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的劇種及劇目

長垣是個戲劇大縣,戲劇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過去娛樂活動單一的年代,能看上一場戲,是最大的奢侈。全縣有演出臺口將近200個,每年都有30多家劇團在農村演出,城內有許多戲迷俱樂部,在公園、廣場、街道業餘獻藝,有力地活躍了城鄉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熟知縣內的劇種劇目,對於研究博大精深的戲劇文化大有裨益。

一、豫劇

豫劇亦名“河南梆子”,因誕生於古豫州之域故稱豫劇。豫劇唱腔按地域分五大流派,即“豫東”“豫西”“祥符”“高調”與“沙河調”。

豫劇系全國五大劇種之一,流行於河南境內及全國某些省份。對於豫劇之淵源,眾說紛紜,一說由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結合而成;一說是由北曲絃索調直接發展而來。另有一說是土生土長的結果……然這些說法,一無史籍可查,更無文獻佐證,故迄今尚無定論。至於形成年代,說法也各有不同。

豫劇聲腔隸屬板腔體結構,唱腔分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飛板四大板式。各板式又有許多變化,如慢板中分慢板、慢三眼、迎鳳板、金鉤掛、連環扣等。唱腔流派有豫東調、豫西調(也稱西府調)、沙河調、祥符調和高調五種。祥符調與豫東調近似。西府調、沙河調目前也不甚流傳。

現主要流派仍以豫東調和豫西調為宗。豫東調以開封、商丘為中心,發聲多用假嗓,音域多在上五音進行,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歡快明亮,擅長表現喜劇風格的劇目。

豫西調以洛陽為中心,發聲全用真嗓,音域屬於下五音,男聲蒼涼悲壯,女聲低迥婉轉,擅長表現悲劇風格的劇目。

隨著戲曲藝術的不斷髮展,豫劇幾大流派已趨合流,熔為一爐,其傳統劇目有近千個。

豫劇的重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三絃、琵琶、笛、嗩吶、大鑼、手釵、板鼓、梆子等。曲牌分吹奏曲牌和絲絃曲牌兩種。吹奏曲牌有《點絳脣》《紫金板》《馬楊歡》《朝陽歌》《四大鑼》《沽美酒》《鳳入鬆》《嗩吶皮》《快慢欠場》等。絲絃曲牌有《自由花》《苦中樂》《菠菜葉》《朝天子》《四合令》《龍擺尾》《浪淘沙》《遊場》《罵玩曲》《要嫁曲》《囈怔曲》《三尺布》《娃娃》等。

長垣縣豫劇始於清末,初以說唱形式出現。1921年,清末衙皁“四聖會”會員王登元開始倡導主辦豫劇科班。初名同樂班,後改“四聖會”劇團。至三十年代初期,由於外來戲曲諸班的不斷影響,加之本縣豫劇(高調)演員的日益增多,長垣縣境內陸續組建了規模不一的高調戲班。

長垣縣豫劇演員的唱調不拘一格,尚未形成一定的流派。但因與豫劇祥符調起源地清河集毗鄰,加之多年來受著名祥符調演員楊金玉、馬雙枝、鄧銀芝、王金鳳等人的影響,多數藝人皆以傳統祥符調唱法為宗。

20世紀50年代中期,由於新一代豫劇演員陸續登上舞臺,音樂唱腔設計人員亦逐漸增多,豫劇的唱腔方日趨豐富,根據劇情的需要,對豫東、豫西、沙河、祥符和高調等各種流派之特用調門,進行了大膽的革新並綜合用之,使現代的編劇唱腔幾近爐火純青。

至於豫劇所取劇目,各時期雖不能截然細分,但其流行亦有所異。民國初至建國前以演歷史傳統劇目為主。到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為配合黨的各級中心工作,現代題材的劇目始佔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劇目有《王貴與李香香》《白毛女》《三世仇》《普泉莊》《社長的女兒》《人歡馬叫》《掩護》《山鄉風雲》《朝陽溝》《李雙雙》等。十年浩劫時期,傳統戲禁演,長垣縣豫劇團上演的多為樣板戲和全國統一批准劇目。到了1978年之後,傳統戲恢復上演,新編和改編的劇目亦日益增多。代表劇目有《紅娘子》《三鳳求凰》《孟麗君》《指血黃陵》、《楊門女將》等。

長垣縣豫劇女演員進入舞臺的時間約在1949年後,女演員過去通稱為“坤角”,蓋以乾男坤女之謂也。

1949年長垣縣成立了第一個縣職業豫劇團——長垣群藝劇社,繼而長垣蒲新豫劇團成立。其中聶美玲、鄧銀芝、吳秀蘭、王秀蘭、崔素萍、陳素芳、王桂花、王秀菊等先後為長垣著名坤角演員。

