黍谷山,正是春寒料峭之時,一路觀來別處還是草木尚枯,而這裡苔蘚已綠,大為驚異,便詩興大發:“寒止千山雪未消,何來都柄急移杓。相看黍谷春先得,恍見鄒生律不遙。半嶺松風吹淑氣,一龕晴日轉柔條。群芳若問東皇帝,消息三分抱野樵。” 可見歷代觀客過往此處,都對此驚歎不已。

科學說:黍谷之春為什麼先於它處來得早?是因為這裡地處華北大平原的最北端,黍山之南,廣闊無垠,綿延千里,無遮無擋,且陽光充足,由南方吹來的徐徐春風,首當其衝便吹到黍谷山之陽,然後才翻越山樑、過城北冶山諸嶺直至燕山腹地。正如哲人所言“向陽花木易得春”,就是這個道理。也正如此,黍谷之春是源於陽光和春風最先受益者所致;而北部吹來的寒風則受到北部高大的燕山山脈所阻擋,遲遲吹不到黍谷山處,待風吹到時便是絲絲微風了,因此,密雲故有“黍山無疾風”之說。但是,這些並不是黍谷山春早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原因是:20世紀有關部門對黍谷山區域做土壤測定表明,這裡土質肥厚,岩石盡是密度疏鬆的石灰岩,其吸熱性能好、熱能強,於是,便構成“春之早”的主要因素。

也正是這裡有“春之早”的優勢,21世紀,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開發了五穀小雜糧系列有機產品,形成了地域性獨特的品牌。

“潮河信泛”(後八景之二)

潮河,指密雲東北部的潮河;信泛,指夏季伏天汛期,潮河水水勢泛溢,響聲如潮的情景。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潮河,古稱“鮑邱水”,發源於河北省豐寧縣草碾溝南山下,由古北口入關,流經密雲全境,在密雲城西南河槽村東與白河匯合,稱“潮白河”終端注入渤海。舊時的潮河似脫韁的野馬,每年夏季汛期到來,河水拍岸、洪峰咆哮,兩岸一片汪洋,頗為壯觀,故形成了京北奇特的一景,被文人墨客們稱作“潮河泛信”,這不僅受到文人們的熱捧,就連清朝乾隆皇帝觀奇景後也詩興大發,便揮毫題《臨潮河詩》一首,詩云:“洶湧奔新漲,竹箭莫喻駛。昨晚東北雷,聲聞今見耳。”雖是一景,卻也實為一害,往往使得兩岸人們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1958年,人民政府修建了密雲水庫,將這條浪蕩無羈的潮河攔蓄。水庫上游潮河故道也不斷得到加固、修繕,這才造福於人民。進入21世紀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昔日“河水拍岸、洪峰咆哮”的潮河,自古北口至高嶺河段不僅水勢大大減弱,有時往往還出現斷流現象。因此,古時“潮河泛信”的景觀,也就真真切切地成為了歷史。不過,這種供於王宮貴族“賞悅”、實為危害於民的“景觀”還是一去不復返得好。

“霧靈積雪”(後八景之三)

霧靈,指密雲東北90公里處的霧靈山;積雪,指該山山頂積雪常年不融化。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霧靈山,自古以來就是一座中華名山,歷史上曾稱伏凌山、孟廣硎山、五龍山,到了明代的時候,開始稱作“霧靈山”。清代時被朝廷劃為清東陵的風水禁地,如果不是皇親國戚或皇帝的信臣、寵臣或看守霧靈山的地方官員,平頭百姓很難看到霧靈山的真面目。霧靈山以自己的特點和靈性,曾引得歷代多位帝王諸侯、文官武將登臨霧靈山,也令歷史上許多文人騷客折服,並以詩詞文字吟誦霧靈山、讚美霧靈山、記錄霧靈山。康熙寵臣、吏部尚書宋犖(luò)在《霧靈積雪》詩中寫道:“霧靈回出萬山顛,白壁千層殊皎然。地湧銀屏開紫塞,天垂玉帶繞幽燕。晚光夜合偏宜月,曉日初和淡若煙。應是峰高寒不散,名同華白兩相傳。”霧靈山海拔2116米,為京北諸山之冠,山勢險峻,雲霧瀰漫,四季不絕,氣候時差比北京城晚一個月左右。如,北京玉淵潭的櫻花“清明”前夕就已爭奇鬥豔了,而霧靈山腳下花園村那株獨有的櫻花,卻到“五一”時節才吐蕊綻放。若是深秋時節,這裡景緻便更有一絕,常常出現“山下雨水流,山頂雪花飄”的景況。冬季落在山陰面的積雪幾乎經年不化。20世紀末,新城子鎮曹家路村與河北興隆縣將霧靈山開發成景區。只有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百姓才能一睹“霧靈”真面目。

