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探討某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歷史史家及文人所熱衷的,在這裡就不再湊這個熱鬧了。我們還是借這段歷史來了解江、淮地區的地緣結構吧。既然伍子胥是那麼的有才,復仇之心又是那麼的強烈,而於公於私吳國和楚國都將會有一場總決戰,那麼吳國將首要攻擊目標定為楚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說吳國是長江流域的後起之秀的話,那麼楚國則當之無愧的是長江流域的老大了。對於北方諸國來說,這個從荊山上下來,以蠻夷自居的國家,永遠是那麼讓人頭痛。在王室還能夠號令諸侯的時候,部署在南陽盆地的漢陽諸姬們還能夠阻擋住楚人向北方滲透。但當王室勢衰,諸侯們內鬥不止之後,等待漢陽諸姬的命運就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除了向北,向東也是楚人的滲透方向,而在這個方向,楚國的主要對手就是吳國。如果將處在長江以北的楚國(江漢平原),與處在長江以南的吳國(太湖平原)南北對齊,拉兩條線的話,我們會發現,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成為了雙方的緩衝地,或者說成為了雙方都想爭奪的戰略空間。而長江與淮河本身的控制權,則是決定這爭奪鹿死誰手的關健。當吳國開始希望越過長江成為“國際政治圈”的一員時,楚人已經在江、淮流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縱深了。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探討某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歷史史家及文人所熱衷的,在這裡就不再湊這個熱鬧了。我們還是借這段歷史來了解江、淮地區的地緣結構吧。既然伍子胥是那麼的有才,復仇之心又是那麼的強烈,而於公於私吳國和楚國都將會有一場總決戰,那麼吳國將首要攻擊目標定為楚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說吳國是長江流域的後起之秀的話,那麼楚國則當之無愧的是長江流域的老大了。對於北方諸國來說,這個從荊山上下來,以蠻夷自居的國家,永遠是那麼讓人頭痛。在王室還能夠號令諸侯的時候,部署在南陽盆地的漢陽諸姬們還能夠阻擋住楚人向北方滲透。但當王室勢衰,諸侯們內鬥不止之後,等待漢陽諸姬的命運就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除了向北,向東也是楚人的滲透方向,而在這個方向,楚國的主要對手就是吳國。如果將處在長江以北的楚國(江漢平原),與處在長江以南的吳國(太湖平原)南北對齊,拉兩條線的話,我們會發現,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成為了雙方的緩衝地,或者說成為了雙方都想爭奪的戰略空間。而長江與淮河本身的控制權,則是決定這爭奪鹿死誰手的關健。當吳國開始希望越過長江成為“國際政治圈”的一員時,楚人已經在江、淮流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縱深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吳國希望從楚國手中奪取江淮霸主的名頭,它所需要做的準備有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地緣政治上的準備。在一個繁雜的國際環境中,沒有戰略性的盟友就想挑戰一個大國是不可想象的,除非這個世界只有你們兩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春秋時期當然是不存在的。

對於吳國人來說,有利的情況是,相比於在江淮流域稱雄,楚國人更希望能夠問鼎中原,也許後人用這句成語更多的是為了顯示一種霸氣,但作為楚人卻是真的去向周王室詢問過鼎的尺寸、重量。

楚人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經過夏、商、週三代的經營,得中原者得天下,或者說據有中原,方才能真正的成為中央之國主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使是後來的吳國,也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越人的隱患之前就急於北上爭先了。

楚人的這種做法給吳人留下了兩個機會,一是楚國在中原爭霸過程中,嚴重消耗了自己的實力;二是楚國與北方大國,特別是與它處在同一經度,也一直在向南擴張的晉國成為了死對頭。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國際政治“準則”,晉國和吳國成為了盟友。這並不表示吳國在最終的攻楚行動中會獲得晉國的實質支持,但在日後的吳楚爭霸中至少可以依靠晉國的影響力,約束那些中原諸侯們不要倒向楚國。

既然吳國已經遵循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原則,讓自己在政治上獲得了一定優勢,那麼下一步要在攻楚的戰略上作出決擇了。從大的方向來看,長江和淮河本身都是兩條可以選擇的路線,特別是對於善使舟楫的吳人來說,河流本身的運輸能力能夠大大加強他們的攻擊力。至於到底選擇哪一條路線作為主攻方向,又或者是兩路齊進,吳人還沒有作出決定。但大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吳人最先要做的就是越過長江,在江淮地區獲得前進的基地。

