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常州,這座承載著3200多年曆史的城市

文化底蘊濃厚

不少地名的由來更是源遠流長

在常州城裡,

民國末年以前存在的街道有209條,

其中現存的還有名字的74條,僅存35%。

一個老地名就是一個故事,一個傳說,

隨著城市建設,它們正在消失……

你記憶裡的常州老地名有哪些?

前後北岸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舊時此間處於白雲溪沿岸,風景佳麗,明清兩代文人學士居此者甚多,堪稱常州的一處繁華勝景,曾經碧波環抱、煙橋畫柳,曾經龍舟競渡、百舸爭流。明清以來,名士雲集、燦若群星,是常州的文脈所繫。現為“前後北岸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局部已經整修,古街呈現出新貌。

局前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局前街東起和平路,西至北大街,全長1070米。明初洪武年間,常州知府張度在此設立雜造局,為地方製造緞匹、箭枝之場所。因此街位於製造局前故名。西段為縣巷“武進縣衙”。街內古建遺址林立,是郡城子城廂。百年名校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就位於此街。

大廟弄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此處建有府城隍廟,原稱城隍廟巷。明洪武初題木主像“常州府城隍之神”,春秋合祭,為常州八廟之一。清順治十六年(1660年),又於府城隍廟東另建縣城隍廟,俗稱小城隍廟,故府城隍廟稱大城隍廟,弄因此得名。1933年,府城隍廟改建為中山紀念堂。

官保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官保巷”位於常州老城區中,東起小河沿,西至北大街,長170米,原先寬只有1.5—2米,後拓寬。現如今這條巷子就在“新世紀商城”的中間,名稱還在。

此處在古代是為考取功名的考生報喜的人所聚居的地方。該巷原名叫“官報巷”,後來“報”衍化為“保”,於是就稱之為“官保巷”了。

縣直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縣直街,南通延陵西路,北達局前街,全長僅200米不到。原為武進縣衙前的直街,因以為名。現在12路、42路、B22路公交站臺仍沿用這個街名。

縣直街上原有一家“大光明電影院”,是當時設施最好的電影院。那時常州一句順口溜:“大光明看電影,馬復興吃點心,人民公園談愛情”,一時成為時尚的娛樂場所。1983年改作市政府會場,“大光明”這塊招牌就失去了光環。

此外,當時這條街上還有遠近聞名的老大房茶食店,經營各色糕餅茶食、糖果餅乾,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的綠楊飯店和創建於清宣統二年的德泰恆菜館,當時可謂是常州人一飽口福和眼福的好地方。

如今的縣直街,已被新世紀商城、常州糕團店、三鮮美食城、德泰恆大酒店等現代店面所佔領,昔日的小店小鋪,老舊房屋早已不見蹤影。

馬山埠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馬山埠是常州城區中部白雲溪和後河北側畔的一條街巷,東起白雲渡日新街西,西至縣直街口。此處原為五代時外子城城河沿岸,西段名柴行街,舊時馬跡山山民運銷山貨、柴草船隻多停泊於此,故名。城河早已填沒,地名沿用。

唐家灣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唐家灣在迎春步行街北面,古時這裡連接日新街,通白雲渡,至局前街迎春橋段。相傳明代抗倭名將唐荊川高祖唐誠,曾在此租地建造禁城館(士大夫居住建築),形成唐家宅第。因禁城館前臨白雲溪洄灣處,沿岸垂柳成行,風景優美,端午節在此舉行龍舟競渡,以此命名,上世紀70年代填沒。

現在的唐家灣,西臨晉陵中路,由路口往東,可看到多家特色店鋪林立,雖有汽車通過,但仍可算是一條安靜的路。

縣學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縣學街,南起文化宮廣場,北至局前街,長500米,因位於縣學旁而得名。昔日縣學街近倚白雲渡,與唐家灣隔水相望,沿河岸寓居名人甚多,留下了許多人文軼事。

