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加大古茶樹保護力度

茶樹 普洱 茶藝 保山新聞網 2017-05-26

本網訊 昌寧縣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境內有20餘萬株古茶樹,是名副其實的千年茶鄉,為確保古茶樹資源免遭破壞,昌寧加大縣域古茶樹資源的保護力度。

昌寧縣境內古茶樹有野生型的大理茶、栽培型的普洱茶及大理茶與普洱茶自然雜交後代的過渡類型茶,多散佈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最老的古茶樹樹齡超過1600年。由於不合理採摘、長年雨水沖刷、樹下耕種等因素,部分古茶樹樹幹嚴重退化老化、樹根莖部外露,瀕臨倒伏死亡的危險。

為保護好古茶樹資源,昌寧縣委政府提出“寧可犧牲發展速度,也要守住古樹資源”,組織技術力量,對百年以上古茶樹及百年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連片古茶園、野生茶樹群落進行詳細調查、核實、認定和登記,並建立檔案。在古茶樹集中分佈區域建立保護點,設立保護標誌,劃定保護區域。指導農戶加強肥水管理,在不傷及根系的情況下,通過對根部填土,外填毛石、樹立支撐杆等方法,對瀕危古茶樹採取加固措施。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投資200餘萬元對重點古茶樹群落實施重點保護,對溫泉聯席古茶園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示範,依託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漭水鎮沿江村茶山河、漭水黃家寨等古茶區實施古茶樹培護示範和搶救性工程,並免費為農戶發放修剪及噴霧工具,提供技術支持進行枯枝梳除及病蟲害防治管理。加大古茶樹價值及保護宣傳,積極鼓勵社會力量投入保護古茶樹資源及古茶樹周邊生態環境,對國有林區野生古茶樹實施重點保護,嚴禁採摘。全縣實行中小學茶藝活動進教室,開展以“知茶性、明茶理、愛家鄉”為主題的茶文化進校園活動,縣茶辦編寫了《昌寧茶文化進校園教程》作為學生輔助教材,進行識茶、種茶、加工等知識教育。通過合理宣傳和保護,古茶樹資源得以保護,茶農實行了增收致富,走出了開發性保護、保護性開發的古茶樹保護新路子。(李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