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長江 金沙江 經濟 玉龍雪山 麗江古城 在旅途中2018 2018-12-01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麗江,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 [1] 。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2]

麗江市位於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最高點為玉龍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屬低緯暖溫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為雲南省重點林區、中國水電西電東送基地之一。 [2]

截至2015年,麗江市轄1個市轄區,4個縣。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8.5萬人。2016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10.1799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4186元。 [2-3]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麗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並流、世界記憶遺產納西族東巴古籍文獻三大世界遺產。 [1] 旅遊資源豐富,有旅遊風景點104處,有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等知名旅遊景點。 [4] 先後被評為中國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 [5] 、中國十大休閒城市 [6]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7] 、中國十大魅力城市 [8] 、雲南省人才特區 [9] 、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 [10] 等榮譽稱號。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歷史沿革

地名來源

“麗江”一名,始於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設置行政區麗江路。《元史·地理志》說:“路因江名。”就“麗江”地名的由來最早起源於金沙江的別稱“麗水”。《雲南通志》:“江名麗水,源出吐蕃界,共龍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訛犁為麗。”金沙江源於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稱犁水,後因犁、麗聲音相近而異寫為麗水、麗江。 [12]

建置沿革

在十萬年前,已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這裡活動。金沙江河谷洞穴巖畫的發現和眾多的新石器、青銅器、鐵器的出士等證明麗江是中國西南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戰國時,屬秦國蜀郡。戰國末期,為滇國境域。

兩漢時,滇國降漢,今麗江市屬越住嶲郡,稱遂久縣。 [13]

三國時,屬雲南郡。 [13]

兩晉南北朝時期,麗江仍屬雲南郡,稱遂久縣,大約在此時納西族先民遷於此。 [13]

唐時,曾為姚州都督府地,後為吐蕃,南詔地,稱桑川,屬劍川節度。 [13]

南宋寶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南征封納西族酋長阿良為察罕章管民官。實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葉場”設三談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1271年),在麗江設置了察罕章宣慰司。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設麗江路,立軍民總管府,所轄:永北府、通安州、巨津州、寶山州、永寧州、蒗蕖州、順州、蘭州、臨西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設麗江宣撫司。 [14-15]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麗江土知府阿甲阿得“率眾歸順”,由麗江路宣撫司改設為麗江府,洪武三十年(1397年),升為麗江軍民府,下設4州1縣1巡檢司:通安州、寶山州、蘭州、巨津州、臨西縣、石門關巡檢司。 [14]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麗江市(16張)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設麗江軍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襲知府;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在麗江實行“改士歸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為土通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置麗江縣。 [16]

民國二年(1912年),麗江廢府留縣,縣衙門遷入原麗江府署衙內。 [13]

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今麗江範圍設麗江、永北和華坪三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在麗江設雲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麗江縣政府,後麗江縣屬第十三行政督察區,永勝、華坪、寧蒗屬第十行政督察區。 [13] [17]

1949年7月,麗江縣解放,屬滇西北人民專員公署管轄。12月28日,成立麗江人民行政專員公署。 [13] [17]

1950年4月,改為麗江專員公署,轄麗江、永勝、華坪、寧蒗、維西、蘭坪、中甸、德欽、碧江、福貢、貢山、鶴慶、劍川13個縣。 [13] [17]

雲南省劃分為1區4縣的3線城市,享有長江經濟帶上的綠色明珠之稱

麗江市地圖(4張)

1953年底,滬水縣由保山專區劃歸麗江地區。 [13] [17]

1954年8月,滬水、碧江、福貢、貢山4縣劃出,成立怒江傈僳族自治區,歸麗江專區代管。 [13] [17]

1956年,將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白族自治州。 [13] [17]

1957年9月,中甸、德欽、維西3縣劃出,成立迪慶藏族自治州。麗江專區除代管的怒江、迪慶兩個自治州的8個縣外,轄麗江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4縣。 [13] [17]

1961年4月,成立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屬麗江地區。 [13]

1973年8月,怒江、迪慶兩州直屬省管,麗江地區只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永勝縣、華坪縣、寧蒗彝族自治縣等4縣。 [13]

1980年,設立麗江地區行政公署。 [17]

2002年12月26日,麗江撤地設市,將原麗江地區改設為麗江市,並將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分為古城區及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