斜橋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斜橋巷緊鄰縣學街,因此處原先有石橋(斜橋)而得名。斜橋北至和政門,這有斜橋街,通梅橋始建於宋咸亨二年(671年),歷史悠久。

因緊靠縣學,舊時為條小巷熱鬧非凡,馬蹄車輪聲不絕,魚躍人歡。現在的斜橋巷邊上均為居民樓,也是城區中心比較安靜的街巷。

化龍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化龍巷是大家熟知的一條街,它坐落在市區中心地段,南接局前街,北通東橫街。化龍巷的巷名源於一則神話。傳說此間早期人丁稀少,附近有一老人亡故,其子請風水先生在巷口玉帶河邊選定墳地,殯葬棺木。風水先生私下叮囑:此處乃龍地也,爾父下葬三年後,會化龍昇天,但一定要到期方可動土查看。光陰荏苒,人言紛紜,其子探龍心切,未至3年期滿便挖土探看。果見父身已滿披龍鱗,惜乎未成全形而化為白光遁去。消息傳遍全城,稱之謂“化龍地”,因成巷名。

現在的化龍巷是單行線,集中了多家家紡商店,儼然已有“家紡一條街”之氣象。

十子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過去常州城內百姓辦喜事,新娘的花轎總要經過一處地方,這就是東起娑羅巷、西至化龍巷的十子街,以取子孫滿堂吉兆。

十子街全長200米,街名緣於北宋文學家鄒浩的家世。鄒浩,字志憲,號道鄉,元豐五年(1082)進士,歷任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官至吏部侍郎、龍圖閣待制,為宋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人稱道鄉先生。其祖鄒霖(宋天禧三年進士),由浙江錢塘遷居常州。鄒霖之父鄒元慶生育10子,其中3人中進士,鄒霖是第十個兒子,他遷居常州後,子孫遍及城鄉,一門科第不絕。鄒家後裔為紀念其遷常始祖鄒霖,故名其所居之地為十子街。數百年相傳沿用至今。

呂思勉故居就在十子街上。

娑羅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娑羅巷與局前街博愛路連接,巷內有娑羅巷幼兒園。此地原稱鎖龍巷。

娑羅即柳安,常綠大喬木,原產於印度和東南亞,在印度等地是僅次於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樹脂可作瀝青的代用品,亦附會為七葉樹或月中桂樹。傳釋迦牟尼即涅槃於兩棵娑羅間,娑羅樹能給人們帶來“佛家見,常生明”、“月中桂,常綠蔭”。明永樂年間,娑羅傳入中國,此地開始種植,曾栽有娑羅樹,以盛開娑羅花而得巷名,也寓意居住在此的人們再也沒有煩惱了。

天王堂弄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北直街西有條南北向的天王堂弄,現在的門牌上赫然訛為“天皇堂弄”。弄名緣於這裡原有一座“天王堂”,因而得名。

據北宋《鹹淳志》載:天王廟在子城上,郡圃西偏。舊傳唐太宗從高祖起義兵,有神自號毗沙門天王,願力定亂將。及太宗即位,下詔天下公府皆祀之。唐天寶初,又詔諸郡於城北隅置祠,建佛殿,以“天王”為額。清嘉慶年間曾經重修,後殿堂廢棄。上世紀30年代後葉,有人以弄名與日本天皇掛勾,實非其事,地名普查後更正。

現在這裡有“天王堂新寓”,已經形成新型居住區。

八角井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八角井位於天王堂弄北,青山橋西灘之南。此地區原有雙井,其井圈上有八卦圖案,諧音“八卦井”,民間流傳至今,是市井文化的集散地。唐宋時期已有人家住在這裡,歷史悠遠,周邊地區亦為商客殷實人家所居。舊時這裡地處城市西北角,鬧中取靜。

