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毛茶”和“精製茶”?

毛茶 祁門紅茶 普洱 神州茶韻 2017-04-10

人們經常會聽到“毛茶”和“精製茶”之說,那麼二者究竟有何差別呢?

什麼是“毛茶”?

我們在談到茶葉時,常常聽到一個詞彙——毛茶,或者紅毛茶、綠毛茶,有時也會聽到茶友說“我從雲南帶了點普洱毛茶回來,一起喝一喝?”等等,諸如此類。那麼,什麼叫做“毛茶”呢?

什麼是“毛茶”和“精製茶”?

毛茶的定義

毛茶,顧名思義,主要是指鮮葉加工後毛糙不精,還需要再行加工的產品。在製茶學上,製茶產品凡需要精細再加工的,泛稱之為“毛茶”,而其製成的加工產品則稱“精茶”或者“成品茶”。由於毛茶的外形、內質等往往達不到茶葉的商品屬性要求,所以就要求對這些毛茶進行再加工。一般來說,綠茶的再加工和精製相對簡單,只需一些整形和撿去碎片即可,而對於一些外銷茶,諸如祁紅工夫和眉茶等,分級要求嚴格,就需要更加精細的加工。

毛茶的特點

1、形態

在外形上,毛茶一般含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次質茶和非茶類夾雜物。次質茶包括魚葉、老葉、茶梗、黃片、茶籽以及被蟲害侵蝕過的葉片等。非茶類夾雜物則是採摘或者加工過程中不小心夾帶的東西,諸如其他作物的葉子、穀殼甚至是砂子等。對非茶類夾雜物,飲食衛生要求不能含有這類物質;而對中高檔茶葉則要求不能含有次質茶物質,需要全部剔除。

一般各類茶的外形要求不一樣,如紅茶要緊直(紅碎茶除外)、珠茶要圓滑,而龍井要扁平等等。毛茶形態一般複雜不一,條索有緊結的、疏鬆的、或是變形的等,加工時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處理才能符合外形要求。比如祁門紅茶當初為了適應國際市場分級需要和運輸,祁紅的生產需要13道精製工藝,不但通過揉捻和切斷等工藝促進紅茶形成了其條索緊秀勻齊、色澤烏黑油潤、金毫特顯的外形特點,同時,也因為其分級和乾燥等工藝形成了祁紅醇厚、香氣馥郁的內質特點。

2、特性

毛茶的特性是成茶品質的基礎,但毛茶也需要根據其特性採取合理的技術措施,達到提高成茶品質的目的。毛茶的特性主要是指其比重、吸溼性、吸附性、散落性、自動分級和粘稠性及導熱性。

比重是指,一些細嫩的原料合理加工後,一般條索重實,粗老葉則相反。加工時,就需要利用比重不同,採取風選的技術來分開好壞。風選也稱之氣流分選,風選是一類以空氣為介質,將輕重物料分離的方法。在茶類的精加工過程中,風選是常見的技術手段,將不同比重的茶葉分離開來。

毛茶經過初制,一般會吸收空氣中水蒸氣的性能,稱之為吸溼性。吸溼後,不但對品質影響較大,甚至會給微生物創造良好的繁殖條件,造成黴變,需要對其進行再幹燥,以達到保持優良品質的目的。例如祁門紅茶在精製過程中,需要經過補火工藝,其溫度一般在80-85度,目的在於透髮香氣,並保證水分含水量符合標準。

毛茶還有吸附性,能夠吸附空氣周圍的氣體。比如,在茉莉花茶的加工過程中,會利用這種特性,採用窨制的技術,來製作茉莉花茶。利用茶葉的粘稠性,可以壓造成形狀不同的塊狀團茶。例如,普洱毛茶,精製過程中一般會在毛茶分級後,採取蒸壓、緊壓乾燥等工藝生產出普洱生茶,這便是利用茶葉的粘稠性的較為典型的生產實例。

此外,毛茶還具有散落性、導熱性等特點,散落性是指在茶葉的形狀不同、重量不同而導致的散落性的大小,生產上常常利用茶葉阻力不同,散落性大小的不同而統一劃分形狀;而導熱性是指茶葉導熱能力的不同,毛茶一般疏鬆多孔,充滿導熱性,而經過乾燥後,這些孔隙會充滿空氣,導熱性下降,乾燥過程也就是利用毛茶的導熱性很快排除多餘水分的過程。

什麼是“精製茶”?

精製茶,顧名思義是在初制毛茶的基礎上再進行精細加工而製成的茶。毛茶經過一系列的精製工藝加工,其綜合品質得以提高。市場銷售的茶葉,基本都需要經過精製過程。

精製的目的

茶的精製過程工藝複雜,視不同茶類以及產地、季節和等級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區別,需考慮針對毛茶採取不同技術措施,使茶葉的外形與內質互相調和,最終達到提高茶葉品質、充分發揮毛茶最高經濟價值的目的。

概括來講,茶葉的精製一般有四個目的:第一、淘汰不好的茶條,去除劣質和雜物,提高純淨度,促進形狀整齊;第二、整理各種不同形狀的茶葉,使各種茶葉達到統一標準;第三、劃分品質等級,分類拼配,使品質純淨,好壞分明;第四、去掉過多水分,適度乾燥,提升內質,使葉質緊縮、貯藏耐久。

什麼是“毛茶”和“精製茶”?

