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代,江津作為地區的封建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質並末改變,城市建設仍著重於城牆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修城牆長約3000米,城牆高5.7米,城池呈橢圓形,有迎恩、通泰、嘉惠、臨江、德勝、西鎮、南安、東阜、北固9道城門,各建有城樓。其中西鎮門、南安門、東阜門還築有月城。

清代增修了女牆、石堞、城墩,加深了東、南、西三面城壕,城壕寬9米,深約5.7米,沿壕植樹,四周城牆設大炮臺8座,小炮臺數十座。將西鎮門改為來慶門,德勝門改為西成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代,江津作為地區的封建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質並末改變,城市建設仍著重於城牆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修城牆長約3000米,城牆高5.7米,城池呈橢圓形,有迎恩、通泰、嘉惠、臨江、德勝、西鎮、南安、東阜、北固9道城門,各建有城樓。其中西鎮門、南安門、東阜門還築有月城。

清代增修了女牆、石堞、城墩,加深了東、南、西三面城壕,城壕寬9米,深約5.7米,沿壕植樹,四周城牆設大炮臺8座,小炮臺數十座。將西鎮門改為來慶門,德勝門改為西成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成化以前皆為土牆,年久失修;明成化壬辰(1472)年孟秋,重新修築,東西南三面仍為土牆,北面臨河改為石牆。此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明正德甲戌(1514)年重修,城牆周長1008丈,高1丈9尺。清代亦修整多次,其中咸豐辛酉(1861)年,在東、西、南三面城牆外挖置城壕,寬兩丈多,深一丈八尺。

民國五年(1916)年,通泰、嘉惠、臨江、西成四門城樓破壞未復修。民國31(1942)年,迎恩門因火災,拆除通泰門至迎恩門之間的城牆。195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拆除城牆建建環城公路,城牆遂廢。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代,江津作為地區的封建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質並末改變,城市建設仍著重於城牆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修城牆長約3000米,城牆高5.7米,城池呈橢圓形,有迎恩、通泰、嘉惠、臨江、德勝、西鎮、南安、東阜、北固9道城門,各建有城樓。其中西鎮門、南安門、東阜門還築有月城。

清代增修了女牆、石堞、城墩,加深了東、南、西三面城壕,城壕寬9米,深約5.7米,沿壕植樹,四周城牆設大炮臺8座,小炮臺數十座。將西鎮門改為來慶門,德勝門改為西成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成化以前皆為土牆,年久失修;明成化壬辰(1472)年孟秋,重新修築,東西南三面仍為土牆,北面臨河改為石牆。此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明正德甲戌(1514)年重修,城牆周長1008丈,高1丈9尺。清代亦修整多次,其中咸豐辛酉(1861)年,在東、西、南三面城牆外挖置城壕,寬兩丈多,深一丈八尺。

民國五年(1916)年,通泰、嘉惠、臨江、西成四門城樓破壞未復修。民國31(1942)年,迎恩門因火災,拆除通泰門至迎恩門之間的城牆。195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拆除城牆建建環城公路,城牆遂廢。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城牆由土牆向石牆變化,主要是增強防洪功能。修建城樓、月城、女牆等帶有軍事性質的附屬設施,則與當時社會動盪密不可分。明清兩代後期,均是內憂外患,戰事頻發,加之江津地處長江要津,是一處軍事要塞。增修大量軍事設施,增強防禦能功,無疑是當時社會環境所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代,江津作為地區的封建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質並末改變,城市建設仍著重於城牆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修城牆長約3000米,城牆高5.7米,城池呈橢圓形,有迎恩、通泰、嘉惠、臨江、德勝、西鎮、南安、東阜、北固9道城門,各建有城樓。其中西鎮門、南安門、東阜門還築有月城。

清代增修了女牆、石堞、城墩,加深了東、南、西三面城壕,城壕寬9米,深約5.7米,沿壕植樹,四周城牆設大炮臺8座,小炮臺數十座。將西鎮門改為來慶門,德勝門改為西成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成化以前皆為土牆,年久失修;明成化壬辰(1472)年孟秋,重新修築,東西南三面仍為土牆,北面臨河改為石牆。此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明正德甲戌(1514)年重修,城牆周長1008丈,高1丈9尺。清代亦修整多次,其中咸豐辛酉(1861)年,在東、西、南三面城牆外挖置城壕,寬兩丈多,深一丈八尺。

