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縣境縮小變化過程

長垣縣境縮小變化過程

長垣縣境縮小變化過程

長垣縣境縮小變化過程

明朝,長垣歸北直隸大名府管轄與菏澤,定陶,東明,蘭陽(蘭考為蘭陽與考城合併而成)等縣相互穿插。北至開州浮邱店(今丁欒鎮浮邱店村)距縣城25華里,西接滑縣馬村(今常村鎮馬村)距縣城30華里,南至蘭陽縣沙窩村(今惱裡鎮沙窩)距縣城40華里,東至一千王(今歸定陶)距縣城140華里,還有飛地天鵝坡,長垣店,桶子河(菏澤市區東南)距縣城190華里。明朝縣境東西長170餘華里,南北寬65餘華里。

清雍正五年(1727年),長垣東南白茅,紙坊等16村劃歸山東曹縣。清咸豐五年(1855#長垣# 年)黃河改道自南而北沖毀村鎮107個,穿越長垣縣境,把長垣分成東西兩部分。直到民國歸屬未改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垣河東的徐集,焦樓,喬莊,王茂寨,南北莊,婁寨,李煥堂,春亭,三春集等村劃給東明縣。代寨,宋莊等村劃歸考城縣(今蘭考)。黃集,劉寺,劉三門,天鵝坡,長垣店,杜莊,耿堂等村劃歸菏澤。一千王,後桶子河劃歸定陶。東明河西老茅莊,羅家,三合村,大鮑寨,西角集,勾家,紅門,咀頭,羅圈等村劃歸長垣,濮陽縣南南楊莊,大浪口,李家,韓樓,後小渠,瓦屋,孫莊,黃寨,後鮑家劃歸長垣。封丘武樓,東沙窩,西沙窩,左寨,文戶,馬寨,胡寨,鄭辛莊,高章士劃歸長垣。滑縣東南馬村大寺寨,大石橋劃歸長垣,1964年因水渠之爭,河南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將太行堤以南趙崗公社整體20餘村劃歸封丘,形成今日長垣現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