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察布查爾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到察布查爾沒品嚐過賓館魚燉子,那你就錯過了最美味的錫伯族美食。

古代錫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過著漁獵生活。當時的錫伯族先民活動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嫩江、松花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產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漁獵條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砂鍋裡”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古代錫伯人馳騁於叢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駕著獨木舟,手持魚叉或魚網穿梭於江湖之上,捕魚為佳食,獵獸為暖衣,有“獐皮綢子狍皮緞,魚皮帳子不受爛”之說。古老民歌《葉其娜》就對錫伯族的這段漁獵生活作了生動描述。錫伯族進入農業生產階段以後,傳統的漁獵遺風被沿襲了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拉網、掛網、扳網、擺迷魂陣、巫簍、冰下捕魚等傳統漁獵習俗,至今流傳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居住的八個牛錄。

四月的雨,就像四月的天一樣,軟不拉幾的,禁不起風的那麼輕輕地一吹,就飄得老遠老遠。下班時分,接到察布查爾賓館熊總的電話,稱愛新舍裡鎮的打魚灘老闆送來剛打的伊犁河鯉魚,已和凱華、朱亮二位聯繫好,下雨天氣請品魚燉子,也以解多日不見之思念。熊總不僅能炒一手好菜,對美食的營養也頗有研究,烹製的椒蒿魚燉子更是一絕,在新疆餐飲業是有口皆碑。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察布查爾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到察布查爾沒品嚐過賓館魚燉子,那你就錯過了最美味的錫伯族美食。

古代錫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過著漁獵生活。當時的錫伯族先民活動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嫩江、松花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產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漁獵條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砂鍋裡”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古代錫伯人馳騁於叢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駕著獨木舟,手持魚叉或魚網穿梭於江湖之上,捕魚為佳食,獵獸為暖衣,有“獐皮綢子狍皮緞,魚皮帳子不受爛”之說。古老民歌《葉其娜》就對錫伯族的這段漁獵生活作了生動描述。錫伯族進入農業生產階段以後,傳統的漁獵遺風被沿襲了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拉網、掛網、扳網、擺迷魂陣、巫簍、冰下捕魚等傳統漁獵習俗,至今流傳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居住的八個牛錄。

四月的雨,就像四月的天一樣,軟不拉幾的,禁不起風的那麼輕輕地一吹,就飄得老遠老遠。下班時分,接到察布查爾賓館熊總的電話,稱愛新舍裡鎮的打魚灘老闆送來剛打的伊犁河鯉魚,已和凱華、朱亮二位聯繫好,下雨天氣請品魚燉子,也以解多日不見之思念。熊總不僅能炒一手好菜,對美食的營養也頗有研究,烹製的椒蒿魚燉子更是一絕,在新疆餐飲業是有口皆碑。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落座後,服務員送上了泡好的察布查爾特有的黑米茶。熊總便娓娓道來伊犁河鯉魚的種種好處,肉質細嫩易吸收,高蛋白,低脂肪,降低膽固醇,更有健脾養胃的作用。椒蒿燉魚,錫伯人也叫做“布爾哈雪克燉魚” ( 布爾哈雪克:野生椒蒿),它是一道頗具風味的錫伯菜餚,有其悠久的歷史。錫伯族先民在東北白山黑水過著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清燉,有烤吃,有醃吃,也有晒吃等。後來,在清燉的鍋里加一些椒蒿、韭菜做成湯喝;再後來,其湯內又加入一些生面糊熬成糊狀湯吃,久而久之,演變成如今的“布爾哈雪克燉魚”。其做法也簡單,將魚去鱗、開膛、洗淨後,剁成塊,下鍋用清水燉,再加入鹽和幹辣椒麵。魚燉熟後撈出,臨出鍋前加上布爾哈雪克嫩莖,在魚湯裡再放少許麥麵糊糊,最後加入切好的韭菜,慢火熬燉片刻,即為魚燉子。原先的魚燉子還稍加蔬菜(根據季節而異,如春季用韭菜小白菜,夏季防刀豆,秋季用大白菜、青蘿蔔等),現為保持河魚的鮮味都不加蔬菜了,是錫伯族人接待遠方客人的一道特色飲食。據老人講,老早以前,魚燉子多和高粱米飯同食,俗稱尼木哈魚燉子素素布達。