“渤海湧珠”(後八景之四)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渤海,指城東北15公里的一眼泉水,被人譽為“渤海泉”;湧珠,指泉水從地下湧出時,激流泛著似銀的水珠滾淌,同時散發著雲氣。尤其在陽光下,則透出五顏六色的彩霞,霞水如帶飄逸而去。可遺憾的是,如今,人們再也無緣一睹這如醉如痴的自然景觀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渤海”,並非江河海湖之水,更不是所指我國真正的“渤海”,而是密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也就是因為此處有泉水“湧流如珠”的奇特景觀,人們才給取了個響翠的名字“渤海寨”。1958年,修建密雲水庫,渤海寨村人們做出巨大奉獻,遷出了這一山清水秀、水流似銀的美麗家園,來到了今西田各莊鎮安家落戶,幸福美滿地生活著。

人們感到有趣的是,昔日的“渤海”之地,卻也真的迴歸自然,最終與水結緣,變為密雲水庫內盪漾的“明珠”了。

“鸚鵡遺蹟”(後八景之五)

指城北25公里處有一座奇峰峭壁之上,有一影印似鸚鵡的天然“石紋繡”圖案。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這座奇峰峭壁位於今石城鎮黑龍潭景區附近的崖頭處。舊時在崖面40多米遠的峭壁之上,有一片如影印的“石紋繡”(天然石紋),呈豆綠顏色,綠羽紅喙,身(石)紋絡極像鸚鵡的模樣,最初當地人稱為“鸚鵡崖(nié)”,堪稱當地一大奇景。其對面是鹿皮關,為明代所修長城關隘。據傳,明隆慶年間,薊鎮總兵戚繼光主持修築長城時觀此“鸚鵡”巖壁後,信筆潑墨題詩《石塘嶺鸚鵡崖二首》(其一):“翠羽丹崖敞碧天,飛來風雨不知年。肯饒寸舌呼餘粒,惟有精神倚暮煙。”;(其二):“側身天地欲言難,故向空山戢羽翰。雨後千林爭春色,月中片石怯生寒。更無金鎖惇春夢,似有清音落暮灘。一自邊城留幻跡,隴西雲樹幾凋殘。”明代散曲家劉效祖也有《石塘嶺鸚鵡崖》詩,詩云:“原是關西鳥,何因塞北看。千年留勝蹟,萬里恣飛翰。影落金塘淨,光生玉壁寒。從軍有隴客,只恐報書難。”自打戚、劉二人題詩後“鸚鵡巕(nié)”就改成叫“鸚鵡崖”了。

提到“鸚鵡崖”,有段美麗的傳奇故事,在當地民間廣為流傳:那是很早以前,雲蒙山腳下石塘嶺,(今石塘路)住著幾戶人家。日子雖過得緊巴些,到也快活。不料村東山洞裡卻住進了兩個神出鬼沒的人,令村人不安起來。

這天夜裡,風雨交加,村中石老爺子家飛進一隻鸚鵡,用小膠喙幫老人捋捋鬍鬚。老漢見小傢伙和謁可親,就熱情和它搭訕起來:“小鸚哥,你雨夜進宅,相必有事吧”?鸚哥點點頭,說:“真讓您老人家猜著了。”鸚鵡就將前來造訪的緣由一五一十地說了個明白。

原來,鸚鵡是觀音菩薩點化的一隻神鳥,並賜給它一條一尺見方的“汗巾”作為乘帆,此乃“神巾”。受觀音菩薩之命,鸚鵡攜帶汗巾從關西(陝西潼關)到雲蒙山腳下依附在巖壁上棲身、普度眾生。