民國五年(1916)年,通泰、嘉惠、臨江、西成四門城樓破壞未復修。民國31(1942)年,迎恩門因火災,拆除通泰門至迎恩門之間的城牆。195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拆除城牆建建環城公路,城牆遂廢。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城牆由土牆向石牆變化,主要是增強防洪功能。修建城樓、月城、女牆等帶有軍事性質的附屬設施,則與當時社會動盪密不可分。明清兩代後期,均是內憂外患,戰事頻發,加之江津地處長江要津,是一處軍事要塞。增修大量軍事設施,增強防禦能功,無疑是當時社會環境所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千年古城,舊貌新顏。

如今,江津人在城市建設上早已突破了長江天塹的阻隔,150萬江津兒女正按照“一軸兩翼”城市建設思路,推進“一江兩岸”同城發展,讓江津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更加璀璨的魅力。

《江津日報》記者 袁孝椿

值班副總編輯 胡小龍 袁孝椿

編審 吳剛 責任編輯 陳柳穎

喜歡,就點個“在看”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古城牆溯源

古城牆溯源

///

在幾江街道辦事處四牌坊社區怡然街背後,有一段300米的老城牆。

黝黑的砌石,蜿蜒的牆垣,斑駁的印記……似乎都在無聲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如果不仔細看,掩藏在高樓與樹蔭之下的這段城牆很難被人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追溯這段江津先民不尋常的築城歷史。

建邑1800餘年 公元557年始築城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四牌坊社區古城牆遺址於1990年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坐南向北,始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由北固門起向東延伸約300米,最高處5.8米,所砌單塊條石長0.9米、寬0.3米,均採用一橫一丁的砌築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緊鄰這段古城牆的四牌坊小學操場後面,後來又發現了一段長約150米人古城牆,砌築方式與時間均與前一段相同。

古牆無聲,歲月有痕。撥開歷史的迷霧,區文物所副研究員張亮向我們講述了江津那段湮沒在歲月塵埃中的築城史。

江津人文歷史悠久,支坪王爺廟“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漁獵、生養繁息。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距今約3200年的商武丁年間,古代巴人沿清江流域遷徙,來到包括江津在內的川東一帶,建立了周國的屬國巴國。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將原巴國之地改建為巴郡,將巴郡置為江州縣。

漢獻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劉璋將巴郡設七個縣,其中的樂城縣就是江津,這是江津設縣的開始。江津也由此開啟了1800多年的建邑史。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南北朝南齊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分為兩縣,江州縣治移至僰溪口(今江津境內,準確位置無考,一說為珞璜鎮順江村)。西魏(553—557年)在此增設七門郡,改江州縣為江陽縣。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縣治從綦江河口遷移至今幾江,隋開皇初(581年)改江陽為江津縣。據《太平寰寧記》載,江津因地處大江之津而得名。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開始在幾江南岸築城始於公元557年(南北朝時期)。而“幾江”之名起於北宋,因長江呈“幾”字形流過而得名。

如今的幾江城區面臨長江,背倚艾坪,三面環水,鼎山疊翠。正如明代江淵詩所描繪的那樣:“幾江形勢甲川東,山勢崔巍類鼎鍾。”江津由此形成了濱水聚居的城市格局。

築城大江之濱 扼守渝黔門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人築城為何會選址在長江之濱?

人類文明的第一行腳印,總是踩在溼漉漉的溪河邊。在工業化以前,水運是城市主要的交通方式,江河沿岸的城市與水的關係非常密切,城市濱水地帶往往是城市最為繁華的地區。

江津也不例外,如臨江的米市街一帶,就曾是城市的傳統商業街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這種交通與經濟的優勢,也加強了江津城市與水的聯繫。顯然濱水而居,成了江津先民最聰明的選擇。

山有水則秀,城有水則興。江津作為一座孕育在大江邊的城市,在繁衍發展史上傍水而居,逐水而旺,逐步沉澱下美麗的景觀和厚重的人文。

同樣是逐水而居,最先的城池應該建築在長江之南還是長江之北?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據有關資料記載,老城區選址在長江南岸,位於長江“幾”字形大灣的頂端,呈半島之勢畔水而築。把城址選在“澄清停蓄”、流速不急的江灣內側,不僅可以取得較為清潔的用水,而且岸線穩定,城市居民視野開闊,無論從方便生活,良好風景,還是安全的角度,都是有利的。