“布爾哈雪克”是錫伯語,就是野生椒蒿,意為即“柳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條狀,由於野生,麻味濃烈。據藥典記載,其味辛、苦,性溫,微寒,能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利尿。中藥可治風溼關節痛、筋骨拘攣;外用治溼疹、口瘡、癰瘡和毒腫,對於治療禿斑和肝硬化,具有特殊療效。作家謝善智賦予它“魚香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詩人阿蘇有在《對一莖椒蒿的吟誦》寫到:我的血液裡,肯定有一莖遊動的椒蒿\\它在命定的道路上\\並不言說。生於察布查爾,工作生活於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吳元豐、郭美蘭夫婦潛心於滿文檔案整理研究四十餘載,致力於真實還原“國家記憶”,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回到故鄉,說“故鄉的味就是布爾哈雪克的味”。錫伯族人民的椒蒿燉魚,將椒蒿與伊犁河的魚完美結合,烹飪出一道美味佳餚,是在伊犁河畔生活和智慧的結晶。察布查爾的錫伯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做魚,都要放上一些,聞聞椒蒿和著魚的特殊香味,在味蕾上、在精神上,感覺對故鄉纏綿的愛戀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察布查爾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到察布查爾沒品嚐過賓館魚燉子,那你就錯過了最美味的錫伯族美食。

古代錫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過著漁獵生活。當時的錫伯族先民活動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嫩江、松花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產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漁獵條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砂鍋裡”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古代錫伯人馳騁於叢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駕著獨木舟,手持魚叉或魚網穿梭於江湖之上,捕魚為佳食,獵獸為暖衣,有“獐皮綢子狍皮緞,魚皮帳子不受爛”之說。古老民歌《葉其娜》就對錫伯族的這段漁獵生活作了生動描述。錫伯族進入農業生產階段以後,傳統的漁獵遺風被沿襲了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拉網、掛網、扳網、擺迷魂陣、巫簍、冰下捕魚等傳統漁獵習俗,至今流傳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居住的八個牛錄。

四月的雨,就像四月的天一樣,軟不拉幾的,禁不起風的那麼輕輕地一吹,就飄得老遠老遠。下班時分,接到察布查爾賓館熊總的電話,稱愛新舍裡鎮的打魚灘老闆送來剛打的伊犁河鯉魚,已和凱華、朱亮二位聯繫好,下雨天氣請品魚燉子,也以解多日不見之思念。熊總不僅能炒一手好菜,對美食的營養也頗有研究,烹製的椒蒿魚燉子更是一絕,在新疆餐飲業是有口皆碑。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落座後,服務員送上了泡好的察布查爾特有的黑米茶。熊總便娓娓道來伊犁河鯉魚的種種好處,肉質細嫩易吸收,高蛋白,低脂肪,降低膽固醇,更有健脾養胃的作用。椒蒿燉魚,錫伯人也叫做“布爾哈雪克燉魚” ( 布爾哈雪克:野生椒蒿),它是一道頗具風味的錫伯菜餚,有其悠久的歷史。錫伯族先民在東北白山黑水過著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清燉,有烤吃,有醃吃,也有晒吃等。後來,在清燉的鍋里加一些椒蒿、韭菜做成湯喝;再後來,其湯內又加入一些生面糊熬成糊狀湯吃,久而久之,演變成如今的“布爾哈雪克燉魚”。其做法也簡單,將魚去鱗、開膛、洗淨後,剁成塊,下鍋用清水燉,再加入鹽和幹辣椒麵。魚燉熟後撈出,臨出鍋前加上布爾哈雪克嫩莖,在魚湯裡再放少許麥麵糊糊,最後加入切好的韭菜,慢火熬燉片刻,即為魚燉子。原先的魚燉子還稍加蔬菜(根據季節而異,如春季用韭菜小白菜,夏季防刀豆,秋季用大白菜、青蘿蔔等),現為保持河魚的鮮味都不加蔬菜了,是錫伯族人接待遠方客人的一道特色飲食。據老人講,老早以前,魚燉子多和高粱米飯同食,俗稱尼木哈魚燉子素素布達。