每當民間有難,菩薩就授意它去化解,鸚鵡便“脫崖”恢復成鸚鵡仙子的模樣,用爪銜著“神巾”,當做乘帆,霎時就會飛到現場,救人於危難之中。

每當沽水(今白河)行洪將氾濫成災、每當猛獸慾到村來,這個鸚鵡仙子都乘勢“神巾”,如騰雲駕霧,搶先一步迅速將消息告訴百姓,救了許多百姓的性命。石老爺子聽著小鸚鵡的敘說,回想起村上一件件化險為夷的事情,這才得知都是這小鸚鵡的功勞。石老爺子聽後視鸚鵡為神,就要跪謝,小鸚鵡見狀阻止道:“老人家,我為老百姓做好事是應該的。但現在有兩個南蠻子用斧鑿毀我之身,想盜我的“神巾”,毀了我的“紋顏”不說,“神巾”也會失靈。您要想法兒趕跑南蠻子啊!”

此時,屋外雷霆轟鳴,大雨瓢潑。石老爺子聽了鸚鵡的話,萬分著急。

第二天,雨過天晴。石老漢串聯了三裡五村的男男女女,拿著鋤鐮鎬杖,將盜寶的兩個南蠻子轟出了此地。從此,石塘嶺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鸚鵡也照舊如初常來關顧著百姓呢。

20世紀70年代,人們開鑿修路,或許鸚鵡深知這也是造福於民,便移他處棲身去了。隨之,“鸚鵡崖”攤開胸襟變為坦途的公路了。此後,石城鎮又在這裡開發了“黑龍潭風景區”,“鸚鵡”惠及民眾的願望終得實現。

“石匣拱鎮”(後八景之六)

石匣,指舊時縣城北30公里的石匣城西門外有一石如匣,石匣城即因此得名;指石匣城是明清兩代拱衛京師的軍事重鎮。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相傳,在很久以前,一塊約長六尺、寬四尺、厚三寸的石塊,一夜之間,裸露出現在村西平坦的田地裡,有稜有角兒,形似匣子。這便引出了“石匣”名稱的由來。

有關“石匣”的傳說,或有或無、或真實存在、或隱於地下,自古便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體有十種說法:有人說石匣子與道士、龍王爺、小白龍、穆桂英有關;也有人說石匣裡面裝的不可洩露的天書、石匣城圖和鐫刻在匣面上的圖騰、文字;還有人說石匣裝的是珠寶玉器、金銀財寶乃至金蛤蟆;另有人說石匣與村西的鎖山和鑰匙山有關,說鎖山鎖著個大寶庫,找鑰匙山是打開石匣子的鑰匙,因鑰匙山搬不走、挪不動,既不能移動,就是神人也無法打開石匣子。——總之,匣子是塊寶,或是匣子裡面裝著寶。

在當地,有關石匣子的傳說神乎其神。為此,明代薊遼總督閻鳴泰過石匣時作《石匣探奇亭》一首:“萬山盤薄擁神京,誰擲琅玕鎮北平。天險孕苞原有意,地靈呵護豈無名。未經禹鑿元工祕,不遂秦鞭寶氣橫。奇勝莫言多幼化,長將玉壘壯金城。”以詩讚譽石匣子是一個寶物,能給石匣人民帶來福祗和平安。清光緒《密雲縣志》也曾記載說:“密雲城東六十里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嘗啟之但終不能開。”傳說終歸是傳說,就連官方誌書都給不出確切的答案,可見這“石匣”的迷人之處有多麼大。

故引得世人“淘寶”不斷。有明挖、有暗掘,有遠來、也有當地的,但都空手而歸。

據說,當地有個土財主的兒子,心狠手辣,無惡不作。不死心,帶長工來開挖,他嫌長工挖得慢,就奪過鎬頭自己刨,沒承想恰好刨在土下一個疥蛤蟆的身上,毒液飛濺在了他的臉、入了他的眼,冷汗大出,最終毒瞎了眼。為此,當地老百姓說,是“金蛤蟆”顯靈,變成毒蛤蟆,專來懲治惡人。有人打趣道:“鬼迷心竅財主兒/掄著鎬頭刨石匣兒/寶貝石匣沒找到/反被蛤蟆毒瞎了眼兒”。因為出了這事,那些財迷心竅的人,想尋找石匣子的心思也就慢慢撂下了。