二、四平調

四平調是流行於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接壤地區的一個地方戲曲劇中。由江蘇省豐縣、沛縣,安徽省肖縣,碭山一帶的《蘇北花鼓》(亦稱碭山花鼓)演變而來,形成至今僅有百餘年曆史。其演變形成過程大致為:

自明朝之後,由於崑腔、高調、皮黃及梆子腔的興起,影響和推動了各種戲曲藝術形成的發展。以碭山一帶為中心的東西、南北各路花鼓,在清朝末年先後通過各種不同渠道,分別演變為幾個不同的劇種。當鄒玉振為首的花鼓班于山東濟南府南崗子和大觀園演出時,在觀眾、院主的建議幫助下,女角脫去高蹺,男角摘下花鼓,穿上戲曲服裝,模仿戲曲化,首次登臺演出,並由藝人王漢臣向京劇界訪師學藝,向戲曲化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由於種種原因,花鼓登臺之後,曾先後使用“文明花鼓”“山東文明梆”“江蘇徐州無弦梆”“幹砸梆”“花鼓丁香”“老梆子”等名稱。

1935年在商丘縣演出,,由院主和藝人燕玉成、許若海、王培軍、龐士榮、劉玉順等人共同研討,根據花鼓中男、女演員均用本嗓演唱,曲調四平八穩,且《蘇北花鼓》中又有“平調”的名稱,因而便提出借四平八穩之意,用花鼓“平調”之稱,各取一字,定名為“四平調”,被廣大花鼓藝人欣然接受。但是,名稱雖改,形式未動,演出仍以“幹砸梆”形式出現,無絃樂伴奏,故群眾奉送以“老改敲”等綽號,使花鼓藝人常為此感到苦惱。

1940年,在安徽省界首與河南太康縣曲劇老藝人李金波、陳萬順、楊福德等人同臺演出時,由於曲劇當時有絃樂無擊樂,而花鼓則有擊樂無絃樂,豐富完美的絲絃伴奏效果,激發了花鼓藝人增加絃樂伴奏的強烈願望。

於是,在1945年於安徽省亳縣黃河故道演出時,由藝人鄒玉振、王漢臣、燕玉成、王慶元、劉漢培、張心魁等人特意聘請河南夏邑老三班(豫劇)弦手楊學智(虞城人),在沙河劉集開始花鼓加絃樂伴奏的研究。但《蘇北花鼓》雖有豐富的音樂,調式卻極不統一,演員無固定高音的習慣,原曲調中沒有加入過門的間隙,故欲要構成一個獨立的劇種,確實困難重重。但花鼓藝人為了生存,絞盡腦汁,耗費心血,最終提出以花鼓的平調做為男子唱腔的基礎,剪頭去尾,保留精華,廣泛吸收其他兄弟劇種的音樂旋律,與花鼓曲調交融匯合,借鑑“四句合”的結構規律,確定四平調為2、1、6、1的唱腔落音格式,刪除多餘的虛字、襯詞,摸索自己獨有的唱腔特點,並用一把六稜二胡將腰碼下移,定弦為小調bB6—3,加入過門,進行實驗,終於研究出四平調的基本板式,取得了可喜成果。由此,擺脫了“幹砸梆”的原始狀態,孕育出四平調這一新興劇種的雛形。

1946年以王秀真、甄友明、王桂芳、李玉田、範子龍為首的另一花鼓班,也以《陳三兩爬堂》《花庭會》為實驗劇目,進行了花鼓加絃樂的試驗,對四平調劇種的形式和發展完善,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爾後,在新老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僅使四平調這個劇種唱腔音樂逐步豐富、完善,表演技藝和舞臺藝術也日趨提高,並自行加工整理了一批傳統戲。如《陳三兩爬堂》《小二門》《小借年》《花庭會》《三告李彥明》《回龍傳》《三元會》《指血黃陵》《珍珠汗衫記》《綠牡丹》《小包公》等劇目,同時還創作了《扒瓜園》《體己錢》《送貨路人》《謝媒人》《小團圓》《誰當家》等現代題材的劇目。

長垣縣四平調流行始於1957年,由山東省甄城縣引入,乃金鄉縣前進劇團的一分支。四平調劇種在長垣縣時存時無,歷年來在其發展過程中曾多次受挫,但終因唱腔曲調之動聽而得以生存和發展,而成為長垣縣主要流行劇種之一。

三、二夾弦

二夾弦(也叫兩夾弦,大五音),流行於山東西南部和河南部分地區。據傳是由菏澤的民間小戲“花鼓丁香”發展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1910年前後始有職業班社演出。