“布爾哈雪克”是錫伯語,就是野生椒蒿,意為即“柳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條狀,由於野生,麻味濃烈。據藥典記載,其味辛、苦,性溫,微寒,能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利尿。中藥可治風溼關節痛、筋骨拘攣;外用治溼疹、口瘡、癰瘡和毒腫,對於治療禿斑和肝硬化,具有特殊療效。作家謝善智賦予它“魚香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詩人阿蘇有在《對一莖椒蒿的吟誦》寫到:我的血液裡,肯定有一莖遊動的椒蒿\\它在命定的道路上\\並不言說。生於察布查爾,工作生活於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吳元豐、郭美蘭夫婦潛心於滿文檔案整理研究四十餘載,致力於真實還原“國家記憶”,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回到故鄉,說“故鄉的味就是布爾哈雪克的味”。錫伯族人民的椒蒿燉魚,將椒蒿與伊犁河的魚完美結合,烹飪出一道美味佳餚,是在伊犁河畔生活和智慧的結晶。察布查爾的錫伯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做魚,都要放上一些,聞聞椒蒿和著魚的特殊香味,在味蕾上、在精神上,感覺對故鄉纏綿的愛戀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說話間,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這不是久違的椒蒿魚燉子的香味嗎?空中飄著的那縷縷香味,早已調足了的味口,又焉能控制得住。我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呷一口魚湯,一股異香似薄荷味,又比薄荷的輕柔多一分熱烈,麻烈烈的感覺蔓延在舌尖上—椒蒿的滋味實在獨特,回味綿長,能最大限度開啟你的味蕾。嘗一塊魚肉,鮮滑細嫩,色香俱全,鹹淡適宜,這種味道是隱祕而又獨特的。

看著我們大口大口的吃魚,熊總露出來了滿意的笑容,一臉滿是樂呵。

戒不掉的薩斯肯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察布查爾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到察布查爾沒品嚐過賓館魚燉子,那你就錯過了最美味的錫伯族美食。

古代錫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過著漁獵生活。當時的錫伯族先民活動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嫩江、松花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產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漁獵條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砂鍋裡”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古代錫伯人馳騁於叢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駕著獨木舟,手持魚叉或魚網穿梭於江湖之上,捕魚為佳食,獵獸為暖衣,有“獐皮綢子狍皮緞,魚皮帳子不受爛”之說。古老民歌《葉其娜》就對錫伯族的這段漁獵生活作了生動描述。錫伯族進入農業生產階段以後,傳統的漁獵遺風被沿襲了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拉網、掛網、扳網、擺迷魂陣、巫簍、冰下捕魚等傳統漁獵習俗,至今流傳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居住的八個牛錄。

四月的雨,就像四月的天一樣,軟不拉幾的,禁不起風的那麼輕輕地一吹,就飄得老遠老遠。下班時分,接到察布查爾賓館熊總的電話,稱愛新舍裡鎮的打魚灘老闆送來剛打的伊犁河鯉魚,已和凱華、朱亮二位聯繫好,下雨天氣請品魚燉子,也以解多日不見之思念。熊總不僅能炒一手好菜,對美食的營養也頗有研究,烹製的椒蒿魚燉子更是一絕,在新疆餐飲業是有口皆碑。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落座後,服務員送上了泡好的察布查爾特有的黑米茶。熊總便娓娓道來伊犁河鯉魚的種種好處,肉質細嫩易吸收,高蛋白,低脂肪,降低膽固醇,更有健脾養胃的作用。椒蒿燉魚,錫伯人也叫做“布爾哈雪克燉魚” ( 布爾哈雪克:野生椒蒿),它是一道頗具風味的錫伯菜餚,有其悠久的歷史。錫伯族先民在東北白山黑水過著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清燉,有烤吃,有醃吃,也有晒吃等。後來,在清燉的鍋里加一些椒蒿、韭菜做成湯喝;再後來,其湯內又加入一些生面糊熬成糊狀湯吃,久而久之,演變成如今的“布爾哈雪克燉魚”。其做法也簡單,將魚去鱗、開膛、洗淨後,剁成塊,下鍋用清水燉,再加入鹽和幹辣椒麵。魚燉熟後撈出,臨出鍋前加上布爾哈雪克嫩莖,在魚湯裡再放少許麥麵糊糊,最後加入切好的韭菜,慢火熬燉片刻,即為魚燉子。原先的魚燉子還稍加蔬菜(根據季節而異,如春季用韭菜小白菜,夏季防刀豆,秋季用大白菜、青蘿蔔等),現為保持河魚的鮮味都不加蔬菜了,是錫伯族人接待遠方客人的一道特色飲食。據老人講,老早以前,魚燉子多和高粱米飯同食,俗稱尼木哈魚燉子素素布達。