客觀的看,由於地處長江的下游,吳國在與楚國的爭鬥過程中是處在不利地位的。即使他們能夠獲得淮河下游的控制權,也無力改變地緣上的劣勢。但這並不代表吳人就沒有機會了,相反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做著準備。

胥溪的挖通就是一個例子,這條將太湖與長江連通起來的運河(蕪湖——太湖)似乎向世人表明,吳人決定在長江中與楚人展開大決戰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又讓人感覺吳人準備步步為營的與楚人打一場消耗戰。

先把“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傳上來,以供大家參考。

上圖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探討某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歷史史家及文人所熱衷的,在這裡就不再湊這個熱鬧了。我們還是借這段歷史來了解江、淮地區的地緣結構吧。既然伍子胥是那麼的有才,復仇之心又是那麼的強烈,而於公於私吳國和楚國都將會有一場總決戰,那麼吳國將首要攻擊目標定為楚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說吳國是長江流域的後起之秀的話,那麼楚國則當之無愧的是長江流域的老大了。對於北方諸國來說,這個從荊山上下來,以蠻夷自居的國家,永遠是那麼讓人頭痛。在王室還能夠號令諸侯的時候,部署在南陽盆地的漢陽諸姬們還能夠阻擋住楚人向北方滲透。但當王室勢衰,諸侯們內鬥不止之後,等待漢陽諸姬的命運就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除了向北,向東也是楚人的滲透方向,而在這個方向,楚國的主要對手就是吳國。如果將處在長江以北的楚國(江漢平原),與處在長江以南的吳國(太湖平原)南北對齊,拉兩條線的話,我們會發現,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成為了雙方的緩衝地,或者說成為了雙方都想爭奪的戰略空間。而長江與淮河本身的控制權,則是決定這爭奪鹿死誰手的關健。當吳國開始希望越過長江成為“國際政治圈”的一員時,楚人已經在江、淮流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縱深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吳國希望從楚國手中奪取江淮霸主的名頭,它所需要做的準備有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地緣政治上的準備。在一個繁雜的國際環境中,沒有戰略性的盟友就想挑戰一個大國是不可想象的,除非這個世界只有你們兩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春秋時期當然是不存在的。

對於吳國人來說,有利的情況是,相比於在江淮流域稱雄,楚國人更希望能夠問鼎中原,也許後人用這句成語更多的是為了顯示一種霸氣,但作為楚人卻是真的去向周王室詢問過鼎的尺寸、重量。

楚人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經過夏、商、週三代的經營,得中原者得天下,或者說據有中原,方才能真正的成為中央之國主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使是後來的吳國,也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越人的隱患之前就急於北上爭先了。

楚人的這種做法給吳人留下了兩個機會,一是楚國在中原爭霸過程中,嚴重消耗了自己的實力;二是楚國與北方大國,特別是與它處在同一經度,也一直在向南擴張的晉國成為了死對頭。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國際政治“準則”,晉國和吳國成為了盟友。這並不表示吳國在最終的攻楚行動中會獲得晉國的實質支持,但在日後的吳楚爭霸中至少可以依靠晉國的影響力,約束那些中原諸侯們不要倒向楚國。

既然吳國已經遵循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原則,讓自己在政治上獲得了一定優勢,那麼下一步要在攻楚的戰略上作出決擇了。從大的方向來看,長江和淮河本身都是兩條可以選擇的路線,特別是對於善使舟楫的吳人來說,河流本身的運輸能力能夠大大加強他們的攻擊力。至於到底選擇哪一條路線作為主攻方向,又或者是兩路齊進,吳人還沒有作出決定。但大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吳人最先要做的就是越過長江,在江淮地區獲得前進的基地。

客觀的看,由於地處長江的下游,吳國在與楚國的爭鬥過程中是處在不利地位的。即使他們能夠獲得淮河下游的控制權,也無力改變地緣上的劣勢。但這並不代表吳人就沒有機會了,相反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做著準備。

胥溪的挖通就是一個例子,這條將太湖與長江連通起來的運河(蕪湖——太湖)似乎向世人表明,吳人決定在長江中與楚人展開大決戰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又讓人感覺吳人準備步步為營的與楚人打一場消耗戰。