江水環繞回旋,“屈渠有情”,勾勒出城市優美的水際輪廓線,同時也為江津先民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庇護。

然而,據張亮介紹,江津歷史上縣治所在地大部分時間都為長江南岸的幾江半島,雖有易地的歷史記載,但時間都不長,究其原因,一是南岸的地理環境;二是長江航運發展的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江半島背靠艾坪山,面對大江,整個半島處於低緩的一級臺地和二級臺地間,坡度不大,地勢平坦舒緩,江岸水流平緩,吃水較深,這樣的地理條件非常適合城市和碼頭的建造。

同時,長江南岸連接黔北夜郎古國、涪陵等地,自漢武帝治理西南夷以來,江津地區(包含今綦江、璧山和永川部分)即為中原王朝連接各土司部落的橋樑。幾江半島曾設僰溪水驛,該水驛是長江上游與黔、滇地區物資進行水轉陸的主要口岸,是當時巴郡扼守渝黔地區的門戶,在這裡築城也是歷史的必然。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張亮說,舒緩平坦的地利之便,加上濱臨大江的優勢,使江津這座城市迅速繁榮發展,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到了明清兩代,江津城市都有9道城門,呈現出“九門護城”的壯麗景象。據考,江津是周邊區縣城門最多的區縣,城門數量遠超北方古代縣城城門數量,這一方面有江津山城地理環境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證明江津縣城規模在渝西地區也是首屈一指。

明代成江防要塞 曾修炮臺城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幾”字形走向的長江、巍巍艾坪山以及長江北岸的群山,共同構成了江津山、水、城交融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態。江津的先民們正是充分利用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以自然山水為依託,築城經營,使城市與自然緊密結合,和諧共生,這裡蘊含著依江附河、據險守固的築城思想。

這樣的築城思想也為江津後來成為長江上軍事要塞打下了基礎。

歷史上,江津的築城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明代江津作為地區政治中心的防衛軍事功能的完善和加強;二是清代和民國時期,江津作為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城市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務等功能的萌芽和初步發展。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代,江津作為地區的封建政治中心的城市性質並末改變,城市建設仍著重於城牆重修。明正德九年(1514年),修城牆長約3000米,城牆高5.7米,城池呈橢圓形,有迎恩、通泰、嘉惠、臨江、德勝、西鎮、南安、東阜、北固9道城門,各建有城樓。其中西鎮門、南安門、東阜門還築有月城。

清代增修了女牆、石堞、城墩,加深了東、南、西三面城壕,城壕寬9米,深約5.7米,沿壕植樹,四周城牆設大炮臺8座,小炮臺數十座。將西鎮門改為來慶門,德勝門改為西成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明成化以前皆為土牆,年久失修;明成化壬辰(1472)年孟秋,重新修築,東西南三面仍為土牆,北面臨河改為石牆。此後,歷經多次重修,其中明正德甲戌(1514)年重修,城牆周長1008丈,高1丈9尺。清代亦修整多次,其中咸豐辛酉(1861)年,在東、西、南三面城牆外挖置城壕,寬兩丈多,深一丈八尺。

民國五年(1916)年,通泰、嘉惠、臨江、西成四門城樓破壞未復修。民國31(1942)年,迎恩門因火災,拆除通泰門至迎恩門之間的城牆。1958年,縣人民政府決定拆除城牆建建環城公路,城牆遂廢。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江津城牆由土牆向石牆變化,主要是增強防洪功能。修建城樓、月城、女牆等帶有軍事性質的附屬設施,則與當時社會動盪密不可分。明清兩代後期,均是內憂外患,戰事頻發,加之江津地處長江要津,是一處軍事要塞。增修大量軍事設施,增強防禦能功,無疑是當時社會環境所需。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千年古城,舊貌新顏。

如今,江津人在城市建設上早已突破了長江天塹的阻隔,150萬江津兒女正按照“一軸兩翼”城市建設思路,推進“一江兩岸”同城發展,讓江津這座千年古城煥發出更加璀璨的魅力。

《江津日報》記者 袁孝椿

值班副總編輯 胡小龍 袁孝椿

編審 吳剛 責任編輯 陳柳穎

喜歡,就點個“在看”

四牌坊後竟有段古城牆,隱藏了江津千年來鮮為人知的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