“布爾哈雪克”是錫伯語,就是野生椒蒿,意為即“柳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條狀,由於野生,麻味濃烈。據藥典記載,其味辛、苦,性溫,微寒,能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利尿。中藥可治風溼關節痛、筋骨拘攣;外用治溼疹、口瘡、癰瘡和毒腫,對於治療禿斑和肝硬化,具有特殊療效。作家謝善智賦予它“魚香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詩人阿蘇有在《對一莖椒蒿的吟誦》寫到:我的血液裡,肯定有一莖遊動的椒蒿\\它在命定的道路上\\並不言說。生於察布查爾,工作生活於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吳元豐、郭美蘭夫婦潛心於滿文檔案整理研究四十餘載,致力於真實還原“國家記憶”,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回到故鄉,說“故鄉的味就是布爾哈雪克的味”。錫伯族人民的椒蒿燉魚,將椒蒿與伊犁河的魚完美結合,烹飪出一道美味佳餚,是在伊犁河畔生活和智慧的結晶。察布查爾的錫伯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做魚,都要放上一些,聞聞椒蒿和著魚的特殊香味,在味蕾上、在精神上,感覺對故鄉纏綿的愛戀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說話間,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這不是久違的椒蒿魚燉子的香味嗎?空中飄著的那縷縷香味,早已調足了的味口,又焉能控制得住。我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呷一口魚湯,一股異香似薄荷味,又比薄荷的輕柔多一分熱烈,麻烈烈的感覺蔓延在舌尖上—椒蒿的滋味實在獨特,回味綿長,能最大限度開啟你的味蕾。嘗一塊魚肉,鮮滑細嫩,色香俱全,鹹淡適宜,這種味道是隱祕而又獨特的。

看著我們大口大口的吃魚,熊總露出來了滿意的笑容,一臉滿是樂呵。

戒不掉的薩斯肯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薩斯肯(張雪薇 攝)


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想起遠在廣東生活的女兒,她此刻吃飯了嗎?是一個人在吃?還是和誰在一起吃?這樣想的時候,就不免有些傷感,不由得發個微信叮囑:一個人也得好好吃飯,想家了就做個“薩斯肯”解解鄉愁。

“薩斯肯”錫伯族傳統風味的一種燉菜,與東北的大雜燴有異曲同工之處,由牛肉、土豆、白菜、幹豆角、胡蘿蔔等食材先炒後燉,,最後配些青、紅辣椒用以點綴,營養豐富,顏色亮麗。女兒每次回家過年,我總要給她做一份美味誘人的“薩斯肯”,可喜的是她也跟著學會了燒這道菜,返回時總不忘帶些幹豇豆。

萬隆酒店總經理向桂雲不到十七歲就來察布查爾打拼,從市場裡的一家小飯館開始,從事餐飲業四十餘年,風風雨雨,碰到過不少的困難,幾度就想放棄,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今的萬隆酒店,每天的顧客絡繹不絕,每個月的營業額也不斷增加,在新疆餐飲界也很有名氣。在察布查爾縣能做好吃的薩斯肯的餐廳不少,但要說做的獨特和獲得的榮譽,似乎沒有比得上萬隆酒店的了。

向桂雲熟練地把幹豇豆用熱水泡軟,牛肉洗淨切塊,把洋芋(新疆人至今把土豆稱作洋芋)、胡蘿蔔洗淨去皮切塊,白菜洗淨切塊,青紅辣椒姜洗淨切塊,以備用;熱鍋涼油加姜牛肉塊一起翻炒,加料酒醬油豆瓣醬再翻炒均勻,加水乾豇豆大火燒開轉小火燉20分鐘左右;加土豆和胡蘿蔔、鹽一起燉20分鐘左右,燉到牛肉和那些食材快熟時,加白菜一起燉5分鐘左右;加青紅辣椒雞精大火收汁嘗味出鍋;牛肉的先炒再燉,牛肉比較不好熟,得燉一會;再加胡蘿蔔和土豆,最後加白菜。一道精美的“薩斯肯”就這樣出鍋了。“鍋裡多放一些油,炒的時間長了肉就會很硬,咬不動,炸的時間短了呢,肥油出不來,肉就會很油膩。”向總一般忙碌著,一邊教導著說,“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薩斯肯是錫伯族獨具特色的美食,肉的肥膩被土豆、胡蘿蔔、幹豇豆充分吸收融化,相得益彰,幹豇豆筋道,土豆綿軟,無人能夠抵擋其美味的誘惑。”


