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產品分析報告

產品運營 36氪 產品經理 新聞 風投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8-12-02

文章分析了36Kr和虎嗅的指數差異,然後針對產品結構與運營進行了對比分析,最後通過分析結果得出了SWOT結論。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內容注意:本篇產品名稱與上一篇相同,“36氪”指的是36氪公司,“36Kr”指的是36氪傳媒移動端部分,也就是我們要分析的產品。本文確定36Kr的競品為虎嗅。

一、分析背景與目的

前幾天發了一篇《「36氪」產品分析報告(產品分析部分)》,本篇是對36Kr產品分析報告的完善篇之一。本文旨在以虎嗅APP作為36Kr的競品分析,通過分析虎嗅的功能特點,挖掘出36Kr潛在的產品需求點。同樣也可以清晰的看到36Kr與虎嗅特色點的差距,為36Kr產品的完善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後得出36Kr的SWOT結論併為下一篇《「36氪」產品分析報告(如果我是PM部分)》做理論支持。

二、競品概述

2.1 產品分析平臺環境

  • 產品運行硬件機型:小米6(128G陶瓷版)
  • 產品運行操作系統:Android 8.0.0(MIUI9.6.3)
  • 產品體驗時間:2018年9月7日
  • 36Kr產品版本:v7.6.2
  • 虎嗅產品版本:v5.2.0

2.2 競品定位分析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2.3 產品排名

「36氪」產品分析報告「36氪」產品分析報告「36氪」產品分析報告

通過以上產品排名可以得出一下三個結論:

  1. 虎嗅與36Kr同屬新聞資訊類軟件,並且兩個產品排名相近,同時在近幾個月的排名都處於上升期。
  2. 虎嗅近三個月新聞類排名突出,而36Kr在總榜類和新聞類排名都很突出。
  3. 在2018上半年,36Kr的總體排名一直是高於虎嗅的,並且在最近的七月虎嗅總排名有一些下降的趨勢,36Kr排名一直都穩定保持小幅度上升,而虎嗅的排名有波動幅度。

2.4 產品活躍度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在上面的分析曲線我們可以看出在最近的2018年七月虎嗅與36Kr的活躍度只相差了0.006%,並且兩個產品的活躍率都大大少於行業基準值,與行業均值的差距基本保持在0.003%到0.009%之間。總體上還是符合行業均值的。初步分析得出,由於兩個產品的目標用戶有限制,導致了活躍度大大少於行業基礎。下面就通過競品指數分析來看看兩個產品的本質吧。

三、競品指數分析

3.1 用戶指數分析

通過簡單的分析目標用戶可以看出,兩個競品之間用戶是高度重合的,下面,我們就用數據分析一下兩者用戶群的指數吧。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通過以上的用戶指數統計圖表可以看出,虎嗅與36Kr的用戶性別,用戶年齡重合度很高,基本確定了兩者之間的競品關係。雖然他們的主要目標用戶有細微的差異,但是實際使用這兩款產品的用戶大部分都是重合的。

最後通過上面用戶群體的分析,得出的結論是:這兩款產品的受眾是有限的群體,基本都是圍繞在一些超一線城市的80後,90後,所以最後才會導致兩款產品的活躍度大大的少於了行業基礎。

分析出了兩個產品的用戶群,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些在這個用戶群裡兩個軟件的評價和表現吧。

3.2 下載指數分析

「36氪」產品分析報告「36氪」產品分析報告

通過上面的下載量分析可以得出,36Kr的下載量是虎嗅的一倍。兩款產品在列舉出的幾個應用商店裡的下載量比例基本相同。

上面有兩個應用商店表現搶眼,分別是華為應用商店,和魅族應用商店。華為手機大多數機型定位商務機,使用者的年齡以80後的商務人士,創業者居多;魅族旗下最暢銷手機魅藍手機的定位是青年良品,使用者以90後的人居多。這分別對標了兩款產品的目標用戶。

當然通過手機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只能是一個參考,我們還得參照用戶的評論。

3.3 評論指數

下面是近三個月的兩個產品的評價分析,接下來我們就從用戶的口碑裡來分析一下兩款產品的用戶實際體驗。

「36氪」產品分析報告「36氪」產品分析報告

我們通過上面的評分與評價可以從用戶的角度來窺得產品的定位與用戶願景,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評分統計:兩個產品的評分都是以5星為主,差評率也都是在合理的範圍內,不過兩個產品還是可以通過評分統計看出一些細微的差距的。相對於36Kr,虎嗅的一星差評率是比較高的,整體上虎嗅的好評與差評是呈現兩極分化的。
  • 評分歷史記錄:36Kr的評分活躍度是高於虎嗅的,並且在這裡也可以佐證評分統計上面的數據,虎嗅的用戶評分的確兩極分化,雖然“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是這樣的兩極分化是透露著一些信息的,我們稍後分析。
  • 每日評論統計:可以看出用戶在產品的某次更新有一個評論增長點,在那一段時間評論數激增。通過下面用戶實際的評論可以看出,36Kr上面用戶評論的滿意點在於產品的資訊的內容豐富客觀性,來源於平臺本身對內容的審核甄別。而槽點則是一些小功能的吐槽,彈窗問題和一些內容上的不滿意。總體上評論的內容還是很平穩的。而虎嗅上面的用戶評論的滿意點在於一些文章觀點的共鳴和屬於某個領域的人對於產品上乾貨的解讀得到的收穫。槽點就是一些硬傷了,比如產品交互功能上的不滿意,反饋不能及時得到回覆(個人認為反饋一定要及時回覆,一般反饋都會在產品中隱藏很深,如果用戶花了經歷去找到反饋入口去反饋說明用戶是下了決心的要求解決某個問題,這個反饋是有價值的反饋,產品經理應該去重視),內容有上良莠不齊等等。整體上虎嗅屬於激進派。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虎嗅與36Kr的用戶體驗有著截然不同的情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從策略上分析一下。

