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盛唐天寶三年的上元節,長安城陷入危難,死囚張小敬(右)和少年謀臣李必(中)在十二時辰內合力解救全城。據阿里大數據顯示,該劇播出十二天內,原著銷量同比增長近十倍。 (優酷供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7月18日《南方週末》)

演《長安十二時辰》(注:下稱《長安》)那段時間,熱依扎睡不好、吃不下。故事發生在一天裡,人物要維持緊迫狀態,她總覺得自己演得不好。一個長鏡頭,她說完大段臺詞,導演曹盾提醒:“不要像是在播報。”

熱依扎轉身離開現場,躲在沒人的角落大哭。“大家都好,你不好,你就是掉鏈子。”

拍攝七個多月,大部分主創都在高壓下工作。打鬥真刀真槍,演員常常被盔甲和刀劍鱗片刮傷。主演雷佳音的動作戲強度極高,經紀人每次來劇組探班都哭。他一度懷疑自己拍不完了,他認為自己可能會死在這裡。

熱依扎跟曹盾合作過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她只有兩集半戲份,但劇本專門郵寄過來,紙質的全本。她讀完自己那部分,發現“這個導演不一般,他太細了,太知道演員的感覺,非常尊重別人”。

劇組也講效率,戲份說好十五天完成,不多不少地拍完。熱依扎性情直率,以前拍戲時偶爾提醒工作人員,反倒被對方抱怨:“導演都沒說,你為什麼提出來?”曹盾的劇組相反,連跟妝師都是:“姐,求你讓我再給你補一下。”

劇組聚會,熱依扎忍不住詢問,為什麼組裡的配合度和專業度這麼高。製片人樑超迴應:“90%的人都特別好,另外這10%就算不好,也不敢不好。”

曹盾始終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面對自己的前作因節奏等問題引發的爭議,他這樣解釋:希望展現細節,體量就越來越大,很多人物的情感脈絡都展開了。

儘管如此,《長安》仍然延續了類似的風格,許多配角變得立體,故事枝蔓豐富。當時馬伯庸的原著小說尚未出版,曹盾只拿到前半本,看完就決定改編。魔幻題材的《九州·海上牧雲記》“聊的都是天下、王朝”,《長安》則關於黎民百姓。

曹盾是西安人,他一直羨慕電視劇《白鹿原》的導演劉進能夠拍家鄉。“我更希望拍那些普通人,更接近我們自己。我也不是特別能理解廟堂之上的那些東西,但是老百姓怎麼想的、他們怎麼理解,也是吸引我的一個原因。”曹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就是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2019年6月27日,《長安》開始在優酷獨家播出。豆瓣評分8.6,目前是2019年度國產劇最高。該劇已經陸續在日本、北美和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播出。

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故事發生在盛唐天寶三年,這一年其實沒什麼大事。馬伯庸曾解釋:“越是平凡的年份,越能凸顯出故事性——長安城差點就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但陰謀被及時拆穿,日常生活得以繼續。”

電視劇中,上元節開放宵禁,全城百姓外出觀燈。刺客伺機混入長安製造混亂,死囚張小敬經少年謀臣李必(注:分別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飾演)派遣,拯救全城於危難。

曹盾決定“一切照實了做”,盡力復原長安的一天,團隊就按“長安人這一天會怎麼過”的思路分工。“《清明上河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為它記載普通人的歷史,《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樣。”曹盾說。

美術團隊走訪多個影視基地,但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場景。“大量的古裝戲,關心廟堂之上的問題比較多,所以以前大量搭的都是皇宮,我們要拍長安,是在街上跑的。”曹盾回憶,團隊考察了陳凱歌拍攝《妖貓傳》的場景,但馬路多半彎彎曲曲,同樣不適合。

當時長安城應當是直路更多。馬伯庸在這些直來直去的道路上設計了追逐戲,張小敬最後把馬車趕進東市旁的運河,讓炸藥爆炸。“考古說很多秦嶺砍下來的木頭都通過這條運河一路運進長安城,所以這條運河一定很寬大。”他確保這處細小的情節也有史可考。