"

在察布查爾與美食私奔

察布查爾是我的老家,是我爺爺岀生的地方,是我父親岀生的地方,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女兒也從小在這裡成長,是我們家在這裡紮根的第九代。

察布查爾,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富饒的名字,是個很特別的地方。原是一條大渠的名字,在錫伯語中,察布查爾的意思是“糧倉”,它承載著每一個察布查爾人的美好回憶和割捨不去的故鄉情懷,是一張既有溫度又閃光的城市名片。

察布查爾,就像一副濃墨重彩的畫卷,靜靜地鑲嵌在伊犁河之南。

發爾和芬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大姐都要泡好面引子(酵頭),以備第二天早上和麵烙“發爾和芬”,從我記事起就沒間斷過。“發爾和芬”是錫伯語,意思是發麵餅。發麵餅又香又鬆軟,是錫伯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食。在傳統的錫伯族家庭中,不僅早餐都少不了“發爾和芬”,家裡的餐桌上隨時都會備有“發爾和芬”。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流傳多種版本的說法,能否做好錫伯大餅,是公婆評價一個新媳婦是否“稱職”的標準之一,還有“一天不吃錫伯大餅拉不開弓”的佳話。

大姐和我同屬一個屬相,長我一輪,由於兄弟姊妹多便早早承擔了家務的重任。那個時候我還沒上學,起床後變成了她最忠實的小跟班,給烙餅子的鍋灶添柴理所當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發爾合芬”說起來也就那麼幾道程序,發麵、和麵、醒面、擀餅、烙餅,做法簡單,但要做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個環節的火候掌握不好,烙出來的麵餅就會有“鹼多了,火大了,發酸了,餅厚了”等之類的毛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二百五十多年前從東北奉旨西遷的錫伯族,從漁獵民族演變到農耕民族,也和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民族曾經信奉薩滿教,就在飲食上也講究對“天地”的認知,體現出錫伯族人忠義的民族性格和天地觀念。在烙餅的時候,留下大花紋的一面是天,細小花紋的一面是地。大餅在擺放的時候必須天蓋地,也就是大花朝上、小花朝下,天和地是不可以倒置的;吃的時候,有掰開的餅子卷菜時,大花在外,小花在內,此為天包地。如果弄錯了,會引起主人不悅,或在你不注意時將餅子擺正,或委婉地提示您天地不可倒置。所以,請用正確的方式吃“發爾和芬”。

至於烙餅時的火候,就不要跟我爭什麼了,畢竟親身體驗的次數已不計其數。一般用文火,用麥草或其它晒乾植物秸稈作燃料,火不宜太小,太小餅不鬆軟,過大餅就會烤糊。烙餅的技法是“三翻九轉”,即餅子在鍋裡只翻三次,每翻一次又左右轉動三圈。這樣烙出來的餅子才白裡透亮,鬆軟香口,散發出濃濃的麥面清香。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發爾和芬(張雪薇 攝)


據說察布查爾人“發爾和芬”的酵面還是250多年前西遷時帶來的,一天天、一年年、一代代傳承至今。這正是很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們,總是埋怨做不出柔軟、香甜、可口的“發爾和芬”的根本原因,更是酵面的威力。

布爾哈雪克燉魚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察布查爾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如果你到察布查爾沒品嚐過賓館魚燉子,那你就錯過了最美味的錫伯族美食。