36Kr軟件策略比較平穩,內容上儘量保持客觀真實,新聞資訊表達中規中矩,就像電視節目裡的<新聞聯播>,很少有槽點,當然這樣是符合新聞資訊類軟件的標準定位的。

虎嗅的策略是有料,虎嗅上對此也是有著嚴格的審批標準的,對於投稿的文章也是會編輯和審核的,虎嗅也是有著自己的價值觀的,對與某些內容如果虎嗅覺得內容有料則寧可得罪一些大的媒體與公司也會發表,對於某些評論如果虎嗅認為違反了某些價值觀就會刪評論,這樣就造成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讚許者與批評者各佔半壁江山。

從體驗上來看,36Kr只是給人一種平淡無奇的感覺,因為上面的大多數文章都沒有一個清晰的理論導向,它還是鼓勵人們自我思考,並從中汲取知識。

而虎嗅幾乎每篇文章必有一個觀點的闡述,用戶基本不用動多少腦細胞,這個是很重要的。畢竟生活中並不是人人都是智者,芸芸眾生,大多數都是跟風者。所以虎嗅清晰的邏輯推導,讓人很容易清楚文章要表達什麼。文章內容往往也很吸引人,讓讀者看完整篇文章之後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其實大多數時候,洗腦的感覺是讓人感到舒服的,這是人性。這算是虎嗅的一個優勢吧。

所以從上面的用戶實際反饋其實也並不能充分的得出結論,一定要深入產品的靈魂去分析產品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兩個產品各有長短,下面我們就來從產品結構與表現上來看看產品的實際體驗吧。

四、競品結構分析

4.1 競品功能分析

下面進行競品功能對照: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通過產品功能的對照,我們發現36Kr有的功能,虎嗅也基本都有,只是兩款產品的側重點不同。36Kr的產品特色功能是創投類和科技類等文章,並且對付費課程也做了精心的設計。對於用戶的留存也做了很多工作,雙重打卡機制最大限度的鼓勵用戶使用。

相比之下虎嗅可能就顯得有些高冷了,虎嗅專注於內容的深耕,相信“花香飄散,蜂自會來。”其特色欄目都是文字類,無論是長文還是短資訊都力求做到極致。而幾乎沒有做用戶的留存功能,虎嗅還是一款有態度的產品,在沒有各種留存用戶的功能和引導用戶每天登陸功能的情況下能拼殺至今,其內容必然是精雕細琢的。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真相上面的評分和下載量的數據了。

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即使在數據上,36Kr在各方面基本都高於虎嗅,但虎嗅這個產品上的閃光點仍然是36Kr不具備的,我也是希望36Kr能做出一些改變,這也是本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產品的交互與呈現上,兩個產品的不同。

4.2 競品頁面呈現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從頁面呈現上,我們第一眼的感覺就是軟件頁面整潔度的對比,36Kr明顯是要比虎嗅的頁面凌亂一些的。不過仔細再看兩個軟件的內容就可以看出很多門道了。下面詳細說明一下:

  1. 36Kr雖然第一眼看上去顯得凌亂,但是整個頁面亂中有序,每一個方面的內容都會收進一個對應的欄目裡,而虎嗅的首頁也是隻能看到三個資訊新聞,這樣的確整體上更簡潔,而且第二個資訊是引流到24小時的。這個24小時是虎嗅主打的欄目,這個我們後面會分析到。
  2. 在底欄,36Kr選擇了比較緊湊的5個導航欄的模式,裡面正好收錄了兩個產品的特色功能,創投和課程。但是相對於虎嗅的4個導航欄的模式,這樣的5個導航欄會影響用戶的注意力,這也會成為產品的詬病。
  3. 從上面的產品功能分析表裡我們也能看到,兩個產品的內容框架整體相差不多,36Kr會把內容更加細分具體化,不過從打開軟件的第一眼的頁面呈現就出現非常明顯的整潔與凌亂的差距,36Kr對於全局的把控可能還是有待優化的地方。
  4. 軟件分析一定要結合時間節點,在最近幾年,36Kr和虎嗅的共同目標用戶的時間越來越少,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每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用戶的每一次行為都被賦予了一個清晰的目的。所以現在各種新聞類軟件要麼主打標題黨,吸引眼球,要麼精準推送,節約用戶時間。我認為,36Kr完全可以不變成那樣,那樣就失去了產品的自身定位,如果想要完善更佳的用戶體驗,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虎嗅的極簡精神。虎嗅的產品只專注於資訊這一點,所以用戶每次在虎嗅上花不了太長時間卻可以收穫大量的新鮮資訊。用戶不必再產品上四處尋找,虎嗅就幫用戶想好了用戶想要看到的內容。多為用戶想想,不要讓用戶有思考的時間,這才會讓用戶對產品產生依賴性。這就是虎嗅上即時內容用戶對其褒貶不一,產品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原因。下面我們就開來走進兩個產品的信息架構,來深層次的探索兩個產品的差異。