曹盾同樣注重細節。“連一份糕點,導演都要親自去溝通、去看,去查唐時候宮廷裡、街上吃的是什麼樣子。”樑超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長安》投資數億,超過七成用於製作。連同群眾演員在內,所有演員的服裝都由劇組親自制作,包括織布、印染花紋。

曹盾的一位外國朋友對造型大為稱讚,認為有些古裝戲的服裝之所以不美,是因為那隻代表當下的審美,唐朝審美經過千餘年考驗,至今仍然有所保留。“我想了很久,在想我們是不是把自己真正珍貴的東西丟掉了,而撿了一些我們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曹盾在一次採訪中說。

李斌等了六年。他在劇組負責指導演員行禮的方式,此前擔任過《羋月傳》《琅琊榜》等多部作品的禮儀指導。找一部戲還原叉手禮是他的夙願,這種從西晉到明朝都存在的日常打招呼方式,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叉手後究竟應該靜放胸前,還是要做一個外推動作,史料記載都不明確。曹盾和李斌爭執很久,沒有定論。有時李斌剛給演員提出要求,曹盾就走過去悄悄指示:“往回收!”

曹盾笑稱他們“鬥智鬥勇”,歸根結底在於“對唐的精神面貌的想象不太一樣”。他認為往外推的動作過於儀式感,而唐朝胡風極重、民族融合。“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包括西方來的東西,在這個城市裡頭特別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著眼於唐人的自信,“不會那麼細膩,應該表達得更直接、更粗放。”

在一場戲中,李必生氣地向下屬徐賓潑墨。按照常規演法,下屬一定要嚇得立即跪下行禮,但曹盾沒有這樣要求。他讓徐賓全神貫注地看著被墨弄髒的卷宗,只有心疼,沒有害怕。

“你的官階可能比我高,但是我的工作也值得我一生去做,這是我最重要的事。我並不覺得在這個事情上比你低、比你賤,而是有一種自尊在裡頭。”曹盾解讀,“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盛唐天寶三年的上元節,長安城陷入危難,死囚張小敬(右)和少年謀臣李必(中)在十二時辰內合力解救全城。據阿里大數據顯示,該劇播出十二天內,原著銷量同比增長近十倍。 (優酷供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7月18日《南方週末》)

演《長安十二時辰》(注:下稱《長安》)那段時間,熱依扎睡不好、吃不下。故事發生在一天裡,人物要維持緊迫狀態,她總覺得自己演得不好。一個長鏡頭,她說完大段臺詞,導演曹盾提醒:“不要像是在播報。”

熱依扎轉身離開現場,躲在沒人的角落大哭。“大家都好,你不好,你就是掉鏈子。”

拍攝七個多月,大部分主創都在高壓下工作。打鬥真刀真槍,演員常常被盔甲和刀劍鱗片刮傷。主演雷佳音的動作戲強度極高,經紀人每次來劇組探班都哭。他一度懷疑自己拍不完了,他認為自己可能會死在這裡。

熱依扎跟曹盾合作過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她只有兩集半戲份,但劇本專門郵寄過來,紙質的全本。她讀完自己那部分,發現“這個導演不一般,他太細了,太知道演員的感覺,非常尊重別人”。

劇組也講效率,戲份說好十五天完成,不多不少地拍完。熱依扎性情直率,以前拍戲時偶爾提醒工作人員,反倒被對方抱怨:“導演都沒說,你為什麼提出來?”曹盾的劇組相反,連跟妝師都是:“姐,求你讓我再給你補一下。”

劇組聚會,熱依扎忍不住詢問,為什麼組裡的配合度和專業度這麼高。製片人樑超迴應:“90%的人都特別好,另外這10%就算不好,也不敢不好。”

曹盾始終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面對自己的前作因節奏等問題引發的爭議,他這樣解釋:希望展現細節,體量就越來越大,很多人物的情感脈絡都展開了。

儘管如此,《長安》仍然延續了類似的風格,許多配角變得立體,故事枝蔓豐富。當時馬伯庸的原著小說尚未出版,曹盾只拿到前半本,看完就決定改編。魔幻題材的《九州·海上牧雲記》“聊的都是天下、王朝”,《長安》則關於黎民百姓。