2002年隨城市改造,這裡成為“天王堂新寓”小區的一部分,現在從“八角井菜市場”名中還能看得到原來的地名。

鬥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鬥巷原名溝巷,南起關河西路,北至萬福路,全長約600米,原為一小巷,現在已經形成常州有名的鬥巷弄市場。

相傳清嘉慶年間,徽州婺源木客屠明安定居常州開設屠源豐木行於此,是常州最早的木行,並領有“部帖”(相當於現今營業執照)。因其為獨家經營,又負責為清廷採辦木材,靠官託勢、排外壟斷。數十年來代買賣,可謂“生意興隆、財源茂盛”。自稱“日進斗金”。由此,溝巷之名改成鬥巷,沿用至今。

鳴珂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北大街北端有條東西走向的小巷叫鳴珂巷。珂,古代用作馬籠頭的裝飾物,因之馬騎行走時有金石之聲,故稱鳴珂。張華《輕薄編》: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帶珂聲。此巷與荷花池相連,而荷花池歷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因此,鳴珂巷的來歷與此地所居貴人和官員有很大關係。一則,這些貴人和官員進出“乘馬鳴玉珂”。二來,貴人和官員的珂珮(朝官衣服上的玉帶珂聲),亦可稱鳴珂。舊時該巷也以居住達官貴人為主。

荷花池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荷花池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歷代都有名人居住在此,北宋蘇東坡曾寓居於此,並提“天遠堂”匾額。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參知政事張守曾居於此,兄弟四人在此建“四老堂”,安度晚年。宋禮部尚書孫覿又在此池邊增植蓮萸,豢養白鶴,稱為荷花池。明朝初年兵部尚書陳洽改建荷花池為“陳氏學圃”。清康熙年間中書陳玉璂居此,改稱荷花池為“客園”。

張守,字子固,常州人,北宋時擢任監察御史,累遷御史中丞。南宋時,曾上疏宋高宗,激勵宋高宗抗金之志。後除參知政事。時秦檜專權,與秦有忤,被遷鎮守建康。

雙桂坊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雙桂坊是與科舉制度相關的最古老的地名。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在此居住的宋維、宋絳兄弟,同登進士第,常州官府令改“來賢坊”以紀其事。無獨有偶,北宋景佑元年(1034年),又是在此居住的丁宗臣、丁寶臣兄弟同科中進士,郡守宋蟾將來賢坊更名為雙桂坊,取雙雙蟾宮折桂之意,名聲大振,至今已980年。在宋代,雙桂坊還是與鄉同級的行政區劃之一。

雙桂坊東起城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長400米,自古以來是本邑飲食業較集中的街巷,馬復興的陽春麵、八仙粥店的桂花糖芋頭等美食給老常州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現在南大街中心以“雙桂坊”為名的特色美食街區,受到了本市居民及外地來常遊客的一致青睞,生意十分紅火。

劉海粟美術館、常州市文化館均位於雙桂坊東段,緊鄰這兩處場館的是人民公園南入口,以此進入公園便是常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清代修建的崇法寺。清真寺、二孫(孫慎行、孫星衍)故居也都位於此地,文化氣息十分濃郁。

茭蒲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茭蒲巷南接青果巷,北接雙桂坊,僅數百米長。此巷方誌早有記載,由來不詳。有稱此地原為隋代司徒陳杲仁廟(陳司徒廟)的後花園,後因庭院荒蕪,茭類蒲類植物蔓生,所以有了這個巷名。巷內西部還有花椒園,為邑人種植菜蔬之地,後有商家在此購地置屋,綠蔭成片,花木掩映其間。