到了20世紀初,反清義勇軍開進了石匣城,軍爺姜貴題派了一個工兵班探挖石匣子,也無功而返。

這神祕的石匣子,說來也真撩撥人心。1933年,侵華日軍踏入石匣,也派地質人員挖過這個石匣子。使人感到蹊蹺的是,每當工兵累得精疲力竭時,石匣子就隱隱約約地浮現,當喘過氣來接著再往下挖時,石匣子卻又瞬間沉入地下。村中的百姓說,這又是石匣子裡的“金蛤蟆”顯靈,存心戲弄鬼子,不讓強盜得寶。

1958年,人民政府修成了密雲水庫,曾驚現“石匣子”的地方被淹沒在了水下,而匣子裡的“金蛤蟆”,卻真的顯現了神靈,將“金身”化成了明珠,隨水灌田、潤土,無私地奉獻給了人民。

需要提及的是,石匣城雖成了水庫淹沒區,已無法再現舊時的城垣,也無法描述以往的市井景觀,但如今“石匣”其名還在沿用,只是密雲縣高嶺鎮的一個轄村了。

“西巖夕照”(後八景之七)

巖,指城南7.5公里處黍谷山的西巖寺後的巖壁;夕照,指夕陽西下時陽光照耀在寺後面的巖壁時所呈現的美麗景觀。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黍谷山滿山翠綠,流水潺潺。山下有廣袤的原野田間,還有沽水、鮑邱水(今潮白河)白練般地流過,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有道是:“世上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據說,春秋時期,鄒衍“吹律回春”後,選在山上這一平坦之處,教化黎民百姓辨認分別五穀的地方。後來,當地人們為了紀念鄒衍,便在這裡建了廟,取名“別谷院”,也叫鄒子祠或鄒衍祠。到了金代天會八年(1130),僧人們拆除了殘破的“別谷院”,在舊址建了雄偉壯觀的“西巖寺”,塑了釋迦牟尼和十八羅漢,加之巨巖之下又有幾十畝天然的平臺,招致眾多善男信女求香拜佛,香火極盛,成為一處享譽勝名的佛教叢林廟宇。

西巖寺在密雲、懷柔、順義、平谷等地知名度很高,很多古典書籍也曾有記載。而真正使西巖寺聲名遠揚的是寺院後面的巨岩石壁,其為南北走向,高30米有餘,長約百米,巖壁參差突兀,峭壁嶙峋。此處巖壁,為什麼傳揚如此之廣、如此之神呢?

話得從清朝說起。康熙皇帝有個寵臣名叫宋犖(luò),官銜是吏部尚書,有一年中秋時節來密雲辦差,閒暇之際在知縣陪同下來黍谷山遊覽,當來到西巖寺時,卻下起了大雨,午間便在寺內小憩。直到下午太陽快落入西山(懷柔、昌平西部軍都山)時,風才停、雨才住。宋犖等一行因要趕回縣衙,起身與寺僧告別步出禪房。說來也巧,就在宋犖跨出寺院時,雨後初晴的夕陽透過樹蔭耀射過來,耀眼的光芒迫使宋犖目光回望,就這回望的瞬間,奇景妙觀便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當下的晚霞似血,殘陽將西巖寺染得通紅,尤其在滿山翠柏的掩映下,無比壯麗。宋犖不禁詩興大發,一揮而就:“西巖小岫四山中,暝色諸山殊不同。已見晚煙千嶂白,忽驚夕照一巒紅。餘輝淡掛松蘿色,斜日輕搖薜荔紅。最喜秋來新雨後,斷岩石壁映殘紅。”該詩對仗工整,寓意深邃,後被隨行來的縣官以《題西巖寺》為題收入《密雲志鈔》中,若干年後編纂《密雲縣志》時,將這一景觀取名為“西巖夕照”載入縣誌,從此名聲大振,曾引得不少遊人擇雨後時節觀瞻賞景。

