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從1896年至1945年近半個世紀,倍受侵略者的蹂躪。這裡曾是列強爭奪的中東鐵路附屬地、滿鐵附屬地和偽滿洲國的首都。侵略者在這片土地上大肆掠奪和“建設”。

如今,我們漫步街頭,在林立的現代化建築群中,不時會出現一幢又一幢造型奇特、風格迥異的樓宇。從大大小小的圓廣場、到寬窄不同的放射性街路,當年的建設風格仍然清晰可見。

這些風格迥異的建築群,隨著歲月的流逝已成為列強侵略中國東北的歷史見證和長春城市發展變化的真實縮影。


沈燕簡介

吉林省第十一屆政協委員;

長春市政協文史工作專員;

吉林省第十二批有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

吉林省民俗學會副理事長;

吉林省關東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日本史學會常務理事;

東北地區中日關係史學會理事;

吉林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名家;

沈燕:長春——一座濃縮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城市

偽滿皇宮博物院研究員沈燕


“長春”之名來源眾說紛紜

關於長春地名有許多說法:

一是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寫的對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二是源於一種可以越冬的野生植物——長春花。

三是據《遼史地理志》記載,興宗重熙八年置長春州。“這與遼國人的遊牧民族生活習慣有關,每年隨著季節變換,遼國皇帝常常四處巡視或遊玩,皇帝每到一個地方都需要建立行帳或行宮,如今的大安月亮泡子就是遼國皇帝的行宮之一。”

四是長春源於長春堡(讀“鋪”音),即今南關區永春街道長春堡村。清代長春設治以前,上自皇帝,下至各部和地方政府,都稱今長春境內為“長春堡地方”。

五是長春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衝”的轉音。古代肅慎祭天因為祈福之地在喜都,後世漸用“茶啊衝”取代喜都(漢譯轉音為“長春”),成為地名。

長春之名演變與長春建城歷史


沈燕老師告訴大家,長春始建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


沈燕:長春——一座濃縮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城市


而到了清朝,伊通河畔的驛站成為去長白山的必經之路,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裡時都發現這裡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千載古喜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1800年),取詩句首字設“長春廳”。

“這是新長春的開始,也是現代長春的起源,”沈燕告訴大家,“2000年長春市紀念建城200週年,就是從嘉慶設立了長春廳開始。”

小城故事多·長春因列強爭霸“聞名”


“1883年,長春人口才達9萬人。”沈燕表示,說明當時的長春還是很小的城鎮。

但這座小城市卻因為列強對在華利益的爭奪而“聞名於世”。


沈燕:長春——一座濃縮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城市

偽滿皇宮博物院研究員沈燕


1907年6月,日俄兩國就寬城子火車站歸屬問題開始談判並達成協議,俄國同意將中東鐵路支線,以長春為界,長春以南段稱南滿鐵路讓給日本,長春以北段仍歸俄國所有。

為了經營中東鐵路,在以寬城子火車站為中心的5.7平方公里土地上,並以火車站為中心,向四周擴展建築,相繼修建了倉庫、兵營、學校、教堂、俱樂部、商店、住宅等及其它配套設施,鋪設一匡街、二酉街、三輔街等幾條街道,形成了一個酷似俄式的小鎮,佔地面積約為4平方公里。

長春(寬城子),一箇中東鐵路途中不知名的四等小站,拖帶著一座用紅磚、青磚、西伯利亞大葉楊搭建起具有俄式風情的小鎮,成為長春第一個帶有異域風情的小鎮,在列強爭霸的《朴茨茅斯條約》簽訂後,一夜之間舉世聞名。

長春因定“國都”而被“建設”


1934年3月1日,偽滿實行帝制,今偽滿皇宮博物院所在地就成了“帝宮”。


沈燕:長春——一座濃縮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城市


整個建築群並不配套成龍,建築風格也不統一,既有歐洲哥特式的建築,又有中日合壁的殿堂,也有中國舊式帶廊瓦房。

可以看出,這位“皇帝”已經沒有昔日紫禁城的威嚴和堂皇,不得不棲身於這種不倫不類的皇宮中,充當傀儡角色。

由於把長春作為偽滿洲國的政治中心,權力象徵的偽滿洲國新宮廷及政府行政機關位置的選定至關重要,這些機關位置決定著整個城市的佈局結構。

在區域規劃上,非常注重城市骨架作用的幹線道路網的設置的構成。對於廣場周圍的建築高度和建設程序,都有嚴格的規定。長春流傳著“大馬路,四排樹,園廣場,小別墅”的民間諺語說的就是從“新京”時代延續下來的城市風貌。


沈燕:長春——一座濃縮半部中國近代史的城市


城市建築像樹的年輪,記載著城市的歷史;城市的建築像一本書,積澱城市的文化。

由於複雜曲折的建設歷史,長春的城市建設實現過很多第一:

中國第一個全部由外國專家規劃設計的城市;

亞洲第一個普及抽水馬桶的城市;

亞洲第一個全面普及管道煤氣的城市;

亞洲第一個實現主幹道電線入地的城市;

中國第一個規劃地鐵的城市……

曾有人說:“半個長春市,一部淪陷史”,這句話準確表達了長春與100年前那段歷史的關係。因此,對這座城市舊址永久地保留和保護,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部分圖源網)


策劃:尹健 馮俁

編輯:林凱

攝影:趙毅亮

鏈接:長春,簡稱“長”,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城市,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長春有著深厚的近代城市底蘊,是著名的中國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和電影製作基地,有“東方底特律”和“東方好萊塢”之稱,同時還是新中國軌道客車、光電技術、應用化學、生物製品等產業發展的搖籃,誕生了著名的中國一汽,長春電影製片廠,長春客車廠,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等。長春市又是中國著名的大學城,擁有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長春師範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吉林外語大學等等幾十所高校,擁有50萬在校大學生。

長春曾是偽滿洲國首都。居於中國東北地理中心,分別與吉林省松原市、四平市、吉林市和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2016年,長春共轄7區3縣(市),總面積20565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753.4萬人,市區人口450.9萬人。

2019年1月,長春入選“2018年WFBA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榜單。

本文小編:東北向前 資料來源於網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