現今巷內有常州市實驗小學,另有數家特色店鋪。兩旁依舊綠蔭成片,是城市中心不多見的陰涼靜謐的街巷。

青雲坊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青雲坊,舊時位於顧塘橋至大浮橋南,與雙桂坊平行,大約有取“青雲直上”之意。東接打索巷(現晉陵路的一部分),西連南大街,北有千秋坊,青雲坊東頭有圈門一座,西邊設柵欄門,巷南有崇法寺、忠義祠、雙桂坊、季子廟、真教祠、正覺寺等。由浴堂弄、池子弄、回回街、協善會弄,以及圓通巷連接南北向,從青雲坊、通浴堂弄內有土墩一座,墩旁有古井、忠義祠、東南向設有雙桂坊石牌坊一組。民國年間青雲坊南建市民公園,後改為人民公園。

現在的青雲坊東段位於人民公園內,過公園路的西段則為南大街商圈的一部分,店鋪林立。

鐵市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鐵市巷在原南大街的西側,呈東西走向,此處原是鐵匠店、鐵鋪較為集中的地方,店多成市,故得名“鐵市巷”。“文化大革命”中認為“鐵市巷”是封、資、修的地名,於是就革了“鐵市”的命,改為革命化的名稱“防修路”。現在仍是“鐵市巷”。

由於在常州話中的“市”與“絲”發音相近,“鐵市”與“鐵絲”在方言口語上成為諧音,所以“鐵市巷”的口語地名經常會被轉化成“鐵絲巷。”

楊柳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楊柳巷南至西瀛裡,北通延陵西路,是一條僅300多米長的南北通道小巷。巷雖短小,但它的身世卻不同凡響。

此巷緣於明末常州望族莊氏在此建造的宅園,巷內遍植楊樹,巷因以成名。明崇真年間,傳臚莊應會之子莊玉驄(號澹庵,清順治四年進士,官右庶子,兼侍讀),在巷內建造“賜甌堂”,發現階石下刻有“乾元”兩字,以為祥瑞,遂稱其地為“乾元地”,有萬卷樓、玉山草堂等建築,萬卷樓為莊氏藏書樓,藏書甲於吳會太倉,與清初錢牧齋建在常熟拂水山莊的絳雲樓並稱而聞名一時。清代著名詩人吳梅村的《汲古閣歌》裡有“嘉隆(指明代嘉靖、隆慶的年號)以後藏書家,天下毗陵與琅琊”,即指此。

值得一提的是,《常州日報》的前身——《常州工人報》,是在楊柳巷誕生的。1954年7月1日,《常州工人報》創刊,社址設在楊柳巷26號。1958年1月1日,改稱《常州日報》。

早科坊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早科坊其名之由來與科舉制度有關。原名灶窠巷,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霍端友(崇寧二年狀元,亦可算是常州首位狀元)六世孫霍超龍榮登進士第,職受翰林院待詔,是年霍超龍年僅18歲。少年高中,皇帝宋理宗喜其年少有為,命常州郡守建早科坊第,以示少年早成,從此街由坊得名,延用至今已761年。附近舊有“二賢祠”,系紀念蘇東坡、楊龜山專祠,原為城南書院。

早科坊連通西瀛裡與延陵西路,周邊有吾悅國際廣場、萊蒙時代廣場等大型綜合商場,緊鄰西瀛裡酒吧一條街,熱鬧非凡。

篦箕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常州的梳篦生產始於東晉、南北朝時,歷史悠久。篦箕巷位於運河沿岸,東起文亨橋,西至西橫街。原名“花市街”,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在此建有毗陵驛。清代乾隆時期,常州府是蘇州府、松江府到南京必經之地,趕考的文人、往返的官員不絕於道。街西的大碼頭、接官亭(皇華亭)曾是官船上岸的地方,官員、差役就宿食於驛館。花市街上店鋪林立,出售宮花與梳篦是這裡的特色商品,生意興隆。清代一年一度進貢的宮花梳篦均在此採辦,因而有“宮梳名篦”之稱。

