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文/湯蕾

說起長沙的地標性建築,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新地標,老地標,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所屬。當然,你要問我長沙的地標是哪裡,我會說是天心閣。

從不曾想到自己會和這座園子結緣。隨手翻開一張天心閣老照片,清末老長沙的城牆還沒有拆除,四四方方將古城包圍在內,南到南門口,北到湘春路,東到瀏城橋,西臨湘江,我腦子裡在比劃著大概的方位。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民國時期的天心閣 陳先樞供圖

我對天心閣的印象停留在兒時記憶的一個片斷裡,母親牽著我一路緩步,記得是從現在的北門位置進入的。我已記不清那時園子裡的樣子,只記得哥哥拿著一臺黃色拍立得相機給我拍照,然後母親把我抱起來看風景,那時候的長沙並沒有高樓大廈,一眼望去周圍是低低矮矮的平房,這是古城全景第一次在我腦中留下的印象。當然對於一個懵懂的孩子來說,還沒有歷史概念。

據文史資料記載,當年(1613年)善化縣知縣唐源向長沙府報送了一篇請示報告叫《分地方申詳》。文中主要申述要求合理劃分城內善化與長沙兩縣治安管轄範圍的有關問題,說“善化所轄城內之地,止一鋪、二鋪、三鋪,不過自縣治北抵織機街巷、南抵天星閣、東抵王府稻田、西抵王府大街而已……”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這一段文字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關於天心閣的記載,而且舊時天心閣稱天星閣。這一考究可在《長沙府志》中查到,府志裡提到的“長沙星”所對應的這座城市就是長沙城,長沙也被叫做“星城”,天心閣正好對著天上的這顆長沙星,所以取名為“天星閣”,後演化為“天心閣”。

1924年,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強烈呼籲下,時任湖南省省長的趙恆惕決定將天心公園闢為我省的第一個公園。當年8月,《大公報》對此事還作了一個專題報道,名為《天心閣將闢為省公園》。此項工程先由市政公所總理曹典球牽頭在閣外研究並劃定馬路線,這樣一來就確定了公園的大體面積與佔地範圍。後至1925年的夏秋之際,大約一年左右時間,整個公園的建園工程才得以完成,天心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又稱“城南公園”。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老一輩人告訴我,當年長沙城全城古建築,清麗雅緻,也有很多漂亮的園林宅邸,結果因為一場大火老城區盡毀。我查閱手邊的資料,將時間拉回到1938年11月12日晚上,時任湖南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兼黔陽縣長的席楚霖率市府所屬人員及各社會團體人士約三百來人組織“火炬遊行”。

當時長沙城的形勢十分緊張,很多商戶都閉門歇業。遊行的隊伍經過水風井、八角亭、南正街等城區主要街道,一直到南門外才逐漸散去。

這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席楚霖覺得城內形勢不對,他越想越後怕,於是先後到了幾處地方找人,結果發現人都不在,心想莫非大家都逃走了。席隨後打電話給張治中,不過二人的言語裡都含糊其詞。席為了保全自己,決定坐上小汽車趕緊逃命。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11月13日凌晨,南門外某傷兵醫院突然起火,焦躁的士兵們便誤以為是天心閣發出的放火信號,一時之間只見天心閣上火光四射,面對熊熊烈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老弱婦孺的哭喊聲和火燒房屋發出的爆炸聲此起彼伏,充斥著整個長沙城,一幅極其悲慘的景象。事先密謀的焦土抗戰準備工作頃刻間變為了實際行動,千年古城,百年締造,可憐一炬,化為焦土。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陳先樞供圖

文夕大火之後,從1938年到1983年這近半個世紀裡再無天心閣閣樓。

1959年,毛澤東主席從家鄉韶山來到長沙,下榻在現在的省委蓉園賓館。當天他決定要宴請幾位老朋友,於是將家住在司馬里巷的曹典球老先生請了來一起共進晚餐,曹老先生當時已82歲高齡了。

主席一見到曹典球就熱情的介紹了起來,說他為當年天心公園的建園及古城牆的保留作了貢獻。不過接著就有人惋嘆地說:“可惜文夕大火把天心閣燒了,真是太可惜了!”毛主席說:“過去的事已成為歷史,莫著急,今後天心閣還可以重建嘛!”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曹典球(1877-1960)

我聽上一輩人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長沙市飲食公司就著古城牆上的舊址建起了一個茶館,茶館裡有賣包子、香菸和一些小食的。據說名氣很大,那年代說起長沙的包子,德園為翹楚,不過天心閣的包子卻是和德園的一樣有名。

附近的居民們閒來也常去裡面喝茶,市民們把能在這裡爭得一個座位當成一大幸事,再叫上一碟蠶豆。在一個沒有手機的年代,人們圍坐在城市的最高處遙看遠處的湘江和嶽麓山,扯著老長沙的宿嗑,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顯出親和與隨性。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我翻閱老照片的時候也看了這個茶館的樣子,據說一直經營到了七十年代末。現在問起一些長沙老班子們,他們對當年茶館趣事都能說上一二,言詞間無不歡喜。雖然古閣已毀,但是在這半個世紀裡,長沙市民對這座地標的深情從未消退,呼籲重建古閣的聲音到是一直不斷。

到了1982年,長沙被國務院宣佈成為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可是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卻沒有看到歷史地標似乎是一件憾事。長沙市政府便開始組織專家討論此事。重建的工作並非那麼容易,由於無圖紙可依,只得按老照片留下的樣貌由長沙市規劃設計院等單位重新設計,於1983年2月開始動工,經一年零九個月,於1984年1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重建後的天心閣主、副閣的體量都比原閣要小,主閣與副閣之間以遊廊相接,外觀更加雄偉、壯麗,主閣高14.6米,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屬於明清時期南方的園林建築風格。長沙人期待了半個世紀的天心閣終於又再次屹立於古城牆上了 。

長沙記憶 | 天心閣的浴火重生

*湯蕾供圖

END

  • 本文由城市記憶CityMemory獨家發佈,作者 | 湯蕾,編輯 | 城小憶(微信號:chengshijiyiwh),文中小標題及圖片為編者所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