曹盾是西安人,他一直羨慕電視劇《白鹿原》的導演劉進能夠拍家鄉。“我更希望拍那些普通人,更接近我們自己。我也不是特別能理解廟堂之上的那些東西,但是老百姓怎麼想的、他們怎麼理解,也是吸引我的一個原因。”曹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就是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2019年6月27日,《長安》開始在優酷獨家播出。豆瓣評分8.6,目前是2019年度國產劇最高。該劇已經陸續在日本、北美和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播出。

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故事發生在盛唐天寶三年,這一年其實沒什麼大事。馬伯庸曾解釋:“越是平凡的年份,越能凸顯出故事性——長安城差點就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但陰謀被及時拆穿,日常生活得以繼續。”

電視劇中,上元節開放宵禁,全城百姓外出觀燈。刺客伺機混入長安製造混亂,死囚張小敬經少年謀臣李必(注:分別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飾演)派遣,拯救全城於危難。

曹盾決定“一切照實了做”,盡力復原長安的一天,團隊就按“長安人這一天會怎麼過”的思路分工。“《清明上河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為它記載普通人的歷史,《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樣。”曹盾說。

美術團隊走訪多個影視基地,但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場景。“大量的古裝戲,關心廟堂之上的問題比較多,所以以前大量搭的都是皇宮,我們要拍長安,是在街上跑的。”曹盾回憶,團隊考察了陳凱歌拍攝《妖貓傳》的場景,但馬路多半彎彎曲曲,同樣不適合。

當時長安城應當是直路更多。馬伯庸在這些直來直去的道路上設計了追逐戲,張小敬最後把馬車趕進東市旁的運河,讓炸藥爆炸。“考古說很多秦嶺砍下來的木頭都通過這條運河一路運進長安城,所以這條運河一定很寬大。”他確保這處細小的情節也有史可考。

曹盾同樣注重細節。“連一份糕點,導演都要親自去溝通、去看,去查唐時候宮廷裡、街上吃的是什麼樣子。”樑超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長安》投資數億,超過七成用於製作。連同群眾演員在內,所有演員的服裝都由劇組親自制作,包括織布、印染花紋。

曹盾的一位外國朋友對造型大為稱讚,認為有些古裝戲的服裝之所以不美,是因為那隻代表當下的審美,唐朝審美經過千餘年考驗,至今仍然有所保留。“我想了很久,在想我們是不是把自己真正珍貴的東西丟掉了,而撿了一些我們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曹盾在一次採訪中說。

李斌等了六年。他在劇組負責指導演員行禮的方式,此前擔任過《羋月傳》《琅琊榜》等多部作品的禮儀指導。找一部戲還原叉手禮是他的夙願,這種從西晉到明朝都存在的日常打招呼方式,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叉手後究竟應該靜放胸前,還是要做一個外推動作,史料記載都不明確。曹盾和李斌爭執很久,沒有定論。有時李斌剛給演員提出要求,曹盾就走過去悄悄指示:“往回收!”

曹盾笑稱他們“鬥智鬥勇”,歸根結底在於“對唐的精神面貌的想象不太一樣”。他認為往外推的動作過於儀式感,而唐朝胡風極重、民族融合。“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包括西方來的東西,在這個城市裡頭特別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著眼於唐人的自信,“不會那麼細膩,應該表達得更直接、更粗放。”

在一場戲中,李必生氣地向下屬徐賓潑墨。按照常規演法,下屬一定要嚇得立即跪下行禮,但曹盾沒有這樣要求。他讓徐賓全神貫注地看著被墨弄髒的卷宗,只有心疼,沒有害怕。

“你的官階可能比我高,但是我的工作也值得我一生去做,這是我最重要的事。我並不覺得在這個事情上比你低、比你賤,而是有一種自尊在裡頭。”曹盾解讀,“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企圖破壞長安城的反派們也有自己的選擇和信念。吳曉亮飾演的狼衛曹破延(右二)帶著族人的使命而來,也時常惦念著家中的 女兒。 (優酷供圖)

