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車企有賠本賺吆喝的,有微虧就感覺謝天謝地了,而長安汽車剛謝完天地就感覺自己白賺了吆喝。

2018年長安汽車利潤下滑嚴重,而今年一季度又虧損20億,淨利潤已經連續15個月下滑。長安汽車將在聯合其他汽車品牌合作,推出多款新車方面發力,希望挽救困局。

今年5月24日,長安汽車與綠馳汽車在重慶進行戰略合作和聯合制造簽約,雙方將在長安鈴木第二工廠聯合制造年底即將上市的綠馳首款量產車型M500。這被業界解讀為長安汽車自求的策略。

昔日自主品牌一哥鉅虧 長安汽車推新車與新能源車企合作解圍


但新能源汽車也處在燒錢的階段,難以盈利,長安汽車選擇與綠馳合作,能否解決目前的困境更值得懷疑。

1

「銷量利潤跌跌不休」


長安汽車曾一度是中國汽車品牌中率先實現自主品牌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是自主品牌的曾經一歌。

但現在跌落了神壇,2018年業績下滑90%,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更是虧了20.96億,真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長安汽車2018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收約為663億元,同比減少17.1%;淨利潤為6.8億元,同比減少90.46%。2019後第一季度營收為160.08億元,同比下滑20%;淨利潤虧損20.96億元,同比下跌250.62%。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長安汽車的淨利潤已經連續15個月下滑。

長安汽車業績下降,主要是受到銷量下滑的影響。2018 年長安汽車集團實現銷量213.78萬輛,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量149.97萬輛。而長安福特累積銷量僅為37.77萬輛,同比下滑了54.37%。

中汽協數據顯示,2018年,長安汽車集團的銷量被北汽集團和廣汽集團超越,在六大國有汽車集團中排名第六。而長安汽車曾是自主品牌老大,現在跌到第六。而對這樣的業績不知道董事長張寶林和總裁朱華榮內心什麼感受?

根據長安汽車最新銷量數據,今年1-4月累計銷售57.01萬輛新車,同比下降32.5%。各品牌汽車銷量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長安福特1-4月累計銷量同比暴跌69.3%;長安馬自達同樣不容樂觀,4月售出新車8597輛,同比下滑47.05%。

從這個數據來看,長安福特銷量下滑最為嚴重,將近70%,主要原因是沒有新車推出所致。

昔日自主品牌一哥鉅虧 長安汽車推新車與新能源車企合作解圍


總起來看,從2018年以來,長安汽車的銷量就是跌跌不休,一個字跌,兩個字猛跌。豪車品牌長安DS國產車型2018年實現銷量3867輛。這樣的業績不知道怎麼跟投資者交待?

不過大環境不好,全國同此涼熱,28年來車市首降,中國上市車企之中,幾乎沒有任何一家車企順利達成銷量目標。他們的老闆沒有做破壞大環境的人,只是對抗不了大環境。

除長安外,吉利汽車在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3%;上汽乘用車在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19%;廣汽傳祺今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同比下滑更是達40.42%……

但在車市“寒潮”中,日系、德系合資品牌的表現都比較穩定,本田、豐田甚至均出現產能不足的情況,而反觀自主品牌則受影響最為嚴重,由此不難看出品牌力以及核心技術仍然是對抗“寒潮”的主要“武器”。由此看,對國內車企來說,任一家車企,包括長安汽車,全部歸罪於大環境也是不靠譜的表現。

2

「新品牌能否突圍?」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採訪時表示,2019年長安汽車有望迎來改善。公司正在積極變革,開啟第三次創業,自主品牌重新塑造四大獨自品牌,盈利能力有望逐步走強。此外,長安福特將迎來新一輪產品週期,並加速林肯國產化,長安福特有望迎來觸底反彈。

昔日自主品牌一哥鉅虧 長安汽車推新車與新能源車企合作解圍


所謂的“第三次創業計劃”,就是長安汽車2018年設立的,目標到2020年,銷量達400萬輛,市佔率12.7%。其中,自主品牌銷量246萬輛,成為國內第一、全球第十二;新能源車銷量35萬輛,排名行業第一梯隊。到2025年,銷量達到600萬輛,市場佔有率15.7%。其中,自主品牌350萬輛,達到全面電氣化,實現中國品牌規模國內第一、全球前十;新能源車型銷售116萬輛,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長安汽車乘用車營銷事業部副總經理潘欣欣曾表示,2019年,將是長安汽車的產品大年,“在傳統燃油車及新能源車板塊,我們將推出CS85、全新CS15、全新緊湊型SUV及奔奔EV、逸動兩廂EV、CS55 EV等全新或改款車型”。

到2025年,福特也將在中國推出超過5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至少15款福特和林肯電動車型,規劃2019年包括林肯和福特品牌在內的5款車型在國內生產。

但有聲音表示,儘管號稱是“產品大年”,但長安汽車今年推出的也多為換代或改款產品,全新產品並不多。相比起其他自主品牌密集的新品牌、新產品攻勢,長安汽車的產品打法依舊略顯保守。也有業內人士認為,與吉利的轎車SUV全面開花、長城的多品牌佈局主攻SUV相比,長安缺乏明顯的產品特色。

3

「新能源無望解困」


5月24日,長安汽車與綠馳汽車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制造一款電動車。據悉,本次簽約的聯合制造工廠被譽為鈴木全球體系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工廠之一,也是鈴木汽車在中國的標杆工廠。綠馳汽車CEO任亞輝表示,這種模式既能緩解產能的結構性過剩問題,又能推動產業的整體升級,還可以有效控制先期的資產投資規模。

綠馳汽車的“代工模式”也即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攜手合作的“聯合制造”模式,不僅包含製造資源的共享,更包含產業資源的多方共享。在聯合制造模式下,綠馳汽車將快速實現2019年度量產並上市預銷售的目標。

昔日自主品牌一哥鉅虧 長安汽車推新車與新能源車企合作解圍


時下造車新勢力中熱度最高的蔚來、威馬年銷量不過萬餘輛,而綠馳對於產能超300萬輛的長安汽車而言或許只是杯水車薪,而最近發佈一季報的蔚來虧損26億元,平均每賣一輛車,就要虧65萬元,看了這個數據,或許長安汽車心裡更加涼涼,如果只是純代工還好點,如果是雙方合作,盈虧與共,那麼長安汽車可能解決了產能閒置增加了虧損。

威馬首席數據官梅松林認為,因資質和生產設備一時跟不上,新勢力造車通常會採用“聯合生產”模式,因此選擇一家有經驗的傳統車企合作伙伴作為代工企業無疑成為首選捷徑。通過合作伙伴的豐富製造經驗,一來可以解決初期自身經驗不足的問題,二來可以實現產品儘快上市,快速佔領市場的規劃。

目前,一汽夏利代工博郡、江淮代工蔚來、海馬代工小鵬、東南代工電咖,這樣可以為傳統車企解困,也能夠讓新能源汽車迅速實現量產,佔領市場。

相比一汽夏利、江淮、海馬、東南這些車企,長安汽車卻大不相同。在2018年以前,長安汽車旗下合資板塊的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都表現尚可,長安自主板塊更是“自主一哥”。如今,要靠代工來緩解虧損並解決產能閒置問題,可謂輸了面子可能也丟了裡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