百年老店“卜恆順”、“王大昌”梳篦店均開設於此。傳說乾隆帝一次下江南,在劉倫(武進人,任職軍機處)陪同下,民服裝扮觀賞花市街景,見到眾多梳篦店生意火紅,問劉倫是什麼地方,劉倫答曰“花市街”,宮中所用梳篦均出於此處。乾隆大悅,提意改為“篦箕巷”。每當夜晚,街上燈火通明,熱鬧異常,故有“篦樑燈火”之譽。“文亨穿月”、“篦樑燈火”乃當時常州西郊有名的八景之一。

西瀛裡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西瀛裡的得名源於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湯和駐守常州,這裡是西營所在地,因常常失火,故改名西瀛,取以水克火之意。

西瀛裡最引人注目的是常州古城僅存的城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自表場至水關一段,長210.9米,寬4.6米,高6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西瀛門闢建於1923年8月,原有書法家唐駝書“西瀛門”三字門額,“文革”中散佚。

西瀛裡現設有文保區,位於西瀛裡地區的西北,它的對面是延陵西路,西面是早科坊,東面是楊柳巷。西瀛裡文保區原是常州望族莊氏的聚居地,以傳臚第為中心,傳臚第是一處完整的明清建築群。明朝莊應會於崇禎元年殿試獲二甲第一名,即傳臚,遂改原惟祺堂為傳臚第,莊應會曾任清刑部侍郎,傳臚第是市級文保單位。

11月15日起,西瀛裡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啟動,西瀛裡石板路將改為柏油路。

東下塘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東下塘是一條從弋橋到琢初橋,與青果巷隔市河相望的小街。沿河岸有三將軍弄、烏衣浜、淘沙巷等,淘沙巷與和平路相接,三將軍弄、烏衣浜連接吊橋路。三將軍弄據說在宋元時期就有了,清代《常州賦》裡有“問將軍之巷,前烈難追”之句,裡面的“將軍之巷”,說的就是這裡。中間有中新橋、烏衣橋,河南岸設有“官擺渡”,通青果巷。

東下塘與對岸的青果巷一樣,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眾多。其東有東山亭、劉宗祠、李公祠、三將軍弄、趙家弄等,瞿秋白少年時也曾居住烏衣橋畔;其西有荊溪館、琅琊廟、楊氏戲樓、怡園等遺蹟。

烏衣浜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烏衣浜即舊時常州(南)邗溝,又稱烏衣河,原是一條小河浜,解放初期拆除常州老城牆,城牆部分廢土及亂磚填進了烏衣河中,填浜成巷。巷口有烏衣橋,又名臧橋,解放初期曾經廢棄,2011年遺址復原了這座單孔石拱橋。烏衣橋始建於唐永徽三年(652),為單孔石拱,呈東西向,至今已有1361年的歷史。

以“烏衣”為名,可能與這裡多燕子有關,古人將紫燕喻為烏衣;也可能與歷史上此地多名士有關,《祥符經》雲:大夫臧蒿居此,故名。臧蒿是高官,那麼與他往來的也多是官員,古代做官的多穿黑衣,所以慢慢地進南邗溝就叫烏衣浜了。

現在的烏衣浜東側是荊溪福院,西側是荊溪人家,將其夾成南北通道,煞是氣派。

吊橋路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吊橋路原名吊橋巷,老常州一直喊這裡叫吊橋巷,直到現在還有人這麼叫,以區別在文亨橋畔的“吊橋路”(已改稱西直街)。從和平路到廣化街,瀝青路面,全長1160米,寬16米左右。

這條路由原來的新城壕填沒而成。新城壕很窄,還沒有南市河寬,比起京杭大運河的寬度來,簡直可以叫作溝,彷彿一步就能跨越城內外。吊橋巷地名的由來,即是從廣化門的吊橋而來。新城壕在上世紀50年代時填沒,1959年吊橋巷正式建成。現在,早已不見德安門,不見南直街(被和平路取代了),不見當年的官擺渡,也不見城牆,那些都成歷史記憶。