繁華底下顯而易見卻不為人知的悲憫

故事從“巳正”講起,就是上午十點,也稱“大荒落”。

李必調出落魄死囚張小敬,告訴他,“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對方卻接話:“剛才不是聽見了嗎?熾盛大出,霍然而落,‘大荒落’。眼前這繁盛啊,未必能長久。”

在小說中,李泌(注:即電視劇中的李必)本是少年天才,但逐漸手足無措。曹盾對這個人物的崩塌感到不解,他詢問馬伯庸,得知本意就是諷刺,要寫出人物的狼狽。曹盾卻希望李必和張小敬“一文一武、一黑一白、一靜一動”。他“想要這個平衡”。

曹盾必須抓到李必的選擇和掙扎,只執掌靖安司就太過簡單了。於是他添上另一條線索:唐玄宗在位後期,倦於朝政,打算讓右相林九郎(注:原型李林甫)代政,自己休養生息。有宰相之志的李必為幫助太子保全地位,需要阻止即將到來的危機。

“以張小敬的視點,其實無法把危機的全貌看清楚。張小敬只看到了他拼命搏殺的那一面發生什麼,但藏在另一面的這些東西,他是看不見的。”曹盾解釋。

曹盾為兩個權力集團設置了更深一層的矛盾根源:法家和道家思想的衝突。在右相府,所有官員都跪坐;而在靖安司,上下級之間禮數則更簡單、平等。“研究進去之後,你會發現,文化的很多方面是有含義的,它有種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裡頭就有道理,你依理而做。”曹盾說,這就是傳統文化。

右相府的僕人如何打掃,動作有專門設計——“誇”地一跪,灰輕輕一倒,不能揚出塵來,抹布兩下掃進去,簸箕一抓,一個躬身,退兩步轉身就走,形成一個完整的流水線。“李林甫治家是什麼樣,就能反映出李林甫治國是什麼樣。在那個地方,所有人那根筋都是繃起來的。”李斌解釋。

張小敬追查刺客,一路走進長安城的市井。他為一個妓女的線索來到地下城,作為交換出賣了自己的臥底。劇組把地下城設置在高大的亭臺樓閣背面,那是傾倒垃圾的場所,積水嚴重,環境殘破。“不能讓客人看,要把它藏在下頭。”曹盾說,“任何一個城市都是這樣,你有這一面,就有那一面。雖然都在這一個城市,因為階層、生活、圈子不同,你所認識的城市都不同。”

劇組請來非裔演員飾演地下城城主葛老和他的手下。葛老被設定為西非來的崑崙奴,飾演者傑曼·翰蘇是好萊塢知名演員,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劇組描述,角色是一個唐朝的非裔奴隸,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城市獲得一席之地,他立刻答應出演。

在地下城裡,人和人之間更加尊卑有序,“行禮的幅度上、腰身垂下去更多”。李斌想借此諷刺,葛老雖然也出自底層,“但是在他的底層裡就有這樣更加底層的人,這是社會鏈條裡的糾葛”。

“我特別想表現出繁華底下這些顯而易見卻不為人知的悲憫,我特別希望可以展現出小人物在大環境裡頭的狀態,他的精神需求。”李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同名小說,講述盛唐天寶三年的上元節,長安城陷入危難,死囚張小敬(右)和少年謀臣李必(中)在十二時辰內合力解救全城。據阿里大數據顯示,該劇播出十二天內,原著銷量同比增長近十倍。 (優酷供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7月18日《南方週末》)

演《長安十二時辰》(注:下稱《長安》)那段時間,熱依扎睡不好、吃不下。故事發生在一天裡,人物要維持緊迫狀態,她總覺得自己演得不好。一個長鏡頭,她說完大段臺詞,導演曹盾提醒:“不要像是在播報。”

熱依扎轉身離開現場,躲在沒人的角落大哭。“大家都好,你不好,你就是掉鏈子。”

拍攝七個多月,大部分主創都在高壓下工作。打鬥真刀真槍,演員常常被盔甲和刀劍鱗片刮傷。主演雷佳音的動作戲強度極高,經紀人每次來劇組探班都哭。他一度懷疑自己拍不完了,他認為自己可能會死在這裡。