先把“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傳上來,以供大家參考。

上圖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如果將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看作是楚國核心控制區的話,那麼這一核心控制區與東部地區之間有一系列的山脈丘陵作為地理分割線。

這條分割線由北至南分別是伏牛山脈——桐柏山脈——大別山脈,以及江南丘陵地帶(包括黃山山脈及其以西的山地丘陵)。而這四處山地之間又為楚國留出了三個戰略通道。即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方城夏道”;桐柏山與大別山之間的“信陽通道”;大別山與江南丘陵之間的長江。

三條通道中,方城夏道是純粹的陸地通道,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那些斷續丘陵,一方面為南陽盆地與中原地區的溝通提供了多條寬闊的戰略通道(這似乎也能解釋,南陽盆地最終在行政上歸屬於河南而不是湖北),但也為防守方提供了更大的挑戰。

因此楚人在此修建了長城也就是所謂“方城”將那些斷續的丘陵聯繫起來,用以抵禦北方諸侯的入侵(至今那裡還有個方城縣),而楚人也經常越過方城直接進入中原參與爭霸。

如果從結果來看,楚人對於中原諸侯的威脅要更甚。這與中原地區的地理結構,無法成為一個封閉性的地理單元有關。既然不具備封閉性,那麼任何想單獨統一中原地區的想法都是徒勞的。因此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區也不可能在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築起一道屬於自己的長城了。

由於方城夏道的地理位置,吳人實際上是不可能選擇它作為穿入楚國核心區的路線的。即使是中原那些國家這次都站在吳人這邊,為它的攻楚行動提供方便,相比於另兩條通道能夠直接進入江漢平原相比,繞道南陽盆地,再通過大洪山兩側進入江漢平原都顯得多此一舉。不過吳人沒有選擇走北路,並不代表楚人不會利用它,隨著戰役的進行,方城夏道仍然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南邊的長江通道。如果觀察江東平原與江漢平原的地理關係,我們很容易在兩者中間發現一個三角形區域天然成為二者的緩衝地。從地理結構上來看,它是由長江北面的大別山與長江南面的“江南丘陵”包夾而成。只不過江南丘陵是一系列山地丘陵的總稱。

在大別山南面相對的區域有一條江將這這一片丘陵作了一次分割(類似的分割還有),這條江叫作贛江。而位於贛江——長江三角洲東側的山脈就是著名的“黃山”。而西側的那條叫作“幕阜山”的山脈名氣則要小的多了,不過這條山脈向東延伸至現在的鄱陽湖附近時,切割出了一組體量不是很大,但名氣很大的山峰,這些山峰被總稱為“廬山”。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探討某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歷史史家及文人所熱衷的,在這裡就不再湊這個熱鬧了。我們還是借這段歷史來了解江、淮地區的地緣結構吧。既然伍子胥是那麼的有才,復仇之心又是那麼的強烈,而於公於私吳國和楚國都將會有一場總決戰,那麼吳國將首要攻擊目標定為楚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說吳國是長江流域的後起之秀的話,那麼楚國則當之無愧的是長江流域的老大了。對於北方諸國來說,這個從荊山上下來,以蠻夷自居的國家,永遠是那麼讓人頭痛。在王室還能夠號令諸侯的時候,部署在南陽盆地的漢陽諸姬們還能夠阻擋住楚人向北方滲透。但當王室勢衰,諸侯們內鬥不止之後,等待漢陽諸姬的命運就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除了向北,向東也是楚人的滲透方向,而在這個方向,楚國的主要對手就是吳國。如果將處在長江以北的楚國(江漢平原),與處在長江以南的吳國(太湖平原)南北對齊,拉兩條線的話,我們會發現,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成為了雙方的緩衝地,或者說成為了雙方都想爭奪的戰略空間。而長江與淮河本身的控制權,則是決定這爭奪鹿死誰手的關健。當吳國開始希望越過長江成為“國際政治圈”的一員時,楚人已經在江、淮流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縱深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吳國希望從楚國手中奪取江淮霸主的名頭,它所需要做的準備有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地緣政治上的準備。在一個繁雜的國際環境中,沒有戰略性的盟友就想挑戰一個大國是不可想象的,除非這個世界只有你們兩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春秋時期當然是不存在的。

對於吳國人來說,有利的情況是,相比於在江淮流域稱雄,楚國人更希望能夠問鼎中原,也許後人用這句成語更多的是為了顯示一種霸氣,但作為楚人卻是真的去向周王室詢問過鼎的尺寸、重量。