在晉陵路建成以後,吊橋巷的交通流量陡然上升,從此,吊橋路的相對寧靜感消失了。吊橋路的西頭即是東頭村。東頭村嚴格來說已在城外,吊橋路南,都是城外。現在早就看不出這裡是城外的痕跡。

桃園路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市區城東的桃園新村是80年代新建的居民區,位於太平橋南桃園村旁。桃園村原為菜農區,解放前城東居民吃菜,大半由此供應。

明清時,這裡是著名的園林風景區,園內桃樹成林,綿延數裡,每到春天,桃花盛開,繽紛滿目,煞是好看,引來遊人如織,流連忘返,人稱“延陵桃源”,故“桃園”又名“桃源”。

古村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古村位於城南廂與雙桂坊、青果巷相接處,又名十八家村。南宋末年,元兵不斷南侵,德佑元年(1275年),元兵犯常州,伯顏調動數十萬大軍日夜強攻常州,常州軍民整整堅守了兩月之久。宋末有詩這樣描繪:“荊溪水醒泊船早,落日無人行古道。骷髏有眼不識春,東風吹出青青草……當時壓境兵百萬,不脫靴尖堪蹴倒。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討。”可見常州城內曾有的慘烈,連伯顏也給常州“紙城鐵人”之稱。抗元失敗,全城遭燒殺搶掠,“江東之州,常州為大”的城邑,最後僅十八戶倖免於難,聚居一處,故稱十八家村,又名古村,意為常州劫後最古老之村舍。

古村留下的不僅是那段歷史,這裡有明代園林、清代宅院,還有民初的洋樓等。現在的古村,部分居民已經遷出,這裡將納入青果巷歷史文化保護街區進行修繕。

馬元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常州城內有條馬元巷,這條巷子彎彎曲曲,分成大馬元巷、中馬元巷、小馬元巷和後馬元巷。南宋末年,元兵犯常州,常州軍民因彈盡糧絕,城被攻破。當時元兵在城內大井頭附近駐紮大本營。由於各種各樣的馬匹很多,為了便於管理,他們在大本營以南、青果巷附近建立了很大的馬場,按馬匹的大、中、小分類圈養。

起初只有大馬場、中馬場、小馬場,後來又增添了部隊,便添設了後馬場。當時人們稱之為元大馬場、元中馬場、元小馬場、元后馬場。元朝以後,這裡變成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開始叫“元馬巷”,但是常州人對元軍恨之入骨,元人雖善騎馬,但他們做的事情連馬也不如,應該把“元”字放在“馬”字後面,把“元馬巷”改叫成“馬元巷”。這樣便成了大馬元巷、中馬元巷、小馬元巷和後馬元巷,一直沿用到現在。

大馬元巷現有盛宣懷故居,1992年市政府發文公佈大馬元巷盛宅為盛宣懷故居。大馬元巷盛宣懷故居門口的那塊1987年的文保單位石碑卻是鮮魚巷盛宣懷故居被拆後搬過去的。大馬元巷盛宅,由盛宣懷父盛康與堂兄宇懷合資建造,但盛宣懷也居住多年,是僅存下來的盛宣懷故居。

青果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青果巷是常州最有名的古老街巷之一。

青果巷隱伏鬧市喧街身畔,尤其晉陵路至和平南路段,依然披裹往昔風塵,青磚小瓦,高牆深院,一色明清風格。巷北,大多為舊時的書香門第,官宦富家,翰墨芬芳,書卷氣濃,院套院,宅連宅。其間穿插不少室內備弄,狹窄幽深,尋步之中,猶如迷陷八卦陣,形成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巷南則多為普通民居,進深約20多米,夜夜枕河而眠。城河極幽,僅寬10多米,稀有槳楫櫓稿打擾。不管春流秋水,總是悠悠地行,靜靜地淌。居民推窗見波,綠樹婆娑相映,頗蘊詩情畫意。