為什麼該巖被稱為“西巖夕照”呢?這與該巖所處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

每當夕陽西下、墜入軍都山之後,餘輝被山峰所遮住,瞬時,霞光滿天,空際一片嫣紅,大地如塗一層金輝。而此時的軍都山一處缺口卻還向大地放射著耀眼的光芒,將陽光直射到黍谷山西巖之上,將西巖染得一片紅光,在周圍的翠柏掩映下,壯麗無比,由兩地合成為一道奇景,古書中稱此時的西巖呈“輝光反爍,鮮紅如血”,故為“西巖夕照”.

到了21世紀初,人們對黍谷山進行了開發,請河南寨村當年在西巖寺出家的和尚(也是最後一位)曹潤田確認了廟宇具體方位,又再建了廟宇,只可惜的是,新的廟宇風格、規模大為異樣,不是人們心中原有的“西巖寺”模樣,也就失去了原“西巖寺”所應有的價值。

“石湖映月”(後八景之八)

石湖,指城北42公里處有一山,山下有石湖,倒映月亮。

這一景緻幽然的地方,位於不老屯鎮學藝廠村附近,在村東面有一座山,巖壁如刀削一般的光滑,名叫“鏡架山”,顧名思義,山的石壁如鏡,光滑明澈;石壁下有一汪石湖,清澈透底,月影倒懸於湖水中皎潔如洗。出現這一奇特的景觀,是有其地理原因的。這裡有一條曲徑綿延的大峽谷,常年流水不斷。當水流經到這裡時,由於此處是山的最狹窄處,形成了湍水流急的瀑布,瀑布洩入巖下,聚攏成湖。湖水清澈透底,山景、樹影便倒映於水中。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提到“鏡架山”的名字,當地老百姓始終叫“驚駕山”。那麼,為什麼改成“鏡架山”了呢?

殊不知,“驚駕山”的名字,在其背後還隱藏著一個“驚架石鼓”的故事。傳說這面鼓為青石料所制,因這一代屬邊關,若有敵軍來犯,邊關守軍一敲石鼓,便能驚動皇宮聖駕。

聖水山上有一汪泉水,當地許多患眼疾的人用泉水洗目而復明。據傳,明朝孝宗帝之母不日雙目失明,邊關首領聞訊後,為討好皇上使太后眼疾復明,便擊了“驚架鼓”,鼓聲傳到皇宮驚動了聖駕,皇上速派援兵而來,結果撲了空。這一舉動等同“謊報軍情”,雖激怒了皇上,但皇上念及為母“眼疾”而鳴鼓,出於孝心也便網開一面,但仍下了一道“秋後算賬”的諭旨,也就是說若治好太后的眼,便可饒其不死。果真,太后以泉水洗目數日復明,且目光如“鏡”明亮,一時傳為佳話。後來皇上不僅饒恕了邊關首領,還為賀念母親眼疾復明如“鏡”,便改“驚駕山”為“鏡架山”了。並在萬曆四年(1576)在此建“聖水寺”,塑觀音像。此後清康熙元年(1662)又重修(毀於抗日戰爭侵華日軍之手)。

據傳, 清康熙年間,吏部尚書宋犖(luò)來密雲,恰逢中秋節公閒,出於遊歷山川的愛好,在知縣惠周惕的陪同下慕名遊踏鏡架山,並住寺內小憩賞月。當晚月上中天,湖水明透晶亮,巖壁、明月、虯鬆統統被收進湖內,映影隨著水的漣漪而浮動。引得宋犖詩興大發便作《石湖映月》詩一首,詩云:“鏡架山前夜月生,石湖風靜水波平。盡知月白呈湖白,要識湖明顯月明。湖退月華湖減色,月離湖畔月無情。四時湖月年年在,帶月看湖誰與行”。

當下,惠周惕邊讚許邊也奉和了四句詩,詩曰:“幾年仙子浴湖邊,帶得蟾光一片圓。不知何事忘將去,長留一鏡照龍眠。”此行,清大臣與知縣不僅便留下千古趣聞詩話,還給山旁的“石湖根兒村”改名為“石湖下村”,此名沿用至今。