楚人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經過夏、商、週三代的經營,得中原者得天下,或者說據有中原,方才能真正的成為中央之國主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使是後來的吳國,也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越人的隱患之前就急於北上爭先了。

楚人的這種做法給吳人留下了兩個機會,一是楚國在中原爭霸過程中,嚴重消耗了自己的實力;二是楚國與北方大國,特別是與它處在同一經度,也一直在向南擴張的晉國成為了死對頭。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國際政治“準則”,晉國和吳國成為了盟友。這並不表示吳國在最終的攻楚行動中會獲得晉國的實質支持,但在日後的吳楚爭霸中至少可以依靠晉國的影響力,約束那些中原諸侯們不要倒向楚國。

既然吳國已經遵循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原則,讓自己在政治上獲得了一定優勢,那麼下一步要在攻楚的戰略上作出決擇了。從大的方向來看,長江和淮河本身都是兩條可以選擇的路線,特別是對於善使舟楫的吳人來說,河流本身的運輸能力能夠大大加強他們的攻擊力。至於到底選擇哪一條路線作為主攻方向,又或者是兩路齊進,吳人還沒有作出決定。但大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吳人最先要做的就是越過長江,在江淮地區獲得前進的基地。

客觀的看,由於地處長江的下游,吳國在與楚國的爭鬥過程中是處在不利地位的。即使他們能夠獲得淮河下游的控制權,也無力改變地緣上的劣勢。但這並不代表吳人就沒有機會了,相反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做著準備。

胥溪的挖通就是一個例子,這條將太湖與長江連通起來的運河(蕪湖——太湖)似乎向世人表明,吳人決定在長江中與楚人展開大決戰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又讓人感覺吳人準備步步為營的與楚人打一場消耗戰。

先把“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傳上來,以供大家參考。

上圖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如果將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看作是楚國核心控制區的話,那麼這一核心控制區與東部地區之間有一系列的山脈丘陵作為地理分割線。

這條分割線由北至南分別是伏牛山脈——桐柏山脈——大別山脈,以及江南丘陵地帶(包括黃山山脈及其以西的山地丘陵)。而這四處山地之間又為楚國留出了三個戰略通道。即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方城夏道”;桐柏山與大別山之間的“信陽通道”;大別山與江南丘陵之間的長江。

三條通道中,方城夏道是純粹的陸地通道,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那些斷續丘陵,一方面為南陽盆地與中原地區的溝通提供了多條寬闊的戰略通道(這似乎也能解釋,南陽盆地最終在行政上歸屬於河南而不是湖北),但也為防守方提供了更大的挑戰。

因此楚人在此修建了長城也就是所謂“方城”將那些斷續的丘陵聯繫起來,用以抵禦北方諸侯的入侵(至今那裡還有個方城縣),而楚人也經常越過方城直接進入中原參與爭霸。

如果從結果來看,楚人對於中原諸侯的威脅要更甚。這與中原地區的地理結構,無法成為一個封閉性的地理單元有關。既然不具備封閉性,那麼任何想單獨統一中原地區的想法都是徒勞的。因此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區也不可能在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築起一道屬於自己的長城了。

由於方城夏道的地理位置,吳人實際上是不可能選擇它作為穿入楚國核心區的路線的。即使是中原那些國家這次都站在吳人這邊,為它的攻楚行動提供方便,相比於另兩條通道能夠直接進入江漢平原相比,繞道南陽盆地,再通過大洪山兩側進入江漢平原都顯得多此一舉。不過吳人沒有選擇走北路,並不代表楚人不會利用它,隨著戰役的進行,方城夏道仍然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南邊的長江通道。如果觀察江東平原與江漢平原的地理關係,我們很容易在兩者中間發現一個三角形區域天然成為二者的緩衝地。從地理結構上來看,它是由長江北面的大別山與長江南面的“江南丘陵”包夾而成。只不過江南丘陵是一系列山地丘陵的總稱。

在大別山南面相對的區域有一條江將這這一片丘陵作了一次分割(類似的分割還有),這條江叫作贛江。而位於贛江——長江三角洲東側的山脈就是著名的“黃山”。而西側的那條叫作“幕阜山”的山脈名氣則要小的多了,不過這條山脈向東延伸至現在的鄱陽湖附近時,切割出了一組體量不是很大,但名氣很大的山峰,這些山峰被總稱為“廬山”。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從現在的行政劃分來看,這個位於大別山脈——黃山山脈——幕阜山脈之間的三角地帶,跨越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如果沒有長江的存在,我們可以肯定,楚國或者吳國會在此築城以期獲得戰略優勢。