4.3 競品架構分析

36Kr信息架構: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虎嗅信息架構: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這裡的信息架構可以看出很多信息,我們展開來分析:

  1. 剛看這個信息架構的第一眼,你應該和看頁面呈現圖的感覺是一樣的,36Kr不僅是首頁比虎嗅內容龐雜,實際內容的安排上也是比虎嗅複雜很多,內容上的互相引用也是有很多處。雖然36Kr對於分門別類做的很好,可是每一個條目沒有一個系統的優先級呈現,基本都是一條線平鋪,這樣將大量分散用戶的注意力。
  2. 36Kr整個內容呈現中側重於把比較重要的內容多次重複,可是這樣重複的內容充斥整個產品會讓用戶有種產品在湊內容的感覺。這也是產品臃腫的一大原因。而虎嗅恰恰相反,虎嗅的特色內容是<24小時>,可是下面卻沒有多餘的子欄目。虎嗅想讓用戶看到的內容都會做到最大限度的簡單,而其餘欄目都會收進用戶可以探尋的到的地方。這一繁一簡的差距考驗的是產品經理對於用戶體驗的不同理解和產品定位與商業化的妥協。即時這樣,在商業目的與產品戰略基礎上,36Kr真的可以做的更好,認真處理好產品內容的優先級,而不是用頻繁的更新來增加原本就超重的產品。
  3. 剋制,曾經帶領微信走向巔峰,而對於現在的36Kr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每增加一個欄目都要深思熟慮,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立足於產品的定位,時刻對產品有著敬畏之心。還記得36Kr剛開始的時候產品還是很純粹的,現在可能是團隊大了,各方面都要照顧,已經偏離產品的初心了。一個產品要想走得長遠就要時刻警惕,時刻兼顧產品的用戶體驗。
  4. 對目標用戶的把握,一定要明白產品的目標用戶的使用習慣。虎嗅看似內容很少,其實就其目標用戶來說,<24小時>的內容足夠用戶花在產品上的時間了,用戶還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就像是吃一頓飯,用戶對一頓飯感覺最好吃的時候不是吃到撐的沒法走路,而是吃到半飽,就是意猶未盡的感覺。美味不可多餐,就像去吃自助餐,東西很多,吃完之後反而覺得自助餐裡面東西很難吃,但是如果單拿出一個菜給用戶享用,用戶反而不會覺得難吃。對於產品的用戶體驗來說,這是一樣的道理。

競品結構小結

上面對於兩個產品從頁面到結構都進行了細緻地分析,那麼除了結構上虎嗅可以給36Kr一些優化的靈感,從運營上兩個產品又有什麼不同呢,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兩個產品的運營。

五、競品運營分析

5.1 內容運營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5.2 活動運營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5.3 用戶運營

「36氪」產品分析報告

5.4 競品運營分析小結

首先立足於產品定位,就會必然導致產品的運營發力點不同。36Kr主打豐富的內容,則運營的中心就會使用戶集中在產品上,產品的各個地方都有著對用戶的把控。虎嗅主打的是“精”,為了這個產品定位,運營的發力點就會集中在內容的質量上,當然線下的運營策略也是留存用戶的極佳方式,這種面對面的方式是組織產品活動最好的方式。對於產品上的運營36Kr還是有點用力過猛的,我認為36Kr也要多展開線下活動,這樣更能留存用戶,也能面對面的與用戶交流產品的用戶體驗。

六、總結

根據以上的競品分析,我用S(Strength,優勢)、W(Weakness,劣勢)、O(Opportunity,機會)、T(Threat,威脅)的SWOT框架,來對36Kr做一個總結性的分析:

優勢:36Kr內容豐富且質量高,創投內容成熟,產品運行多年,有著良好的口碑。

劣勢:產品內容越來越臃腫,用戶打開軟件不能有一個清晰的目的。

機會:產品本身有著多年積攢下的口碑,只要及時作出改變,用戶會對產品慢慢有著良性的認識的。

威脅:產品現在欄目眾多,協調好各個欄目的優先級是一件極為複雜的事,如果現在有一款產品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並且內容更加豐富有質量將會直接與36Kr正面對決。

本篇文章就先到這了,似乎還沒有結束,因為我們提出了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總是要解決的啊,如果我是36Kr的產品經理,我會怎麼做呢?咱們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由 @雲胡不喜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