20世紀70年代,人們憑藉峽谷及石湖的充沛水源,修建了“轉山子水庫”,蓄水灌溉、養魚,造福於人民。21世紀改稱“聖水湖”。

這一“造化鍾神秀、天然孕神奇”的靈山秀水,孕育、影響了學藝廠和附近村莊,並將此地點綴得尋常瑰麗與神奇。2015年,學藝廠村在原址復建了“聖水寺”,連同聖水湖、鏡架山打造成了遊覽區。不過,當地人仍習慣地仍叫“驚駕山”,人們還時不時地去尋那當年的“驚駕鼓”呢。

“桃花庵”(亦稱“庵伴桃花”)

庵,指雲峰山景區舊時有一處小庵,周圍簇生著許多桃樹。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昔日這一令人心動、耀眼、美麗的一景,位於不老屯鎮邊莊子村西桃花峪處。 志書中記載:“地極清幽,山路廻環,清泉曲繞。”當春天桃花盛開時節,景色“尤為佳絕”。當年有人將此比作“武陵桃花園”。桃花庵前車流如水、人聲如潮,善男信女、人面桃花,構成了一幅饒有情味的世俗風情畫。當年密雲縣孔法祖曾作《雲峰桃花》詩讚道:“好景迎人媚,行人目未停。波光明作練,山色翠為屏。鳥語云中樹,魚掀水上萍。餘情收不盡,留說與丹青。”此景被時人譽為“庵伴桃花”。

據史料記載,桃花庵史稱彌陀庵、吉祥庵,因所在地名“桃花峪”,當地亦稱“桃花庵”,由山門殿、前殿、後殿及東西配殿組成。1941年,在抗日戰爭時期,吉祥庵被侵華日軍焚燬。

2002年,陝西釋海宏師傅尋遊至此,深為眼前美景及吉祥寺滄桑所感,遂宏願恢復舊制。於此募資重建寺廟,建成大雄寶殿及兩側耳房、左右配殿、天王殿、鐘鼓樓及一個生活區,並續銅佛二十八尊,置大鐘、香爐和各種法器,改稱“吉祥寺”。2005年5月22日(農曆四月十五),吉祥寺舉辦第一屆廟會-聖佛節,開始接納眾信士香客拜佛進香。並將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日,作為吉祥寺的聖佛節活動日。此時,上香來的善男信女和遊客,即可目睹那古庵石碑、遙想曾經“庵伴桃花”的盛景,還可觀賞到如今新世紀“寺伴桃花”的美景。

白龍潭(亦稱“龍潭漱玉”)

位於密雲東北部30公里處,是太師屯鎮旅遊景區。龍,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圖騰,譽為開天闢地的“創生神”,與盤古齊名,也是普降甘霖的“水神”。進入現代社會後,龍逐漸由神物演變為吉祥物;潭,指龍潭溝村東山內的水潭,潭形如盆。傳說一白龍幽居潭內,故名“白龍潭”。

密雲有個“後八景”,你知道麼

白龍潭自古就聞名遐邇,宋代以來這裡就被闢為風景勝地,北宋大詩人蘇轍留有“白龍晝飲潭,修尾掛後壁”的詩句;明代名將戚繼光、總督閻鳴泰等也分別留有墨跡;清代乾隆、嘉慶二帝都曾親自題詩刻碑,加之李鴻章、康有為、袁世凱等達官貴人也多有墨跡留存。這裡除了賦予神奇色彩的“白龍三潭”外,還有行宮、龍泉寺、五龍祠、萬福山、五姊鬆、天翁棋石、鴛鴦鬆、玉蘭石、祝福臺、浴龍林、楓葉林、龍涎池、白龍塔等景點。