不過由於長江的存在,據險以築城的想法是無法實現了。因為長江本身即是一道天險(相對於長江以北地區),又是一條戰略通道(相對於長江沿岸地區)。更由於三山形成的合圍狀,讓長江水在此得以自然蓄積成澤,只不過最早江水是在北岸蓄積彭蠡澤),而後又在南岸成湖(鄱陽湖)。

無論江水主力在哪個方向成澤,都使得想從陸地上沿江溝通東西的想法變得更為艱難,水路的控制權成為了各政治力量爭奪的目標。因此無論是江漢平原還是江東地區的政治力量,如果想壓倒對方,都必須佔據這一段長江,或者說是在彭蠡湖(或鄱陽湖)上擁有強大的水上力量。也正是由於這種中間位置,吳頭楚尾的稱號被授予了這片湖澤及其周邊地區(也成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分割點。

相比於方城夏道的“陸”性,以及長江通道的“水”性,對於吳人來說,位於中路的信陽通道可以說是二則兼備了。發源於桐柏山脈的淮河東向奔流入海,成為了溝通楚地與吳地的天然“道路”。當然,行駛在這條道路上的不能是車,而要是船。不過這正是吳人的強項,要知道,即使是沒有天然河道的情況下,吳人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人工開鑿出運河來,更何況淮河這種航行條件極佳的大河了。

然而淮河本身並沒有穿桐柏山而過,也就是說吳人即使通過水路推進到極限,也只能到達桐柏山腳下,因此如果吳人想通過淮河西征楚國的話,在到達信陽通道附近時,就需要棄舟登岸了。所以這條中路通道的地理特性是水陸並用的“混合”型的。

如果吳人如果想通過長江朔江而上的話,江東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得吳人在自己的控制區進入長江成為可能。為了更方便的從吳都進入長江,吳都——太湖——長江之間修築了一系列運河,而伍子胥主持開挖的,太湖與長江之間的胥溪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胥溪本身可以起到連通太湖與長江的重要作用,但與太湖東面的松江作為太湖的洩洪通道有所不同,在長江流向的引導下,胥溪的水流是流向太湖的。如果長江只是一條安靜的河流,這種流向更多的只是讓吳人西出太湖時多費些力氣罷了。


"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中央之國的形成<先秦篇> [第57節]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就春秋的歷史來說,吳國的這段應該說是非常好看的。一則是它跳出了泛黃河流域,將一個全新的,屬於長江流域地理單元加入到了中央之國的地緣博弈中。儘管之前楚國已經代表長江流域的蠻夷們成為了北方諸侯的惡夢,但吳國及江東地區的加入無疑全面拉開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神祕的面紗。

另一個讓吳國曆史好看的原因就是,吳國的興盛時間很短,基本上就是吳王闔閭、夫差兩代。但其實所造成的地緣影響卻遍及整個江、淮流域,以至北方那些以華夏自詡的諸侯們都不得不為之側目。更為具有戲劇性的是,吳國在他的最高峰之後,便迅速消亡,取而代之的則是越國。而越國從地緣特徵上來看,可以說是吳國的延續。以至於吳、越兩字在後世已經合為一體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由於作為國家來說,吳國的消失是那麼的徹底,而它的興盛期是又那麼的輝煌,用“生如夏花”來形容是毫不為過的。而吳國的這一系列輝煌又與二個“外國人”有些密切的關係。一個就是楚國人伍子胥,一個就是齊國人孫武。據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兩個諸侯國都是吳國最主要的對手,吳國也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戰勝了楚齊兩國。也許吳王夫差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留下了越王勾踐,而是沒有收服范蠡,否則吳越之間的歷史可能就要改寫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探討某位英雄人物對歷史的影響,是歷史史家及文人所熱衷的,在這裡就不再湊這個熱鬧了。我們還是借這段歷史來了解江、淮地區的地緣結構吧。既然伍子胥是那麼的有才,復仇之心又是那麼的強烈,而於公於私吳國和楚國都將會有一場總決戰,那麼吳國將首要攻擊目標定為楚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果說吳國是長江流域的後起之秀的話,那麼楚國則當之無愧的是長江流域的老大了。對於北方諸國來說,這個從荊山上下來,以蠻夷自居的國家,永遠是那麼讓人頭痛。在王室還能夠號令諸侯的時候,部署在南陽盆地的漢陽諸姬們還能夠阻擋住楚人向北方滲透。但當王室勢衰,諸侯們內鬥不止之後,等待漢陽諸姬的命運就只能是被各個擊破了。