天井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天井巷位於青果巷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內,南通青果巷,北達古村,因巷內有元代古井而得名。據地方誌記載,巷內有六百多餘年前,元代邑人趙雲卿鑿成的古井,由於趙氏精於地理,又知水源,故其選址於此,能長年不涸。此後多年雖有大旱水枯,而此井天天涓涓,因有“天井”美名沿用至今。

天井巷是名副其實的巷子,全是民居,沒有店鋪,不像青果巷,雖然稱巷,其實更像街,店鋪林立,人來車往。此巷的另一個特點是巷中有巷,它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個深巷,在繁華市區,行走於天井巷,只覺幽靜古樸。

雪洞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雪洞巷位於青果巷與西廟溝之間,離天井巷近在咫尺。該處原有唐荊川的舊園,清代文豪錢維喬購得其半,故稱“半園”。傳說園內石池繚繞,亭廊舫軒,特別是冬季的假山,月洞積雪,因名為雪洞,巷由此得名。

雪洞巷口的西側牆角處有一個石碑,刻“敬修堂界”四字。雪洞巷12號是清代貴陽知府惲鴻儀的故居,房屋108間,佔地11畝,是一組完整精美的清代建築群。

正素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南起青果巷,北至延陵路,全長415米。宋代《隱逸傳》記載,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寓居此處的張舉中進士後,不願去朝廷做官,閉門謝客,醉心讀書,奉養親人,造福一方。家有藏書數萬卷,一一閱讀,親手校核,頗多論著,為當時文翰楷模。大臣們(包括蘇東坡在內)屢次推薦於朝廷,宋神宗、宋哲宗兩代皇帝先後授以州學教授、祕書郎等職務,均堅辭不出,致力治學。年益高,德益劭,望益重。至宋徽宗時賜號正素處士,常州太守為其建正素坊,巷名由此而來。

周線巷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周線巷,與正素巷、打索巷(今晉陵路)相連接。南宋時著名學者周孚先、周恭先兄弟倆居住在這裡,曾創辦城東、城西兩書院,生徒眾多,里人稱其為“周賢”,又因“賢”與“仙”音近,又稱“周仙巷”,後訛稱“周線巷”。巷內名宅林立,聞名遐邇的“惲氏庭院”、“周線裡”、“青青裡”深藏其中。

該巷通往延陵路經過常州大酒店東側的一條小巷叫鮮魚巷,也是頗為古老之巷名,見證了常州舊時商業之繁榮,現在因面對二院,也是小飯店、水果店、飲品店林立。

現在的周線巷是通往常州第二人民醫院的主要道路之一,交通繁忙,雖巷名猶存,但昔日巷景卻早已不見。

洗米弄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洗米弄位於天寧寺東側,全長648米。此弄名稱的由來,與天寧寺有著密切的關係。天寧寺規模宏大,僧侶眾多。此弄乃寺內廚房當班的和尚到達運河碼頭洗菜、淘米必經之地,出入頻繁,洗米弄由此得名。

現在的洗米弄西側是天寧寺,東側是天寧商都,北面是紅梅公園的停車場,弄邊香燭店林立,一派香火氣息。

石柱弄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在天寧寺東側,有一條古老的弄堂——石柱弄,僅長100多米,南通延陵東路,因一關於石柱的神話而得名,今石柱仍屹立在紅梅公園紅梅閣前。

在紅梅公園的紅梅閣南首,有一根直徑35釐米、高2.5米,底置石墩,四周圍以石欄的石柱。柱子石瀝紋起,光熒有鱗次,形似梅花紋,石質晶瑩如玉,雨天沿石紋迸流濺出,景象奇特,稱為“冰梅石”。此柱原系玄妙觀(原名天慶觀)門前牌樓上的一根立柱,後人以此為弄名。