精製加工技術

精製加工技術的方法與目的是相輔相成的,而且視茶類的不同,採取的加工技術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上加工技術大致可分為篩分、切細、風選、揀剔、拼配以及乾燥等工序。同時,現代茶企也日益重視通過精製設備聯裝,實現精製工藝的連續化和自動化,從而更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製茶效率。

1、篩切

篩切取料可以分為篩分、切細,其主要目的在於整飾外形,分做花色。篩分主要有圓篩和抖篩。圓篩是茶葉在篩面做迴旋運動,分離茶葉的長短和大小;抖篩是茶葉在篩面上往復抖動,以分離出茶葉的長圓和粗細。切細主要是由於毛茶粗細、彎曲等不能通過篩分的篩孔,需進行進一步加工做細。大部分茶類不需進一步切斷和軋細,但一些出口茶如祁門紅茶還需要進一步加工做細,諸如分解、折斷等工藝,這也解釋了祁門紅茶為什麼在視覺上較細碎的特點。

以祁紅為例,傳統祁紅精製可分為:初抖、分篩、打袋、毛抖、毛撩、淨抖、淨撩、挫腳、風選、飄篩、撼篩、手揀、拼配、補火、勻堆、裝箱、初抖。其中的初抖、分篩、打袋、毛抖、毛撩、淨抖、淨撩、挫腳即屬於篩切取料這個步驟,目的在於整形分級,例如其中的毛抖就是按照規格分出粗細,毛撩則是按照要求分出長短。目前,在生產上茶葉篩分機械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諸如滾筒篩機、平面篩機、旋轉振動篩分機以及切茶機等。

什麼是“毛茶”和“精製茶”?

2、風選

篩分、切軋等雖能解決茶葉整形的問題,但對各種花色輕重的問題,篩分較難做到,需要風選的方法來輔助處理。在風選時,身骨較重的茶葉,會落在原地,一般原料鮮嫩,化學成分含量豐富,葉質柔軟,可塑性好,成茶較緊結,品質一般較優,反之身骨較輕,品質較差。風選也是各花色定型的主要作業,例如祁紅精製過程中的風選有分出輕重,剔除輕質茶的功能。目前常見的風選機有吸風式和送風式兩種。

3、揀剔

由於茶葉的採製較粗放,經過前面的精製工序,並不能剔除所有次質茶和非茶類夾雜物。揀剔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機械或者手工的方法,除去粗老畸形的茶條和非茶類夾雜物,整齊形狀。例如祁紅精製中,飄篩即是彌補風選不足,剔出輕質黃片,撼篩則是彌補風選不足,剔出輕質茶,此外,還有手工揀剔,來確保茶類品質的整齊劃一。

伴隨著製茶科技的不斷進步,茶葉揀剔的方法也由傳統的靠人工向現代化設備轉變。例如茶葉色選機,它可利用茶葉中茶梗、黃片與正品的顏色差異,使用高清晰的CCD光學傳感器對茶葉進行精選。茶葉的靜電揀梗機則是利用茶葉與茶梗含水率的差異,通過電場力的作用使得根和茶葉吸力的差異而形成,然後再通過分離機構達到分揀的目的,主要用於清除茶葉中的茶梗及黃片等。在一些大型生產企業,這類機械在製茶中越來越常見,例如在祥源易武工廠就引進了這兩種機械,這對於提高茶葉精製效率,提升和保障產品品質有重要意義。

4、拼配

拼配是調劑茶葉品質、穩定茶品質量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分為原料拼配和毛料拼配。原料拼配是毛茶加工之前,不同品種、產地、季節和等級的拼配;毛料拼配則是精製中將不同級別、不同篩孔的半成品合理拼配在一起,組成成品茶。這是一項極有技術含量的工作,要使各類茶取長補短,平衡外形及內質,達到提高品質的目的。在祁紅生產上,這個工序被稱作拼配或者官堆。

5、再幹燥

再幹燥在成品茶內質的形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製茶師歷來都十分重視利用火工來做茶。再幹燥的作用不僅僅是蒸發水分,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可以調高茶葉的色香味,例如六安瓜片的拉老火、眉茶的輝鍋可以調節茶葉的外形色澤,而祁紅的乾燥(補火工藝)則可以使紅毛茶中的青氣轉變為蜜糖香或者甜花香。

什麼是“毛茶”和“精製茶”?

總之,精製過程是在初制基礎之上的再加工,不但對茶葉外形進行整飾,同時也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因此,相對毛茶而言,精製茶在從外形到內質的綜合品質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瞭解更多茶知識、茶文化,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神州茶韻訂閱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