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長安高層領導—長安CS75PLUS的機會和挑戰'

""專訪長安高層領導—長安CS75PLUS的機會和挑戰

Q1:葉總用一句什麼樣的話評價一下CS75PLUS下半年的表現,如果用兩個詞你願意用哪個?一個是翻盤之作,一個是翻紅之作。

葉沛:如果你要讓我在這兩個中間一選一個我選翻紅,因為在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上,我們一直是在穩中提升,整個在1到7月份跟行業的情況我們是基本跑平。然後相比起中國品牌的表現來講,我們是大幅的領先於平均水平的。在趨勢上看這兩個月的情況,從我們的藍鯨動力1.4發動機的CS35PLUS和逸動的藍鯨版出來之後,包含到我們的85等一系列產品上市,我們這段時間的經典產品基本都在不斷的提升,再加上我們在國5國6切換的大背景下率先切換,在三月份過後我們就率先切換了國6,主動在市場上將產品全面升級到國6標準。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們在5、6、7、8月份的情況是市佔率在不斷的往上提,所以不叫翻盤,是這麼樣一個情況。Q2:葉總,我們一直看到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我們長安汽車除了北斗天樞計劃外,就是智能化上面長安還有哪些規劃,除了CS75PLUS這款車以外,後面哪些車會更進一步的搭載智能化的產品?葉沛:就是說結合到剛才這兩個話題來講,我覺得也是探討性的。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發佈之後,我們一直在紮紮實實、卓有成效的來推進智能化方面的工作。第一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觀點,因為現在智能化在汽車上的應用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吧,雖然你覺得這個智能化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啊,但是如果我今天告訴你這個車什麼都沒有,你說你這個什麼車啊?你會發現他已經潛移默化的變成了一個基本條件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後續我們在新產品當中搭載智能化肯定是會一如既往的,或者把智能化作為一個門檻條件來設代,均會在這個方面有足夠的考慮。這是第一點。

第二,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搭載,那怎麼還叫我們企業的核心戰略了,他一定有一個差異化,所有人都想我的智能化一定要有差異化,差異化的點在哪裡?我個人覺得如果從基本功能上來講差不太多,但是從體驗上講,我們的技術只是手段而不是消費者需求本身,消費者的本質需求是什麼?是安全、便捷或者是說我們有更好的一些智能的輔助,這方面你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我們這中間有一個核心,就是要把我們的智能化技術和消費者的感知,比如給我帶來什麼樣的便利和或者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降低?這些方面我們要把他結合,和用戶的價值結合,這個是我們中間的原點,我覺得我們是要進一步結合和把握。

第三就是我們技術的領先性,我認為這個毫無疑問也是需要有的,所以我們在後續規劃的L2.5、L3、L4這樣搭載和配載的車型計劃上,我們也是領先於行業。有很多的技術我們都會處於行業首發的狀況。所以我覺得就是體驗領先和技術領先都是要並行的,這是第二個方面。

Q3:以前我們長安汽車有一款車叫CS75,然後CS75PLUS名字跟它有一些聯結,實際上這款車是全新的,所以這兩款車到底有什麼關係?第二個問題,今年前八月中國車市的表現不是特別好,想問一下葉總和彭總怎麼看待第四季度的中國車市,長安汽車在第四季度有一些什麼機會或者是挑戰。潘欣欣:對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在我們設計之初就有所考量,CS75和CS75PLUS本是同根生,但是所面臨的客戶群是有差異的。從外形來講CS75是走的穩重大氣,用一個話來形容就是一個技術精湛的工匠,而CS75PLUS就是一個時尚都市的弄潮兒,所以基於此我們對他們賦予了不同的外形。我們最近在市場做走訪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硬朗派的喜歡CS75車型,時尚達人、弄潮兒就喜歡CS75PLUS。他們在年齡上也有差異。

第二他們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定位角色是不一樣的。CS75是瞄準的博越Pro、榮威Rx5 Max以及哈弗H6,而CS75PLUS對標的就是合資品牌,就是日系的三劍客,所以我們也承擔著這個重任。我們會觸及到合資品牌,會和他們形成一個短兵相接,這是自主品牌由弱到強的一個必由之路,我們不會迴避這個矛盾。而在兩者的組合之下,我們的目標和目的就是要成為中國自主品牌SUV的王者,在這裡我們敢這樣的講一句。

Q4:之前也有雙車並存的就是CS35和CS35PLUS,但是從當時的銷量來看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所以我們怎麼把CS75和CS75PLUS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潘欣欣:其實說到CS35的話,我們要認識到它所承擔的價位段和價位區間是不一樣的。CS35組合承擔的是低價位區間,隨著消費升級CS35這塊消費蛋糕是在逐步減少的,而CS75和CS75PLUS的組合是打在了中國最大的蛋糕上的,所以不存在減少,這個邏輯是我們經過詳細分析的。