椿桂坊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走過延陵東路的人們,多會注意到這條景觀路上的景點,如讀易臺,通吳門,轎子與轎伕,還有靈椿丹桂坊。這些雖然是新建的景點,但每個都有她的出處,比如“靈椿丹桂坊”,指的就是延陵東路附近一條名為椿桂坊的街。

椿桂坊也是與科舉制度相關的老地名,東起元豐橋、西至琢初橋,全長520米。其名之由來,亦有一段佳話。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居住在此的張彥直(官太傅)及其子張守,父子同榜,6年後,張宰、張宦、張宇三兄弟又同科中進士,父子5人金榜題名,鄉里甚感榮耀,常州太守徐申取五代時五子登科的“靈椿丹桂”典故,在巷內建造“椿桂坊”旌表,街因此得名,歷代相沿,至今911年。

三堡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三堡街在西倉橋南,西大王廟處。此街舊稱三寶街,相傳元代三寶奴曾住此地。《武陽合志》載:“元至大三年六月,封三寶奴為楚國公,以常州路為分封地”。街即以此得名;另一說法此街南原有三個與堡壘相似的土墩,“寶”與“堡”同音,又稱“三堡街”,沿用至今。

現在的三堡街,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運河五號創意街區,利用原常州恆源暢廠、常州第五毛紡織廠、常州梳篦廠、常州航海儀器廠等工業遺存和文化遺蹟,加以改造和利用,主打運河文化、工業遺存的保護、創意產業。是藝術、設計、工業文明的集散地。

街區內基本保留了廠房原樣,有多家咖啡館、酒吧、書吧、青年旅舍以及文化企業入駐。這裡也是常州古運河水上游的碼頭之一。

西直街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西直街,原名西門直街。中間有朝京門(俗稱老西門)。該街為西門經濟文化集聚地,京杭運河從街旁流過,往來船隻不息,十分熱鬧。從西吊橋(西門水關)的咸寧巷口,到朝京門間,就有三座石牌坊,分別為“道鄉世澤”坊、“莊氏科第”坊、“父子文宗”坊,附近有龜山先生祠、東坡先生祠、鄒浩公祠、敬節堂、察院第等。另有朝京門東南的表場、太平巷、大碼頭、篦箕巷、文亨橋等都是附近的重要建築。

文革時該街改名為“反帝西路”,文革後恢復為“西直街”。歷經多年歲月變遷,該街基本保留了明清時的民居風格,可以說是常州古城民居的活樣板。大運河也沒有了往日的喧譁,街上少了人來人往,因為不能通行汽車,除了早晚上下班的自行車電動車的動向,街上動靜很小,成了鬧中取靜之處。

龍船浜

42個常州老地名,99%的常州寧都認不全!

龍船浜位於金色新城和紅星新村之間,地名源於一則神話故事。這裡原先有條神龍河,傳說河中住著兩條神龍,本是王母娘娘最漂亮的侍童、侍女,因彼此愛戀而私奔人間。每當旭日東昇的黎明或明月皎潔的夜晚,變作黃金龍與小白龍,騰雲駕霧在空中暢遊,口中噴吐雨水均勻灑向農田,使得人間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百姓們為了感謝神龍夫婦,特請工匠製作了兩條龍舟,停泊在神龍河裡,每年端午節還舉行龍舟競渡,故神龍河又稱龍船浜。

后王母娘娘發現他們私自下凡,就叫雷公電母捉拿神龍夫婦,剎那間神龍河上烏雲密佈,雷電閃滾,兩條龍船被砸,沉入河底。兩條神龍遍體鱗傷,押解天庭。神龍淚如雨下落入河中,甜蜜的河水從此變成感澀的苦水。兩岸鄉村,連年旱災。神龍消失了,而兩條龍船傳說還埋在龍船浜的河底下。

懷念一座城市,

不是因為它的繁華,

更重要的是,

那裡是記憶的牽掛所在,

那裡有你走過的路,

有過生命裡最美的笑容。

你是在常州哪條巷子里長大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