二夾弦戲曲因其主要樂器為“四股弦”(用二股馬尾分別夾著四根琴絃進行演奏)而得名。所唱腔調有大板、二板、娃娃等。其唱腔清新活潑,內容樸實優美,多演一些生活小戲,故而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長垣二夾弦始於清末,由開封、滑縣、延津、濮陽引進,流行於常村、丁欒、方里等鄉鎮。如常村鎮的張屯村,丁欒鎮的薛官橋村和佘家鎮葛寨村早在30年代就有二夾弦戲班在活動,後逐漸解體。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縣裡沒有職業二夾弦劇團。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中期,曾建了一個職業劇團,但存在時間不長,很快便消失了。

二夾弦劇種,屬地方小戲,因其多以“小生”“小旦”“小丑”居多,故又俗稱“三小戲”。其代表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對繡鞋》《雷公子投親》《採樓記》《蘭橋會》《站花牆》等。

四、大平調

大平調,又名大油梆。因其使用梆子特大故又亦名“大梆子戲”。據傳明末清初已有正式班社。

大平調流行於我省的滑縣、清豐、內黃、濮陽、南樂、延津、淇縣和山東的東明、菏澤等地,素有西路平、東路平和河東平之分。西路平以滑縣為中心,包括滑縣、淇縣、內黃、延津等地,注重吐字;東路平以濮陽為中心包括濮陽、清豐、南樂等地,講究行腔;河東平則主要指魯西南地區,唱腔比較乖巧,奪字閃板,節奏變化多樣。但三種流派之唱腔亦有共同之處,即一般用真嗓演唱,唯在慢板、拐頭釘等板式的起板時,尾聲使用極高的假嗓。

長垣因與滑縣、濮陽交界,又與東明、延津、內黃相鄰,故唱法介於三種流派之間,無有一定的格律。

大平調文場樂器為大弦、二絃、三絃、大梆子等,武場樂器除一般鑼外,尚有四大扇(大鐃、大鈸)、長尖子號等。一旦重要角色上場,鼓威壯氣,真切表現戰馬嘶鳴,刀槍劍海,殺聲震天的古戰場氣氛,加之演員表演粗獷有力,唱腔節奏鮮明,裝飾性少,故而精煉緊張,舞臺效果極佳。

大平調劇種以演歷史戲最為擅長,傳統劇目約數百個,常演的有《闖幽州》《白鹿院》《呼延慶徵南》《雷振海徵北》《打南陽》《反陽河》《三空橋》《進樓三部》《胡大海賣藝》《反徐州》《鍘美案》《鍘郭槐》等。

長垣大平調流行於縣東北一帶,蘆崗周營、苗寨馬野莊乃其鼻祖之鄉。

據周營村老人回憶,該村李秀傑之祖父李芳材乃是大平調戲班中的二絃手(二絃乃當時大平調主奏樂器),他所用過的二絃至今已歷經三代傳至大平調藝人李春芳之手。

大平調傳至長垣亦有1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苗寨鎮李拐村的李青順就曾是著名的大平調黑頭演員,一度在滑縣、濮陽掌班,後周營村曾組建過“同樂會”大平調戲班,1940年前後散班。新中國成立後雖又多次組班,亦皆為業餘性質的演出。周營大平調劇團是我縣最成功的民營劇團。

五、大弦戲

大弦戲,也叫“大弦子戲”,因在唱曲起板時總以三絃領頭,故名。

大弦戲系我國少數劇種之一。據傳是由元、明以來以“絃索”進行演變,吸收了其他俗曲小令及兄弟劇種的優點而逐漸形成。聲腔屬曲牌體結構,多流行於豫北及魯西南一帶。主要樂器為三絃、錫笛、鑼笛和竹笛。用錫笛伴奏的稱為細曲,用大笛、鑼笛拌奏的稱為粗曲。其唱腔多在尾音處提高八度,首白常用韻白,且以三絃伴奏,音樂比較細膩。在表現戰鬥場面時配以大鐃、大鈸和大號,氣氛十分激烈。大弦戲的唱腔分粗細兩種。粗曲大都字多調急,細曲則一般字少調緩,其演出劇目多以歷史傳統戲為主。

長垣大弦戲起始比較早,由曹縣、滑縣一帶引進。民國5年(1916)朱仙鎮唐明皇祠莊王廟重修拓片上載有長垣縣公慶班(小班)參加了捐輸。

據考證,該小班便是滑縣大弦戲老藝人王振合,由山東回來後在長垣縣方里辛莊村組建的大弦戲戲班。1954年,山東曹縣一農村大弦戲窩班約40餘人在其班主孔令寸帶領下,來長垣演出時被收留,1957年經省登記轉為正式職業劇團,但為期不長,1958年因故解散,演員大多轉業到商業部門。此後再也沒有組建過縣級職業團體。

