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產後護理 母乳餵養 分娩 懷孕 莊裡寶寶 2017-06-04

有個媽媽發帖子說產後乳房硬成石頭,然後找了所謂的“專業”人士按摩,卻按的很疼,不知道是不是遇到假專業人士了。所以,今天我分享一下我寫的科普文,希望給媽媽們分享,不要被一些人忽悠,多學一點,為自己,也為寶寶。

分娩後悄悄改變的激素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激素的變化

生過以後,奶逐漸的嘩啦呼啦就有了。為什麼呢?

泌乳說到底,是激素作用

當分泌孕激素的胎盤隨著胎兒從母體中娩出之後,媽媽身體內的激素水平隨之發生變化:孕激素水平極速下降,被孕激素抑制了10個月的泌乳素終於有機會逆襲了——在產後開始快速抬升。

最初的兩天,這種激素水平變化帶來的身體感受通常讓人覺察不到。很多產婦只是在頭兩天(尤其是哺乳的時候)會感覺到小腹陣痛(乳頭被吸吮,引起子宮收縮),擠一擠乳頭會發現滲出芝麻粒兒大小的灰白色或者淡黃色的初乳。大約在第三天左右(通常是睡一覺起來),很多媽媽會突然感到乳房有漲硬的感覺,一夜之間罩杯增大N個尺碼,民間把這叫叫“下奶”。

為什麼第三天才開始明顯的“漲奶”?

如果剛分娩過就嘩啦啦的奶水直流豈不是更好?

吸奶也是技術活!寶寶雖然天生的會吮吸,但是吸吮-吞嚥動作連貫性和速度無法應對洶湧流量,寶寶們也需要學習和磨合!

剛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兒,胃容量只有幾毫升左右。極少量的初乳恰好滿足寶寶的需求。

嬰兒胃容量示意圖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簡單來說,前三天媽媽的緩慢而少量的初乳,完美契合寶寶的胃容量以及吸吮吞嚥能力。這是大自然在生物進化中的安排。

可是,媽媽們是真的到生過以後的第三天才開始產奶嗎?

No!

初乳從懷孕20周左右開始就緩慢分泌,為產後第一時間的哺乳做準備。

漲起來的乳房不可怕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餵奶

當新媽媽們察覺自己的乳房開始變大、變熱、變硬的時候,意味著傳說中的“下奶”就開始了。醫學上管這個過程叫做:產後生理性乳漲。既然是生理性的,不是病理性的,則無需擔心是異常情況。

此時有趣的場景是:周圍的人很開心,覺得寶寶總算有奶吃了,可是誰能理解新媽媽面對胸前兩塊石頭的心傷?

漲大的乳房全是奶?不!

響應腦垂體的號召,“周邊地區”的血液、組織液、淋巴液、水分等全都奔向急需加大生產滿足寶寶口糧的“乳房”。因此你摸著沉甸甸的乳房裡面大部分都是血液、組織液、淋巴液等其它體液而已,只有小部分是乳汁。

確實,下奶是有些難受的,嚴重的話胳膊也沒法放下來。好在,生理性的乳漲過程,持續2~3天以後,原本集中在乳房的這些過多的體液成分就會各自退去,乳房的腫脹就會自動消除。今後的哺乳時光裡,只會有節奏的漲奶-餵奶-乳房鬆軟-漲奶-餵奶-乳房鬆軟,這一哺乳期不斷循環的過程了。

奶水總算“下來”,可是卻經常發現:由於乳暈太過於漲硬,乳頭變得愈加短小,導致小寶寶的嘴巴很難含住乳房!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催奶

情急之下使用吸奶器,試圖把奶水抽出一些、讓乳房鬆軟,可是卻發現無濟於事,因為壓根吸不出初乳。因為初乳特別粘稠,單靠吸奶器的外力抽吸,是很難吸出的。唯有靠寶寶的小嘴巴對乳暈乳頭進行卷裹、擠壓和吸吮,加上縮宮素和泌乳素的雙重作用,才能讓乳汁順利的產出。

既然吸奶器也沒用,寶寶又因為各種原因不給力(不合理的情況下被灌了奶粉,撐暈了;醫療情況造成母嬰分離,寶寶不在媽媽身邊;等等),那隻好找個“催奶師”來通乳了!於是新媽媽含著眼淚忍受一番大力按揉+熱敷(錯誤做法,後面有解釋),乳房總算是軟了一些。

以上,是大部分新媽媽在產後會經歷的“噩夢”。

難道必須用這樣的方式來開始母乳餵養嗎?

No!