古代錫伯族曾是打牲部落,在清代以前過著漁獵生活。當時的錫伯族先民活動於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嫩江、松花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和水產資源,為他們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漁獵條件,“棒打獐子瓢舀魚,野雞落在砂鍋裡”就是當時的生活寫照。古代錫伯人馳騁於叢山密林和江河湖泊之中,駕著獨木舟,手持魚叉或魚網穿梭於江湖之上,捕魚為佳食,獵獸為暖衣,有“獐皮綢子狍皮緞,魚皮帳子不受爛”之說。古老民歌《葉其娜》就對錫伯族的這段漁獵生活作了生動描述。錫伯族進入農業生產階段以後,傳統的漁獵遺風被沿襲了下來,成為一種民間習俗。拉網、掛網、扳網、擺迷魂陣、巫簍、冰下捕魚等傳統漁獵習俗,至今流傳於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居住的八個牛錄。

四月的雨,就像四月的天一樣,軟不拉幾的,禁不起風的那麼輕輕地一吹,就飄得老遠老遠。下班時分,接到察布查爾賓館熊總的電話,稱愛新舍裡鎮的打魚灘老闆送來剛打的伊犁河鯉魚,已和凱華、朱亮二位聯繫好,下雨天氣請品魚燉子,也以解多日不見之思念。熊總不僅能炒一手好菜,對美食的營養也頗有研究,烹製的椒蒿魚燉子更是一絕,在新疆餐飲業是有口皆碑。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落座後,服務員送上了泡好的察布查爾特有的黑米茶。熊總便娓娓道來伊犁河鯉魚的種種好處,肉質細嫩易吸收,高蛋白,低脂肪,降低膽固醇,更有健脾養胃的作用。椒蒿燉魚,錫伯人也叫做“布爾哈雪克燉魚” ( 布爾哈雪克:野生椒蒿),它是一道頗具風味的錫伯菜餚,有其悠久的歷史。錫伯族先民在東北白山黑水過著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清燉,有烤吃,有醃吃,也有晒吃等。後來,在清燉的鍋里加一些椒蒿、韭菜做成湯喝;再後來,其湯內又加入一些生面糊熬成糊狀湯吃,久而久之,演變成如今的“布爾哈雪克燉魚”。其做法也簡單,將魚去鱗、開膛、洗淨後,剁成塊,下鍋用清水燉,再加入鹽和幹辣椒麵。魚燉熟後撈出,臨出鍋前加上布爾哈雪克嫩莖,在魚湯裡再放少許麥麵糊糊,最後加入切好的韭菜,慢火熬燉片刻,即為魚燉子。原先的魚燉子還稍加蔬菜(根據季節而異,如春季用韭菜小白菜,夏季防刀豆,秋季用大白菜、青蘿蔔等),現為保持河魚的鮮味都不加蔬菜了,是錫伯族人接待遠方客人的一道特色飲食。據老人講,老早以前,魚燉子多和高粱米飯同食,俗稱尼木哈魚燉子素素布達。

“布爾哈雪克”是錫伯語,就是野生椒蒿,意為即“柳葉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呈條狀,由於野生,麻味濃烈。據藥典記載,其味辛、苦,性溫,微寒,能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利尿。中藥可治風溼關節痛、筋骨拘攣;外用治溼疹、口瘡、癰瘡和毒腫,對於治療禿斑和肝硬化,具有特殊療效。作家謝善智賦予它“魚香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詩人阿蘇有在《對一莖椒蒿的吟誦》寫到:我的血液裡,肯定有一莖遊動的椒蒿\\它在命定的道路上\\並不言說。生於察布查爾,工作生活於北京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吳元豐、郭美蘭夫婦潛心於滿文檔案整理研究四十餘載,致力於真實還原“國家記憶”,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回到故鄉,說“故鄉的味就是布爾哈雪克的味”。錫伯族人民的椒蒿燉魚,將椒蒿與伊犁河的魚完美結合,烹飪出一道美味佳餚,是在伊犁河畔生活和智慧的結晶。察布查爾的錫伯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做魚,都要放上一些,聞聞椒蒿和著魚的特殊香味,在味蕾上、在精神上,感覺對故鄉纏綿的愛戀和濃郁的思鄉之情。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椒蒿燉魚(張雪薇 攝)


說話間,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這不是久違的椒蒿魚燉子的香味嗎?空中飄著的那縷縷香味,早已調足了的味口,又焉能控制得住。我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呷一口魚湯,一股異香似薄荷味,又比薄荷的輕柔多一分熱烈,麻烈烈的感覺蔓延在舌尖上—椒蒿的滋味實在獨特,回味綿長,能最大限度開啟你的味蕾。嘗一塊魚肉,鮮滑細嫩,色香俱全,鹹淡適宜,這種味道是隱祕而又獨特的。