熱依扎跟曹盾合作過電視劇《九州·海上牧雲記》。她只有兩集半戲份,但劇本專門郵寄過來,紙質的全本。她讀完自己那部分,發現“這個導演不一般,他太細了,太知道演員的感覺,非常尊重別人”。

劇組也講效率,戲份說好十五天完成,不多不少地拍完。熱依扎性情直率,以前拍戲時偶爾提醒工作人員,反倒被對方抱怨:“導演都沒說,你為什麼提出來?”曹盾的劇組相反,連跟妝師都是:“姐,求你讓我再給你補一下。”

劇組聚會,熱依扎忍不住詢問,為什麼組裡的配合度和專業度這麼高。製片人樑超迴應:“90%的人都特別好,另外這10%就算不好,也不敢不好。”

曹盾始終堅守自己的創作理念。面對自己的前作因節奏等問題引發的爭議,他這樣解釋:希望展現細節,體量就越來越大,很多人物的情感脈絡都展開了。

儘管如此,《長安》仍然延續了類似的風格,許多配角變得立體,故事枝蔓豐富。當時馬伯庸的原著小說尚未出版,曹盾只拿到前半本,看完就決定改編。魔幻題材的《九州·海上牧雲記》“聊的都是天下、王朝”,《長安》則關於黎民百姓。

曹盾是西安人,他一直羨慕電視劇《白鹿原》的導演劉進能夠拍家鄉。“我更希望拍那些普通人,更接近我們自己。我也不是特別能理解廟堂之上的那些東西,但是老百姓怎麼想的、他們怎麼理解,也是吸引我的一個原因。”曹盾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就是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2019年6月27日,《長安》開始在優酷獨家播出。豆瓣評分8.6,目前是2019年度國產劇最高。該劇已經陸續在日本、北美和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播出。

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故事發生在盛唐天寶三年,這一年其實沒什麼大事。馬伯庸曾解釋:“越是平凡的年份,越能凸顯出故事性——長安城差點就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但陰謀被及時拆穿,日常生活得以繼續。”

電視劇中,上元節開放宵禁,全城百姓外出觀燈。刺客伺機混入長安製造混亂,死囚張小敬經少年謀臣李必(注:分別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飾演)派遣,拯救全城於危難。

曹盾決定“一切照實了做”,盡力復原長安的一天,團隊就按“長安人這一天會怎麼過”的思路分工。“《清明上河圖》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為它記載普通人的歷史,《長安十二時辰》也是一樣。”曹盾說。

美術團隊走訪多個影視基地,但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場景。“大量的古裝戲,關心廟堂之上的問題比較多,所以以前大量搭的都是皇宮,我們要拍長安,是在街上跑的。”曹盾回憶,團隊考察了陳凱歌拍攝《妖貓傳》的場景,但馬路多半彎彎曲曲,同樣不適合。

當時長安城應當是直路更多。馬伯庸在這些直來直去的道路上設計了追逐戲,張小敬最後把馬車趕進東市旁的運河,讓炸藥爆炸。“考古說很多秦嶺砍下來的木頭都通過這條運河一路運進長安城,所以這條運河一定很寬大。”他確保這處細小的情節也有史可考。

曹盾同樣注重細節。“連一份糕點,導演都要親自去溝通、去看,去查唐時候宮廷裡、街上吃的是什麼樣子。”樑超向南方週末記者形容。《長安》投資數億,超過七成用於製作。連同群眾演員在內,所有演員的服裝都由劇組親自制作,包括織布、印染花紋。

曹盾的一位外國朋友對造型大為稱讚,認為有些古裝戲的服裝之所以不美,是因為那隻代表當下的審美,唐朝審美經過千餘年考驗,至今仍然有所保留。“我想了很久,在想我們是不是把自己真正珍貴的東西丟掉了,而撿了一些我們自己認為好的東西,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曹盾在一次採訪中說。

李斌等了六年。他在劇組負責指導演員行禮的方式,此前擔任過《羋月傳》《琅琊榜》等多部作品的禮儀指導。找一部戲還原叉手禮是他的夙願,這種從西晉到明朝都存在的日常打招呼方式,很少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叉手後究竟應該靜放胸前,還是要做一個外推動作,史料記載都不明確。曹盾和李斌爭執很久,沒有定論。有時李斌剛給演員提出要求,曹盾就走過去悄悄指示:“往回收!”