常見不代表合理!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餵奶

在必須靠外力移除乳汁的時候,在乳房上施行的手法必須溫和!無痛!所有讓乳房感到疼痛的通乳手法都必須立即擯除。

專業哺乳指導的乳房護理,理念上遵循乳房解剖結構、手法上模仿寶寶吸吮動作,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給新媽媽正確的哺乳支持。

免漲痛,有妙招

錯誤的乳房護理十分的殘酷,而漲硬的乳房又十分的難捱。下文就來詳細說一下,如何做才能免遭產後漲奶之痛。

1、分娩以後,立即頻繁哺乳!

確保母子做到產後“早接觸、早吸吮、早開奶”(統稱:三早),這也是現在醫院產科大力宣傳和提倡的。三早做好,哺乳很容易就進入良性循環,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旺盛,乳腺泌乳充足。

順產的寶寶從產道娩出(臍帶未剪)就放在媽媽肚子上做肌膚接觸並順勢進行自主尋乳。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寶寶

第一口奶吃上的時間通常在出生四十五分鐘以內。但是鑑於我們國家各個地區的具體醫療條件和程序,一般都是把寶寶臍帶、口腔、免疫處理完畢,才能放回到媽媽身邊。

順產的媽媽,第一口奶的哺餵姿勢可以採取半躺式,即媽媽後背有依靠、半躺抱著寶寶餵奶。

國內醫院的產床通常不能搖起來形成依靠,此時產婦可以採取側臥餵奶的姿勢。

剖宮產的產婦由於術後前6個小時需要去枕平臥,那麼可以採取仰臥的姿勢來餵奶。在寶寶身下墊一個枕頭可以與媽媽齊平。

產後第一時間哺乳不僅可以幫助寶寶快速建立腸道菌群、增強機體免疫,對於媽媽來說更是會快速的刺激催乳素和縮宮素的生成。縮宮素,不僅幫助產婦子宮收縮、預防產後大出血,而且還能促進腺泡細胞的收縮、從而擠出乳汁到乳腺導管。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媽媽

如果產後不餵奶,等感覺到“下奶”漲奶了再去餵奶,為時已晚,那個時候縮宮素分泌不足,腺泡細胞裡全是乳汁可是不能被擠出,媽媽會感覺非常的痛苦。乳房漲硬如鐵,可是就是不出奶!本身乳汁就由於缺乏有效吸吮而分泌不多,這可憐又寶貴的初乳又被淋巴液、血液和水分搶佔了地盤、擠壓了通道,因此就更難以排出了。母乳餵養就此困難起來。

所以產後必須立即的按需哺乳,不限次數!(平均次數可達8~12次)為了使自己不受下奶脹痛之罪,更為了寶寶的珍貴口糧,媽媽們不要輕易的加奶粉、必須頻繁的餵奶,略微辛苦一些。

2、消腫很重要!

即使做到了產後“三早”,也會有一部分的媽媽由於體質問題在產後第三天仍舊出現明顯的乳房脹痛,但是這類媽媽即便出現了這種情況,通常也不會很嚴重。最嚴重的情況是,媽媽產後沒有頻繁餵奶,還立即喝了油膩膩的下奶湯,那特別容易漲到胳膊都放不下去的嚴重程度。

產後乳房護理的正確方法——分享給不懂護理的媽媽們

餵奶

上文說了,“下奶”期間的乳房腫脹大部分是因為水腫因素導致。那麼消腫就顯得尤為重要。醫學研究發現捲心菜汁中含有一種酶具有消腫解痛的作用,在保證寶寶頻繁吸吮的情況下,買一顆捲心菜(俗稱包菜),撕下一片葉子,用擀麵杖或者罐頭之類的硬物滾一滾、把莖稈壓扁、使葉面滲汁,然後直接敷在乳房上面,會感覺舒服很多,在病房簡單的條件下也很容易操作,每次敷貼20分鐘,每天更換8~10次。

3、手擠奶來幫忙

有媽媽說,我“三早”也做到了,按需哺乳也盡力了,捲心菜也用了,為什麼還是乳房脹痛?這一類型的媽媽,可能真的是由於天生泌乳能力較強、產奶速度太快,導致過度漲乳。寶寶的胃口有限,太多的乳汁積在乳腺導管裡面,吸奶器對初乳作用不大,此時就需要溫和又高效的手擠奶來幫助移除乳汁。(後續開貼把這個方法仔細的描述一下,如果你還是沒有把握,去找專業的母乳指導解決)

“下奶”是每個分娩後的媽媽都必經的過程,瞭解到這一生理過程的科學原理,並有針對性的採取正確的哺乳方法和護理手段,每一個媽媽都能順利度過這母愛第一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