看著我們大口大口的吃魚,熊總露出來了滿意的笑容,一臉滿是樂呵。

戒不掉的薩斯肯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薩斯肯(張雪薇 攝)


每次吃飯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想起遠在廣東生活的女兒,她此刻吃飯了嗎?是一個人在吃?還是和誰在一起吃?這樣想的時候,就不免有些傷感,不由得發個微信叮囑:一個人也得好好吃飯,想家了就做個“薩斯肯”解解鄉愁。

“薩斯肯”錫伯族傳統風味的一種燉菜,與東北的大雜燴有異曲同工之處,由牛肉、土豆、白菜、幹豆角、胡蘿蔔等食材先炒後燉,,最後配些青、紅辣椒用以點綴,營養豐富,顏色亮麗。女兒每次回家過年,我總要給她做一份美味誘人的“薩斯肯”,可喜的是她也跟著學會了燒這道菜,返回時總不忘帶些幹豇豆。

萬隆酒店總經理向桂雲不到十七歲就來察布查爾打拼,從市場裡的一家小飯館開始,從事餐飲業四十餘年,風風雨雨,碰到過不少的困難,幾度就想放棄,還是堅持了下來。如今的萬隆酒店,每天的顧客絡繹不絕,每個月的營業額也不斷增加,在新疆餐飲界也很有名氣。在察布查爾縣能做好吃的薩斯肯的餐廳不少,但要說做的獨特和獲得的榮譽,似乎沒有比得上萬隆酒店的了。

向桂雲熟練地把幹豇豆用熱水泡軟,牛肉洗淨切塊,把洋芋(新疆人至今把土豆稱作洋芋)、胡蘿蔔洗淨去皮切塊,白菜洗淨切塊,青紅辣椒姜洗淨切塊,以備用;熱鍋涼油加姜牛肉塊一起翻炒,加料酒醬油豆瓣醬再翻炒均勻,加水乾豇豆大火燒開轉小火燉20分鐘左右;加土豆和胡蘿蔔、鹽一起燉20分鐘左右,燉到牛肉和那些食材快熟時,加白菜一起燉5分鐘左右;加青紅辣椒雞精大火收汁嘗味出鍋;牛肉的先炒再燉,牛肉比較不好熟,得燉一會;再加胡蘿蔔和土豆,最後加白菜。一道精美的“薩斯肯”就這樣出鍋了。“鍋裡多放一些油,炒的時間長了肉就會很硬,咬不動,炸的時間短了呢,肥油出不來,肉就會很油膩。”向總一般忙碌著,一邊教導著說,“牛肉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之功效,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痠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薩斯肯是錫伯族獨具特色的美食,肉的肥膩被土豆、胡蘿蔔、幹豇豆充分吸收融化,相得益彰,幹豇豆筋道,土豆綿軟,無人能夠抵擋其美味的誘惑。”


走,到佟麗婭的家鄉吃薩斯肯

薩斯肯(張雪薇 攝)

2018年2月,剛剛參加中央電視臺春晚的佟麗婭接受採訪時,特別介紹了錫伯族的春節習俗,尤其講到了薩斯肯。“年夜飯,除了吃常規的餃子,還有肉之類,我們還會做我們錫伯族的菜,有點像團圓菜,叫薩斯肯。”給薩斯肯賦予了新的內容,一夜之間傳遍了朋友圈,傳遍了祖國大地的大街小巷及全世界。“走,到佟麗婭的老家吃薩斯肯”成了遊客們的口頭禪。

“用最簡單的食材,用最樸素的做法,烹製出讓人來了想吃、吃了不想走、走了還想吃的食物,就是我的追求。”向桂雲如是說。


作者:何春生。攝影:張雪薇。

延伸閱讀

為啥新疆菜都那麼大大大大大大大?!!!

新疆的夜市除了美食和啤酒,還有家國情懷!

北疆大環線強力推薦:一路自駕,一路美食(收藏備用)

維吾爾族幹部給女兒的一封信:享受天下美食,嫁給想要的愛情

我的漢族朋友,你不必要為了我辜負這美食


您的轉發點贊,是對勞道君最大的支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