除了向北,向東也是楚人的滲透方向,而在這個方向,楚國的主要對手就是吳國。如果將處在長江以北的楚國(江漢平原),與處在長江以南的吳國(太湖平原)南北對齊,拉兩條線的話,我們會發現,淮河與長江之間的江淮地區成為了雙方的緩衝地,或者說成為了雙方都想爭奪的戰略空間。而長江與淮河本身的控制權,則是決定這爭奪鹿死誰手的關健。當吳國開始希望越過長江成為“國際政治圈”的一員時,楚人已經在江、淮流域獲得了足夠的戰略縱深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吳國希望從楚國手中奪取江淮霸主的名頭,它所需要做的準備有很多,首先要做的就是地緣政治上的準備。在一個繁雜的國際環境中,沒有戰略性的盟友就想挑戰一個大國是不可想象的,除非這個世界只有你們兩個國家,這種情況在春秋時期當然是不存在的。

對於吳國人來說,有利的情況是,相比於在江淮流域稱雄,楚國人更希望能夠問鼎中原,也許後人用這句成語更多的是為了顯示一種霸氣,但作為楚人卻是真的去向周王室詢問過鼎的尺寸、重量。

楚人有這種想法並不奇怪,經過夏、商、週三代的經營,得中原者得天下,或者說據有中原,方才能真正的成為中央之國主人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即使是後來的吳國,也是在沒有徹底解決越人的隱患之前就急於北上爭先了。

楚人的這種做法給吳人留下了兩個機會,一是楚國在中原爭霸過程中,嚴重消耗了自己的實力;二是楚國與北方大國,特別是與它處在同一經度,也一直在向南擴張的晉國成為了死對頭。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國際政治“準則”,晉國和吳國成為了盟友。這並不表示吳國在最終的攻楚行動中會獲得晉國的實質支持,但在日後的吳楚爭霸中至少可以依靠晉國的影響力,約束那些中原諸侯們不要倒向楚國。

既然吳國已經遵循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原則,讓自己在政治上獲得了一定優勢,那麼下一步要在攻楚的戰略上作出決擇了。從大的方向來看,長江和淮河本身都是兩條可以選擇的路線,特別是對於善使舟楫的吳人來說,河流本身的運輸能力能夠大大加強他們的攻擊力。至於到底選擇哪一條路線作為主攻方向,又或者是兩路齊進,吳人還沒有作出決定。但大的方向是不會改變的,吳人最先要做的就是越過長江,在江淮地區獲得前進的基地。

客觀的看,由於地處長江的下游,吳國在與楚國的爭鬥過程中是處在不利地位的。即使他們能夠獲得淮河下游的控制權,也無力改變地緣上的劣勢。但這並不代表吳人就沒有機會了,相反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做著準備。

胥溪的挖通就是一個例子,這條將太湖與長江連通起來的運河(蕪湖——太湖)似乎向世人表明,吳人決定在長江中與楚人展開大決戰了。而接下來的事情,又讓人感覺吳人準備步步為營的與楚人打一場消耗戰。

先把“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傳上來,以供大家參考。

上圖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我們先來看看這張〈吳楚柏舉之戰示意圖〉,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如果將南陽盆地與江漢平原看作是楚國核心控制區的話,那麼這一核心控制區與東部地區之間有一系列的山脈丘陵作為地理分割線。

這條分割線由北至南分別是伏牛山脈——桐柏山脈——大別山脈,以及江南丘陵地帶(包括黃山山脈及其以西的山地丘陵)。而這四處山地之間又為楚國留出了三個戰略通道。即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方城夏道”;桐柏山與大別山之間的“信陽通道”;大別山與江南丘陵之間的長江。

三條通道中,方城夏道是純粹的陸地通道,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的那些斷續丘陵,一方面為南陽盆地與中原地區的溝通提供了多條寬闊的戰略通道(這似乎也能解釋,南陽盆地最終在行政上歸屬於河南而不是湖北),但也為防守方提供了更大的挑戰。