曹盾笑稱他們“鬥智鬥勇”,歸根結底在於“對唐的精神面貌的想象不太一樣”。他認為往外推的動作過於儀式感,而唐朝胡風極重、民族融合。“遊牧文化和農耕文化,包括西方來的東西,在這個城市裡頭特別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他著眼於唐人的自信,“不會那麼細膩,應該表達得更直接、更粗放。”

在一場戲中,李必生氣地向下屬徐賓潑墨。按照常規演法,下屬一定要嚇得立即跪下行禮,但曹盾沒有這樣要求。他讓徐賓全神貫注地看著被墨弄髒的卷宗,只有心疼,沒有害怕。

“你的官階可能比我高,但是我的工作也值得我一生去做,這是我最重要的事。我並不覺得在這個事情上比你低、比你賤,而是有一種自尊在裡頭。”曹盾解讀,“這就是我想象這個時代的自信。”

“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企圖破壞長安城的反派們也有自己的選擇和信念。吳曉亮飾演的狼衛曹破延(右二)帶著族人的使命而來,也時常惦念著家中的 女兒。 (優酷供圖)

繁華底下顯而易見卻不為人知的悲憫

故事從“巳正”講起,就是上午十點,也稱“大荒落”。

李必調出落魄死囚張小敬,告訴他,“熙攘繁盛,光耀萬年,再也沒有比長安城更偉大的城市了。”對方卻接話:“剛才不是聽見了嗎?熾盛大出,霍然而落,‘大荒落’。眼前這繁盛啊,未必能長久。”

在小說中,李泌(注:即電視劇中的李必)本是少年天才,但逐漸手足無措。曹盾對這個人物的崩塌感到不解,他詢問馬伯庸,得知本意就是諷刺,要寫出人物的狼狽。曹盾卻希望李必和張小敬“一文一武、一黑一白、一靜一動”。他“想要這個平衡”。

曹盾必須抓到李必的選擇和掙扎,只執掌靖安司就太過簡單了。於是他添上另一條線索:唐玄宗在位後期,倦於朝政,打算讓右相林九郎(注:原型李林甫)代政,自己休養生息。有宰相之志的李必為幫助太子保全地位,需要阻止即將到來的危機。

“以張小敬的視點,其實無法把危機的全貌看清楚。張小敬只看到了他拼命搏殺的那一面發生什麼,但藏在另一面的這些東西,他是看不見的。”曹盾解釋。

曹盾為兩個權力集團設置了更深一層的矛盾根源:法家和道家思想的衝突。在右相府,所有官員都跪坐;而在靖安司,上下級之間禮數則更簡單、平等。“研究進去之後,你會發現,文化的很多方面是有含義的,它有種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裡頭就有道理,你依理而做。”曹盾說,這就是傳統文化。

右相府的僕人如何打掃,動作有專門設計——“誇”地一跪,灰輕輕一倒,不能揚出塵來,抹布兩下掃進去,簸箕一抓,一個躬身,退兩步轉身就走,形成一個完整的流水線。“李林甫治家是什麼樣,就能反映出李林甫治國是什麼樣。在那個地方,所有人那根筋都是繃起來的。”李斌解釋。

張小敬追查刺客,一路走進長安城的市井。他為一個妓女的線索來到地下城,作為交換出賣了自己的臥底。劇組把地下城設置在高大的亭臺樓閣背面,那是傾倒垃圾的場所,積水嚴重,環境殘破。“不能讓客人看,要把它藏在下頭。”曹盾說,“任何一個城市都是這樣,你有這一面,就有那一面。雖然都在這一個城市,因為階層、生活、圈子不同,你所認識的城市都不同。”

劇組請來非裔演員飾演地下城城主葛老和他的手下。葛老被設定為西非來的崑崙奴,飾演者傑曼·翰蘇是好萊塢知名演員,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劇組描述,角色是一個唐朝的非裔奴隸,靠自己的力量在這個城市獲得一席之地,他立刻答應出演。

