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方塔,又名崇教興福寺塔

崇教興福寺塔,原名崇教寶塔,俗稱方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寺基,鹹淳間(1265—1274年)僧法淵撤遺重建,高九級。後經明洪武八年(1375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1986年、1998年等14次大修,歷700餘年保存至今。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塔為四面九層磚壁木簷樓閣式塔,塔體為單筒式結構,逐層遞收。二層以上有腰簷和下平座,七層起有塔剎柱,貫通三層,上承塔剎,九層為盔頂,塔總高67.14米。塔壁內各層以木樓板相隔,以木扶梯相通,四面牆壁上砌誇柱、闌額、斗栱,底層室內平面呈八邊形,與二層間作一暗層,外壁有副階周匝。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方塔因風水理論而建,屬中國早期風水塔之列,塔雖建於宋代,仍沿襲唐代方形樓閣式木塔的形制,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設與環境相協調的範例,是研究古代建築不可多得的實物例證。矗立在古城區的方塔,是歷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一座標誌性古建築,也是目前江蘇省內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座宋塔。明代中期琴川十傑之一的詩人屈沖霄有詩讚美:

《東林塔影》帶廓浮圖佳氣繞,筆峰雄峙鎮城壕。九層突兀齊雲聳,四面玲瓏與日高。西北有無山掩映,東南隱現水周遭。書樓密邇文星照,會見英賢負氣豪。

方塔公園作為市民公園,上午以早鍛鍊、喝早茶的市民及老城區的老年人為主,這些遊客刷卡入園,下午多為購票入園遊覽的散客為主。方塔公園每年都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其中包括春節元宵遊園會、蘭花會、山茶花展、中秋國慶遊園會等等,系列活動中還包含了許多子活動。

聚沙塔,又名聚沙百福寶塔

聚沙塔因佛經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而得名,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距今已有800多上歷史。宋時的梅李地處江海之濱,建塔為了鎮潮水衝激,由當時邑人錢道所建。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聚沙塔高32.8米,八面七級,塔室為正方形,底層正方位開門,上方每層都有四窗四門,屬於磚木樓閣式古塔。塔衣由8根青石柱支撐,兩側柱礎是出土時原物,牆體保留了宋代“丹粉刷屋舍”的絳紅色,牆上有磚砌斗拱和木斗拱裡外吻合。壁拱、角拱、壺門洞造型,圓形磚柱,工藝精巧,凸顯了江南古塔的玲瓏之態。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聚沙塔因受火災與風雨侵襲,損毀嚴重,歷代都有維修記載。乾隆三十一年(1766)僧雪林與里人鄧氏兄弟三人集資重修,並由縣令康基田撰記。道光十年(1830),樓梯樓板及飛簷走廊為野火所廢,僅存頂上三層,後也日益殘破。1912年6月15日,塔頂最上部被颶風吹墜,與寶頂同時墜下有銅小佛十八尊,抄經一部,塔圖一幀,可惜於1937年淪陷時遺失。塔身自此逐漸傾斜。1993年,政府進行搶救性修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攝於1964年的聚沙塔

聚沙塔最大的特點,在於塔底座,是一座須彌座,也就是古代佛祖的坐墩,將塔建在佛墩上極為罕見,以往只有古書中有記載,現存發現尚屬首例。塔下原建有“法雲禪寺”,歷經戰亂已毀,尚存銀杏一棵,但塔一直被保存至今。

聚福塔

聚福塔位於海虞鎮殿山之巔,是一座七級磚塔,內有石級可達塔頂,每塊磚的頂頭均有“聚福塔”三個正楷字。塔建於何時?舊縣誌未予記載,民間卻有二種傳說。一曰,聚福塔建於南宋,約與梅李“聚沙塔”同時代建築。鄉俚有傳說,樑乾化三年改金鳳山為福山時,宋人為鎮風水“聚福”而建塔,1968年在山南下坡出土了“石龍”和兩個石雕“弄潮兒”,其四周散落不少銅錢,有唐開元錢,也有宋紹興錢,據此可初證為南宋之物,現“石龍”在方塔公園內“塔影潭”中。二曰,聚福塔為明嘉靖年間所建,彼時倭寇常登陸騷擾,故造塔瞭敵,“聚福塔”實為“瞭敵塔”,同時也是長江航行船進福山港的“燈塔”。二種說法,似前者物證較多,但究竟從何說起,留待史學家考證。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清末民初,塔只剩底層,鄉人稱為“塔幢”。直到1940年,拆除殘塔,在原址重建磚塔,但塔身縮小,改為五層,底層右出入,上層不通,到1978年完全塌毀成廢墟,有“聚福塔”字樣的塔磚也散失幾盡。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80年代初,原福山鎮著手重建聚福塔,併成立了籌建組,通過查檔案、訪鄉人、看塔形等調研工作,確定了“恢復七層原貌”方案。1992年10月初,在原塔基上破土動工,清除五層塔基的殘渣剩石,開挖出了七層塔基的大石原基。重建過程中,將底層高出地面部分以原塔殘存塔磚砌造,其餘直至頂層均以新磚砌築,可直達塔頂,建成後的塔高23米。


常熟記憶之:常熟四座塔,前世今生知多少

在聚福塔山坡西側,相距不過百米處,是福山大慈寺的原址,儘管這座聞名於世的千年古寺,建有5048間僧堂殿宇,氣勢非凡,終因歷經戰火和風雨,身影早已無處可覓,但許多遺蹟今時猶存。2012年12月,福山村在殿山西麓公路旁植樹,挖出了青石鼓墩數十枚,每隻鼓墩高約60公分,直徑110公分,重約1噸。據考證,這些都是當年大慈寺的柱石。歷代名人曾駐足此地,留下了許多詩作,唐代詩人王維也有詩詠大慈寺:

大慈寺飯覆釜山僧詩晚知清淨理,日與人群疏。將侯遠山僧,先期掃敝廬。果從雲峰裡,顧我蓬蒿居。藉草飯鬆乳,焚香看道書。燃燈晝欲盡,鳴磬夜方初。一悟寂為樂,此生閒有餘。思歸何必深,身世猶空虛。

聚奎塔,俗稱新塔

聚奎塔位於小東門陳家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崇禎元年,錢謙益等倡募竣工,七級六面,是福城禪院的佛塔。

2018年初,在召開的名城保護專家座談會上,有專家提出在重塑經典的中,可以挖掘一下聚奎塔的歷史文化,並提供了大致的位置。市名城辦通過走訪當地老居民,聯合文物局委託蘇州市考古研究所進行勘探。目前,已勘探到了塔基位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