第二,CS35作為我們的傳統產品,我們得保證它的存量得以充分發揮以後,在主動的尋求消費升級中做減法。我們去掉了140萬的多餘產能,包括對微車的淘汰,同時對一些盈利性不高的產品主動做減法,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CS75來講的話我們也會充分的考慮,給你講一個數據吧,我們最近做了大量市場的調研,兩者的相互轉化度是很少的。所以它們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第二它們在價格段上也會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價格段一旦下了一萬到兩萬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群體是完全不一樣的。

葉沛:CS75+CS75PLUS,為什麼可以雙車?入門級雖然很大但是還不夠那麼大,9到13萬的,這是中國品牌緊湊型的核心,這個核心是可以做雙車的,一個產品覆蓋不完。關鍵的是客戶訴求不一樣,有偏好於性價比的,也有偏好於外觀、內飾這樣的綜合顏值和舒適的駕乘體驗的,一定要達到心裡面的標準、水準之上。有不同的人群就有不同的產品。彭陶:其實四季度我的理解是這樣。第一,傳統來說,從九月份開始我們的銷量、汽車行業的正常規律就是一個往上走的過程,今年這個四季度我覺得還有一點特別,特別在哪兒呢?兩個方面,第一明年的春節是1月25號,就意味著年前這一波一定會往前趕,如果各位老師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2016年的行情。

與此同時另外有一個行情跟前面的這一兩年不一樣的是什麼呢?前面有一個政策退坡,今年是沒有的,換句話說多種因素的疊加,使得今年的四季度一定會比以往更旺,這是我對市場大勢的判斷。與此同時我們也做好了準備,首先,CS75PLUS一定是作為我們的重磅產品,目前我們的訂單突破了11729,是從8月16號起預售以來拿到的訂單。再加上我們在接下來的時候會投放我們的CC的升級產品,以及新的CS55的全新SUV家族升級的產品,來共同迎接市場的挑戰和消費者的選擇,這是迴應您剛才那個後續的壓力問題。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 粟超

"專訪長安高層領導—長安CS75PLUS的機會和挑戰

Q1:葉總用一句什麼樣的話評價一下CS75PLUS下半年的表現,如果用兩個詞你願意用哪個?一個是翻盤之作,一個是翻紅之作。

葉沛:如果你要讓我在這兩個中間一選一個我選翻紅,因為在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上,我們一直是在穩中提升,整個在1到7月份跟行業的情況我們是基本跑平。然後相比起中國品牌的表現來講,我們是大幅的領先於平均水平的。在趨勢上看這兩個月的情況,從我們的藍鯨動力1.4發動機的CS35PLUS和逸動的藍鯨版出來之後,包含到我們的85等一系列產品上市,我們這段時間的經典產品基本都在不斷的提升,再加上我們在國5國6切換的大背景下率先切換,在三月份過後我們就率先切換了國6,主動在市場上將產品全面升級到國6標準。通過這幾個方面的工作,我們在5、6、7、8月份的情況是市佔率在不斷的往上提,所以不叫翻盤,是這麼樣一個情況。Q2:葉總,我們一直看到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我們長安汽車除了北斗天樞計劃外,就是智能化上面長安還有哪些規劃,除了CS75PLUS這款車以外,後面哪些車會更進一步的搭載智能化的產品?葉沛:就是說結合到剛才這兩個話題來講,我覺得也是探討性的。北斗天樞智能化戰略發佈之後,我們一直在紮紮實實、卓有成效的來推進智能化方面的工作。第一個問題我有以下幾個觀點,因為現在智能化在汽車上的應用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吧,雖然你覺得這個智能化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啊,但是如果我今天告訴你這個車什麼都沒有,你說你這個什麼車啊?你會發現他已經潛移默化的變成了一個基本條件了,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後續我們在新產品當中搭載智能化肯定是會一如既往的,或者把智能化作為一個門檻條件來設代,均會在這個方面有足夠的考慮。這是第一點。

第二,如果我們僅僅停留在搭載,那怎麼還叫我們企業的核心戰略了,他一定有一個差異化,所有人都想我的智能化一定要有差異化,差異化的點在哪裡?我個人覺得如果從基本功能上來講差不太多,但是從體驗上講,我們的技術只是手段而不是消費者需求本身,消費者的本質需求是什麼?是安全、便捷或者是說我們有更好的一些智能的輔助,這方面你能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我們這中間有一個核心,就是要把我們的智能化技術和消費者的感知,比如給我帶來什麼樣的便利和或者給我帶來什麼樣的降低?這些方面我們要把他結合,和用戶的價值結合,這個是我們中間的原點,我覺得我們是要進一步結合和把握。