在地下城裡,人和人之間更加尊卑有序,“行禮的幅度上、腰身垂下去更多”。李斌想借此諷刺,葛老雖然也出自底層,“但是在他的底層裡就有這樣更加底層的人,這是社會鏈條裡的糾葛”。

“我特別想表現出繁華底下這些顯而易見卻不為人知的悲憫,我特別希望可以展現出小人物在大環境裡頭的狀態,他的精神需求。”李斌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寫一個小人物,他的選擇和他的情懷”

熱依扎飾演李必的女婢檀棋。檀棋忠誠善良,但內心不願一生為奴,市井英雄張小敬幫她找到了自己。 (優酷供圖)

張小敬為什麼要救他?他救的是誰?

吳曉亮在《長安》中飾演狼衛曹破延,這是一個反派角色,“稍不留神就可能把他符號化,變成一個特別符號化的壞人”。他理解曹破延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要為族人獲得生存的土地——還惦念著家中的女兒。

曹破延死去那場戲在冬天拍攝,打鬥過後,張小敬的長刀刺入他的身體。吳曉亮設計了一處細節,女兒的項鍊掉在地上,他俯身撿拾,刀多刺進去幾分。戲拍完,現場工作人員都在哭。

製片人樑超把曹破延之死選為他印象最深的一場戲。“兩個人在房頂上打鬥,突然間把女兒的‘天上的星星’(項鍊)掉了,他去抓了一下,那一下,我覺得人物就立住了。”拍戲時,他就在現場。

在曹盾眼裡,這部作品的主角不是任何一個人,而是整個長安城。他花費許多筆墨給配角加上感情戲,“因為這些人都把夢想系在長安,他們都是長安的一部分”。

“從販夫走卒的心頭所好,城東城西菜金的高低,甚至到高牆內院隱祕的人情,最關鍵的是,他真心真意地喜歡這長安城裡的人。”劇集借徐賓之口解釋了張小敬拯救長安的動力。

李必也不斷面臨仕途未來和蒼生命運的抉擇,宦官郭利仕警告他:“大鵬展翅九千里,它看不見地下的螻蟻,若你一生只想做個好人,那你趁早摘了官印,回山裡修道去吧。”

在《長安》裡,每個人都不斷地選擇。曹盾認為張小敬式的英雄不過是普通人,“只是當危機來臨的時候,他比別人多走了半步,或者他選擇擋在別人前頭”。

“對於一個英雄人物的塑造,他在那裡拼命,處在危險之中,那麼百姓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我要展現。如果我不展現,張小敬為什麼要救他?他救的是誰?他救的就是這些人,他要保衛的就是這樣的生活方式。如果生活方式你們都看不到,那不就變成了一句口號嗎?”曹盾形容,對長安城眾生百態的著力描摹因此格外重要。

旅賁軍趕往營救張小敬的途中,歌女許鶴子在街頭表演,人滿為患,攔住眾人的去路。拍戲時,所有群眾演員漸漸一起唱了起來,沒人要求,飾演觀眾的女孩們都哭了。“那一瞬間,她們不再拿自己當群眾演員去看,她們被現場的氣氛感染進去了。”曹盾回憶道。

馬伯庸認為自己的歷史觀是平民觀,“更確切地說是現代觀”。張小敬為普通人保護長安,是現代觀念的投射,“其實不符合當時的歷史。當時的歷史現實是,平民的地位非常低,也沒有這種意識要人人都平等,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大家最多保家衛國,為皇上盡忠。”馬伯庸對南方週末記者說,“真正的歷史不是這樣的。”

真正的歷史中,這一年,楊太真正式進宮,即將成為貴妃,名將王忠嗣與突厥鏖戰,安祿山終於升任范陽節度使,在政壇冉冉升起。

小說最後,在歷史中匆匆路過的張小敬俯瞰著長安城的一百零八坊。“昨晚的喧囂,並未在這座城市的肌體上留下什麼疤痕,它依然那麼高貴壯麗,就好像永遠會這樣持續下去似的。”

(南方週末記者李邑蘭亦有貢獻)

南方週末記者 李慕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