因此楚人在此修建了長城也就是所謂“方城”將那些斷續的丘陵聯繫起來,用以抵禦北方諸侯的入侵(至今那裡還有個方城縣),而楚人也經常越過方城直接進入中原參與爭霸。

如果從結果來看,楚人對於中原諸侯的威脅要更甚。這與中原地區的地理結構,無法成為一個封閉性的地理單元有關。既然不具備封閉性,那麼任何想單獨統一中原地區的想法都是徒勞的。因此四分五裂的中原地區也不可能在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築起一道屬於自己的長城了。

由於方城夏道的地理位置,吳人實際上是不可能選擇它作為穿入楚國核心區的路線的。即使是中原那些國家這次都站在吳人這邊,為它的攻楚行動提供方便,相比於另兩條通道能夠直接進入江漢平原相比,繞道南陽盆地,再通過大洪山兩側進入江漢平原都顯得多此一舉。不過吳人沒有選擇走北路,並不代表楚人不會利用它,隨著戰役的進行,方城夏道仍然發揮了自己的作用。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南邊的長江通道。如果觀察江東平原與江漢平原的地理關係,我們很容易在兩者中間發現一個三角形區域天然成為二者的緩衝地。從地理結構上來看,它是由長江北面的大別山與長江南面的“江南丘陵”包夾而成。只不過江南丘陵是一系列山地丘陵的總稱。

在大別山南面相對的區域有一條江將這這一片丘陵作了一次分割(類似的分割還有),這條江叫作贛江。而位於贛江——長江三角洲東側的山脈就是著名的“黃山”。而西側的那條叫作“幕阜山”的山脈名氣則要小的多了,不過這條山脈向東延伸至現在的鄱陽湖附近時,切割出了一組體量不是很大,但名氣很大的山峰,這些山峰被總稱為“廬山”。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如果從現在的行政劃分來看,這個位於大別山脈——黃山山脈——幕阜山脈之間的三角地帶,跨越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如果沒有長江的存在,我們可以肯定,楚國或者吳國會在此築城以期獲得戰略優勢。

不過由於長江的存在,據險以築城的想法是無法實現了。因為長江本身即是一道天險(相對於長江以北地區),又是一條戰略通道(相對於長江沿岸地區)。更由於三山形成的合圍狀,讓長江水在此得以自然蓄積成澤,只不過最早江水是在北岸蓄積彭蠡澤),而後又在南岸成湖(鄱陽湖)。

無論江水主力在哪個方向成澤,都使得想從陸地上沿江溝通東西的想法變得更為艱難,水路的控制權成為了各政治力量爭奪的目標。因此無論是江漢平原還是江東地區的政治力量,如果想壓倒對方,都必須佔據這一段長江,或者說是在彭蠡湖(或鄱陽湖)上擁有強大的水上力量。也正是由於這種中間位置,吳頭楚尾的稱號被授予了這片湖澤及其周邊地區(也成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分割點。

相比於方城夏道的“陸”性,以及長江通道的“水”性,對於吳人來說,位於中路的信陽通道可以說是二則兼備了。發源於桐柏山脈的淮河東向奔流入海,成為了溝通楚地與吳地的天然“道路”。當然,行駛在這條道路上的不能是車,而要是船。不過這正是吳人的強項,要知道,即使是沒有天然河道的情況下,吳人也會根據自己的需要人工開鑿出運河來,更何況淮河這種航行條件極佳的大河了。

然而淮河本身並沒有穿桐柏山而過,也就是說吳人即使通過水路推進到極限,也只能到達桐柏山腳下,因此如果吳人想通過淮河西征楚國的話,在到達信陽通道附近時,就需要棄舟登岸了。所以這條中路通道的地理特性是水陸並用的“混合”型的。

如果吳人如果想通過長江朔江而上的話,江東平原的地理位置,使得吳人在自己的控制區進入長江成為可能。為了更方便的從吳都進入長江,吳都——太湖——長江之間修築了一系列運河,而伍子胥主持開挖的,太湖與長江之間的胥溪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儘管胥溪本身可以起到連通太湖與長江的重要作用,但與太湖東面的松江作為太湖的洩洪通道有所不同,在長江流向的引導下,胥溪的水流是流向太湖的。如果長江只是一條安靜的河流,這種流向更多的只是讓吳人西出太湖時多費些力氣罷了。


