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產品經理 軟件 電子商務 科技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017-05-26

本文作者將從最簡單、最常見的“我的”頁面——知乎裡面的“更多”頁面入手,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知乎是一個問答社區,用戶分享著彼此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見解,社區裡面不斷地湧現高質量的信息,這是一個不斷傾聽各種不同聲音的社區。

筆者是2014年初就註冊了知乎,3年多的時間,見證了知乎的不斷髮展。很感謝知乎給我提供了很多思考問題的角度。

在知乎提供高質量內容的同時,使用的同時,感謝的同時,筆者覺得知乎需要對內容的架構做一個比較全面的梳理,對於內容的創作、整合、分發應該做一個更加清晰地理解和呈現。

筆者今天就從最簡單、最常見的“我的”頁面——知乎裡面的“更多”頁面入手,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從用戶角度理解

觀察頁面

首先,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當做用戶來看看以下三個頁面。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更多”的主頁面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個人主頁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詳細信息

頁面梳理

下面是我對更多頁面的梳理(頁面不夠,分兩張圖)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頁面梳理(1)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頁面梳理(2)

重複的功能入口

  1. 通過頁面梳理,我們看知乎“更多”頁面的重複的功能入口:
  2. 綠色部分:個人主頁-我關注的話題=我的關注-話題
  3. 橘色部分:個人主頁-我關注的人=我的關注-用戶
  4. 藍色部分:我的回答+我的提問=我的關注-問題
  5. 黃色部分:個人主頁-我的收藏=我的收藏(一級頁面)≠我的關注-收藏
  6. 紫色部分:個人主頁-贊=詳細信息-贊
  7. 紅色部分:個人主頁-❤=詳細信息-❤
  8. 淺藍色部分:已購內容-Live=我贊助的Live
  9. 玫紅色部分:已購內容-電子書=我的書架-已購買的
  10. 墨綠色部分:付費諮詢=我的值乎

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上面重複功能的分解,筆者認為存在如下問題:

(1)不同功能入口之間沒有構成明顯的類功能分佈區

重複功能中的1、5、6功能相同,但是並沒有起到聯繫不同使用場景的作用;而不同的功能之間,其關聯本來就不是很明顯,加上相同功能的入口太多,且分佈在不同頁面區域,讓用戶理解某“類功能分佈區”的成本很高。

筆者的定義,所謂的類功能分佈區,是指在APP的有限界面內,更具有相似性或連續性的功能集中分佈在某一個區域。

以天貓(V6.0.0)為例,“我”的頁面主要分為三塊區域。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天貓“我的”頁面

  • 第一部分是關於用戶本身的信息,包括修改個人信息以及瀏覽信息兩部分,是相似性功能的集中分佈;此部分對應著購買商品前的相關信息;
  • 第二部分是我的訂單;此部分對應著用戶購買的流程,包括購買中、購買後、以及售後等信息。
  • 第三部分是必備工具;前兩部分是天貓用戶主體的使用功能,此部分對應著額外的福利或附加功能,輔助用戶完成購買。

綜上可以看到,天貓的個人頁面深入了使用場景——購買商品,用戶在到了這個頁面以後一目瞭然,瞭解自己在哪一個階段而去頁面的哪一個區域去操作。

換句話說,一個比較好的流程或功能路徑應該深入用戶的使用場景,是相似或者同一個流程的功能聚集在一起。而目前知乎只是把相同的功能堆疊在不同深度的入口,不同功能的路徑並沒有深入使用場景。用戶使用起來,面對同樣的功能入口會不會有些困惑呢?

(2)相同功能入口的太多,但是並沒有構成有效的聯繫

尤其是重複入口1-9,給用戶的信息完全一樣,只是堆疊在不同級別的頁面。

還是以天貓(V6.0.0)為例,領取優惠券這個功能入口的出現頻率就很高。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圖1:優惠券出現在商品主頁面

圖1:在商品的基本信息下面直接出現優惠券的提示,第一次提醒用戶可以領券;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圖2:優惠券出現在商品詳情頁

圖2:在商品詳情頁,在用戶想要更細緻觀看商品細節時,第二次提醒用戶可以領取優惠券;

知乎的“更多”頁面:從重複入口看知乎在產品設計的細節

圖3:優惠券出現在購物車頁面

圖3:在購物車中品牌名稱的右側,當用戶想要去結算時,第三次提醒用戶領取優惠券。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在APP的不同地方出現的相同的功能,應該是在不同的用戶使用場景下有益於用戶的,它的出現是為了完成閉環,在每一個環節提醒用戶的使用。而目前知乎上功能的重複,都是在一個tab下面,似乎沒有看到明顯的閉環。

(3)使用專有名詞過於隨便

特別參見重複功能入口的2、7、8、9。

眾所周知,在一個APP頁面上的名詞使用應該是極為嚴格的,因為一旦用戶有了固有的使用印象,是很難改變的。

也多虧這個原因,使得一代一代的互聯網人不斷教育用戶,明白了一些專有名詞的使用特徵,比如“掃一掃”是掃描二維碼、“發現”通常是瀏覽“新”資訊、“鉛筆”圖標通常代表編輯、“加號”圖標代表新建等。

反觀知乎:使用了“我關注的人”=“我關注的用戶”,其實道理上是說的過去的,不過嚴格來講,這樣隨便也頁面中命名新名詞,其實不算是很規範吧……用戶最開始使用的時候,會不會傻傻分不清楚呢?!

既然在這裡可以使用“我關注的人”=“我關注的用戶”,“已購內容-Live”=“我贊助的Live”,“付費諮詢”=“我的值乎”,那麼“我的收藏”≠“收藏”又是為啥?

也許是我收藏的太少了,至今為止還不太明白,“收藏”(我的關注)與“我的收藏”的區別。

所以,這就是名詞使用過於隨便的問題,用戶需要使用很久可能才知道這個功能的用意,對用戶而言,理解成本會不會太高了呢?

(4)符號含義不明確

大家可以看一下主頁的詳細信息,個人成就裡面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大拇指形、心形、星星形、分享形。且先不說這四個符號都無法點擊以便於進一步查看詳細信息,其中的“星星”符號,至今為止我也不太明確是代表什麼成就(怪我成就太少了……),不知道大家在使用的時候是如何理解的,是不是也跟我一樣在理解上存在困難呢?

綜上,可以看到在“更多”這個頁面,其功能的邏輯不是按照用戶的使用場景來切入,對於整個頁面理解成本非常高,用戶使用起來自然也就很困惑。

試著從產品經理的角度理解如此設計的原因

從用戶的角度理解完,我看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存在必然有原因,我們再試著從做產品的角度去理解現有架構的原因,想想他們為什麼這麼做?

以下是我猜測的原因:

  • 個人主頁:讓用戶能夠詳細看到自己各種詳細信息。
  • 詳細信息:讓用戶(尤其是大V)看到自己對其他用戶所展示的信息;與個人主頁區別開來是因為,大V在對外展示的信息上很重要,初衷是想營造主頁的氛圍,用戶可以一下子看到別人眼中的我的樣子。
  • 我的關注:讓用戶快速找到自己關注的內容
  • 已購內容:讓用戶快速找到自己付費的內容

寫在後面

如果知乎的產品接收過很多功能入口過深的反饋,我想一定是因為沒有在使用場景中及時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按照用戶的使用場景去重新規劃功能,對用戶而言才是最方便快捷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設置很多快捷入口,反而增加了理解的成本。

產品是需要不斷打磨的,思考的。如有任何問題,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作者:biubiubiubiu小丸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