六、皮影

皮影是我國古老的一種戲曲藝術,俗有電影之師、戲曲之祖之稱。

據載皮影始於漢武帝,至北宋時廣為流傳,元代遠征西亞,逐漸傳國外。

皮影是以驢皮製成的各種人物,服裝、道具再繪以色彩,用燈光投影到一張白布上(稱為“亮子”,大小為12尺×8尺),樂隊和演唱者均在幕後操作,觀眾在幕前觀看投在亮子上的各種表演。

長垣皮影有近百年曆史,源於方里鄉呂莊村。呂新善其父、祖皆為皮影藝人,清末民初便以此為生。20世紀50年代中期,其父、祖父相繼去世,呂新善秉承祖業,與其弟呂新哲、呂新諮自發組合了一個皮影劇團,活動於封丘、滑縣、濮陽一帶,1957年被縣收留成為職業表演團體,1962年解散,由此一落不起。

皮影戲以演童話、神話戲為主,1957年,長垣縣皮影劇團赴省會演,演出《西遊記》中“火焰山”一折,曾榮獲優秀獎旗兩面。

長垣皮影配戲以大平調劇種為主。

七、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又名“墜子書”“簡板書”。蓋因演唱時以“墜胡”和“簡板”伴之所故。因其產生於河南,以“河南墜子”之稱謂。

河南墜子在形成的過程中,由於流行地區語言、音韻的差別和受其他曲種形式影響的不同而有東路墜子、西路墜子、]路墜子之分。

東路墜子也叫下路墜子,以商丘為活動中心,系由三絃書蛻變後結合道情而成。

西路墜子也叫上路墜子或中路墜子,以開封、鄭州一帶為其頻繁活動區,系由三絃書所改。

北路墜子主要活動於豫北一帶,以安陽、濮陽、新鄉為活動中心,它是在東西兩路墜子的基礎上並吸收、融合了大鼓書的藝術精華而形成。

墜子在長垣的起源無考。因其曲調地方性強,押韻合轍,唱白交替,通俗易懂,且能抒發感情,故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發展遍及城鄉。

它最早為一人說唱,演唱者一手執簡報,另一手擊鼓,演至高峰時,又常常借用一“震堂木”擊桌而助威添興。後逐漸變二人或多人演唱,並增有中胡、琵琶、三絃等樂器伴奏。演員若化裝,演出則稱化裝墜子。近年來,它又被搬上舞臺,成為一種新的舞臺演唱藝術。

八、鐵板書

鐵板書是過去在長垣流行的主要曲種之一。其名由來皆以演唱時以鐵板擊節所故,也稱為大鼓書或鼓兒詞。經考證,長垣鐵板書雖承源於鼓兒詞和大鼓書,卻經歷史演變而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鐵板書演唱不用絃樂伴奏,一般採用獨角書的形式進行。即表演者左手持板,右手持鼓鍵擊鼓,演唱前,先打出各種不同且具有鮮明節奏的鼓點,以此招攬觀眾。演唱風格是詞多腔少,中間多帶襯詞調節情緒,其唱腔抒情流暢,通俗易懂。在唱詞上不求華麗的辭藻,道白用長垣地方土語,一人模仿各類角色,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塑造人物,恰到好處。唱中偷字閃板,時急時緩,中間偶爾擊鼓烘托氣氛,頗顯熱鬧而緊湊。

鐵板書這種藝術形式,目前受現代藝術形式的衝擊,而逐漸消失。

九、三絃書

三絃書因其主要樂器系三絃得名,而又因其三絃製作的不同劃分為大鼓三絃書和小鼓三絃書兩大類別。

大鼓三絃書即三絃鉸子書,伴奏樂器為皮鼓大三絃,另配一八角皮鼓和小銅鉸,主要活動於伏牛、桐柏兩大山系之間的廣大地區。

小鼓三絃書分類較多,名目頗雜。伴奏樂器為木板小三絃並配以腿板,沒有銅鉸和八角鼓。小鼓三絃主要活動於開封以東,黃河兩岸,北至濮陽南至太康的長形地帶。

長垣三絃書的表演形式為單搭、雙搭和多搭三種。城北小鼓三絃書的表演多為單搭,即表演者一人自彈自唱。城南大鼓三絃書的表演一般採用雙搭或多搭的方式進行,即一人演唱,他人伴奏。大鼓三絃書精通段子,小鼓三絃書擅唱大書。目前這種藝術形式已經退出我縣農村演出市場。

十、評書

評書亦稱評詞,源於古代的說話。

古代把故事稱作“話”,“說話”就是講故事。後經藝人加工整理,融入藝術表演手法,方作為一種新的曲藝形式出現於曲壇。

說評書講究“敘”“評”“表”。“敘”即敘述,“評”亦評論,“表”就是表演。

評書在長垣屬弱小曲種,從事此專業者屈指可數,充量不過十餘人。隨著老藝人的過世,現已經絕跡。

錄自宋廣民主編《長垣文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