最具引人注目的是,“開潭日”及其“白龍三潭”。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為“開潭日”,這天舉行規模盛大的廟會,各檔花會雲集於此,廟會上鑼鼓喧天,人聲鼎沸,令人著迷的是觀看開潭“奇景”。“奇”在於:恰好這天被細沙封閉一冬潭穴卻沙沉水湧,一潭清澈的碧水咕咕地漸升,其深莫測,最終溢出潭口。“景”在於:由潭口溢出的潭水在山谷中形成一條溪水。到夏季雨水劇增,便順勢而下落到下一級石崖下,形成瀑布之勢瀉入第一潭;水勢溢出潭繼續下瀉,再次形成瀑布注入第二潭;繼而水又復注最低一級潭,故為三潭,俯視山谷,水珠飛濺,猶如天公降下的甘霖,瀑水下瀉注擊石之聲轟鳴不絕,隨之呈現“三潭疊翠”奇景。僅就這一奇景而言,被人們譽為“水沼呈祥”,為歷史上密雲“八景”之一,不僅是這裡遠近聞名,而且也附會出了白龍與“三潭”的動人傳說。

傳說很久以前,只見一位白衣少年來到了一位瓜農老漢的棚下說:“大爺,天真熱啊!”老漢遞過半壺水說:“那就喝口吧,潤潤嗓子。”白衣少年感激地喝了兩口水。臨別時,白衣少年從行李中拿出一把銀亮的小花鏟說:“大爺,我沒什麼感謝您的,您就收下這個吧,種瓜菜的人用得著它。”白衣少年走後,老漢用銀鏟給瓜秧鬆了鬆土。奇蹟出現了:銀鏟劃過的土面變得鬆軟、潮溼,天再熟,土也不幹。打蔫的瓜秧也眼見著緩過來了,水靈靈地長起來了。

不幾天,新的奇蹟又出現了:村東山谷裡平白出現了三口潭,潭水清澈,使得這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老漢把“銀鏟”和“潭水”聯在一起想,那個白衣少年—定是位神龍。老漢見人就說咱們這來了個“小白龍”。

消息越傳越廣,越傳越神。而小白龍對百姓“求雨”有求必應,天旱便及時降雨。

這—天,白衣少年又出現在種瓜老漢前,對大爺說:“我本想常住下去,給大家辦點好事,誰知來了黑龍,硬和我爭潭,我當然不讓,我倆議定:明天比鬥,勝者據潭,敗者走……”老漢聽後著急地問“俺們有辦法幫助你嗎?”小白龍說:“有!我想請鄉親們準備十車石頭,十車饅頭。比鬥時,潭中當黑水上翻時,趕緊往下扔石頭;白水上翻時,那是我得勢,趕緊往下扔饅頭,來增我的力量,這樣我必勝無疑。”

第二天,比鬥開始。黑水翻上時,鄉親們猛砸石頭,白水翻上時,鄉親們快速投饅頭。到了第三天,只見黑龍滿身傷血從潭水中騰出,一溜煙逃走了。但卻不知小白龍生死如何。人們急切地呼喚:“小白龍!小白龍!”這時,小白龍緩緩地游出潭面,搖頭擺尾像似同鄉親們點頭致意……

據說,從那時起,小白龍就常住了下來。山下的村莊也就叫成了“白龍潭”。

新中國建立後,白龍潭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生活。到了20世紀70年代,人們在白龍潭修造了水庫,使得農田旱澇保收,人們不再“求雨”,小白龍也就光榮“退休”了。

1984年,密雲縣旅遊局作為旅遊景區,由北京力維斯凱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復建,恢復了“白龍潭”三佛主殿、金剛殿、東西配房等主要設施,又在寺南山新建“白龍塔”1座,闢為旅遊景區。1986年,白龍潭被縣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市列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名“龍潭漱玉”。1990年起,每年農曆三月三都舉辦“龍潭廟會”,並時有秋季“乾隆祭龍民俗節”,依託民俗節開展名、優、新產品展銷。2001年,縣旅遊局將景區整建制移交給太師屯鎮政府管理。2006年9月,經北京市宗教局批准,白龍潭景區內的“龍泉寺”為密雲縣第一處佛教活動場所。

步履“白龍潭”:觀山,水在腳下;游水,山在眉前;賞祠,幽雅在眼眸。一景有一景的美妙,一曲有一曲的景緻,一石有一石的傳說,一樹有一樹故事。那山水畫卷、文儒顯宦、英才墨跡無不使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