第三就是我們技術的領先性,我認為這個毫無疑問也是需要有的,所以我們在後續規劃的L2.5、L3、L4這樣搭載和配載的車型計劃上,我們也是領先於行業。有很多的技術我們都會處於行業首發的狀況。所以我覺得就是體驗領先和技術領先都是要並行的,這是第二個方面。

Q3:以前我們長安汽車有一款車叫CS75,然後CS75PLUS名字跟它有一些聯結,實際上這款車是全新的,所以這兩款車到底有什麼關係?第二個問題,今年前八月中國車市的表現不是特別好,想問一下葉總和彭總怎麼看待第四季度的中國車市,長安汽車在第四季度有一些什麼機會或者是挑戰。潘欣欣:對於第一個問題其實在我們設計之初就有所考量,CS75和CS75PLUS本是同根生,但是所面臨的客戶群是有差異的。從外形來講CS75是走的穩重大氣,用一個話來形容就是一個技術精湛的工匠,而CS75PLUS就是一個時尚都市的弄潮兒,所以基於此我們對他們賦予了不同的外形。我們最近在市場做走訪調研的時候,我們發現硬朗派的喜歡CS75車型,時尚達人、弄潮兒就喜歡CS75PLUS。他們在年齡上也有差異。

第二他們對於長安汽車來說,定位角色是不一樣的。CS75是瞄準的博越Pro、榮威Rx5 Max以及哈弗H6,而CS75PLUS對標的就是合資品牌,就是日系的三劍客,所以我們也承擔著這個重任。我們會觸及到合資品牌,會和他們形成一個短兵相接,這是自主品牌由弱到強的一個必由之路,我們不會迴避這個矛盾。而在兩者的組合之下,我們的目標和目的就是要成為中國自主品牌SUV的王者,在這裡我們敢這樣的講一句。

Q4:之前也有雙車並存的就是CS35和CS35PLUS,但是從當時的銷量來看並沒有達到理想狀態,所以我們怎麼把CS75和CS75PLUS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潘欣欣:其實說到CS35的話,我們要認識到它所承擔的價位段和價位區間是不一樣的。CS35組合承擔的是低價位區間,隨著消費升級CS35這塊消費蛋糕是在逐步減少的,而CS75和CS75PLUS的組合是打在了中國最大的蛋糕上的,所以不存在減少,這個邏輯是我們經過詳細分析的。

第二,CS35作為我們的傳統產品,我們得保證它的存量得以充分發揮以後,在主動的尋求消費升級中做減法。我們去掉了140萬的多餘產能,包括對微車的淘汰,同時對一些盈利性不高的產品主動做減法,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CS75來講的話我們也會充分的考慮,給你講一個數據吧,我們最近做了大量市場的調研,兩者的相互轉化度是很少的。所以它們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第二它們在價格段上也會有獨立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價格段一旦下了一萬到兩萬的情況下,消費者的購買力和消費群體是完全不一樣的。

葉沛:CS75+CS75PLUS,為什麼可以雙車?入門級雖然很大但是還不夠那麼大,9到13萬的,這是中國品牌緊湊型的核心,這個核心是可以做雙車的,一個產品覆蓋不完。關鍵的是客戶訴求不一樣,有偏好於性價比的,也有偏好於外觀、內飾這樣的綜合顏值和舒適的駕乘體驗的,一定要達到心裡面的標準、水準之上。有不同的人群就有不同的產品。彭陶:其實四季度我的理解是這樣。第一,傳統來說,從九月份開始我們的銷量、汽車行業的正常規律就是一個往上走的過程,今年這個四季度我覺得還有一點特別,特別在哪兒呢?兩個方面,第一明年的春節是1月25號,就意味著年前這一波一定會往前趕,如果各位老師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2016年的行情。

與此同時另外有一個行情跟前面的這一兩年不一樣的是什麼呢?前面有一個政策退坡,今年是沒有的,換句話說多種因素的疊加,使得今年的四季度一定會比以往更旺,這是我對市場大勢的判斷。與此同時我們也做好了準備,首先,CS75PLUS一定是作為我們的重磅產品,目前我們的訂單突破了11729,是從8月16號起預售以來拿到的訂單。再加上我們在接下來的時候會投放我們的CC的升級產品,以及新的CS55的全新SUV家族升級的產品,來共同迎接市場的挑戰和消費者的選擇,這是迴應您剛才那個後續的壓力問題。

文/新能源情報分析網 粟超

專訪長安高層領導—長安CS75PLUS的機會和挑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