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晁錯 歷史 清朝 小蝌蚪歷史 2019-07-11

提起晁錯,很多歷史迷都會想起因他而起的一場動亂,那就是景帝在位時遇到的七國叛亂。後世對這次動亂的評價均比較中肯,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次動亂,完全是因為積怨太深的緣故,同時也因為皇帝剛登位不久,朝局還不太穩定所致。但是在當時很多人卻不這麼想,尤其聽信了讒言的皇帝為了將這次事件儘快解決,把所有責任全部推給了進言的晁錯,導致為國著想的他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晁錯的人生充滿了矛盾,看眾人對他的評價就知道了。

文帝時期,因為他貢獻出不少好的計策,因此很是受皇帝的賞識,不但提拔他擔任要職,而且對他非常信任,數次單獨召見他為自己謀劃,可見在上位者的眼中,他是位值得信任並且有能力的臣子;

但是在同僚之中,跟他結怨人的雙手都數不過來,而且還都是跟他等級差不多的人,當時的丞相就懟他頗為不滿,感覺他過於表現自己,而且太讓皇帝依賴,也正是這種情況導致了他不好的結局,;在親人和好友眼中,他是位剛直有原則的人,可以為了朝廷不顧及自己的損益,可以為了百姓豁出去,而他的父親正因為了解他的個性,才選擇結束性命。

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應該在於晁錯遵循“法”理,他認為只有通過無情的法理才能夠約束眾人,更好的為君主分憂,讓國家能夠正常的運轉。他的主張對於剛建立的新朝無疑是有用的,畢竟實權握在上位者的手中才更有利於朝局的穩定。因此他數次上疏希望削弱諸侯的實力,試圖用武力和朝政來鞏固朝局,但是他的這些計策在維護朝廷時候,也損害了諸侯的利益,因此一直被人詬病和誣陷。在上位者還信任並且尊重他的時候,這些詬病自然不需要理會,但是當皇帝都選擇拋棄他之後,等待他的結局只有死這一個下場。

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景帝二年,晁錯再次上疏痛陳諸侯的不利影響,主張削弱勢力以穩固朝局,這一次他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舉動讓自己陷入了痛苦的境地。他的父親在聽聞兒子的壯舉之後,連日趕往他的住處,苦苦規勸他要慎重,因為這樣的抉擇雖然有利於朝堂,卻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抗到了晁氏一族的身上,一旦有什麼差錯,晁錯絕對不會有好的結局。但是剛直的晁錯卻堅定的認為自己一定會成功,並沒有將父親的話聽進去。晁父見兒子如此執著,不想看見失敗後的慘狀,只好選擇服毒來結束生命。

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事情果然如晁父所料,詔書剛頒發就引起諸侯的不滿,七國一起發生了叛變。此時做過吳國丞相的袁盎聽聞對方要糾自己的錯處,打算將他處死,於是先行行動,向皇帝進言道:各國之所以謀,完全是因為皇帝身邊出現了佞臣賊子,是他在挑撥君主跟臣子之間的關係,如果將他處死戰事自然就會平息。皇帝在權衡之後居然真的採納了這個建議,將完全沒有得到消息的晁錯騙到鬧市,直接腰斬了。

這位忠心大臣被腰斬於鬧市,成為歷史上一大憾事!

但是腰斬晁錯並沒有解決戰事,七國之所以反叛根源在於對權勢的嚮往而非晁錯的挑撥,皇帝的這番舉動反而寒了勇於進言的大臣的心。看清朝局的皇帝終於追悔不迭,迎敵叛軍並且將他們全部擊潰。雖然朝局得以穩定,但是勇於直言為國盡忠的晁錯卻被錯殺了,他雖知道這番言論的後果會給自己帶來災禍,但是為了朝廷依舊選擇冒險,他的這種忠義的舉動應該受到認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