詳解長江與淮河中下游的地緣結構、戰略要點


然而長江實際上並不比黃河老實多少,它在下游地區的“惡名”之所以沒有黃河那麼大,根本原因是因為有那些丘陵的固定。現在你人工開鑿了一條新的通道,等於是為長江增加了一條新的洩洪通道,這讓本身就水量甚多的太湖不堪重負,也讓太湖平原反受其害。因此在後世胥溪也是幾經存廢,以至於今人對它甚為陌生。特別是相比於吳人在北方所挖掘的另一條運河而言(下一節吳攻齊之戰會寫到)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儘管在胥溪故址仍有一段運河被稱之為“胥溪”,但太湖與長江(蕪湖口)之間的水道已經很難通行了。如果按照現有的技術條件,控制長江進入運河的水量並非什麼難事。因此重新疏通這條運河,為長江在長三角地區中間開闢一條新的航運通道,成為了運河兩岸省市(安徽和江蘇)的重要關注點。由於運河西起蕪湖,東到太湖,因此也被稱之為“蕪太運河”。只是這類能夠改變周邊環境的重大工程,都是需要在前期多方論證的。

吳人儘可以選擇逆江而上進入楚國的核心地區,不過楚人在長江之上的水上力量顯然並不弱。在伍子胥入吳之前,吳楚兩國曾經在長江之上打了一場水戰,在那場戰役中,楚人取得了勝利,江東的蕪湖口一度陷於楚人之手。即使吳人憑藉地緣優勢,能夠控制住長江下游,但當他們溯江而上行至彭澤之時,也一定會碰到楚人的強力阻擊的。因此胥溪的戰略作用,更多的只是方便吳國將兵力和物資投放到江邊,並進而越過長江進入江淮地區。要想將彭澤和雲夢成為吳國水軍馳騁的疆場,吳人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既然通過長江直搗楚人心臟的計劃過於冒險,那麼將拓展方向放在與江東地區一江之隔的江淮地區是最為穩妥的了。這樣做的意義還在於,只有能夠控制住江淮地區的東部,沿著淮河西進到達信陽通道的戰略才能成為現實。也就是說,無論是出於長遠還是現實的需要,江淮地區都將成為吳人的重點滲透方向。

在很長一段時間,淮河流域(特別是東部)是被一些被稱之為“淮夷”的東方部族所控制的。就淮夷這個概念來說,古人使用起來也是比較混亂的。有時候它被定為整個淮河流域夷人部族的總稱,有時候又被具體安排給某一個部族。實際上淮河流域的東部可以說是整個東夷部族最後的保留地。

在齊——楚——吳三國的壓力之下,那些舊有的東夷部族,除了願意按照華夏的遊戲規則改造自己的部族之外(這部分部族也會被周王室給予正式的封爵,一般為子爵。如莒國),剩下的基本都集中在淮河流域的東部了,基本上也就是現在江蘇省的中部。由於在地理結構上無險可守,且力量分散,淮夷被周邊的諸侯國消化掉只是時間的問題。

在吳人開始強大時,楚人已經佔據了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了。從現有的行政區劃來看,河南省的下半部,那些淮河支流經過的地方,大部分都被楚人所控制住了。而在東面,楚人則在淮河流域的中部,由北至南筑起了三座城邑,以作為東進的基地。這三座被稱之為“夷”、“六”、“潛”的城邑現在的位置都在安徽省境內(渦陽、六安、霍山)。

除卻構築軍事重鎮之外,楚人還通過控制淮河流域的諸侯國的方式來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這種方法並非是楚人的獨創。在春秋那種諸侯林立的環境之下,再加上有“滅國不滅祀”的文化傳統而存在,讓一些實力較弱的諸侯國依附於自己,有時比自己直接控制性價比要更高。由於楚人本身的蠻夷出身,使得他們在與這些同屬於夷部的小國溝通時更有共同語言,也更不刻意追求去改變他們的文化,因此楚人在江淮流域的影響力還是很強的,也是楚人能夠成為南方大國的重要原因。

​對於楚人在江、淮地區最為重要的競爭對手吳國來說,他們也在尋找機會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只不過在方法上,後起的吳國更願意採用硬突破這種方式。這也難怪,後起之秀要想博出位,往往是要有些非常的手段的。而最先成為犧牲品的就是淮河下游最為重要的兩個諸侯國:徐國和鍾吾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